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寫詩怎麼寫?

王庫管


很久沒在知乎寫長文了,關於悼亡詩,今年清明時就想動筆,但雜務纏身,未得其便,前日看到這個題目,加上知友勉勵就寫出來了。

本來想選十首,後來越寫越多,也就不限數量了,但選詩求精,情真,情深,語約,語切,儘量選淺約動人又情真意切的,詰屈難讀的少取或不取,也是便於讀者理解之意。

悼亡詩,與相思有相似處,都是懷人,但相思猶有相見日,悼亡再無重逢時,其悲苦、沉痛的程度要深沉得多。

其中有的篇幅太長,截其一段,也有的精華集中,則取其一聯,略作評講,大家參考吧,以後再也不用言必稱“亭亭如蓋”了。

悼亡詩,有悼友的,悼長輩的,這裡不說誄文祭文,只說詩詞。

先說悼友

阮籍

豈知窮達士

一死不再生

視彼桃李花

誰能久熒熒

君子在何計

嘆息未合幷

瞻仰景山松

可以慰吾情

花開花還敗,人去忽如風,嘆一聲我早逝的朋友啊,還好你的精神依然如青松傲立,可以聊解吾懷。

褚亮

隴底嗟長別

流襟一慟君

何言幽咽所

更作死生分

轉蓬飛不息

悲松斷更聞

誰能駐征馬

回首望孤墳

喬知之

生死久離居

淒涼歷舊廬

嘆茲三徑斷

不踐十年餘

古木巢禽合

荒庭愛客疏

匣留彈罷劍

床積讀殘書

玉沒終無像

蘭言強問虛

平生不得意

泉路復何如

你的故居,我也是十年沒來了,睹物思人,如今卻又魂歸何處?

李白

紀叟黃泉裡

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

沽酒與何人

此詩還有個版本第三句是“夜臺無李白”,謫仙交友無分貴賤,賣酒翁,另一個世界的你,釀酒又給誰喝呢?

杜甫

他鄉復行役

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

低空有斷雲

對棋陪謝傅

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

鶯啼送客聞

朱熹

生死公何有

飄零我自傷

向非憐不造

那得此深藏

心折風霜裡

衣沾子姪行

哦詩當肅挽

悲哽不成章

朱熹自小喪父,為義父養育成人,此首為悼義父的,如果當初不是您可憐收留我,哪有我之今日。

自古此類悼亡詩甚多,略舉以上數首為例。

金蘭之交,志同道合,雖知音難得,但君子之交淡如水,陰陽永隔間,只哀而不傷;要說朝夕相伴,形影不離的,還是老妻,喪妻之痛,痛徹心扉,悼妻詩,數量既多,感情更深。

下面重點說悼妻詩

潘岳

就是傳說中的美男子潘安了,既美,且有才,復專情,堪稱國民老公,

其悼亡詩三首,選其一: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盻枕蓆,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陳祚明說:“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筆,淋漓傾注,宛轉側折,旁寫曲訴,刺刺不能自休……”

薛德音

鳳樓簫曲斷

桂帳琴絃空

畫梁才照日

銀燭已隨風

苔生履痕處

花沒鏡塵中

唯餘長簟月

永夜向朦朧

簟是竹蓆,人去床空,只剩下竹蓆上的月光映入朦朧淚眼。

韋應物

……

夢想忽如睹

驚起復徘徊

此心良無已

繞屋生蒿萊

夢中驚起,只因夢中的你,栩栩如生。

《夜聞獨鳥啼》

失侶度山覓

投林舍北啼

今將獨夜意

偏知對影棲

一隻失去了伴侶的鳥,中夜哀鳴,孤苦彷徨,哪怕有個影子相依偎也好啊。

元稹

悼亡詩中元稹為一大家,選二首:

