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到期還本付息4.2%,應該如何選擇?

財道


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到期還本付息4.2%,應該如何選擇?

按月付息3.85%,和到期本息一起歸還是4.2%,應該怎麼選擇?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選,而你糾結的要點在於3.8%或4.2%這兩個數字上。

那麼我們先來算一下這兩個不同的收益率數字;

按照這個年利率來看,存單期限一般是3年期以上。

按月付息3.85%,50萬×利率3.85%=月利息1,604.17元,

50萬×月利息1,604.17元*3年=3年總利息57,750.00元。

到期本息一起還利息4.2%,50萬×利率4.2%*3年=月利息63,000.00元,

拆算;6.3萬÷3年=每個月平均利息1750元。

兩者之間的差距;63000-57,750=5250元。


除了對比利率帶來收益高低的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資金流動性。


簡單舉個例子;假如你這50萬隻是你目前手上所有資金中的一部分,即投大額存單的這50萬在短期內不需要用到,那麼這50萬可以選擇投到期本息一起歸還的4.2%年利率存單。這樣一來3年期下來就可以多賺5250元利息收入。


但是相反的,假如你這50萬是隨時都有可能會使用,或者是佔比你總資產的百分之90%以上,那麼個人建議選擇投月付息的這個存單,這樣一來每個月還有一筆流動資金作為備用,或選擇到期付和月付息組合式投。

再者就是;大額存單是支持提前支取的,只不過提前支取後,利息也會被打折扣,因此;在選擇存單時,我個人的建議是;根據資金量的使用情況來選擇適合投資的產品,這樣會事半功倍。


謎桔


大額存單是當下非常受歡迎的理財方式,安全可靠穩定,收益率能夠與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相當。


50萬元大額存單如果選擇按月付息的3.85%年利率,一年就是19250元利息,每個月1604元。如果把利息放入餘額寶,按2.30%的年化收益率,一年下來本息合計19690.7元,這樣算下來綜合收益率就是3.94%。即便是把利息放入民營銀行智能存款,按照4.8%的年化收益率,一年本息合計20171.90 元,綜合收益率也不過是4.03%的水平。


顯然,在按月付息3.85%和到到期付息4.2%之間選擇的話,4.2%的年利率更合適。


實際上,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


第一種:50萬元分成兩份,選擇兩家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

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等都有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4.18%。每個月把利息放入餘額寶,綜合收益率能達到4.40%左右。

資金分成兩份,還能有更好的流動性,本金和利息更安全。


第二種:40萬元分成兩份存大額存單,10萬元放入民營銀行

40萬元分成兩份,各20萬元存入上述銀行,每個月的利息可以放入餘額寶或者民營銀行智能存款。

10萬元可以分成兩份存入兩家民營銀行,選擇可以靠檔計息的五年期存款,也可以選擇智能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左右。

如此一來,綜合收益率能達到4.60%以上,在當下已經是不錯的理財收益水平了。



財智成功


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年利率3.85%,到期還本付息年利率4.2%,選擇哪種付息方式更划算呢?

僅僅從表面上看,大額存單到期還本付息的方式比按月付息的年利率高,肯定是選擇到期還本付息划算了。

那麼實際情況是不是這個樣子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50萬大額存單如果選擇按月付息的方式,年利率是3.85%,那麼每個月可以拿到1604元的利息,三年下來比到期還本付息少總共賺5250元利息。

假如每個月把拿到的1604元利息拿去投資,三年要賺5250元需要年收益率達到6.23%,而在存款裡,要達到這麼高收益率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非要達到6.23%的收益率,就只能選擇風險比存款高的投資品種,可見銀行的精算師和產品設計者多麼精明,把大額存單設計的天衣無縫,讓儲戶沒有一絲佔銀行便宜的機會。

所以綜合看來,50萬買大額存單想要收益高,就只能選擇到期還本付息的方式了。

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歡迎轉發、點贊、評論,歡迎關注我,訂閱更多財經、理財、炒股知識和資訊!


