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南征北戰多是自己“親征”,為什麼不派屬下大將統兵呢?

風一樣的小菇涼


這個問題和曹操自己的性格有關

事實證明,歷史上的曹操也曾經派遣過大將獨立征戰,比如於禁,只是後來被關羽水淹了而已。只不過我們也發現在曹操的軍旅生涯中,很多時候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指揮作戰,各將軍分有兵馬卻互相制衡,互不統屬,是一個一對多的關係,比如曹操赤壁之戰的時候一口氣把張遼、于禁、朱靈等七位將領,部署於淮南方向,各將只聽曹操命運,很少橫向聯繫。

至於曹操為何不放權,估計還是自己多疑

梟雄都有多疑的毛病,曹操也不列外,而且曹操早年的經歷也使得他不敢相信任何人,最開始曹操奪得兗州的時候,十分信任陳宮,結果陳宮轉手就把兗州賣給了呂布,曹操對於荀彧夠信任了吧,可是荀彧最後也背叛了他,也許正是這些經歷讓曹操不敢放權,只好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 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主要因素是曹操絕對信任的曹氏和夏侯氏中,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外姓將領曹操則擔心獨當一面建立太大功勳後,會挑戰自己的地位。

曹操的親族曹氏和夏侯氏中,有一些不錯的人才,也得到曹操重用,像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等。但這些人中,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無法代替曹操作為主帥去出征或者完全獨立負責經略一個戰略方向。

曹操生前,一直沒有篡漢自立。曹操和手下的將領,大家名義上同屬大漢天子的臣子。如果外姓大將獨領方面立下了大功,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小集團,甚至可能對曹操的地位形成挑戰。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內部也有不小隱患。曹操集團內部,有大量更傾向於大漢朝或者在大漢朝和曹家之間持中立態度的人,最著名的自然是曹操集團首席文臣荀彧。

這種形勢下,曹操集團雖然有不少能力上有潛力獨領方面的人物,但都沒有得到過機會。重要的軍事行動,只能由曹操本人親自出徵。

曹操最終未能一統天下,不敢放權給大將獨領方面,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仁勇校尉


兵者,國之大事也。作為創業之君,曹操自己不親征,還能去忙活啥呢?與其牽腸掛肚,還不如親自下手哦。

在這裡,我們無法去設想曹操不親自出徵,而是派遣大將代勞的情況,還是說一下曹操一生征戰的過程吧。

01

創業之初,以兗州為根據地,四處征戰時的情況。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諸侯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自行代理奮武將軍,討伐董卓。

此時,曹操在陳留起兵,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子弟兵為其主要軍事力量。

討伐董卓失敗後,曹操轉戰東郡,大敗於毒、白饒、眭固、於夫羅等勢力,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

初平三年(192年),陳宮等人運作曹操出任兗州牧。之後,大破青州黃巾軍,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編其精銳,組成“青州兵”,四處征戰。

此時的曹操,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其軍事力量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子弟兵,其二是青州兵。

以曹仁、夏侯惇為主的宗親大將還不具備獨自統兵作戰的能力,而剛剛歸順的青州兵恐怕也不會太聽招呼,宗親將領難於駕馭,曹操也不會放心讓他們獨自對外作戰。

這是曹操必須要親征的主要原因。

02

逐鹿中原,非曹操親征不可。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的父親曹嵩在來曹操處的路上被徐州牧陶謙派人殺死。憤怒之下的曹操率領大軍征伐陶謙。

這事非曹操親自出馬不可,自己的父親被人殺死,只派遣手下大將去征討,似乎是應付公事,也不足以提振軍隊的士氣。

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但並沒有徹底征服。大軍外出,曹操獨自留守,也是很不安全的事。

陳宮等人趁曹操大軍在外,聯絡陳留太守張邈反叛,迎接呂布入主兗州。經過苦戰,夏侯惇與荀彧、程昱等人勉強才保住了鄄城和東郡的東阿、範二縣。如果曹操不在軍中,或許陳宮等人不至於如此囂張,但如果軍中出現風吹草動的話,那就是十分要命的事。

在軍閥混戰時期,只有軍中才是最安全的。

同時,沒有大將比曹操更有能力,曹操親自出馬尚且擺不平,換別人去解決不了問題。

夏侯惇算是曹操手下著名的戰將吧,幾次獨自出兵都沒有勝績。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反叛朝廷,派遣高順、張遼攻打沛城,擊敗劉備。曹操派遣夏侯惇援救劉備,被高順打敗。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命劉備北上進攻曹操。曹操派遣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被劉備用計打敗。

