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低頭的,都是聰明人

生活總是充滿酸甜苦辣,

懂得笑著低下頭的,

都是聰明人。

有人曾問曾國藩:“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曾國藩回答:“三尺。”

提問者不以為然道:“我們每個人都超過三尺,如果天地間只有三尺,天空豈不都是窟窿?”

曾國藩回答說:“所以啊,我們學會了低頭。”

學會低頭,百事可為。低頭不是軟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豁達,一種修養。

笑著低頭的,都是聰明人

笑著低頭,是一種智慧

人生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低頭不是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笑著低頭,就是把目光放長遠,不計較一時成敗。笑著低頭,就是保存自己的實力。

曾國藩年輕時,一心想走仕途,但他在科考路上屢屢失意。考秀才連考了6次,其中有一次還被考官批責為文理欠通。

面對這種情況,曾國藩開始反思和總結。他發現自己雖然基礎紮實,但是靈性被拘泥住了,怎麼學也沒有長進,寫文章四平八穩,缺乏大局觀和氣勢。

最終,他選擇不與科舉考試一味死磕,而是笑著低頭,承認自己的確笨拙,選擇迂迴前進。

他放棄科考這條路,開始將精力用在經世致用方面,最終形成了較遠大的戰略眼光。

事實證明,他那次的笑著低頭,成了命運的轉折點。後來的他,終於考上了進士,並一路順利地進入翰林院。

學會笑著低頭,做事沉得住氣,不要急躁,遇到困難忍受暫時的委屈,不要一味橫衝直撞。

生活中很多事需要迂迴。不要把生命活成直挺挺的木板,要活成一根橡皮筋,能屈能伸,才能有所作為。

笑著低頭的,都是聰明人

笑著低頭,是一種豁達

得饒人處且饒人,除了做事,與人相處也要學會低頭。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在於年齡,而是要學會低頭。對待別人咄咄逼人的話語,不要生氣,對自己犯的錯,勇於承擔。

左宗棠脾氣很倔,誰都不放在眼裡,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這也成為他仕途前進的阻力。

左宗棠曾在湖南巡撫駱秉章手下當幕僚,雖然是幕僚,但才幹出眾,駱秉章對他頗為賞識,甚至是言聽計從,就連左宗棠大包大攬,駱秉章也不過問。

一日,湖南提督樊燮去長沙謁見駱秉章,駱秉章讓他去參見左宗棠。樊燮參見左宗棠的時候沒有請安,還振振有詞:“我乃朝廷正二品總兵,豈有向你四品幕僚請安的道理?”

左宗棠大怒,起身一腳踹翻了樊燮,還高聲罵道:“王八蛋,滾出去。”

兩個人脾氣都不好,互不買帳,惹出了一場大風波,還鬧到了朝廷上去。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左宗棠的生命岌岌可危,可他卻不當回事。朝中諸大臣“群起侮弄之,或舉其可笑之端編為小詩,轉相諧謔”,他的日子並不好過。

後來,隨著左宗棠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意識到與人交往要學會低頭吃虧,晚年的左宗棠對待下屬和顏悅色,對待同僚彬彬有禮,就連對待家裡僕人的過錯也格外寬容。

他說“與人共事,要學吃虧。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學會笑著低頭,在不涉及原則的問題上學會退讓。生活沒那麼多你死我活,低頭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豁達的胸襟。

笑著低頭的,都是聰明人

笑著低頭,是一種修養

蘇軾被貶黃州之後,在東坡開了一塊地,自號東坡居士。他白天種地插秧,晚上去黃州城裡閒逛。

一日他在城裡遊玩,突然一個醉漢衝了出來把他撞倒了。醉漢滿身酒氣,罵罵咧咧地就走了。蘇軾不以為意,反而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自喜漸不為人識”,是一種多高的境界啊。身在雲端,就去為國家的大政方針建言。跌落塵埃,就低頭變成普通百姓,耕地種菜。

從名滿天下,到無人認識的世間凡夫俗子,蘇軾經歷的這些磨難和屈辱使得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並且最終得到了釋懷。

有時候,人和人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都太拿自己當回事。控制脾氣最好的方式,就是“虛己”。低下頭,把自己當成空氣一樣,這樣又何來衝突矛盾呢?低頭不是懦弱,而是一種修養,忍一時,退一步,皆大歡喜。

學會低頭,才能出頭。低下頭來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沉下心來豐富自己,不浮躁。

做人做事不耍小聰明,讓自己時刻處於謙虛狀態,兢兢業業才能不負人生。

低調處世,心懷謙卑,在低調與低頭中修煉自己,看似平淡,其實是最高深的處世之道。

生活總是充滿酸甜苦辣,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