《夜閒》

感極都無夢

魂銷轉易驚

風簾半鉤落

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

沉吟繞樹行

孤琴在幽匣

時迸斷絃聲

《醉醒》

積善坊中前度飲

謝家諸婢笑扶行

今宵還似當時醉

半夜覺來聞哭聲

遙想當年,歡歌宴飲,僕從如雲,多麼歡樂,再看今宵,一樣的美酒,一般的醉意,夜半卻如聞鬼哭,一笑一哭,不忍回顧。

李商隱

《西亭》

此夜西亭月正圓

疏簾相伴宿風煙

梧桐莫更翻清露

孤鶴從來不得眠

韋莊

《獨吟》

默默無言惻惻悲

閒吟獨傍菊花籬

只今已作經年別

此後知為幾歲期

開篋每尋遺念物

倚樓空綴悼亡詩

夜來孤枕空腸斷

窗月斜輝夢覺時

孟郊

山頭明月夜增輝

增輝不照重泉下

泉下雙龍無再期

金蠶玉燕空銷化

朝雲暮雨成古墟

蕭蕭野竹風吹亞

孤墳夜雨,寒風蕭瑟,郊寒島瘦,誠哉斯言。

梅堯臣

《七夕有感》

去年此夕肝腸絕

歲月淒涼百事非

一逝九泉無處問

又看牛女渡河歸

喪妻週年的七夕,看著天上銀河迢遞,如果像牛郎織女一般,一年見上一次,也是好的呀。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此為千古絕唱,不多作介紹了。不過呢,如果只能選一首壓卷之作,應為下邊這一首:

賀鑄

《半死桐》

重過閶門萬事非

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

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

舊棲新壠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

誰復挑燈夜補衣

此篇從結構,到遣詞,用情,無可挑剔。第一次看到即深受感動,不忍再讀又不忍不讀,再三詠歎,情不能已。

王安石

《一日歸行》

賤貧奔走食與衣

百日奔走一日歸

平生歡意苦不盡

正欲老大相因依

空房蕭瑟施繐帷

青燈半夜哭聲稀

音容想像今何處

地下相逢果是非

《歸田詩話》載劉須溪評此詩“古無復悲如此者。”

傅汝礪

《憶內》

湘皋菸草碧紛紛

淚灑東風憶細君

浪說嫦娥能入月

虛疑神女解為雲

花陰晝坐閒金翦

竹裡春遊冷翠裙

留得舊時殘錦在

傷心不忍讀迴文

陸游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四十年後故地重遊,柳樹都老得不長柳絮了,我也行將入土,可是看到故景依稀,還是悲情難抑。

戴復古

……

今夕知何夕

睹此纖纖月

此月再圓時

門前候歸轍

看著天上的一彎新月,恍惚中好像妻子只是出了遠門,等到月圓之時,就會坐著馬車回來了,我就在門前靜靜地等,等我的愛人。

姜特立

安仁愁思怯春寒

捫淚題詩睫未乾

雙燕歸來如訪舊

不知吾已是孤鸞

誰家雙飛燕,秋去春復來,可是雙宿雙飛的燕子啊,今年等候你們的,可就只有老朽一個人了。

楊宏道

……

路逢翁與媼

傴僂行相隨

感我少年心

兩度生別離

作者兩任妻子死於戰亂,看到路上老頭老太尚且白頭相伴,想到自己這麼年輕,卻已兩度訣別,命運無常,一至於斯。

鄧雅

《夢故妻》

歲晏江鄉夢故妻

夢迴愁絶聽鳴雞

菱花不照雙鸞舞

松月誰憐一鶴棲

黃葉故山埋骨地

白頭孤枕悼亡詩

傷心最是門前水

嗚咽長流無盡時

晏是遲、晚,歲晏就是年終,過年這麼熱鬧的時候,卻夢到了亡妻,哀痛的心情,就像那東流水,綿綿無絕期。

丁鶴年

別時如玉人

歸來生死隔

日暮泣孤墳

音容杳難得

惟餘墳上草

猶帶羅裙色

李濂

白楊風蕭蕭

徘徊日將酉

墓前人哭啼

墓中人知否

墳前祭掃,忍痛流連,眼看日落西山,猶依依不去,真肝腸寸斷。

李開先

夢難成,失群哀雁斷腸聲。

覺來搔耳推孤枕,散閥步空庭。

眼前離恨天般遠,望後團圓月不明。

斷絃難續,悲歌怎聽,

這般情況幾曾經

唐寅

忍拋砧杵謝芳菲

敲斷叮咚夢不歸

聞說夜臺侵骨冷

可憐無路寄寒衣

此首真動人。

沈德符

……

青塚成來惟築恨

白楊植後未盈圍

一抔新土誰添葢

雨泣無聲但浥衣

王夫之

十年前此曉霜天

驚破晨鐘夢亦仙

一斷藕絲無續處

寒風落葉灑新阡

納蘭性德

怎麼能少了有清一代才子呢,

《眼兒媚》

手寫香臺金字經

惟願結來生

蓮花漏轉

楊枝露滴,想鑑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

憑訴與秋擎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南鄉子》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趙翼

