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內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部分只接受網上掛號

部分醫院只接受網上預約掛號 全省二級以上醫院24小時開放急診

湖南省内各大医院有序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部分只接受网上挂号

3月25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醫護人員在給就診的患者及家屬測量體溫查詢健康碼。記者 顧榮 攝

“現在只要健康碼,方便多了。之前要測好幾次體溫,還要問個人情況。”3月25日,前往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複診的劉女士發現,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醫院裡就診的程序,比以前方便多了。

連日來,湖南省在鞏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其他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重點保障急診救治、住院分娩、腫瘤治療、血液透析等緊急、持續性醫療服務,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堅持24小時開放急診,359家血液透析中心(室)正常運行,腫瘤放化療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患者的就醫需求得到基本滿足。記者走訪發現,目前長沙多家醫院正逐步恢復醫療秩序。

入院就診需過三道關,體溫至少測兩次

25日上午9時,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患者正在有序排隊等待就診。在就診區域,專科診區分診護士正在為患者再次測量體溫。

該院院長李小松介紹,3月16日起,該院週一至週六全天開放門診。醫院對於門診就醫的患者採取三道防控,確保信息的準確和安全。

“在網上預約掛號時,將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信息前置嵌入到掛號系統,這是第一關。”李小松介紹,一旦識別出異常情況,系統將提示患者和後臺,建議患者現場掛號,再由工作人員排查。

其次,在門診入口進行嚴格的體溫測量,一旦發現體溫異常人員,立即轉到發熱門診,進行進一步分診,這是第二關。第三關,在門診候診區和醫生工作站,會進行體溫複測,醫生接診時會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

預計4月初恢復到正常的“滿負荷”狀態

25日上午11時,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診大廳,就診患者秩序井然。

疫情發生以來,該院通過優化預檢分診,加大網上諮詢和就診力度,將進修醫師、社會化住培學員儘快召回崗位,湘雅醫院把復工複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醫院計劃在4月初恢復到正常的“滿負荷”狀態。

目前,湘雅醫院所有的專科門診已全部開放,每日的門診接診量達到4000人左右;手術方面,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醫院已全面開放手術治療。患者去湘雅醫院就診,需要提前2天在網上預約掛號。

據瞭解,湘雅醫院自2月10日起開放門診,但週末不開放。

有限開放門診,預約週期從14天調整為3天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湘雅二醫院自2月10日起有限開放門診,控制開放專科和號源;取消現場掛號,僅開放網上預約號源,預約週期從14天調整為3天。

該院副院長柴湘平表示,醫院嚴格實施三級預檢分診。對於普通住院患者,入院前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排查,除了詢問流行病學史、發熱症狀以外,有疑問者需進行肺部CT檢查和核酸檢測,經過排查陰性以後方可住院。針對急危重症患者,醫院設立了急危重症患者隔離篩查病房,配備了搶救所需要的設備和經驗豐富的急救人員,一邊搶救、一邊排查。醫院每個病區設立2間相對獨立的隔離排查病房,經過以上排查仍存有疑慮的患者,先在排查病房觀察和排查,確定無誤以後,方可轉普通病房。

健康碼替代就診卡,讓患者就醫更方便

省腫瘤醫院2月3日起全面開放門診預約診療。前面劉女士所說的健康碼,是電子健康卡升級後具備的防疫通行“新功能”。

健康碼可顯示為“紅、黃、綠”3種顏色,綠色代表低風險人員,而紅色代表為新冠肺炎確診、疑似或密切接觸者,黃色為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或尚在隔離區。作為“就醫憑證”,可替代就診卡在就醫時全程使用,包括線上預約掛號、在線智能導診、到院掃碼(刷臉)簽到、掃碼(刷臉)就診檢查取藥、在線繳費查報告等,讓患者“少跑路”,給醫務人員減負,高效快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