在面對陶謙、呂布、劉備這樣的對手時,除非曹操親自出馬,都不足以戰勝他們。

這或許是曹操親征的原因吧。

03

官渡之戰,事關曹操終生的命運,豈能不親征?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得了先機,但在與陶謙、呂布、劉備的對戰中,消耗很大,其精銳的青州兵完全喪失。等到官渡之戰與袁紹對決時,曹操能夠動用的兵力也就在兩萬左右。

如此重要的戰役,決定曹操命運的關鍵之戰,曹操豈能不親征?

率領大軍親征,還有個好處,一旦失利,就可以帶領嫡系部隊隨時撤離,去開闢新的根據地。

官渡之戰前後,陸續有張繡、賈詡、張遼、張郃等降將加入,成為後期曹操非宗親子弟兵之外的主要力量。

對於這些降將,曹操總是存有戒心,不會輕易讓他們獨自率領大軍征戰。

比如襄樊之戰,曹操最為信任的于禁率領大軍投降了曹操,令曹操極度失望。

類似於禁投降之事,之所以在曹操陣營較少發生,與曹操的戒心很重不無關心,這也是曹操高明之處。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誰都不清楚他們會做出啥事情來。

曹操親征在外時,家裡時常出現反叛的情況。如果曹操待在家裡喝大茶,讓大將們出征在外,一旦出現變故,將無法收拾,曹操很可能就會面對雞飛蛋打的尷尬處境。

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除了孫權之外,其他諸侯一般都是親自帶領大軍征戰。

因此,曹操親征也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的現象,自然也是最妥當的方式。


豹眼看歷史


曹操“擺地攤”起家的,又是諸曹夏侯為基礎的“家族企業” ,而且藉著劉協都東漢百年老店金字招牌合夥經營,曹操名為經理人實為企業控制人,對別人都不信任,這就造成曹操總是事必躬親。李世民就很不滿,認為曹操一將之才有餘 萬乘之才不足,不少沒用道理。這也導致曹操遠征途中總算急著趕回來處理“後院火起”,三十年也不能完成劉邦三五年之功。

曹操放手過幾次,例如放手張遼才有威震逍遙津,放手張頜才有夏侯淵陣亡後問鼎漢中,放手徐晃則長驅直入擊敗關羽。當然曹操也有放手于禁結果水淹七軍。總體說來曹操放手“五子良將”還是戰果累累。可惜曹操總是貪婪發號施令,而不是選賢任能。

即使是對自己的兒子,曹操似乎也不信任。赤壁之戰後本該培養曹丕,這樣關中之戰就可以讓曹丕指揮大軍繼續追擊馬超,漢中之戰後就可以讓司馬懿協助曹丕乘勝奪取西川。可惜😔曹操不放心任何人,也就只能微司馬懿做嫁衣裳。


一梭煙雨江湖行


一般而言御駕親征的帝王極少,劉邦就曾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他們一般善於統將而非統兵。曹操雖未稱帝,卻已是實際上的掌權者,按理說手下猛將不在少數,為何他還總是親自帶兵征戰呢?

首先曹操本人精通兵法,具有領兵之才。他早年就愛好武藝,還註釋過《孫子兵法》。黃巾起義爆發後,曹操被任命為騎都尉,最後大破黃巾軍,後來曹操還作為奮武將軍討伐董卓。在青州,黃巾軍發展得勢如破竹,曹操埋伏擊敗黃巾軍。當年冬天曹操俘虜了數十萬士兵,組建了青州軍,並幫袁紹擊敗過劉備等人,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表現不俗。

曹操的軍事才能在上面的一系列操作中可見一斑。曹操在軍中歷練多年,實戰經驗豐富,不僅在戰術方面有一套,在統領士兵方面也極擅長。並非一般帝王能比的,其統兵實力堪比老將。否則在赤壁之戰中,蜀吳也不會如此嚴陣以待。

曹操親自帶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控制軍權。亂世之中誰有軍事實力,誰就有可能問鼎,曹操一旦讓別人帶兵就有可能大權旁落。

