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全國新冠狀病毒突然減輕了,是不是這病毒有季節性?

優雅小奶牛


這個新冠病毒是不是“季節性病毒”?其實,鍾南山院士早就說過:這次的病毒和SARS相似,不是自限性病毒!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認清新冠病毒的“兩大特徵”:

1.令人恐怖的傳播速度。

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太快,通過唾液、空氣都會傳播,更別說肢體接觸了。尤其是對人員聚集較多的地區,一旦傳染起來,十分恐怖。同時,病毒的二代、三代、四代傳播速度也非常快。

2.數千人的死亡案例證明,新冠病毒不是“自限性病毒”。

有專家說,新冠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病毒”,只要養成足夠的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保持清潔衛生,增強免疫力、抵抗力,休息好,心態好,就能夠慢慢自愈。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病毒就不會導致患者死亡了,更不會有2000多人的死亡案例。這麼多的患者死亡,儘管大多數是老年人,但這也說明新冠病毒具有“致命性”,它不是過一段時間就能“自愈”的。

我們應該理性的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減輕,不是因為它的“自限性”,而是因為全中國人民的堅強抵抗!

如果不採取防控、治療措施,這場新冠疫情會導致更大的災難,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恐怕都是致命一擊。正因為新冠病毒的破壞性、致命性較高,因此我們才全力以赴,英勇抗戰病毒。

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有數十人醫護工作者被感染去世,而且還有不少志願者、值班者因過度勞累去世;所以,現在疫情形勢的好轉,是這些英雄人物用生命換來的,絕不是病毒的“自限”!

結束語:

抗擊新冠疫情,人人有責;當有一天我們消滅了新冠病毒,那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得來。由此可見,新冠病毒不是“自限性病毒”,不具有季節性;一旦它被徹底控制或消滅,那麼就不會再次大面積爆發了!

一個多月百業皆停按兵不動,舉全國之力在控制新冠病毒,而且這場戰疫還遠沒有結束,我們耗費了一個多月的人力精力和財力,能不出成果嗎?從每日增長數千例,到現在的數百例,這不是一個突然的結果,而是一個長期艱苦卓絕不斷奮鬥的結果。

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季節性的,現在不得而知,因為這個病毒始發於2019年秋冬,又步入2020年的春天,夏季到底能不能生存我們不知道,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防控的意識不能松,防控的措施要跟上,不能存有任何的僥倖心理。

題主之所以有這種突然減輕的印象,是因為近期大面積復工復產帶來的感覺,因為前期的隔離,人們都宅在家裡,所以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比較冷清,但現在疫情有所緩和,各地開始復工,人們也開始走出家庭,慢慢步入正常的生活。街上的人流車流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又開始正常和頻繁,這種長期封閉的環境一下子放開,難免給人出一口氣的感覺。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疫情尚未結束,我們的抗疫仍在繼續,切不可存在任何的馬虎大意,該自我防護的還是要防護,該不聚堆的還是不要聚堆,上完班哪裡也不要去,老老實實回家,儘量少接觸人,少與外界接觸,一直到疫情徹底解除,我們才能放心出去玩








城鎮史文龍


從南京的情況看,新冠病毒來南京有點″水土不服"!武漢封城1。23之後幾天,確有不少自漢返寧人士,到了南京乘地鐵坐公交下館子逛商場,忙聚餐忙拜年。有關方面緊張了一陣子,除加強隔離外,還頻繁發佈公告,告知其人行動軌跡!但幸運的是,迄今為止,南京沒有發生一例行進間傳播感染!這樣防控的難度就要小得多。或可解釋病毒到了南京就死亡!也說明南京公共衛生搞得好!總之,你在城市公共衛生上投λ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回報!南京,加油!


非孟勿擾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自2019年底湖北武漢陸續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後,這場以新型冠狀病毒主導的疫情就此拉開序幕,感染人數井噴式的增長,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對於這個疾病的治療、防控其實也還在不斷的探索、改進中,根據近日官方的疫情數據來看,不論是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都較前減少,這時有網友有疑問了,難道是湖北大雪過後天氣變暖所致?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為什麼感覺新冠病毒突然減輕了?