投融資那些事兒


朋友們好,回覆簡單明瞭: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結合存款保險制度來分析,是保本保息的優先選擇。而且極大地避免了提前支取,帶來的利率損失(例如按活期計息)。並且,合理安排,綜合收益,也不一定就低於,到期還本付息4.28%,優勢多多。


首先,結合實踐分析,為什麼要選,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而不選到期還本付息4.2%:

1,選按月付息,大大增加了利息的安全性。這個大額存單是50萬元,而存款保險制度,最高保賠,本,息,合計金額為50萬元。很顯然,選到期付息,一但在存款期間,銀行發生經營問題,利息不在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內。按月付息,相當於分散了利息的風險,將這種風險,分散到月,一旦遇到銀行經營問題,損失自然小。

2,選按月付息更靈活,流動性更高。如果急需用錢提前支取,很顯然,大大減少了利息的損失。

小結:綜合分析,50萬元的大額存單,按月付息是優先選擇。

其次,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不僅更靈活,安全,而且有可能獲取,更高的綜合收益率:

按月付息,利息月月有,更早的見到回頭錢,不僅能夠更靈活的安排使用,而且,再次理財存款,又可獲取收益。最終的綜合收益率,並不一定低於4.2%,甚至有可能更高,

小結:這進一步印證了,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的優勢。

最後,來做總結分析:

標題中的一個關鍵是,50萬元大額存單。正好在,存款保險,保障的最高賠付額度之內,因此,不僅要比較利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考慮利息的安全性。

結合實踐,與相關制度,可選的情況下,50萬元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相對於到期付息4.2%,有諸多的優勢。


理財迦


同樣是50萬的大額存單,因為支取利息的方式不同,利率也不一樣。按月付息的利率是3.85%,到期還本付息的利率是4.2%,兩者年利率相差0.35%。假設這筆大額存單是3年的,那麼3年後到期還本付息比按月付息可以多拿5250元利息。這兩種存款方式應該如何選擇,本人覺得主要看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收益預期值高低來決定。

風險承受能力

50萬的大額存單按3.85%的利率計算,每月可得利息約1600元,一年可得利息19200元。如果我們將這筆錢進行投資,那就要每年有大約10%的收益率才會比到期還本的利息高。這樣的收益率只能是通過購買基金或者是股票才可以達到。

股票基金和股票的風險都是極高的,可能會出現虧損。特別是近幾年的股票市場屬於震盪行情,普通股民更是難以操作,基金的收益也不穩定。如果個人願意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擔高風險,那按月付息可以讓我們儘早拿到資金進行投資,獲取更高收益。

如果個人是一個保守投資者,那到期還本的方式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

收益預期值

如果我們期望同樣的資金獲得更高的收益,那就需要對這筆資金進行多次投資。如果選擇到期還本的方式,那麼資金和收益就會被凍結在一段期限內,無法靈活使用該筆資金。每月付息可以讓我們先得到部分利息,這部分利息相當於我們手中多了一筆可以使用的資金。

如果我們正好遇到股市行情好或者是遇到一個好的投資項目時,這部分資金就可以帶給我們超出預期的收益。

當然,如果我們想要得到更高的資金收益,這也需要我們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實現。如果個人是怕麻煩的,希望投資能輕鬆一點的,那最好還是選擇到期還本付息的存款方式。

總結:如果選擇按月付息的方式,那至少要有達到年收益10%以上的的投資才是最佳的選擇,這樣的投資風險也大,一定要謹慎選擇。

我是@一凡說說,一名會計師,喜歡和大家聊聊事業,聊聊家庭,歡迎大家關注留言交流。

一凡說說


目前主要糾結的是按月付息大額存單隻有3.85%,到期還本的大額存單利率達到4.2%,如果選擇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可能利率與到期還本會存在差距,那要如何選擇?

