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返程現“漢坦病毒”致死病例:人傳人罕見,有疫苗可防

據《南方週末》消息:

漢坦病毒導致的流行性出血熱每年的發病數在一萬例上下。僅2019年12月,全國上報的流行性出血熱病例就有1364例,死亡7例。目前,流行性出血熱被列入國家乙類傳染病管理,近十年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1%以下。

復工返程現“漢坦病毒”致死病例:人傳人罕見,有疫苗可防


復工返程現“漢坦病毒”致死病例:人傳人罕見,有疫苗可防

流行性出血熱目前並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疫苗接種可以起到“防”大於“治”的效果。

3月24日一早,一則關於“出血熱”死亡病例的消息登上了熱搜。雲南省臨滄市的務工人員田某某,等來了疫情解封、外出務工的日子,卻因為一種病毒,倒在了返程途中。

23日凌晨,山東榮成市的一家單位派出包車,前往雲南省臨滄市接田某某和其他29名務工人員返程。車行至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時,隨車醫務人員發現田某某出現不適。當地120急救中心趕到後,將田某某等4人接至縣醫院急診科,23日7時許,田某某救治無效死亡。

根據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的情況說明,安康市疾控中心對死者和2名發熱人員、1名陪同人員進行了檢測,首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死者的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當時,大巴車共載有2名司機、1名醫務人員和30名務工人員,同乘其他人員的核酸檢測正在採集送樣。

新冠肺炎疫情未完,出血熱又起?聽上去陌生,但出血熱其實不是一種新發傳染病。

流行性出血熱由漢坦病毒引起,是一種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症狀的嚴重急性傳染病,傳播疾病的主要是野生老鼠。病毒能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顯示,流行性出血熱可通過接觸、呼吸道和消化道三種方式傳播。含病毒的鼠尿、糞及鼠血、組織液等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機體;在封閉、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帶病毒的排洩物、分泌物在外界形成氣溶膠,經呼吸道吸入。

漢坦病毒導致的流行性出血熱年年都有。南方週末記者查閱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現,該病每年的發病數在一萬例上下。僅2019年12月,全國上報的流行性出血熱病例就有1364例,死亡7例。目前,流行性出血熱被列入國家乙類傳染病管理,近十年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1%以下。

自1981年實施全面預防措施以來,安徽、貴州、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的發病率已大幅下降,但在東北三省以及河北、陝西、內蒙古和浙江等省份的發病率仍然較高。2017年,陝西省的流行性出血熱進入十年以來的高峰期,集中在西安、咸陽、渭南、寶雞一帶。

3月24日,雲南省委宣傳部官微“雲南發佈”表示,此前該病未在滄源縣發現,雲南已組成專家組趕赴滄源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目前,流行性出血熱在國內沒有“人傳人”的報道,但是阿根廷曾出現過人傳人的案例。此次“復工人員病亡”事件的處置中,和死者同車的其他29人已經全部就地進行醫學觀察。

流行性出血熱目前並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疫苗接種可以起到“防”大於“治”的效果。2008年,雙價腎綜合徵出血熱滅活疫苗被納入了擴大免疫規劃,在高發地區,16-60歲人群可以免費接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