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鄒多啟,1978年出生,安徽壽縣人,合肥常春藤齒科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合肥常春藤齒科器材有限公司是集義齒生產、研發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義齒生產企業,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義齒產品。所謂“義齒”就是人們常說的假牙,就像“假肢”“義肢”的概念一樣,是為我們提供義務幫助的牙齒。牙好,胃口就好,牙齒健康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講到“義齒”這個行業,卻不是人們所熟知的領域,那鄒多啟又是怎樣與“義齒”結緣的呢?


與義齒“結緣”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和大多數普通家庭一樣,鄒多啟出生在一個平凡質樸的家庭,家裡姊妹多,家裡人希望他們都可以好好讀書,將來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鄒多啟姊妹幾個也都很爭氣,哥哥鄒多宏準備考個好大學,妹妹的學習成績也不錯,鄒多啟也已經開始上高二了。但與此同時,家裡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就在這個時候家裡賴以生存的生意遭到重創,這給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負擔。懂事的鄒多啟不忍再給家裡增添負擔,思慮過後,他放下了自己剛領來的新書,決定棄學下來打工。


就這樣,年紀輕輕的鄒多啟便開啟了人生的新徵程。


起初,鄒多啟只是到處做些雜活,雖然他知道總這樣也不是長久之計,奈何自己沒有經驗什麼也不懂,只能走走停停多嘗試。就在鄒多啟感到迷茫之時,大哥鄒多宏給他帶來了方向。


大哥鄒多宏如今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口腔種植學博士,博士後,並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安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兼職教授。鄒多宏對牙種植等領域有著很深的研究,是上海有名的口腔科醫生之一。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大哥鄒多宏


經大哥鄒多宏推薦介紹,2000年,鄒多啟前往深圳開始學習義齒加工行業,從此與“義齒”加工結下了不解之緣。所謂:“師傅領進門,用功靠個人。”鄒多啟便從學徒做起,每天跟著師父認真學習研究。都說一技在手,吃喝都有,那時的鄒多啟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學習一門有用的技術。終於,經過一年的枯燥學習,鄒多啟慢慢摸透了其中的門道。


年輕的鄒多啟並不甘於每天苦坐一方板凳,他覺得自己應該學習更多的東西,不可能一輩子給別人當學徒。於是他開始回到安徽老家,做起了義齒銷售。起初,他就在周圍臨近的地級市蚌埠、淮南一片做推廣。慢慢地,銷售範圍越來越大,銷售業務也越來越穩定。2006年,鄒多啟和兩個合夥人一起在省會合肥開了一家義齒加工公司,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一波三折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以及牙科健康普及教育的不斷滲透,國內義齒市場得以快速發展。再加上,中國的牙科治療意識依然薄弱,很大的義齒市場潛力尚未被髮掘,鄒多啟越發看好義齒這個行業,於是,在2007年,兩個合夥人去往廣州發展的時候,他沒有過多猶豫便全盤接受了公司。白居易有一首詩《漸老》:“今朝復明日,不覺年齒暮。”人都會老,牙齒也會壞,到時候,誰還不會備一副義齒呢?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草根出身的他,原本想著,只要自己肯吃苦,一步一個腳印,事情不愁做不好。只是,事情並不像鄒多啟想的那樣簡單。公司剛接手,鄒多啟就遇到一個大麻煩。原來,公司的營業執照已經過期一年多了,也沒有年審,按規定營業執照到期必須續期,所以公司的營業執照被依法吊銷了。公司沒有營業執照就沒辦法繼續經營,鄒多啟想盡了各種辦法,最終不得已只能又重新找地方裝修,註冊公司。


一切從頭再來,鄒多啟打氣了十二分的精神努力經營著。很快,公司開始走上正軌,生產的產品也逐漸深入人心。2015年,鄒多啟開始擴大生產規模,重新找地方裝修,再次換證。無巧不成書,當時正好趕上國家出臺關於醫療器械管理的新政策,鄒多啟從事的義齒加工也屬於醫療衛生的一個領域,其對工作環境、衛生條件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鄒多啟按照新政策以及國家藥品管理局的標準做好整改,期待迎接新的營業執照。


鄒多啟:專注義齒領域18年,眾“口”一致的選擇


就在這時,意外再次發生了。2016年315晚會北京兩家義齒加工公司以次充好、生產衛生不達標被曝光。這次事件使整個義齒加工行業受到了影響,有關部門開始對義齒加工行業進行徹底清查。雖然,鄒多啟知道自己的義齒公司可以經得起任何方面的檢驗,但那時的他還是捏了一把汗。他坦言,公司確實不怕查,但三番五次的來回折騰真的受不了。好在真金不怕火煉,新的營業執照總算辦下來了,鄒多啟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


後來,鄒多啟的路便越走越順,公司規模也越來越大,其公司所生產的義齒收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信賴。回首過往,鄒多啟感慨萬分,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從事這個行業18年之久,從剛開始的小學徒到自己跑銷售再到合夥開公司,最後自己獨當一面,背後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他很感激自己的堅持、哥哥鄒多宏的指引、家人的支持以及周圍所有人的幫助。直到現在,他依然保持一顆著一顆謙卑好學的心,一路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研發技術,讓自己更完美,讓公司發展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