自古以來帝王忌憚大將就是擔心此事,否則後來宋朝也不會千方百計地將調兵權和統兵權分離,帝王所提防的就是私人軍隊的形成。曹操也極注重這點。有一次正值麥收季節,由於外面戰爭不斷,百姓不敢回家收麥子。曹操為拉攏人心,下令士兵不得踐踏麥田,違者斬首。手下士兵果然小心翼翼,沒有敢違反軍令的。由此可見,士兵對曹操本人還是十分敬畏的。

曹操親自帶兵打仗當然不是因為興趣所在,而是因為有利可圖。首先,他當時身居高位,要是沒有政績難以服眾。在亂世背景下,最大的政績就是來自於軍事方面,因此曹操對四處征戰極為上心。另外曹操野心勃勃,從其詩作中就可以看出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不是個做宰相就能滿足的,他所希望的是一統天下,這些都是通過作戰才能完成的。

曹操手下當然有可以統兵的人,比如說張遼,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多年。曾經在合肥之戰中率八百人殺到孫權旗下,幾乎活捉孫權。威震東吳,當時東吳嚇唬小孩時就用張遼之名。還有許褚,他曾在馬超手下救出曹操,他勇力絕人。甚至能單手拖牛走百餘步,可見其勇猛,後來被封作“虎侯”。除此之外還有徐晃、夏侯惇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曹操手下並非沒有將才,但曹操此人生平自負又多疑,他雖然會重用手下人,可他心中最可重用又信得過的人只有他自己而已。

曹操此人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只是由於當時尊劉貶曹的傾向嚴重,所以曹操多以負面形象出現。客觀來看,曹操一生征戰無數,勝多於敗。在統兵方面還是極有才能的,不能因為赤壁之戰的失敗就完全否認他的軍事才能。


鄧海春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也是出色的政治家和謀略家,他一生多次親自統兵南征北戰,原因多方面,有戰略需要,也有無奈之舉。

1、曹操起兵之初到赤壁之戰前,勢力範圍並不大,兵力也不多,一場戰役或戰爭如果失敗,曹操就有可能被徹底消滅永無翻身之日。所以為謹慎期間,無論是征戰陶謙、呂布、張繡,還是攻打冀州、烏桓、荊州,曹操都是親自統兵。

2、當時是亂世,只要有實力誰都可以稱王稱霸,曹操疑心又重,他深知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所以不會輕易讓軍權旁落。

3、親臨一線能夠充分了解地形地貌以及天氣等決定戰爭勝負的其他因素,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4、與將士們同進退,共生死,能鼓舞士氣、震懾敵軍。

5、隨著地盤的擴張,曹操收編招降了很多部隊,親征有利於掌控這些非嫡系軍隊,還能積累人氣、樹立威望。

6、曹操的嫡系將領其實是分為兩派,一派是曹仁夏侯惇為代表的宗親,一派是以張遼等五子良將為代表的非宗親,令一派為主將,另一派未必心服,不利於打勝仗。

7、曹操手下的大將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從曹仁于禁守樊城被關羽大敗、曹洪徐晃守潼關被馬超擊潰就能看出來,守城也是勉為其難,別說出徵了。

當然,隨著北方政局穩定,曹操也年事已高,赤壁之戰後很多大將也都獨當一面,但仍然是以防禦戰為主。





酒味悠悠過


回顧曹操與他手下之間博弈關係,我們會發現:這是無奈之舉。

創業期,沒有資本委託於人

191年,在袁紹的影響下,曹操擔任東郡太守,開始了創業之路。

192年,在陳宮的積極工作下,兗州世族迎曹操為兗州牧,曹操得到進一步發展。


起步階段,曹操的地盤是在袁紹等人的影響下獲取的,真正屬於曹操的東西,就只有軍隊!

只有軍隊是自己的,當面臨實力強大的陶謙、袁術、黃巾賊時,曹操如果連打仗都不親自指揮的話,袁紹、兗州世族憑什麼支持他呢?

曹操,當然要親力親為了!

刻骨銘心的創傷,讓曹操學乖了

曹操憑藉自己出色的能力,擊退了袁術、陶謙等人的進犯,穩住形勢後,開始征討陶謙。

可是,就在他征討陶謙眼看就要取勝時,後院起火!


全力支持他入兗州的陳宮、早年最好的兄弟張邈,趁曹操遠征,迎呂布入主,背叛了曹操!

這次叛變,險些讓曹操提前撲街!

毫無疑問,這也給曹操上了一課:人心險惡,不可不慎!

可是,不久後,曹操又再次被現實上了一課:他大力拉攏的劉備,在率軍阻擊袁術後,佔據徐州,再次“反叛”!