①非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數據中,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下降,並不是誰變戲法讓它消失了,我可以這樣講,這數據下降的背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一線抗疫人員的付出與堅辛,是無數抗疫人員的臂膀構築的鋼鐵長城阻止了疫情進一步蔓延,如果沒有湖北的封城舉措,現在的疫情形勢可能就是另一番場景了。


②所以疫情數據不是突然下降的,是一日又一日在大家的努力下所控制下來的,我可以這麼說,接下來確診人數還會更少,治癒出院的病人也會越來越多,會有更多新冠肺炎的確診患者得到康復,一方面在多種抗疫措施的高壓下,全國目前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總體來說也就是疫情的拐點已經到來,根據傳染病的特點,疫情的好轉也是必然的。

③前面我也為大家講到過,傳染病傳播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是屬於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所以它只是眾多傳染病中的一種,下面我來談談這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如下:



傳染源

▼其實截止目前為止,此次的新冠病毒確切是從何而來還是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疫情進展,我說一個人新冠肺炎的患者是一個動態的傳染源大家應該能夠理解,而針對於這一源頭,早在數日前,政府已經下達死命令,應收盡收,社區拉網式排查,所有疑似的、確診的必須住院,關於成效,大家不知有沒有發現,不論是哪個平臺,都已經沒有因沒有床位而無法住院的個人求助信息,這說明該住院的都已全部住院,其二,疫情相對嚴重的湖北地區,隨著大量定點醫院的開展,方艙醫院的建設以及近日大量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床位已經得到了空缺,所以以上兩點可以證實,已經做到了床等人。傳染源(新冠肺炎患者)已經被隔離、治療,沒有了傳染源,這個新冠肺炎此時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關於傳播途徑,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迅速紅遍網絡,有些非醫學人士由於沒有專業知識很容易被誤導,最嚴重的莫過於“氣溶膠傳播”這一說法了,其實新冠肺炎這一傳播途徑確實存在,但是它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氣溶膠傳播只有在非常極端情況下,如同時滿足密閉空間、長時間、高濃度病毒暴露三個條件(如同收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中的隔離病房),才可能存在,“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這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非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我覺得不必太過擔心。



▼所以針對於新冠肺炎兩個主要的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自疫情初期就已規定,全民戴口罩,這就是有效減少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有效方式,而接觸傳播呢,就是各種有效滅活新冠病毒病毒的方法,如75%酒精擦拭,泡騰片化水後噴灑,交通管制,嚴禁串門等都有效的在阻斷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關於易感人群,其實主要是針對於傳染病整體來講的,而此次的新冠肺炎,對人普遍有易感性,所以居家、少出門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新冠肺炎是不是有季節性?

你要說新冠肺炎疫情剛開始和季節性有關係,我不反對,因為冬春季本來就是流感的好發時節,但是你說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和季節有關我不贊同,就像我國現在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國外不少國家其實已經進入了疫情的上升期,所以這顯然和季節是沒有關係的,疫情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不靠天,靠人,雖然我國疫情未完全結束,但我國各項有效的防疫措施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綜合總結

總體來看,我國目前的疫情算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新增疑似病例下降,治癒出院人數增多等都是積極的信號,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小插曲,如有些省市降低防疫等級後出現聚集現象,企業復工復產後出現聚集性疫情,所以現在我們仍然不容馬虎,越是這時候越要打起精神,做好個人防護,不要人群聚集,爭取早日結束這場疫情!!!

作者寄語:疫情來臨,很多普通人由於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瞭解這種病毒,也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所以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內容為主,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張壘醫生


病毒學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李巖表示:“我聽說過這種說法,說氣溫升高新型冠狀病毒會自行消失,其實這是根據當年SARS病情發展的一種預估,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還不到一個月,針對此病毒的研究剛剛開展,病毒會不會因為氣溫升高失去活性,科學上還沒有結論。”

原來,對於這個問題,專家早在2月份就已經有回應了。所以不用糾結了。

我國新冠狀病毒突然減輕

根據這幾天的數據,我們確實看到現有確診人數、重症人數均有所下降,而且多地新增確診數為個位數,甚至為0。

所以,我們說真的是減輕了。

國外疫情卻增長了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月2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一開始以為中國控制住,世界就沒事了;現在發現中國的情況逐步得到控制,世界卻出事了。