從收益上進行對比。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是3.85%,50萬元*3.85%=19250元/年,每月可以得到1604元。

選擇到期還本利息是4.2%,50萬元*4.2%=21000元/年,三年就可以得到63000元。

從以上兩者收益對比,發現按月付息一年得到19250元,還本付息一年可以得到21000元,這中間差了1750元,如果是為了追求收益,肯定是選擇到期還本付息,因為雖然一年差了1750元,但是三年的大額存單也會相差5250元的收益。

這就要求儲戶的這筆資金就必須是閒置資金了,可以在三年內不動用這筆資金,後期還本付息,儘量追求收益最大化。

不過,3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可提前支取2次,持有期不滿7個月,不計付利息,滿7個月不滿1年按照票面利率扣除210天利息,滿1年不滿2年,按照票面利率扣除160天利息,滿2年不滿3年,按照票面利率扣除110天利息。問題就在這裡,如果儲戶需要靠大額存單的利息開銷,就不能到期還本付息了。

從個人角度考慮。

從收益上進行對比,到期還本付息肯定是存在優勢,但是也是需要考慮到個人因素。如果儲戶是需要靠這筆大額存單的利息來維持日常開銷,就算到期還本付息利率偏高,還是建議選擇按月復付息。

畢竟從儲戶的個人角度考慮,選擇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每個月得到的這筆利息是可以安排做其它的花銷或者投資事項。

因此,從收益對比到期還本付息存在優勢,但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按月付息得到的利息。不僅可以繼續投資,還能用作生活花銷,主要在於儲戶個人如何來進行選擇。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馬哥同學]觀點: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根據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看,兩種存款方式都是受保護的,安全性都沒有問題,但是我認為選擇按月付息3.85%這種方式存款。為什麼呢?因為按月付息大額存單能更大程度地避免了提前支取而帶來的利率損失,提前支取的話銀行只能按活期計息。

選擇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而不是選取到期還本付息4.2%的方式,優勢在哪裡?

  1. 按月付息總收益=(50萬×3.85%)×3年=5.775萬元,平均下來每月收益是5.775萬÷(3×12)=1604元。到期付息總收益=(50萬×4.2%)×3年=6.3萬元。差別收益:6.3萬-5.775萬=5250元。通過計算得出3年到期付息方式收益比按月付息方式高出5250元,簡單的去看肯定是到期付息方式優,但是每月所得的利息可以再次理財可實現複利收入。

  2. 選擇按月付息方式,也是基於存款利息的安全性。大額存單是50萬元,根據存款保險制度最高保賠本息合計金額為50萬元。假如在存款的3年內銀行經營問題不利,支付不了利息則利息就不在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內。每月按月收息,落袋為安,分散了投資利息的風險,這也是一種安全的考慮。

  3. 選擇按月付息方式流動性強,比較靈活。如急需用錢的情況下,需要提前支取,到期付息方式就會損失比較多的利息。

  4. 關鍵一點是,50萬元大額存單剛好是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的最高賠付額度內,如有風險,只保本不保息。因此,不能單看利率的高低,而更重要的是考慮利息的安全性。

總結:結合銀行保險制度規定考慮,50萬元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相對於到期付息4.2%,有比較多的優勢。所以選擇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的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馬哥同學


5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業務,面對按月付息型的3.85%和到期還本付息的4.2%兩種產品,應該如何選擇呢?這個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分別計算以下這兩款不同產品的年化收益就一目瞭然了。

但是,在計算利息之前,我們還是先抓緊時間瞭解一下什麼是按月付息型的個人大額存單?

