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誰說嗜酒發瘋愛吐槽,就不能是好男孩?

又是一年一度的百人選秀季,這邊《偶像練習生》第二季剛剛結束,那邊《創造營》引導各種話題迅速躥火。

國內男團一個接一個的使勁造,每個好不容易組起來的團都立下flag要做中國第一男團。

可事實上呢?新男團的實力是一屆比一屆差勁。

甚至提起某些出道組合名字時(例如:NUIQ、 M.I.C.男團、C.T.O、十二星宿風之少年)觀眾們都是這種表情。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要漫漫說一個真正能稱得上,既有實力、又經久不衰的男子偶像天團,還得是那一千多年前的男團之光——竹林七賢

01

成團原因

並不是他們在竹林成的團,就叫他們“竹林七賢”。

按照陳寅恪先生的說法,先有“七賢”,後有“竹林”。

彼時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激烈。今天還是這個政權獨大,明天就被另一政權給頂了。

普通人民揣著全身那點家當,想交個社保求個安穩都不知道交給誰。

沒有每晚準時播出的新聞,社會國情談不得,說不得。

於是,有人怒了,有人哭了。也有一部分生活上不愁吃穿、夾在中間的知識分子乾脆甩手作罷:

你們爭你們的,我們喝我們的去了。

而竹林七賢,就是這幫人的代表。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他們是一群擁有著自由思想的哲學家和詩人。成團的思想中心不在社會而在個人,不在環境而在內心,不在形質而在精神。

他們主張的思想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

但他們出奇一致的精神目標使他們走到了一起,那就是:

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


02

團內擔當

這個優質七人男子偶像團隊,並非每個人都是十項全能。但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特質。

C 位

要讓這兩千年以來積累的骨灰粉絲挑選出一個團內C位,那絕對是嵇康無疑。

嵇康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後臺。他是個官二代,娶的是曹操的曾孫女,沒成團前曾擔任過曹魏的中散大夫,人稱嵇中散。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嵇康的顏值拎出來完全可以吊打其他組合。有一“鶴立雞群”的典故,說曾有人和同處於“竹林七賢”的王戎誇嵇康的兒子:

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王戎不禁輕笑一聲回答說:那是你沒見過他爸吧!

成為C位,光靠臉是不行的。嵇康文有灑脫風骨,武能打得一手好鐵。擅彈得一手好琴,臨終前一曲《廣陵散》帥氣逼人。舞......當時的男偶像不需要跳舞。

嵇康24歲寫出了一本《養生論》,把漫漫帶上養生這條不歸路。他在書裡告訴粉絲們:養生不堅持是沒有效果的!用錯了方法的養生,也是無用的!

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以小道自溺。

總之,在慢慢帶有粉絲濾鏡的眼裡,嵇康就是一個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男子。

音樂擔當

2008年臺灣音樂愛情電影《海角七號》熱映,其中配角茂伯的手中撥弄的樂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

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

這讓娛樂界首席內容官白樂天誇讚的樂器,在現代被稱為月琴。

陳暘《樂書》中說: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

或許是因為它的製作者正在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才有上詩後文“如含林下琴”的意味。

月琴原名阮,阮之於阮咸,就相當於酒之於李白,菸袋之於紀曉嵐。在阮咸的手上,能夠被他玩兒出花來。

僅憑精通音律,並能夠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樂器這點,阮咸團內音樂擔當的名號當之無愧。

藝能擔當

團內另一阮姓團員阮籍,是阮咸的叔父,粉絲們都喜歡稱他們為“大小阮”。

阮籍雖輩分較大,可他完全沒有偶像包袱。

他有一個動不動就愛翻白眼的藝能,《世說新語》以及《晉書·阮籍傳》中都特地點明:

籍又能為青自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禮俗之人當然感覺不爽啊,但奈何阮籍粉絲團太強大敢怒不敢言。

粉絲只覺得他一生不羈愛自由,樂此不疲地一一截屏留作表情包。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年齡擔當

山濤,字巨源。他是團裡最不跳脫的一個人,也是具有爭議的一個團員。

《世說新語·賞譽》記載: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溫潤如玉的山濤和嵇康、阮籍第一次見面,就情意相投。可山濤的妻子卻認為:

君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耳。

——《世說新語·賢媛》

妻子的意思是:你沒有他們有才,只能靠見識和氣度與他們結交罷了。

山濤其實自己也知道,能進這個團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肯定。可最終他還是沒有珍惜這個緣分,奔赴紅塵做了官。這正是他極具爭議的原因。

雖然,他是一個清官,但依舊不符合團隊思想。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被人網絡攻擊說是叛徒。

直到後來與他絕交過的嵇康,臨死前一定要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和山濤,還與兒子說:

巨源在,汝不孤矣,眾人才對他有所改觀,又開始客觀評價他穩重的品質。

低調名人

就好像每個班裡都有那麼幾個你知道但叫不出名字的同學,每個團基本也有一個特別不起眼的團員。

向秀就是竹林七賢裡的那個人。

他平平淡淡的活著,沒事就和嵇康打打鐵;悄無聲息的死去,沒有出版任何文集。

事實上他很有名,歷史中就有一個牽扯到他的八卦。

那一年署名作者為郭象的《莊子注》一度風靡。《莊子注》以註疏的形式,平實而清晰的講解了莊子哲學,就類似於語文課本的講解課輔書,極為實用。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然而當向秀的粉絲欣然翻開這本書的時候,立馬就怒了:這不都是我們家向秀寫的註釋嗎?!郭象這是洗稿啊!

