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被稱為三兄弟,可是你知道老三忙?

老大和老二是菠蘿蜜和榴蓮,老三比較神秘。


它們被稱為三兄弟,可是你知道老三忙?

首先介紹榴蓮和菠蘿蜜了。

一個是水果之王,一個是熱帶水果皇后,下面一起來看看菠蘿蜜和榴蓮的區別吧!

(一)從產地上看:榴蓮是熱帶水果,在我國,只有臺灣和海南等地產有榴蓮。而菠蘿蜜的產地主要是在亞熱帶,在我國嶺南一帶都有盛產。

(二)從外形上看:相對榴蓮的話菠蘿蜜比較大,榴蓮在外皮上面長有許多粗長的小釘,而且顏色相比菠蘿蜜來說要比它深一點。菠蘿密呢外皮上面也有釘狀物但是非常多而且密一點。成熟的榴蓮,一般會自然有個裂口,俗話說熟透了這樣的榴蓮吃起來才更好吃,但是在泰國那裡比較喜歡吃半熟的,如果一旦熟透了他們會認為是壞了就會丟掉,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吃法是把。而外皮保留完好、沒有破損的才是新鮮的菠蘿蜜。

(三)從果肉方面來看:榴蓮用刀切開後,其果肉比較完整而且柔軟。菠蘿蜜的果肉是黃色的而且數量比菠蘿蜜多,吃的時候就吃外面的一層果肉,核的話可以水煮一下還是可以的。菠蘿蜜還有個顯著特徵,就是本身會帶有一種膠質切而且切得時候會住粘刀,沾手上的話比較麻煩而且很難去除,所以大家吃菠蘿蜜的時候儘量帶上手套,榴蓮則不會。

(四)從味道上看:在買榴蓮的時候,只要聞一聞就能很快區分開來。榴蓮一般聞起來都是一股臭臭的味道,有人聞即避而遠之,但是榴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越聞越香。而菠蘿蜜卻濃香四溢,吃過口齒留香。

相對榴蓮和菠蘿蜜大家都比較熟悉,那麼就介紹老三吧。


它們被稱為三兄弟,可是你知道老三忙?

老三看起來是不是既像榴蓮又像菠蘿蜜呢?

榴蓮蜜(A.champeden Spreng),桑科(Moraceae)木菠蘿屬植物,又名尖蜜拉、小木菠蘿。榴蓮蜜屬稀有熱帶水果,原產馬來西亞,目前主要栽植於東南亞地區,是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及柬埔寨等熱帶地區廣為人知的當地特產。中國海南、福建、廣西、雲南有少量栽培。

榴蓮蜜的果形、外皮及植株等特性均與波羅蜜相似,果形則較波羅蜜為小 (0.7 ~ 4.9 Kg/果),皮較薄,因此又名小波羅蜜,又因其帶有似榴蓮般的氣味,故又名為榴蓮蜜。榴蓮蜜果肉柔軟芬芳,獨特可口,香味濃郁。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榴蓮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

菠蘿蜜果實過大 (超過 20 公斤以上,不利小家庭消費),以及取食不便的缺點。榴蓮蜜果肉柔軟芬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每棵果樹年平均可掛果80餘個。

剝開柚子般大小的榴蓮蜜,只見金黃色的果實大大小小緊密相連,散發著熱帶水果特有的異香。榴蓮蜜不僅聞起來沒有榴蓮的異味,吃起來更是綿軟甜蜜、入口即化。目前榴蓮蜜已在瓊海、三亞、樂東等地逐步實現大面積種植。


它們被稱為三兄弟,可是你知道老三忙?

菠蘿蜜是落葉常綠喬木,高5-20米,樹幹直徑大約有50釐米,棕色灰色樹皮;植物的所有部分都含有白色乳膠。在1-3釐米長的葉柄上的葉子是交替的,簡單的橢圓形卵形,具有整個邊緣和尖的頂點。從樹幹或短枝葉上的分枝上的單生單性花序,雄性花序是3-5釐米長和1釐米直徑的圓柱狀總狀花序,具有微黃色花。果實在7-10釐米長的花序梗上。每粒果實15-100粒,卵形稍扁平,呈淺棕色,周圍有綠色,黃色或橙色的肉質假種皮。

原產於婆羅洲、文萊、印度尼西亞(西里伯斯、伊裡安查亞、爪哇、加里曼丹、摩鹿加群島和蘇門答臘島)、新幾內亞、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和泰國。生長於海拔500米左右的森林中。

與菠蘿蜜相比,榴蓮蜜耐寒能力較差,適宜的年均溫為24-25.4℃。中國三亞是海南氣溫最高的地區之一,年平均氣溫為25.4℃,雨水較充沛,是榴蓮蜜的最適生長區。

相比菠蘿蜜和榴蓮,榴蓮蜜又像是它倆的結合體。

吃貨們點下關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