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學區房的事情吧!


聊聊學區房的事情吧!

最近同事在閒暇之餘又討論起了學區房。

沒辦法,女士們都說:一切為了孩子。

我不想談論他們想法的對錯,

畢竟,

每個家庭情況和小朋友的情況不同,我只想談下自己真實的情況。

20多年前,我小升初,母親為了我能上區裡最好的初中,把我的名字遷入至親戚的戶口中。這也是我後來上大學後才知道的情況。

原來,

自己的母親在很久以前就在為我上學的事情操心。就像現在的媽媽們一樣!

小學的成績其實大家都差不多,我的成績略好一些吧。

進入初中的第一年,學習成績大概在班級前15名。(如果成績在班級前30名,重點高中是穩的)。

但,事與願違。

到了初二,成績直線下滑,當然也有其他因素,但主要是因為,身邊的同學越來越刻苦,越來越優秀,他們真的就是一直不停的在學習,生怕別人超過他們。

於是,事情開始惡性循環,他們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關注越來越多,

而我沒他們那麼拼,成績下滑後,受到的批評越來越多,而老師的關注和鼓勵越來越少,而那些自以為是的學霸們也開始鄙視我們這種成績一般的學生。

於是自己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自閉、迷茫、困惑、無助。

雖然父母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提升我的學習,

很遺憾,結局是,我差點沒考上高中。

但,事情就是這麼開始翻轉的。

高一期間,我發現大家的實力差不了很大,於是我慢慢從倒數向中等偏下靠攏,然後,有時候自己稍微努力一下,成績就能提升很多,且名次上升很多。

於是,老師開始關注我,表揚我,鼓勵我,

身邊的男女同學也願意和我交流,和我玩耍。

到了高二,雖然我依舊邊玩邊學習,但成績基本維持在中等偏上。

到了高三後,自己又認真開始自覺地學習起來,一下子進入並保持在班級前十了。自己的數學考試班級永遠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自信來了,信念來了,目標來了,春天來了。。

我那個普通高中考大學的比例佔20%吧,其他都是大專。

結局就是:

我考上了大學。雖然大學很一般。

但是,就在這很一般的大學裡。

我又如虎添翼,邊學習,邊玩的同時,還有各種頭銜和榮譽。

體育委員,班長,黨員。。。

就是這麼舒暢!

進入職場,換了幾家僱主後,來到現在的外企世界500強。

都是名校、海歸。

不是說競爭不了,但大家都很拼,又都很優秀。

雖然自己的能力確實提升不少,

但漸漸地發現,自己又像回到了初中時候的那種狀態。

完結!

全篇可能沒有講到學區房這個詞,

但上面自己真實的例子已經闡述了我的看法。

人的塑造是多面的,我們當然要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和生活條件,向優秀的人看齊,但不要忘了你最終服務的核心和目的是什麼。

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條條馬路通羅馬,你只要與眾不同,你只要有匠人精神,美好的未來就會在前面等著你。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