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何可以轉移新冠重症?剖析中歐兩邊做出不同選擇的原因

先轉幾條新聞。

1、法國轉移重症:

法國疫情重災區大東地區醫院飽和。為了疏散東北地區的重症病患,國營鐵路局和巴黎急救中心(SAMU de Paris)將實現高速火車運送重病號的創舉。法國衛生部長維蘭表示,我們要動員所有的力量救治最多的病患。26日,20多名病患將從斯特拉斯、米盧斯等地轉往盧瓦爾河地區(Pays-de-la-Loire)四家大醫院。

出發前一天,國營鐵路公司把高速車廂交給了巴黎急救中心(SAMU de Paris)。麻醉醫師、急救隊、住院醫生、麻醉護士和護理人員將把平日乘客使用的車廂改裝成醫用車廂。火車上的餐車該成醫用指揮中心。據法國衛生部長維蘭25日透露的消息,車廂可以運送近百名病患。第一批疏散的病人將只有20人。他們分別來自重災區的斯特拉斯堡和米盧斯。

歐洲為何可以轉移新冠重症?剖析中歐兩邊做出不同選擇的原因


3月22日,法國已經出動過一艘軍艦從南部軍港土倫出發,開進科西嘉海灣,將島上15個確診病人轉移到馬賽醫院。當中包括6個危重病人。日前,法國軍隊還用軍機從疫情嚴重的東部大區向南部轉移病患。此次的20幾名病患將從斯特拉斯堡和米盧斯醫院疏散至南特(Nantes)、昂熱(Angers)、勒芒(Le Mans)、永河畔拉羅什(La Roche-sur-Yon)。

2、德國接收意大利的重症患者:

隨著意大利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德國和奧地利開始伸出援手,接收了包括重症患者在內的多名患者。24日,意大利宣佈將把五名患者轉到奧地利接受治療,作為交換,意大利將提供部分來自中國的防護物資;同一天,六名意大利患者抵達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薩克森州政府表示,接收患者是應意大利政府的求助請求。德國也成為第一個接收意大利患者的國家。

目前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薩爾蘭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已分別為鄰國患者準備了重症監護室,將最大限度地接診和幫助鄰國患者進行治療。

————————

對這兩條新聞,我想說的是:我國在二月十九日的最艱難的時刻,武漢重症患者人數達到9689人,遠遠超出當時武漢的重症患者接待能力。為了騰出病床接待病人,武漢當時強制要求所有癌症等慢性病人出院。然而即便如此,也只騰出了三千張重症病床,導致後來武漢出現無數悲劇性的災難。當時我極力建議轉移重症患者,將武漢的病人通過火車專列轉移到醫療資源閒置的北上廣等地,哪怕只轉移出去三千病患,也能大大緩解武漢的壓力。武漢作為全國的交通樞紐,即便使用普通列車,也能在十二小時之內到達全國任何一個醫療資源豐富的一二線城市。

可惜,這種建議,在全民瘋狂的反對聲浪下,無從實施。而今天的歐洲,卻毫不猶豫的開始實施這種最基本的資源共享措施。中歐兩邊做出不同選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國人,是不是真的能答出這個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