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豐田是大家心目中全球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以可靠性和高保值率著稱;比亞迪是大家心目中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其技術遠遠領先於同行水準,雖然兩者在同一個行業的不同領域都取得了絕對的成功,可是卻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鬱郁不得志。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豐田苦於無新能源純電動技術的支持,比亞迪苦於無傳統制造的積累,尤其再結合當下中國大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於是就有不少的媒體和群眾臆想,如果有一天豐田和比亞迪聯手造成,是否會掀起汽車行業一陣颶風?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其實大家能想到的事情,廠家一定也會想到,就在去年的時候已經有流傳出豐田宣佈使用國產比亞迪、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作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技術解決和配套供應商,使用寧德時代無可厚非。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可是除了寧德時代外,豐田將比亞迪作為合作方的意圖就會讓人產生不少聯想,畢竟作為"競爭對手",誰都不願意自降身價採購別人的技術,這也就是大眾為什麼放棄愛信變速箱而自行研發雙離合變速箱,並且現在商業的角度,比亞迪給豐田的價格一定要比自己的高,而這種成本無形中就會附加給消費者,難道豐田想不到嗎?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其實如果大家都這麼"狹隘"的話恐怕難以做成大事,我們可以從豐田和比亞迪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合作的前景。

一、豐田解決了新能源領域的空缺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雖然豐田一向以技術見稱,可是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卻遇到了瓶頸,這與豐田自身的規劃有關,除了純電動外豐田在混合動力,氫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建樹。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唯獨在純電動領域遲遲沒有一款暢銷的車型,雖然在國內也推出了換標廣汽的純電動車,可畢竟"寄人籬下"的感覺肯定不舒服,並且"掛羊頭"的做法對於自己品牌發展也不利。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於是豐田選擇比亞迪進行合作也是想擺脫牽制,以豐田的品牌力和口碑想迅速佔領市場並不是很困難。

二、比亞迪有了借鑑和學習的機會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對於比亞迪來說,選擇和豐田進行合作無非是想借著這次契機提升一下自己的造成經驗,豐田的可靠性全球知名,而目前消費者也更願意去關注車輛的故障率和耐用性。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這兩點對於比亞迪來說都是需要即可改變和提升的地方,如果有豐田的品質傍身,我想比亞迪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將戰無不勝,甚至很有可能超越特斯拉。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雖然比亞迪和豐田的合作被大家看做是順理成章式的強強聯手,可是我們仍然要有警戒之心,因為合作往往是各取所需,但是也不缺乏一些不愉快的例子,其中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比亞迪和奔馳合作的品牌—騰勢。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其實騰勢我們不能片面的定義為失敗,只是它遠遠沒有達到所有人的預期,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首先我們認為合作一定是實力相當或者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不過在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比亞迪在當時沒有全力發展新能源,其知名度和技術性也沒有現在這麼強大,而當時奔馳早就奠定了豪華品牌的地位,其品牌力和認知度遠比比亞迪強大的許多,雙方的合作被更多的人看做是比亞迪傍了奔馳的大腿。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因為奔馳單方面太過強勢,導致合作進展緩慢,9年間也僅僅推出了2款車型,這種節奏能成功嗎?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其次比亞迪作為弱勢的一方沒有拿出自己最好的技術給騰勢,畢竟自己的孩子都"吃不飽",拿什麼給騰勢呢?而在最新推出的騰勢X車型上,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唐的痕跡,如果是消費者的話你會願意多花出幾萬元買同樣配置的騰勢嗎?

而比亞迪和豐田的合作如果想要長久,就需要避免這些問題,雙方將自己的態度拿出來,不要心存戒備,按照雙方資源的優勢新車一定會有很高的產品力和很高的性價比。

為何大家普遍看好比亞迪和豐田的組合 沒有強勢一方的合作是關鍵

總結: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對比亞迪唐和騰勢X做過詳細的產品力對比,感興趣的話可以回看這篇文章。對於比亞迪和豐田的合作,我認為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新品牌或者新車型發佈,就讓我們耐心等待吧!你們認為比亞迪和豐田的合作能超越特斯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