相信大多數投資者都已經熟悉大額存單,我們就不做贅述。今天主要還是說一下大額存單的新玩法:即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指的是客戶可每月提取利息的業務,銀行按月根據約定利率給付利息,產品到期後給付本金。

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與一次性還本付息大額存單一樣,納入存款保險保障範圍,同樣可以質押且利息按月領取不受影響。但它最大的優勢是,投資者可以將每月利息再投資,比如定投或者其他較高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可實現以利增利。

舉個例子,某股份制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可每月提取利息業務,存一筆50萬元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每月都可以提取利息1562元。那麼,客戶自然就可以使用利息再投資賺收益。


那麼,針對題主說到的兩種業務,按照到期還本付息4.2%利率和按月付息3.85%利率計算:

1、到期還本付息型的年化收益為:

500000*4.2%=21000

2、按月付息型的年化收益和月利息分別為:

500000*3.85%=19250

19250/12=1604.17

比較之下,我們發現到期還本付息的年化收益要比按月付息高出1750元。但是,按月付息型的每月提取1604.17元,只要你有其他適合自身的投資渠道,選擇再投資就有機會取得超過1750元的收益。這正是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業務的複利部分。以上供您參考!


總而言之,在這種利息可每月計提的新業務中,投資者提前享受本金利息帶來的收益。如果投資者將每月收益通過基金定投、智能存款等產品再投資,可以實現複利。但最大的不足就是,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在提前支取規則上一般不支持靠檔計息,而是按照支取日銀行的活期掛牌利率計息,而且必須是一次性全額支取。


東震木


首先樓主並沒用說明存單期限,利率根據不同的銀行、甚至相同銀行不同地區都存在差別。一般情況下3年期在2.75%-3.85之間;五年期在4.2%左右,一般不會超過4.2%。所以從題目中的利率來看,樓主說的應該是五年期。

到底如何選擇糾結於收益是一方面,我們以五年期為例,分別計算兩種方式呢利息。

1.年利率3.85%,按月支取利息

年利率3.85%,那麼月利率為3.85%/12=3.2083‰

總利息=月利息(50萬x3.2083‰)x60個月=1604x60個月=96250元。

也就是說每個月可以支取1604元利息,總利息為96250元。

2.年利率4.2%,到期還本付息

總利息=本金x利率x期限=50萬x4.2%x5=105000元。

(因為我國採用單利計算法,所以不考慮複利,複利會更高)

從以上計算我們看出,利潤差距約為8750元,差距不是很大。

那麼選擇哪種方法好呢?

這個沒有完全正確的選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覺得如果每月支取的1604元利息是您每個月的生活費來源,那麼您選擇按月支取是明智的。

如果您有別的收入來源,1604元月息不會對您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那麼選擇到期還本付息是明智的。

以上是我的建議,供您參考。

有一點是明確的,您的存單99%是安全的,所以兩種方法都不影響本金安全;購買力也是基本相同的。


中年老劉聊財經


作為一個對於銀行大額存單利率比較敏感的人,可以看出題主這裡所說的利率是三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

我們按照給出的條件可以算出兩個利率水平下到期後各自的利率是多少。到期還本付息利率為4.2%的存款,三年到期後利息可以拿到4.25%*3*500000=63000元。

單月付息利率為3.85%的存款,三年到期後利息為3.85%*3*500000=57750,則每個月可按時領取1604.1元。但是每月付息的存單會產生複利效應,三年期按月付息的存單3.85%在每月付息後產生的複利就不止目前的這個水平,但是在疊加複利水平後,利率具體有多少我們做個簡單的換算。

假設儲戶將每期拿到的利息投入年利率為3%的貨幣基金賬戶,一分錢也不取出直至將最後一期的利息也投入進去。3/36500*30*1604+3/36500*30*1604*2+……+3/36500*30*1604*36=2634元。再加上每月在領取的利息,則三年下來總共可以拿到57750+2634=60384元,年化後利率為4.025%,這個就是在每月利息再投資貨幣基金後所能得到的所有利息。這個收益比三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存單少了2616元。

通過以上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到存50萬元定期應該選擇三年到期還本付息利率為4.2%的大額存單。當然如果把時間週期放大到4年,在複利的作用之下,可能按月付息3.85%的收益會更好一點。

因此只有當本金足夠大,時間夠長時,產生的複利效益才明顯,不然無法跑贏單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