塞垣於役苦分離

奔赴仍憐片刻遲

生不併頭頻遠別

死留一面作長辭

亟呼不應君真逝

欲語無窮我未知

最是彌留情更慘

一聲聲問客歸期

描寫其妻臨終時一聲聲呼喚夫君,卻終未得見,陰陽永隔間,既痛且悔,悲慘之極。

毛澤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悼亡詩,無可挽回,痛徹心扉,但非有一定人生閱歷,不能盡得其痛之巨,情之深。


正法眼藏


多年前,筆者一相識四年的朋友因車禍離世,筆者為此寫了首悼詩:

秋雲秋水寄哀思,四載音容竟別離。

夜月猶期傾酒盞,青山何忍葬娥眉?

魂歸冰塞江楓冷,淚灑曉風銀蠟悲。

此去夜臺長寂寞,可堪入夢盡離杯?

這是筆者寫的唯一一首悼詩,希望以後都不會再寫了。

悼詩的寫法,如果逝者是與作者關係很好、甚至親近的人(抱歉這樣說),那就充分表達作者的悲痛和懷念吧,那些禮節上的東西就不必考慮了。

可以插入與逝者相識相處的的深厚情誼,可以通過回憶共同經歷過的地方來表達懷念之情,例如一起遊歷過的風景、一起住過的房子,或者逝者遺留下的對彼此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例如贈送的飾物,一起讀過的書,諸如此類。通過這些回憶表達物是人非的悲痛和懷念,增加感情的厚度。

如果彼此有未完成的約定,例如約好去什麼地方旅遊,或者約定共同去完成某一件事,也可以寫出來,表達對逝者的留戀。這種寫法往往悽婉動人

總言之,如果作者與逝者之間有值得懷念的往事,可以選擇最能體現彼此感情的事去寫。

這一類悼詩,可以看一下納蘭性德悼念亡妻的《沁園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閒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髮、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兩處鴛鴦各自涼。真無奈,把聲聲簷雨,譜出迴腸。

這首詞回憶與亡妻過往的甜蜜生活,哀嘆如今人間天上,充滿的懷念的哀痛。


但是有另一類悼詞,逝者並非作者關係好很或親近的人,可能是某個受尊敬的長者、老師,或者有地位名望的人,或者領導上司,或者工作上的合作伙伴,這種悼詩則要有點恰到好處的分寸,要體現逝者的地位,體現逝者在事業上的成就,或者高尚的品德,如何在朋友當中廣受尊敬,作者寫自己和逝者的關係,不能寫得太多、太親近,但又不能不寫,要把握好那個度,既表達對逝者懷念,又要表達與逝者的關係。

梁羽生去世,金庸寫了一幅輓聯: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

亦狂亦俠亦友好朋友

上句寫和梁的關係,並以後輩自稱,表達了與梁的同事情誼和尊敬之情,下聯概括和讚揚了梁羽生的人格品德,表達朋友之情。這對聯堪稱輓聯的範例。當然,對聯和詩有共同之處,寫詩亦當如此寫。

金庸先生去年仙去,筆者也寫了一詞以表懷念:

水龍吟

是儒是俠先生,胸襟如有凌雲氣。倚天刃冷,凌波步弱,玉簫聲碎。家國恩仇,女兒愛恨,江湖血淚。縱神州萬里,劍琴千載,未言盡,平生意。
此夜長星西墜,撫遺篇、寒燈零涕。歌銷夢散,墨殘刀斷,宗風誰繼?鶴跡飄然,江山人杳,秋雲無際。想蓬瀛浪遠,桃花島上,共英雄醉。

當然了,筆者對金大俠只有仰望,所以文字之間,只有深深的尊敬之情。

最後,祝各位身體健康,生活快樂,最好永遠不用寫這種哀悼的文字。


大晟府小書僮


         悼亡詩是通過詩詞來表達對逝者致哀和敬重的載體,是人們經常用於緬懷先人和悼念死者的一種形式。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念。

        悼亡詩是寫給特定人或人群的,有很強的針對性。其內容要符合逝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業績,其描述要真實,其情感要真摯。我曾經寫這類作品,如:【臨江仙•吊屈原】"長夜漫漫醒復醉,鉛華洗盡春秋。沅湘奔走為誰愁?騷人無絕唱,死諫不封喉。    亂世奸邪多得道,忠心反是難酬。英雄氣短淚長流!年年端午祭,以解後人憂。" 再如:【七律•緬懷趙尚志】"以身許國急先鋒,屢出奇兵頻建功。浴血十年鬥倭寇,揚威千里震關東。敵酋哀嘆密營綠,黎眾歡呼戰報紅。 壯志未酬人已去, 忠如武穆大英雄"。

