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一、本二大學的區別?

前言:其實這個問題在以前的文章裡面講過,只是沒有單獨拿來說,近期看到好多學和家長們在問類似的問題。

例:專升本考到一本院校,那我算一本還是二本?

為什麼一些本科院校有一批和二批錄取?

分數不夠本一線,就真的上不了本一的大學了嗎?

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專門說一下到底什麼是一本二本、他們的區別,相同點和不同點。

一、 全國高校都有哪些批次錄取?

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本科三批次、專科提前批次、專科一批次、專科二批次。

這種分類方法是比較老的方法了,現在很多省份都將一些批次合併,最常見的合併批次後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次、本科批次、專科提前批次、專科批次。

以後逐漸都會向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專科提前批次、專科批次這個方案靠攏(有很多省份已經按此劃分)。


二、 什麼是本科一批次、二批次?

這裡我們要明白一個事情,某高校是在本科一批次錄取,還是在本科二批次錄取,是誰定的?

這個招生的批次,是每個省自己劃定的,且是涵蓋所有在該省市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為了增加本省大學的名氣,所以在劃定招生批次的時候,導致招生批次並無法真實的展示學校的實力,但很多家長和學生,會單純的認為本一批次的就是好學校,本二批次的學校就不如本一批次的學校,其實這個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錯誤的。

這個時候我們也會發現,由於各省不同政策的原因,某高校在不同省份招生批次不一樣、甚至在同一省份,不同專業的招生批次也不一樣,那麼就會出現了很多同學問,我們省一個學校同時在一批、二批錄取,我進了二批專業,是不是就算是進入了本二大學那?這個想法顯然也是錯誤的,廣義來講,你的學校既然能在一本錄取,那他就可以算一本大學,並且不論你錄取時候是一本批次還是二本批次,畢業時候大家畢業證都一樣,蓋的都是學校的章。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 國家現在也在大力實施教育改革,將本科批次合併,合併以後將不會在出現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統一都叫本科批次。

舉例:重慶醫科大學,在河南、河北被放在不同批次招生,這樣就給了河北考生一個撿漏的機會,想學醫的要把握好哦!

點擊鏈接查看詳情:低分上名校-河北醫學類

本一、本二大學的區別?

某高校在不同省份被評為不同批次

PS:大家公認的好學校,985、211、雙一流,無論到哪個省,肯定都會被劃到本一批次。

三、 本科提前批次。

講到這裡了,咱們再擴展一下,什麼是本科提前批次,哪些學校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

提前批也就是優先於本科一批次錄取的學校,這些學校包括軍事院校、公安院校、體育藝術類院校、公費師範生。

很多省份在報考提前批的時候,還是採用估分報志願的方式,如果被某大學錄取,則不能再填報其他大學,如果未被錄取,還可以繼續填報其他批次學校。

四、 本科三批次院校。

這個批次的院校大概是最讓家長和同學琢磨不透的院校了。

以前分本一、本二、本三批次的時候,大家都可以認為本科三批次院校為民辦院校或者是某些公辦院校的獨立學院,民辦的不用多說,大家都能查到。

以往的這些獨立學院,很多都是校中校,或者說是一些不錯大學高收費的一個學院,也就相當於你多花點學費,也去了個好學校,畢業證上蓋的都是一個章,寫的是同一個大學。

近幾年不一樣了,一是獨立學院很多性質上很多變更為了民辦大學、財務系統獨立管理,畢業證上基本上都是XX大學XX學院的章;再有就是本科二批次、三批次合併,這就導致了在本科批次大學裡面,既有公辦、也有民辦、亦有獨立學院,很考驗家長和學生對學校的瞭解。

所以涉及到獨立學院和民辦大學這個方面的學校,就很難一概而論了,很多時候都需要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分析。


本一、本二大學的區別?


最後給各位家長一個關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提示,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中外合作辦學認為是多花點學費去個好學校,單這個時候這個多花我們要認清幾個問題:

1、 高學費到底高到什麼程度,有些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學費在15000+/年,這個很多家庭還可以承受,但是有些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學習60000+/年,這個時候很多家庭就要慎重考慮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學費具體是多少。

2、 中外合作辦學有多重模式,最常見的是4年全部國內校區學習和2+2即兩年國內兩年國外學習,這個裡面還是注意學費的問題,因為很有可能國內的學費是1.6萬/年,到了國外就成了16萬/年了,到了國外,不止是學費問題,還涉及到住宿費問題,很多學校是不提供住宿的,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自己解決吃住問題,這個費用也會增高很多。

3、 關於畢業證,要從招生簡章裡或者諮詢學校問清,畢業證是國內國外兩個學校的雙證,還是隻有一個學校的證書,另一個需要單獨考試,這個直接影響到孩子畢業時候手裡證書的含金量。

好了,今天關於本科批次的問題就寫到這裡,大家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