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下自己適合不適合做銷售


評估下自己適合不適合做銷售

作為職場人,你真的懂“銷售”嗎?很多人直接做了銷售,但並沒有好好評估下,自己到底適合不適合做銷售,甚至連銷售最基本的兩種形式都不懂。


職場種,包含了很多的崗位方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銷售”,很多人其實並不明白銷售到底是什麼,尤其畢業不久的學弟學妹,也包括從來沒接觸過銷售崗位的人


我算是個科班出生的“老銷售”,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外企做B2B銷售。我在銷售崗位上做了大約四年,隨後又去金融行業做了B2C的市場相關的工作。


因此,整體而言,我對B2B和B2C等銷售相關領域,還算了解,希望此篇文章也能給想從事銷售相關崗位的小夥伴們一些幫助。


回到主題,到底什麼是銷售?


有人聽到銷售,可能直接就想到的賣房的、推銷保險的,等等,其實這些只是銷售領域重的一小部分。


總體來說,銷售主要分為To B(business)端To C(customer)端兩種。


所謂B2B銷售,就是說這項業務是發生在B(企業)和B(企業)之間,一般來說這項銷售的金額會比較大,並且銷售決策層面需要牽涉到多個維度。


而B2C銷售,就是說這項業務發生在B(企業)和C(客戶)之間,直接對C端的銷售相對而言牽涉的決策層面較少,但是難度也會更大。

介紹完基礎知識,我們來更深入地看看,這兩種銷售模式的區別。


評估下自己適合不適合做銷售


一,B2B銷售偏重解決方案

B2B銷售,典型的案例是製造業外企的銷售,這份工作我做了四年,基本上國內製造業外企銷售各個級別的情況,我還算比較清楚。對於B2B的銷售而言,他需要做的是如何解決客戶的問題。


解決客戶的問題,就需要對行業、技術、流程、售後服務方案很懂,因為你要面對的客戶有技術、採購、生產、質量等等多維度、多方面,如果你不懂,可能分分鐘就被問懵了,很可能給客戶留下不專業的印象,那麼接下來的業務你也別想玩了。


有人會說,我可以帶個技術的人一起去啊。理論上可以,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或者技術支持也有很多工作的,他們不會在前期就一直陪著你跑來跑去,大多是快敲定的時候他們才會陪你一起去,屆時跟客戶最後過一遍所有技術問題細節。


此外,客戶一般以你為第一窗口,所以會各個部門誰都先找你,你總不能任何問題都“我去了解下”“我去問下我們某某部門”“我也不知道”......作為一個銷售人員,代表的是你們公司,你們公司就是該客戶該需求中的供應商,你要提供解決方案,你要成為百事通,而不是一問三不知。


因此,你需要對技術比較懂,才能不被認為不專業,也才能為公司帶來價值,你拿高工資也才合理。


當然,由於B2B銷售會看重技術或者產品的知識,自然要求就會更高,也是代表公司的面子,所以,市場上很多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也會選擇去做銷售。這類銷售底薪相對偏高,平時月薪是固定的。一般年底能拿高額的年終獎,即根據績效完成的情況,拿幾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


因此,這種銷售工作薪資等各方面會相對更加穩定。並且,上升空間也很明確,

銷售工程師-->銷售經理-->銷售總監-->亞太銷售總監-->區域或者全球副總,等等。

但是,B2B銷售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首先,由於這類銷售是要維護大客戶的,並且很多時候要跟對方的技術總監、採購總監甚至副總、總經理等高管直接接觸,因此,對你的工作經驗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意味著太年輕的人很難做好。


哪怕你再厲害,你的經驗和資歷都是需要慢慢積累的。你30歲不到能做到外企的銷售總監?這怕是高難度係數的事。


其次,由於這類銷售的薪資構成是底薪+年終獎,因此不會太低,但是也高不到哪兒去,想著一夜暴富的人,也不適合做這類銷售。底薪≈同齡人的月薪是可以達到的,但想>同齡的程序員、產品經歷、數模工程師甚至項目、採購等同齡人的月薪,怕也不容易。


我提供一點小竅門,B2B銷售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SPIN銷售法則》,這本書教了很多,關於如何提問,如何挖掘用戶痛點,如何判斷決策鏈,等等,是非常有效的銷售法則,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

評估下自己適合不適合做銷售


二, B2C銷售偏重流量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B2C的銷售。


跟B2B銷售完全不同,B2C的銷售需要搞定的是流量


搞定流量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線上,也可以線下。例如搞房地產銷售的,就會在線下開門店,吸引客戶去看;也會在網上打廣告,告訴你某某地方有樓盤;吸引這些C端流量,再進行轉化,最終構成銷售。這點,也叫線上線下(O2O)輪動。


對於這類銷售來說,對你的產品要求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你只要懂得如何運用,而不需要懂得原理。包括互聯網公司推出新產品的時候,銷售面對的只是個人,也不用去考慮那麼多決策鏈,只需要搞定這個人就行了。


所以,這種銷售過程是相對簡單的,但是由於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性,以及個人用戶需求的不穩定性、情緒化,想完成銷售任務並不簡單,並且很看重個人引流的能力。甚至,並不會過分關注你是如何引流的,促銷形式有時很出格。


不過,雖然銷售過程簡單,但是找到這樣的客戶很難。因此,對於To C的銷售來說,如何快速地獲取C端流量,這才是最重要的。時效性也很重要,所以做這種銷售不能“偷懶”,幾乎沒有摸魚的時間,拉客戶的嗅覺要非常靈敏。對競爭對手的動態、市場行情和突發事件要了如指掌,還要會打事件差。


用幽哥的話說,動作比較慢的B和AB型血,不適合做此種銷售,容易被領導罵。且需要有堅持之心,不好面子,否則業績差了會被末位淘汰,打擊了自己的職業信心。


在某一時段內,客戶轉化率是固定的,擴大基數就成了關鍵,這就是流量。獲取流量是這類銷售的核心秘訣,這就更側重

策略、運營、市場、PR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快消、互聯網等公司,銷售類、市場類和運營類的職位,很受到重視,並且薪資也會比較高。


因此,對於B2C的銷售來說,尋找用戶流量才是難點,這類銷售會有很高的業績壓力,並且底薪會偏低,但是後端提成會很高。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很多房產銷售或者金融銷售,如果個人能力很強,確實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但出頭的概率不高,而淘汰率則非常高。


幽哥昨天文章中,如下這位同仁,他就是做的B2C銷售,很形象。


評估下自己適合不適合做銷售

好了,以上通過這兩種銷售的比較,我們就可以結合自身的素質和特點,去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求穩的可以考慮B2B,求暴富可能性的可以考慮B2C。


但是,在選擇之前,還是需要了解其中的邏輯,才能做出比較合理的選擇,否則很容易誤判了形勢,也誤判了自身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