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一天損失兩少將,哈爾西為什麼認為值得?

白楊樹下談歷史


因為死的不是哈爾西所以可以讓他可以這麼說,人的生命是很可貴的,任何一個人的生命如果不是自然死亡那麼就是可悲的和不人道的,尤其是無故挑起戰爭造成的人員傷亡更是可恨的,美國尤其是發動戰爭造成受害國人員大量死亡,財產大量損毀這個就是美軍希望看到的,製造了太多國家的人間悲劇,美國以消滅別國的軍事人員和平民數量和自己死亡的人數相比以及對美國利益最大化之下相比當然哈爾西認為值的,但從別國死亡的人員及美軍死亡兩名少將來看,他們的家人造成傷害誰又能用值的去權衡呢?戰爭是殘酷的,全人類應該是竭盡所能的去制止戰爭才是正確的。


韓國漁


因為,,“哈爾東”說,,,不值得![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壩上街


1942年,哈爾西接任南太平洋艦隊司令,一改過去避讓的作戰態勢,命令所屬艦隊向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展開了猛烈進攻,支援瓜達卡納爾島(以下簡稱:瓜島)上的美軍作戰,從而保證美軍在所羅門群島的戰略位勢。

美、日雙方經過一番航母大戰,各損失2艘航母,美軍一沉一傷,日軍略勝一籌。然而,部下報稱至少擊毀美軍3艘航母,讓山本和日本大本營備受鼓舞。他們決定趁勝追擊,全力支援瓜島日軍,一舉奪佔亨德森機場,奪回瓜島控制權。

瓜島戰役牽動著美、日兩國高層,誰都不願放棄。

海軍的“勝利”讓日本大本營再一次看到了奪取瓜島的希望,儘管對百武晴吉的第17軍團,遲遲攻不下瓜島機場,影響了整個戰役進程,感到很失望,但經過分析,如果再增派2個師團,尤其是重火力的支援,獲得勝利還是有很大的把握。

由於沒有掌握瓜島海域制空權,對第17軍團的增援,還是像以往的“東京快車”那樣,像“老鼠搬倉”似的給島上輸送援兵和給養。儘管在一週內先後進行了67艘次的增援,但依然彌補不了島上日軍的消耗,而重炮等裝備依然送不上去。

更要命的是,美軍憑藉強大的火力優勢,以及亨德森機場的空中支援,不斷向日軍發起反擊,第17軍團減員厲害,再加上缺醫少糧,非戰鬥減員嚴重,不要說進攻機場了,就是自保都成了問題。必須加大增援力度,“偷偷摸摸”的不行。

於是,山本再次制定了一份進攻計劃。先由17艘戰列艦、驅逐艦組成的突擊群,對亨德森機場進行毀滅性打擊,奪取制空權並打開登陸通道,繼而一次性地將第38師團的1.4萬人,以及大量的火炮、給養運送上島,並佔領整個瓜島。

與此同時,美國人也在猶豫。自陸戰一師登上瓜島,已3個月有餘,儘管擁有制空權,但依然不能切斷日軍的增援,甚至是無力控制全島,打不開局面。尤其是在得知損失2艘航母后,在美軍高層中,建議主動放棄瓜島的呼聲再次升高。

關鍵時刻,羅斯福在聽取了多方彙報後,決定將戰役進行到底。有了總統的支持,最新下水的巡洋艦等艦隻直接開赴南太平洋,並從夏威夷、澳大利亞等地抽調相當數量的部隊和一批戰機,補充到瓜島機場。也就是說,戰爭規模再一次升級。

哈爾西採取積極攻勢,得到了美軍官兵的支持。

1942年10月,哈爾西上任時,正是美軍在各條戰線上苦苦支撐的時候。但他十分清楚瓜島的重要地位,更明白與山本一拼到底的意義。說到底,日軍之所以驕橫就是海軍強大,但其工業生產薄弱是其致命傷,一對一的拼耗,美軍耗得起。

首先,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拍電報給範德格里夫特,表示將全力支援瓜島美軍守住機場。他說到做到,一面將陸軍第25師和大量的飛機、坦克運往瓜島,同時命令所屬艦隊主動出擊,不惜打光家當,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激烈拼殺。

其次,傳遞信心,鼓舞守軍士氣。儘管在拼殺中,美國海軍並沒有沾多大的光,甚至是吃虧,但哈爾西明白只要瓜島不丟,勝利一定屬於美軍。於是,在炮火連天的前沿,守軍官兵們見到了專程上島慰問的司令,堅守下去的信心更足了。

