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做好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出門,回家。

生命無法承受之痛能有幾種,有的人來不及說再見就再也不見了。

中國式親情?

01

今天看了一個故事,22歲武漢女孩從生病到隔離的故事。

父母在她幼時離異,她由外婆帶大,一年見父親幾面,跟父親之間的關係僅限於維持著不發生矛盾的距離,這次的疫情卻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和父親的關係。

她把自己的病情告訴父親,在父親堅持給她打足精神期間,他們發生爭執,父親出現了哽咽,同時還不放棄理智的給她出謀劃策,她震驚的同時意識到:天啊,爸爸愛我。

02

曾經跟一個朋友聊天,她也是父母離婚,跟著媽媽生活,她說她媽媽性格很強悍,不許自己的女兒忤逆她,她不穿成媽媽喜歡的樣子媽媽就不會給錢,她哪裡做的不順媽媽的意媽媽就會生氣吼她。

為了自強,她自己很優秀,練就了堅強樂觀的性格,讀了研畢了業嫁了個體貼人,和老公自力更生,我總想著替她鳴不平,但有一天看到她發的信息,近期工作不順心,家裡人又生病,她自己應顧不暇也照顧不好自己,她刀子嘴的媽媽從家裡過來看她,拿了一大堆生活用品和老家特產,還帶她去商場裡買衣服買鞋子。

然後有一天她對我說:我媽管我管的太兇了,但是這輩子我媽媽對我最好。

說到這裡我的腦海裡閃現了一種念頭,中國式父愛,中國式母愛,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疫情之下,做好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出門,回家。

第一個故事裡,父親想救女兒,以他習慣的獨斷方式,如果不是偶然的發現,這個姑娘可能仍然以為父親的關心總是自以為是,而我們說父愛如山的表現之一就是深沉的難以察覺的愛。在面臨生死關頭,一切都能看透的女兒突然間看透了父親愛她的另一面。

第二個故事裡,母親想幫助女兒,有的母親嘮叨,有的母親嘴硬,很多人都會既定的認為母親不顧我們的想法總想規劃我們的一切,雖然方式錯了,但人無完人,對於這個小時候不管是否艱難都健康把我們養大,拉不下臉面解釋又不習慣做浪漫感動之事的老人家來說,已經可以將功補過了。

哪有什麼中國式親情?

疫情之下,做好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出門,回家。

全天下的父母不管方式怎樣,只要愛你,都會在關鍵時期不離不棄,平時吵吵鬧鬧,總在某個時刻體會到愛不及。

就像前幾天網上流傳的杭州一位女孩的爸爸在這次疫情中去世,女孩追著殯葬車哭的撕心裂肺:“我沒有爸爸了,沒有爸爸我怎麼辦?”

生命無法承受之痛能有幾種,

有的人,

來不及說再見,

就再也不見了。


現在的我們,疫情當前,我們需要珍重自己,好好珍惜中國式“親情”,做好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出門,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