這次叛變,發生在與袁紹決戰的前期,險些給曹操造成了兩面受敵的惡劣形勢!


這兩次險些釀成大禍的叛亂,讓曹操對人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讓他“學聰明”了。亂世中,人心險惡,不可以再把大權託付於人!

權臣的尷尬

“挾天子以令諸侯”,給曹操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一切便利,都是有代價的。

作為權臣,既要面臨外部敵人的進攻,又面臨著朝堂之上天子的競爭,其處境是尷尬的。


權臣司馬昭,派鍾會、鄧艾滅蜀,結果,鍾會滅蜀後,又想自立;

權臣劉裕,親自北伐,攻取長安,形勢大好,劉穆之去世,他只得急急忙忙回到都城,安定形勢;

曹操,敢不敢委託大將以重兵呢?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會不會反水呢?

沒發生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可是,看一看一直以來支持曹操的荀彧,我們就知道了!

在官渡之戰期間,荀彧被委託在許昌,控制朝廷!可以說,曹操對荀彧的信任,是數一數二了吧!


那又如何?當曹操與漢室矛盾不可調和時,荀彧不也最終反目成仇嗎?(曹操應該慶幸,荀彧的反目沒有發生在官渡之戰期間)

防備大將軍權過大的臨時舉措

曹操地盤擴大後,他已經無法在每處都親力親為了。他必須在他難以直接指揮的地盤,部署軍事力量。

國防形勢要求較多兵力駐紮邊境,但權力特點又不允許大將權力過重,怎麼辦?

曹操採取了集中兵力,卻互不統屬的政策。

在赤壁之戰時,曹操將張遼、于禁、朱靈等七位將領,部署於淮南方向;


合肥之戰前,張遼、樂進、李典部署於合肥。

這些將領名望相近,彼此之間互不統屬。

這種安排,雖然有效地防止了大將獨大,但是,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臨到戰時,彼此能否有效配合作戰就不說了,大家駐紮在一起,彼此之間不鬧出矛盾,也是很難的!

沒奈何,曹操採取了兩手:

1、任命護軍。


曹操任命親信為護軍,參與各軍軍事,協調各軍之間的關係。

比如,張遼、樂進、朱靈,曹操安排趙儼為護軍,協調各軍關係;

2、親自部署方略。

合肥之戰前,張遼、樂進、李典駐紮合肥,曹操讓護軍薛悌帶著密函前往部署方略。

這樣,曹操既防止了大將獨大,又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軍事效率。

宗族督軍

可是,長期靠臨時部署協調眾將,不是長久之計,曹操還是要從制度上來解決問題。

既然不得不以大將來分權,那就用家裡人吧!

潼關之戰時,曹操以曹仁都督七軍,開始任命宗親都督軍隊。


攻取漢中後,曹操又以夏侯淵都督張郃等將,抗拒劉備。

逐漸的,夏侯惇、曹仁、曹真等宗族子弟,開始逐漸承擔起方面之任來。

隨著三足鼎立的形成,戰線逐漸穩定下來,這種臨時督軍制度也逐漸穩定下來。

曹操總是親征,實在要委託方面之任,也只給宗族,是不是不夠大氣呢?

不知道。曹操的後人比較大氣一些,讓一些外人長期擔任了方面之任,比如:司馬懿。

看在司馬懿的份上,我覺得,曹操總是親征,是正確的,也是無奈的。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從道理上來講,曹操的御駕親征,更多意義上的是為了平緩地方派和中央派之間軍官的矛盾。

我們可以看到曹操為了對付蜀國和吳國兩個國家前期咄咄逼人的攻勢,在三個地區設立了相應的軍事堡壘,比如說在南荊州是曹仁把守,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一個軍事堡壘,在合肥又是張遼鎮守,至於說在關中地區,那是張郃,總之,在必要的軍事堡壘區域,都存在著相應的軍隊來維持它正常的防禦任務,一旦要御駕親征了,那不是說就地調遣軍隊,當地的軍隊已經不夠用了,需要曹操從後方調集軍隊派遣到前線進行作戰。

軍隊大部分在誰的手裡。在曹操幾個兄弟手裡,比如說夏侯惇親手就掌控著青州兵,軍隊人數在十幾萬左右,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蜀國在後期,即便可全民皆兵,把全國所有的青壯年勞動力全部給算到軍隊裡面,人數還不到10萬,所以說曹操手裡是一直掌握著軍政大權,軍隊只聽曹操的話,這一點是無可非議的,他也不需要說御駕親征來保持自己軍隊權力的統一。

