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邊如何種植冬瓜?

霧都山客


冬瓜耐熱耐溼,適應性強,在炎熱的夏季也能健壯生長,可在高溫的蔬菜淡季供應市場,對緩和八九月蔬菜淡季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品種選擇、分期播種、不同熟性品種搭配以及貯 藏、運輸和保護地生產等措施,可逐步實現冬瓜的週年供應。

在農村的田邊地頭,就可以栽培冬瓜,也不用搭架,直接栽培爬地冬瓜即可。

一,品種選擇

選擇植株生長勢較好,葉片較少,分枝能力較差,特別是注意選擇抗日燒病能力強,大果型,果面被白色蠟粉的中熟或晚熟品種。如北京地冬瓜、各類型的粉皮冬瓜。

二,定植

定植的株距一般是60釐米左右,以不埋沒瓜苗土坨為宜,然後澆足定植水,水滲下後覆土,覆土厚度與苗坨相平,然後覆膜也可,不覆也可。


三,管理

當莖蔓伸長到60-70釐米時要進行盤條與壓蔓。即沿著每一棵秧根部北側先開出一條半圓弧形的淺溝,溝 6-7釐米,然後將瓜蔓向北盤人溝內,同時埋上土並壓實。主要目的是為了定向固定莖蔓,防止風害,促進瓜蔓埋入土內的葉節發生不定根,擴大吸收面積。壓還有防止徒長和生長過旺的作用。

壓蔓時要注意使莖先端的2-3片小葉露出地面,不能將生長點理人土內。盤條的半圓弧形溝的大小,應根據植株莖的長度來確定,莖蔓長的盤條溝的弧度可大些,莖蔓短的則可小些。

通過盤條可控制植株的生長方向,植株生長整齊一致,使葉片分佈均勻,有利於提高光合作用能力。

當莖蔓繼續向前伸長60~70釐米時,可用同樣方法在南側開淺溝,進行第二次盤條、壓蔓。一般每棵植株每隔4~5葉 節壓蔓一次,在整個生長期可壓三四次。每次盤條、壓蔓都要注意將多餘的側蔓、卷鬚、雄花等摘除。盤條、壓蔓最好選在晴天中午以後進行,上午特別是早晨,莖葉脆嫩c容易折斷或碰傷。


壓蔓的深淺與部位對植株的生長和雌花分化有調節作用,一般對生長勢旺的植株,壓曼宜深,壓蔓間隔距離可近些,有的甚至將莖擰劈後壓入土中。而對生長勢弱的植株,壓蔓宜淺,壓蔓的節位距離應遠些。壓蔓的位置應與果實著生的位置隔開兩個節位,不宜接近果實,更不宜將著生雌花的節位壓入土中。


地爬結的瓜因果實著地生長,上、下面受光不均,易造成發育和色澤不對稱,栽培中要進行翻瓜,使果實各部分受光均勻, 發育勻稱,皮色一致,提高品質。翻瓜時每次輕輕地翻動約1/4,不要扭傷或扭斷莖葉,可每隔5–8天翻一次。翻瓜宜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

冬瓜果實貼地生長易受害蟲和病菌侵染,再加上高溫高溼,易造成冬瓜腐爛,所以生產中應給每個瓜鋪墊個草墊圈,使瓜與地面隔離。瓜裸露曝曬嚴重時易發生日燒病,可用摘除的瓜蔓、黃葉或枯草等加以遮蓋。

其實,冬瓜在田間地頭很好管理,如果你不愛動彈,可以任其自然生長,什麼也不用管,只管施點肥,旱了時澆點水,就只等收瓜即可。


努力就好


冬瓜作為一種喜溫耐熱的作物在農村地邊很是常見,現在種植比較的冬瓜品種有“廣東黑皮大冬瓜”一年可種植兩次,春季在1-2月播種,秋季在7月上旬播種。接下我們來看看詳細的種植方法如:

一、準備播種

春天我們農村種冬瓜,一般都是育苗以後移植到大田裡面了。育苗時候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天種植以後,將種子消毒、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最好用營養杯育苗,農膜覆蓋、保溫、保溼。農膜育苗,幼苗抽出3-4片真葉,就可以揭開膜了,一般要選擇晴暖天氣移植防止凍傷。

二、開始種植

種植冬瓜的田最好要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生長需要較充足的肥料。前期我們施肥的都是豬牛糞便。之後冬瓜引蔓上棚至結瓜後,一般瓜重達3公斤左右時要再重點施複合肥,一般都是氮、磷、鉀相結合。一般種植的規格為一行一顆的種植,一般距離是1.00-1.50米,我們農村一般畝植450株。冬瓜對水份的要求嚴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一次,

三、冬瓜的壓蔓

壓蔓:冬瓜莖蔓粗壯,結瓜期長,為了減輕棚架的負擔,防止颱風吹颳倒棚,為增加節間不定根吸收養分、水分需要,延長瓜蔓壽命,因此,要去壓蔓,壓蔓的方法是:要選擇晴天,在主蔓3-4個節位處壓上坭塊,壓2-3段,讓冬瓜不生根,來加強加大吸收養分能力。除了壓蔓,我們還有引蔓,摘蔓、留瓜、護瓜等操作。

這就是地邊種植南瓜的主要方法了,除此之外一般要進行藥劑防治:病害防治可用百抗、葉青雙。害蟲防治用超級夜蛾淨、蛾癭寶、百螟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