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

一年之計在於春

農民換上春裝

開始了一年勞作

在永寧鎮新華營村

北京雙時助農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內

就是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育苗大棚裡,各類蔬菜苗頂破土皮,綠油油地鋪滿大棚。工人們在菜畦間澆水、剔除不合格的菜苗。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拿出了二十二個大棚進行蔬菜育苗,現已經累計培育生菜、西蘭花、有機菜花等十幾種蔬菜苗約一百五十萬株。這些育好的菜苗後續將提供給永寧本地蔬菜種植單位和個人。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菜苗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在雙時合作社,蔬菜育苗只是部分工作。在距離蔬菜育苗棚不遠處的智能育苗溫室大棚內,十多名工作人員正在有序進行菊花扦插育苗工作。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工人們將切出的花苗精心栽到育苗盤中,再把育苗盤碼放整齊。育苗這一工序看似簡單,要想做好,卻也有一定難度。新華營村村民石二冬已經在合作社工作幾年,她熟練地挑選花苗,插入營養土中。花苗的選擇、插入的深度和角度她都能夠準確地把握,確保花苗能夠出根。目前,合作社已經有四十多名員工像石二冬一樣正式返崗工作。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我們其實挺盼望復工的,復工以後我們有了事兒做還可以掙到工資。現在合作社給我們都發了口罩,每天測量體溫。我們感覺挺放心的。”石二冬說。

大棚裡,一盤盤剛扦插好的花苗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幾個月後,這些花苗將變成一株株美麗的菊花,如果那時疫情能夠解除,這些菊花將會出現在各地的花卉市場上供人們挑選。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在這場疫情防控全民戰爭中,雙時助農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沒有置身事外,先後捐出二十萬元的錢物助力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受疫情影響,合作社也承受了不小的損失,雙時助農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時二小指著大棚旁邊的倉庫無奈地說:“年前拉回來的兩車花,現在都爛在倉庫裡了。這是咱們工人的心血,就這麼糟蹋了真讓人心疼。”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永寧鎮政府一直關注著雙時助農花卉種植合作社的善舉和損失並積極幫助合作社渡過難關。眼看著清明節即將到來,鎮政府聯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同向合作社預訂了十萬支菊花。清明期間,這些菊花將通過鎮內的三十六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放到各村村民手中。“區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號召基層實踐所站結合清明節開展文明祭掃活動,我們一方面能夠通過活動倡導百姓移風易俗,一方面也能幫助鎮域愛心企業儘早恢復生產,這是件一舉兩得的事兒。”永寧鎮宣傳委員蔣小盈說。

春忙,在延慶永寧這個地方,人們在用辛勤勞動,和上春的節拍!

雙時助農合作社今年的目標產量是八百萬支鮮切菊花,然而目前疫情發展形勢並不明朗,永寧鎮的十萬支鮮花訂單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目前鎮里正積極發動各方資源,將雙時助農合作社的事蹟宣傳,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為雙時助農合作社解決銷售難問題。”永寧鎮黨委副書記孫順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