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城街道“1333”工作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西固城街道以党建统领为核心,聚焦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明确工作清单,强化工作机制,全力保障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个核心,激发党建新活力。

常抓理论武装。街道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专题研讨学、精准讲习学、网络培训学、订单推送学、分类聚焦学、测试深化学为主要内容的“六学”活动,“线上+线下”教育引导街道社区1500余名党员全面跟进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狠抓支部建设。街道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八大项275小项内容的责任清单,各社区及机关党支部严格对照任务清单健全完善,打通党建引领的“神经末梢”,深入开展“先进支部对标验收、一般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顿”行动,对各社区支部标准化建设完成情况督查指导3轮次。严抓纪律作风。街道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思想教育的“软约束”与制度规范的“硬杠杠”结合起来。组织召开西固城街道2020年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工作专题会议,要求街道机关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会议学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街道纪工委对领导干部出勤情况每日抽查、检查、通报,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聚焦三大重点,增强服务向心力。

疫情防控不松劲。街道定期召开钉钉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将防范境外输入作为当下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密排查街道辖区境外返甘或驻留人员底数,第一时间掌握准确身份、转乘航班车次等信息,对街道辖区40余名境外来甘返甘人员一律严格执行检验监测、隔离观察措施。广泛张贴《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来甘返甘人员疫情防控的通告》《兰州市公安局关于防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的通告》,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继续做好90余个小区劝返岗值守。经济发展不滞后。街道坚持把重点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全力做好项目对接服务,制定《西固城街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施方案》,成立街道领导包抓社区帮扶小组,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带队走访,协调解决企业复产复工困难问题,主动摸清辖区企业发展意向及生产经营状况,详细解读经济政策,做好企业服务工作。辖区5家规上工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商贸业正逐步有序复工,复工复产率达78%。民生服务不打烊。

街道强化“三社联动”,积极落实低保、公租房补贴等各项救助政策,拓展社保参保率和劳动就业培训参与率,依托5个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推送到劳动者移动智能终端或pc终端,及时推介兰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导关注“关于开展免费线上培训的公告”,引导企业掌握政策,开展自主培训;鼓励有意愿的居民扫描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二维码参加培训,特别是对延迟返岗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点对点推送,有效拓展线上培训覆盖面。

建立三张清单,提高工作执行力。

建立“问题清单”,认清“抓什么”。根据重点工作安排,街道召开专门会议对标找差,研究梳理街道社区重点任务工作问题清单,突出问题导向,力促短板提升,着力强化党建、经济、创文、综治、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谁来抓”。街道制定下发《西固城街道周工作落实情况责任清单》,对班子成员、各社区书记主任每周工作计划、进度、落实情况适时统计,形成具体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街道纪工委、党政办全程跟踪监督。

建立“任务清单”,落实“怎么抓”。街道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要点和工作任务,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管理,与各社区签订《西固城街道2020年目标责任书》,把履行党建职责、防疫复产、经济民生、综治应急等工作载体化、数据化,细化量化工作内容,提出具体措施,使各项工作目标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强化三项机制,凝聚发展新动力。

包抓指导。街道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每名班子成员带领3名机关干部联系包抓一个社区,定期巡查跟进、现场指导,督促社区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过硬。示范带动。街道注重凸显特色、培育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以先带后,探索创建社区党建特色品牌示范点、支部标准化建设示范点、项目建设示范点等,带动全街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晋位升级,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督查问效。街道采取每周下发“计划单”、上报“成绩单”的方式,逐级交办任务、问责倒逼,同时安排专人对交办任务完成情况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西固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