第二天微博立馬出現#郭象洗稿向秀遺作#的熱搜,這下郭象的毒唯(友情提示:只喜歡一個組合火明星的有毒的唯粉)就不樂意了。

回懟秀粉說:你們家有申請版權嗎?有出書嗎?麻煩給調色盤實錘好嗎!

後來據說郭象確實“借鑑”了很多向秀的理論來抒發自己的觀點,但這個“借鑑”的度有沒有達到“抄襲”的範圍,現今仍舊沒有答案。

過早出名的忙內

王戎是竹林七賢中出道年齡最早的,是團裡的忙內(友情提示:組合中最小的成員)。

自被阮籍發掘拉進團,到竹林七賢大火,王戎不過15歲,直接降低了團內平均年齡。

王戎還在上幼兒園就知道不吃路邊苦棗,獅子老虎在他面前吼也不怕。

並且這些事蹟都被榮登在《世說新語》裡,活脫脫就是我們口中所說別人家的孩子。

或許是進圈太早,從小就受到了名利場的感染,王戎越長大官場習氣越重,最後竟變成了一個斤斤計較的油膩男。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家裡和老婆卿卿我我,順帶數錢。一代童星竟淪落至此,完全違背了當初的團隊理念。

漫漫突然想到了Bigbang的李勝利,是不是每個團的忙內都這麼讓人不省心?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惹禍擔當

比王戎還讓人不省心的,就數最後這位嗜酒如命的劉伶了。

不久之前,漫漫的好朋友蘇索寫的(文藝男裝逼指南)裡,就為大家描述過劉伶醉酒時的瘋狀。

一喝醉就愛飆車,愛裸奔。夫人勸誡也不聽。

客人瞧著他衣衫不整,直言他傷風敗俗。他卻早就分不清現實虛擬,胡亂妄言:

地是我棟宇,屋室為我衣褲,爾等跑到我的褲子裡來幹什麼?

世人笑瘋癲,抵不過酒裡出名篇。劉伶曾豪放執筆一篇《酒德頌》被稱為傳世之作。

真可謂是讓竹林七賢的公關最頭疼的一個團員。

03

團內活動

當年團隊靈魂人物嵇康在團隊出道定位上大筆一揮:

我們崇尚玄學,從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託。脫離塵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奧秘.......

等等,這麼聽起來感覺他們要上天?!如果真的可以的話,估計他們早就位列仙班了。

實際上他們就是不想再為社會問題禿頭掉髮了。隊友太多但思想境界太差帶不動啊,只能找了個地方畫個圈圈默默反抗。

然而他們反抗的方式也很特別,那就是聚在一起喝酒,以及吐槽。還是那種不帶髒字,極具藝術價值的吐槽。

劉伶人醜話不俗,對貴族公子和縉紳處士的高級黑隨口就來:

二豪侍側焉,如蜾贏之與螟蛉。

——劉伶《酒德頌》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阮籍聽到劉伶將他們比作害蟲,心生同感。立馬提筆一篇《大人先生傳》不甘示弱。

薄安利以忘生,要求名以喪體,

誠與彼其無詭,何枯槁而逌死?

子之所好,何足言哉?

他用最華麗的辭藻,無情諷刺那些為了追求虛名而拼命的人。其餘六人紛紛鼓掌叫好。


04

團體瓦解

然而團隊成員相處得久了,總有人不滿現狀,進而生出摩擦。

最初“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都是山濤發現的,而向秀也是由山濤發現並介紹給嵇康和阮籍認識。

因此,山濤是竹林七賢實際的組織者和人事核心。

可就是這個人事核心第一個起了異心。山濤自己想進入仕途也就算了,還想拉著嵇康一起進。

氣的嵇康一紙絕交書就甩到了山濤的臉上:

若趣欲共登王途,期於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狂疾。

——《與山巨源絕交書》

枉我還以為我們是志同道合的好基友,沒想到你竟想拉我做官?!

當時,對竹林七賢的所作所為極其不容的司馬朝廷一直想拉攏他們。這事兒傳到了他們耳裡,司馬朝廷立即把握機會企圖將他們一一擊破。

在司馬朝廷的糖衣炮彈下,山濤和王戎順勢和司馬朝廷簽約,阮籍、劉伶堅決不從,嵇康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得罪小人喪命。

剩下一個向秀抵不住壓力,被司馬朝廷拉去當苦力。

就此,曾經風光無限的竹林七賢,以土崩瓦解的結局宣告解散。


史上最強男子天團,千年前就“出道”了


解散之後,一直不起眼的向秀曾寫了一篇《思舊賦》,懷念當時一起打鐵的嵇康。

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

想起當時一起度過的如歌歲月,再回到現實裡時是多麼的無奈。

竹林七賢,一代天王級男子實力組合,一個時代的象徵和代表。

巨星般的隕落,帶走了那個時代的人一半的青春。

我們不會忘記這個魏晉時代的烙印符號,那一代人永恆的記憶。

他們那種不受官場約束,自由灑脫、放蕩不羈的團魂,始終燃燒在我們的心裡,亙古不滅。

為他們打Call!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