對於曹操來講,前線派遣軍隊過去誰來指揮,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什麼前線的將領熟悉前線,他知道前線該怎麼打仗,但是後面派過去的將軍,在朝廷內部肯定地位很高,而且比前線的將軍權力更大,兵權更多,這個時候就形成一種主僕不知道該究竟是誰的問題。

到底是前線的將軍要聽從後方調遣過來的將軍呢,還是後方調錢過來,將距直接聽從前線的將軍吶,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比方說在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于禁和龐德率領的七軍,就是因為龐德在前面衝的賊猛於禁,沒辦法,只能帶著軍隊跟上自己的副將,最後帶著帶著就被帶進溝裡面,關於一把大水淹了個乾淨!

曹操也不是傻子,他自然明白這些事情,當然,曹操更是一個精明的精幹的軍事家,他對自己有信心,他覺得自己御駕親征,那肯定比手底下那些將軍要好。當初官渡前線是誰率領軍隊過去親自偷襲烏巢的,就是曹操自己本人,茅草過去打仗,雖然說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強悍的對手,打不過,比如說周瑜周公瑾,但是遇到一般的爛腳蝦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三下五除二就全部收拾了,實在是打不過,咱手底下不是還有人,是不是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

所以無論有多累,無論自己處於一種什麼樣的身體狀態,曹操都一直堅持自己御駕親征,這不是說一種吃飽了撐著沒事幹,那是一種對於前線戰況安危的關係。


漩渦鳴人yy


曹操親征,我覺得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1、興趣使然。曹操年少時,就喜歡讀兵書戰策。自己也寫下了《孟德新書》。帶兵打仗為他提供了很好的驗證機會。使得他的戰爭藝術水平得到提高(如果戰爭算是藝術的話)。

2、不放心手下。一場戰爭關乎數萬乃至數十萬人的生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那個亂世,一次失敗,有可能導致雪崩似的失敗,進而失去所有。比如,官渡一戰,直接導致了袁家的覆滅。所以,如此重要的事,還是親力親為比較穩妥。

3、獲得榮譽。要想讓手下臣服,就必須有過人的本領和驕人的戰績。最好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三國亂世,只有不斷的積累軍功,才能牢牢的掌握軍權,控制住手下的將領。

以上。


喜歡講故事的老楊


曹操南征北戰大多是自己親征,不派屬下大將統兵,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對屬下大將為人不太放心

三國早期處於混亂的局勢,每個人的心思都在變動,誰想什麼,誰也不知道,有可能今天是盟軍,明天就變成敵人。

在這種局勢下,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更不放心屬下大將。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就連劉備都移主多次,更何況其他人呢。曹操在這個時期,對屬下大將不放心,也是一個正常現象,故此,曹操就親自出徵。

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曹操親征能有勝券在握的把握。

二:曹操親征可以鼓舞將士們士氣

曹操對自己也是比較嚴格的,在三國這樣的一個戰亂年代,將士們的士氣也是很重的,將士也是很重的。

打仗的話,士兵是第一戰線人員,曹操本來就好勝。如果大家都出去打仗,曹操一個人在屋裡待著也無聊,士兵們會怎麼想。如果曹操親征,第一,打發了時間,第二,士兵們會想:這個主子可以,跟著我們一起打仗,會給士兵們增加士氣,大將們也有幹勁。

像這種能鼓舞士氣的事情,曹操肯定會做的,只要能打勝仗,自己出徵又如何。

從這裡看出,曹操還是一個聰明人。

三:曹操親征可以瞭解軍事情況

大家都知道,曹操熟讀兵法。對於一個熟讀兵法的人,不參與打仗,有點不太可能,更何況一個熟讀兵法的人,肯定要了解當前的軍事情況。曹操本來就生性多疑,這個動盪的年代,信任本來就比較低,為了解軍事情況,曹操親自出徵也是一個正常現象了。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戰不殆。

對於曹操也是一樣,也需要了解敵人的軍事情況,才能做到勝券在握。

綜上所述:曹操親征有了解敵方軍事情況的好處,還可以鼓舞將士們士氣,更進一步的瞭解屬下大將的能力,還可以解除心中的不放心,做到自己心中有數。

本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歡迎和大家交流歷史觀點,歡迎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