目前,境外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兩天超過中國。”

其他高發病例國家的人迴流中國怎麼辦?張文宏表示,這將給中國疫情控制帶來難點。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正是全國人民抗擊疫情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我們過疫情減輕了。尤其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目前取得的成績,要倍加珍惜,更要堅持。

雖然,我國減輕了,“世界卻出事了”,也不是因為季節的原因,我們還是絕不能有一刻放鬆。


曉角先生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者,韓一聲認為毫無疑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擴散一定是跟季節因素有關的,尤其是跟溫度、溼度等這些環境和氣候因素有關係的。這並不是瞎忽悠,也不是偶然現象,而是由新型冠狀病毒自身的生物學特定特點所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是喜歡冷的、溼潤的環境,而比較害怕熱的、乾燥的環境,特別是害怕紫外線的照射。在50多攝氏度的環境當中,病毒只能存活幾十分鐘就會死亡。因此,隨著氣候的逐漸回暖、日照時間的延長,病毒的傳播和致病能力自然會漸漸減弱。

最近幾天,全國範圍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確實有所好轉:不少的省份出現了確診人數零增加的可喜現象,出院的患者數逐日增多。但是。很多人就因此放鬆了警惕,認為冠狀病毒已經被完全控制,疫情已經結束,甚至還有人利用解除封閉的機會出門參加聚集性的群眾活動,而且還不佩戴口罩,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很可能造成疫情的重新蔓延,大家依然要謹記減少外出,加強防護,避免麻痺大意對自己和他人生命造成危害。


韓一聲醫學博士


從衛健委等官方發佈的新型肺炎確診例數來看,除湖北及湖北外個別地方外,全國其他地方的疫情已經在一天天在減輕。

伴隨著這種情況發生的,是春天也悄然來臨了,各地氣溫回升。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季節性流感的發病趨勢有類似之處。

呼吸道疾病確實有季節性,多發生在每年冬春季節交換的時候,氣候常常會有突然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之中,各種呼吸道病毒開始活躍。同時,人們也開始四處活動,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攜帶病毒,並相互傳播。

新冠病毒肺炎,就屬於呼吸道疾病,通過直接接觸和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密閉的環境下如果有高濃度的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也會加大,其傳播途徑和流感、非典很相似。

既往有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有這個流行趨勢的。新型冠狀病毒雖然變異了,但他們的基本屬性和普通的冠狀病毒是差不多的,而普通感冒就有明顯的季節性。

只不過,新型冠狀病毒似乎傳染性和致病性都加強了,是冠狀病毒種群裡面極其可惡而不安分的病毒。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還是主要以武漢為主,這是疫情的中心地帶。之前積壓了大量的病人,相互傳播的範圍比較廣。因此武漢的個別地方。仍時不時有小爆發,但總體的趨勢已經開始緩和,疫情的拐點即將或者已經到來。

像武漢這些地方,新冠肺炎的流行通常有一個明確的傳染源,呈現一箇中心,向四周播散的態勢。不過,好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控制,現在的確診患者多半是從已經在隔離的疑似病例中得到確診的。

全國其他地方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案例也是這樣的。患者的精確的行動軌跡,是追索感染者的重要線索,加上目前的隔絕預防措施,已經獲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全國人民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讚賞。

不過,既然是季節性,而當下還在春季,氣溫仍然會有變化,所以疫情仍然可能會隨著氣候變化而有所波動,甚至在某些地方,還會出現小範圍的爆發,還不能掉以輕心,預防措施仍然很重要。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近二十年內,世界範圍內出現了三種冠狀病毒的變種,分別導致了一些災難性的後果,主要是因為新冠病毒的品種多,基因組的強大,病毒有更多的機會產生變異。好在這個病毒仍然有季節性,這就是病毒本身的弱點,人都要戰勝它,就必須抓住它的弱點。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這個新冠病毒是不是“季節性病毒”?其實,鍾南山院士早就說過:這次的病毒和SARS相似,不是自限性病毒!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認清新冠病毒的“兩大特徵”:

1.令人恐怖的傳播速度。

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太快,通過唾液、空氣都會傳播,更別說肢體接觸了。尤其是對人員聚集較多的地區,一旦傳染起來,十分恐怖。同時,病毒的二代、三代、四代傳播速度也非常快。

2.數千人的死亡案例證明,新冠病毒不是“自限性病毒”。

有專家說,新冠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病毒”,只要養成足夠的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保持清潔衛生,增強免疫力、抵抗力,休息好,心態好,就能夠慢慢自愈。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病毒就不會導致患者死亡了,更不會有2000多人的死亡案例。這麼多的患者死亡,儘管大多數是老年人,但這也說明新冠病毒具有“致命性”,它不是過一段時間就能“自愈”的。

我們應該理性的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減輕,不是因為它的“自限性”,而是因為全中國人民的堅強抵抗!

如果不採取防控、治療措施,這場新冠疫情會導致更大的災難,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恐怕都是致命一擊。正因為新冠病毒的破壞性、致命性較高,因此我們才全力以赴,英勇抗戰病毒。

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有數十人醫護工作者被感染去世,而且還有不少志願者、值班者因過度勞累去世;所以,現在疫情形勢的好轉,是這些英雄人物用生命換來的,絕不是病毒的“自限”!

結束語:

抗擊新冠疫情,人人有責;當有一天我們消滅了新冠病毒,那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得來。由此可見,新冠病毒不是“自限性病毒”,不具有季節性;一旦它被徹底控制或消滅,那麼就不會再次大面積爆發了!

一個多月百業皆停按兵不動,舉全國之力在控制新冠病毒,而且這場戰疫還遠沒有結束,我們耗費了一個多月的人力精力和財力,能不出成果嗎?從每日增長數千例,到現在的數百例,這不是一個突然的結果,而是一個長期艱苦卓絕不斷奮鬥的結果。

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季節性的,現在不得而知,因為這個病毒始發於2019年秋冬,又步入2020年的春天,夏季到底能不能生存我們不知道,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防控的意識不能松,防控的措施要跟上,不能存有任何的僥倖心理。

題主之所以有這種突然減輕的印象,是因為近期大面積復工復產帶來的感覺,因為前期的隔離,人們都宅在家裡,所以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比較冷清,但現在疫情有所緩和,各地開始復工,人們也開始走出家庭,慢慢步入正常的生活。街上的人流車流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又開始正常和頻繁,這種長期封閉的環境一下子放開,難免給人出一口氣的感覺。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疫情尚未結束,我們的抗疫仍在繼續,切不可存在任何的馬虎大意,該自我防護的還是要防護,該不聚堆的還是不要聚堆,上完班哪裡也不要去,老老實實回家,儘量少接觸人,少與外界接觸,一直到疫情徹底解除,我們才能放心出去玩


學習成長記1


前後對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增長幅度,似乎近段時間病毒的傳染性有所降低,部分地區甚至創下了連續多日零增長記錄。那麼,為什麼全國新冠肺炎的疫情會突然減輕呢,是因為季節的原因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部分屬性相似,因此參照SARS冠狀病毒的流行特徵,可預估新型冠狀病毒接下來的變化。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簡稱非典,非典始於冬季、控於春季、終於夏季,前後持續約8月時間。我們再來看新冠肺炎的流行情況,首診病例發現於去年12月,與非典始於冬季的特徵相像;到春季後新增病例逐漸減少,也符合非典控於春季的特徵;至於新冠肺炎何時終止,預計會比非典提前結束,因為當前嚴格的防控措施、比較成熟的檢驗技術、相對先進的醫療條件,使得新冠病毒的傳播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減輕與控制,少不了人為因素的干預,其次也可能與季節的變更有關。


