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不斷出臺人才購房新政PK,背後用意何在?

tdjrx


留住人才的是工作崗位或者叫就業機會,一個地方不致力於創造就業機會的產業,而只是為了賣地皮創收,掛個令人噁心的噱頭賣房子,與開發商同用一條內褲。


wenli198


各地不斷出臺的人才購房新政,其實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的“人才爭奪戰”進一步加劇和延伸。

隨著過去多年城市化壁壘的形成,城市內的人口固定並呈現出老齡化的趨勢,他們的特徵是(1)生活方式固定(2)購房需求已經得到實現(3)消費力在物質滿足之後呈現衰減。一言蔽之,用商業眼光來評估城市原住民,“都不是好顧客”,這個道理就像站在商家立場上,女性價值永遠優於男性。

所以,只有打破城市壁壘,引入“新消費人口”,才能重啟一輪旺盛的消費需求增長,那麼隨著這個目的來倒推步驟,就可以看到:“引入人才→穩定人才(購房)→培育消費”這個三部曲邏輯順序。

這其中,穩定人才的最好方式就是置業,所謂“恆產者有恆心”,所以出臺有吸引力的購房政策來鎖定“想要的人才進行利好專送”,就是城市人口騰籠換鳥做好的著眼點。

但是,所謂的優質人才(高學歷獲得高收入,高收入可能高消費)本身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各個城市的搶人大戰,就是兩種做法:(1)將利好釋放到極限,吸納和搶奪人才(2)在人才爭奪戰中,適度降低要求來擴寬符合門檻的人才基數。兩種方式無非是直接和間接的差別,都是從“保質保量”或“以量換質”的渠道來推演。

其實,從不斷降低的“人才”描述標準,已經可以看到搶人大戰的殘酷和各自的“退而求其次”策略的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