      悼亡詩,事關逝者的榮辱,立意應該是積極而真誠的。我國自古就有以“逝者為尊”的理念,要以其大節為重。要多宣揚正能量,以激勵後人。在堅持真實性的同時,要注意藝術性。力求盡善盡美,這是對逝者的敬重,同時也是對逝者家人的尊重。以上供交流,請多多指正。





草木齋主1


悼亡詩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專用的詩詞。大多是評價逝者的功業,或頌揚其學藝的造詣,或表揚死者的德行情操,敘明其對社會的影響。以及自己對逝者的懷念。

作者首先要注意的是身份問題。所謂身份問題,作者對受者,無外1、尊對卑。2、平輩。3、卑對尊。這個所謂的尊卑,是說年齡、輩分、地位。

寫悼亡詩畢竟要涉及文字問題,這裡說的文字,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如何寫得恰如其分,可適當抬高對方,但是要把握尺度,過高則顯得卑躬屈膝,切忌輕薄、刻薄,尤其是悼亡詩。中國的傳統習俗中有不苛責亡者,人已去,是是非非便已經了了,做輕薄刻薄語,除了作者自身有失身份以外,也讓亡者家屬蒙羞。

如:

《悼亡詩三首》

——魏晉·潘安

其一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迴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隙來,晨霤承簷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其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蓆,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其三

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悽悽朝露凝,烈烈夕風厲。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亹亹朞月周,慼慼彌相愍。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駕言陟東阜,望墳思紆軫。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落葉委埏側,枯荄帶墳隅。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宋代 ·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腸斷 一作:斷腸)

《九歌·國殤》

---- 先秦 · 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遣悲懷三首·其二》

---- 唐代 · 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身後意 一作:身後事)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雲詩雷情


答,

悼詩怎麼寫?

描寫自己的感受,語氣沉哀,有處於孤絕境地的無助感。

文字凝鍊,多年的積累,困厄之中的爆發,經霜的文字更具魅力。

七律,

《悼友》



晨哨


《悼*李詠》

天傳噩耗收

李詠

去也匆匆走

亦匆

曾經豪發談

笑中

踏遍九州主

熒屏

如今俊生駕

鶴去

淚雨磅礴無

笑聲

《悼*金庸》

星河忽墜

一星燦,

喜載金庸

上青天。

仗筆江湖

六十年,

射鵰倚天

鹿鼎傳。

一代梟雄

黯然去,

淚濺群書

祭人間。

<2018年10月30日23時於北京>

《恨*李詠*金庸…》

雁字回首

悲滿頭,

人間陡失

倆榜紅。

娥娥嬋娟

迎香袖,

可傳親友

啼仄聲。

萬丈高樓

接天否?

相思淚水

一曲流。

<2018年11月1日於北京>

《但願這是2018年最後一個噩耗……悼*二月河*》

帝王三朝有史篇,瀝血

凌俠樹筆端。

二月河聲正能量,圈亂

貪腐忿戳言。

狗年噩耗頻人間,不放

書匠天太貪?

《願*2018最後一噩耗……!!!悼*蕭墅*>

噩聞蕭墅辭人間,藝界又失一狂癲。

書畫詩文欲蓋賢,酒翁揮筆丹青顫。

一生熬苦不得志,天界有位待兄添。

<2018年12月24日於北京*凌晨.聞書畫豪兄~蕭墅.北京協和醫院*駕鶴西去……淚賦……>

  《吊*梅蘭竹菊*》

殘挴虯綴

               蒼穹杖

蘭垂如刀

               鋒巍峨

竹幹凋零

               掃江河   

       

菊敗骷頭

               髏霜多

《李恭覺~2019年元月尾日*臘月廿六日於北京〉











漢子詩人


人生艱難路走畢,遺有念意不回奉。方知孝欠今朝晚,更無思缺後追還。鼓起樂宣銅鑼吼,別親悲淚似潮湧。此景本屬喪家傷,何招目睹潤心腸?


海洋47522


按尊卑長幼進行劃分


賢雲野鶴


人間已無稽留意,何不燃軀籠青天


迷失的三


大師雖作古,盛名永留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