季節變更最顯著的變量為溫度,從冬季到春季,從春季到夏季,外界環境溫度逐漸升高,而冠狀病毒恰巧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冠狀病毒顯著的習性為“喜冷厭熱”,它可以在0℃以下的環境中長期生存;在0℃以上的環境中,當溫度低於33℃時,它的生長逐漸趨於良好,最適生長溫度為33℃;但當溫度超過33℃,達到35℃以上時,冠狀病毒的生長會逐漸被抑制;當溫度達到37℃時,冠狀病毒則會漸漸失去活性,不再具有傳染性;當溫度達到56℃時,冠狀病毒的生存時間低於30分鐘,達到30分鐘及以上時就會被滅活。17年前的非典終於7月,因此環境溫度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冠狀病毒的生長,也會影響疫情的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處於春季,春季的環境溫度比較適合新冠病毒的生存,因此當前疫情的控制很大程度上與防控措施的落實有關,畢竟我們發現並隔離了傳染源(新冠肺炎患者),阻斷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定期消毒等),保護了易感人群(各地居民居家觀察了14-28天),有效干預了新冠病毒的各個傳播環節,才使疫情得到控制。

綜上,新型冠狀病毒喜冷厭熱,隨著季節的變更,會影響新冠病毒的生存與傳播,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疫情的控制。但春季是冠狀病毒的流行季節,因此當前新冠肺炎的控制與各個環節防控措施的落實密切相關。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不是感覺全國新冠病毒減少了,而是的確減少了,減少的原因我認為跟季節變化沒有多大關係,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下面談點本人觀點,供題主參考;

《1》新冠病毒具有超強的傳播能力

從新冠病毒暴發和傳播途徑分折,新冠病毒具有超強的傳播能力,似乎南北氣候的差異,東西氣侯的變化,並沒有應響新冠病毒的傳播,不論是冰天雪地的北方,還是氣侯溫暖的南國,不論是天上飛的飛機,還是海上航行的遊輪,不論是南美,還是北歐,都留下了新冠病毒傳播的魔影。所以,我認為,新冠病毒傳播減少和季節氣候變化沒多大關係。

《2》新冠病毒縣有超強的潛伏生存能力

從目前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的檢測研究來看,新冠病毒不但能在幾十度的人體高溫內存活,而且還能在室外零下傳播,不但能通過接觸傳染,而且還可以通過空氣飛沫等途徑傳染。從這一點來看,新型冠狀病毒對氣候的適應性非常強,季節氣侯的變化,並不能抑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事實上,新冠病毒的減少,是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擊的結果,是無數英雄無私捧獻,流血犧牲換來的,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取的的勝利,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取的抗擊世紀瘟疫的勝利!


鷹x眼


新冠肺炎病毒有沒有季節性?

有可能,但是不一定。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新出現的病毒,我們對它的特點並不完全瞭解。

根據我們已有的病毒學知識,它不耐熱, 56℃,30分鐘即可滅活。

但是顯然我們的日常氣溫不大可能超過40℃,指望高溫將病毒殺滅是不可能的。

不過氣溫升高可能會縮短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存活時間,降低其活性,那麼它傳染的速度就會大大下降,被控制住就成為可能。

這只是理論上的分析,實際情況會是怎麼樣,並不知道。

從以往的病毒流行規律來看,流感也是呼吸道傳播為主,有明顯的季節性,冬春季節好發,夏季相對比較少。

SARS病毒差不多也是2002年末開始出現,2003年全面爆發,到2003年5月基本得到控制,7月疫情宣告結束。但是SARS病毒消失的原因迄今並不是十分清楚,但願它是怕熱吧。

希望新冠肺炎病毒也和SARS一樣怕熱,這樣的話,如果能夠拖延到夏天,全球的疫情也都有救了。

全國的疫情突然減輕了,是跟病毒的季節性有關?

我認為不是。

就算是病毒有季節性,現在離病毒活性下降的季節還早得很。 病例數也不可能下降得這麼快。

看看海外國家就知道,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的病例數都在快速地增加,周邊的其它國家也岌岌可危,這更證明了現在國內疫情的減輕,不是季節變化的功勞。

全國的疫情減輕,跟國家的強力干預,嚴格的防控措施分不開。

我們要感謝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

如此的決心和控制力,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做得到。

也要感謝全體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的團結一致,具有犧牲和奉獻精神,才能夠凝聚成這麼強大的力量。

然而現在還沒到鬆懈的時候。國內的疫情還沒有撲滅,我們要警惕死灰復燃。國外的疫情正在快速擴大,我們也要防止它從海外捲土重來。我們也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或者可靠的疫苗來對付病毒。前面的道路,依然很難。

#關注新型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