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50歲以上農民,仍要硬著頭皮繼續打工?

新大風歌


勞動人民的艱難,不是看CCTV七點新聞的人,可以理解的。

民工的問題,不只今天有,過去也差不多。

我爸爸今年92歲,1940年代開始在廣州拉黃包車,解放後沒黃包車拉了就改行做搬運工。搬運工的工作,就是每天從煤場拉煤到飯店,貨車停在飯店的路邊,用肩膀扛煤到煤堆。一筐200斤,三個搬運工,四噸卡車加三噸拖卡,一天運七車煤。一週工作六天,每天肩膀都要扛二十多噸的東西。這樣也一直扛到60歲退休。

退了休,就可以安享晚年了嗎?

當然不可以了。他的孩子們,還沒賺到錢呢。60歲退休之後,他又去一德路蹬三輪車拉貨,直到我開始賺錢了,他的幸福晚年才開始。

中國底層老百姓的出路在哪裡?

如果看我爸爸,一生賣苦力,出路在他的娃。娃賺錢了,他就解放了。娃不賺錢呢?那就沒轍了。


春暖花開003


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的5O歲旳人,正是年輕力壯時,幹活,打工,正當時,也不是硬著頭皮去打工的,真正硬著頭皮去打工的是,70多歲的農村老人,他們在農村包工隊上幹活,一天得幹十一個小時,一天一百元,有的只給八十元,還不管飯,早上四點多起床做飯,六點準時上班,中午十一點半下工回家吃飯,冬天13點上班,夏天13點半上班,到6點下班,夏天7點半下班,早晚不見太陽,真正辛苦的就這些人。因為沒錢,同命不同人。


老八他弟弟老九


諾生活過得去,年過半百誰去博明天!

我在工地幹過,見過很多五十歲,六十歲的老大爺,在工地的,他們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家庭壓力,兒女結婚,農村彩禮是個不菲的數字,經常會揹債,靠兒子還清債務,首先兒子得爭氣,讓父母揹債,那肯定父母來還,現在農村種地又不掙錢,指著種地不賠錢,就不錯了。

第二點,農村老人,不像城裡老人,到了年齡退休後還有退休金,那個金的能領,沒有經濟來源,又不想給兒女添加壓力,但是又想經濟上自由,只能出來打工又受年齡限制,只能做一些環衛工,或者工地上,做零工,看大門。

第三點,我在天津一個工地上,認識一個四川老大爺,有60了。人家不差錢倆兒子都是包工頭,一個包電力,一個包裝修,自己還有幾萬存款,但人家不跟倆兒子,說;跟年輕鬆過不到一塊去,帶著老伴一起過,掙多少花多少多自在。

第四點,農村老人,一輩子真閒不住,幹了一輩子你讓他閒著,他還真閒不住,你讓他去城裡住樓房,能掃整個小區,你讓他待著啥也不幹,能帶出病來。





鴻蒙古


小編本身就是一個腦殘,農村農民工,不種地,不打工,就會餓死,等拿社保,男人要60歲,女人55歲都拿不到,一個人一月一百元能吃什麼?(水電費,電視費,公共網絡費,電話費,垃圾費),你還有多少錢吃啊?小編,我問你,五十歲有的工廠都招工要人,一月最少也三千多以上,不硬著頭皮靠自己,能靠別人,能靠國家嗎?不硬著頭皮,餓死了火葬費都沒人出,民政局的火化場不收費不火化,不信小編去試試。


清風明月zcj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為了生計,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的農民他們沒有退休金,60歲以後他要生活,他要花錢,並也逐步增多一些親戚的禮尚往來,也需要花錢,兒女們都大了,都成家立業了,兒女們花向也都挺大的,又不是大款,所以老年人老年農民出去打個零工,掙點錢補貼家用,可以說農大部分的老人都是這個樣子的,能吃能動,儘量的不給兒女添負擔,因為兒女們負擔也是挺重的


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


問這個問題是不是弱智?要不就是腦子有病,有吃有穿有保障誰TM願意出去?集團化交的公糧都餵狗了,現在誰還關心農民死活?


love有所為


不打工怎麼活呀,為了給兒子買樓,買車,娶媳婦,弄的欠債累累,而且很多人都沒交社保,也是沒有那閒錢交社保,為了還債,也為了老了有點過河錢,在農村要是到老了手裡沒有點錢,兒女未必真的會管你,老了會很悽慘……


用戶8316982502411


何止他們在打工,我這個下崗的也在為活命而打工,掙的那點工資剛夠溫飽,一天不幹就沒飯吃,農民好多了好吧,至少不要為房子貸款,沒工幹就回家種地還有補貼還有飯吃。別拿這個題目作秀了。農民再苦也比不過下崗工人


無黨派人人士


40~55歲正是壯年時期,只要身體健康體格強壯,打力氣工還是不錯的的!年輕人還不如四五十歲的人做事誠實,負責到底的精神!他們是真正的城市建設大軍,拿著低工資,做著又苦又累的工作!



湖湘風


作者是不知道農民的苦衷。農民沒有退休金,怎麼養老?不要說50多歲還去打工,70多歲的人打工,出苦力的大有人在,只要有用人的單位,他們就會去幹。因為那個年紀的人文化車程度不高,甚至很多是文盲。金字塔的基座,不出苦力有什麼辦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