更重要的是,加大對瓜島的支援力度,破壞日軍增援。哈爾西也組建了分別由諾曼.斯科特和卡拉漢兩位海軍少將,組成的一隻龐大的運輸艦隊,運送6000名官兵和大量裝備上島,並將第16和第64特混編隊派往該海域,阻止日軍增援。

也就是說,雙方几乎在同一時間,向瓜島派出了強大的陣容,都擺出了欲將對手置於死地的架勢。這一天,斯科特和卡拉漢率領的兩支運輸艦隊,完成了運輸任務後,獲悉日軍將對亨德森機場進行襲擊,於是合兵一處,趁夜色向日軍衝去。

此時,日軍襲擊機場的突擊群剛剛展開,就遭到了美軍的攻擊,一時間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廝殺。但日軍突擊群擁有2艘大型戰列艦,佔有明顯優勢,美軍損失慘重。更令人痛惜的是,斯科特和卡拉漢二位少將在炮擊中,中彈身亡。

但令哈爾西希望的局面還是出現了。一場混戰過後,日軍的突擊群也有損失,並被迫放棄了原定的炮擊計劃撤離了。然而,不死心的山本一邊大罵突擊群“膽小、怕死”;一邊又組織了12艘戰艦前往瓜島,繼續執行炮擊亨德森機場的計劃。

日軍的捲土重來,正中哈爾西下懷。

1942年11月,山本再一次對瓜島展開進攻,美軍的處境十分危險。儘管哈爾西非常願意看到與日軍拼耗的機會,但實力不對等的局面是他最擔心的。也就是說,拼耗可以,不能是一邊倒的“屠殺”。於是,他急令第64特混艦隊火速馳援。

為了增加拼耗實力,他甚至打起了修理廠的主意,看中了正在維修的“企業號”航母。原來受傷後“企業號”,還沒有來得及轉運珍珠港大修,正在前進基地進行簡單修補。但形勢危急,哈爾西顧不了那麼多了,將它從船塢裡拖了出來。

同時,將正在維修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也拉了出來,配上十餘艘巡洋艦、驅逐艦,組成了小型特混艦隊開赴前線。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彈痕累累的“企業號”一邊加速行駛,而甲板上的工程兵、機械師正在一邊爭分奪秒的維修。

然而,此時的亨德森機場正在遭受山本炮擊艦隊的攻擊,午夜的機場火光沖天,機場跑道被犁了一遍,飛機損失了50架。好在天快亮了,日軍炮擊艦隊開始撤離,這是報仇的好機會,亨德森機場的20架戰機艱難起飛,衝向日軍增援艦隊。

要知道,白天是瓜島機場的天下,只見一架架戰機,加入到攻擊日軍運輸艦隊的行列。趕到的“企業號”航母,也派出了所有的艦載機。一時間,瓜島上空全是美軍飛機,彈藥、燃料用完了,直接就近到亨德森機場補充,而後繼續進攻。

哪裡有日軍艦隻,他們就攻向那裡。在海上,第64特混艦隊也及時趕到,與日本艦隊廝殺在一起。這時,日軍的增援艦隊,再次遭到來自空中和海上的“雙重打擊”,毫無還手之力,運輸船大都被擊沉,海面上飄滿了日軍屍體。

雙方從白天殺向夜晚,又從夜晚殺向白天。更厲害的是,哈爾西從幾百公里以外的基地,調派6架遠程轟炸機也趕來助戰。他們投下的是大批的燃燒彈,目標是灘頭,將僥倖登島的2000名日軍和好不容易卸下的補給,通通化為灰燼。

至此,美、日雙方歷時3天3夜的海空大戰宣告結束。在這場實力大比拼中,美軍擊沉、擊傷戰艦7艘,運送兵員和補給的11艘運輸船全部被擊沉。也就是說,日軍第38師團1.4萬人一槍未放全軍覆沒,日本增援瓜島的計劃再次落空。

山本終於領教了美軍的厲害,也終於明白了哈爾西的“戰術”。這個不是戰術的戰術,在一點點消耗他的實力。從此,他再也不敢貿然出擊了,與之相反的是,美軍的戰爭消耗往往是“損一補三”,完全消耗得起,哈爾西最終笑到了最後。

哈爾西“一對一”的拼耗,自己的損失也很大,這樣的代價值得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