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青春音樂——迎接原創音樂元年

據《2018IFPI全球音樂報告》數據顯示,從目前錄製音樂的市場份額來看, 2017年全球獨立音樂市場共創收51.7億美元,佔到了全球錄製音樂市場的29.88%,營收甚至超過了三大唱片中收入最高的環球音樂(51.52億美元)。這也說明,獨立音樂並不“小眾”,已經成長為原創市場的中堅力量。

而在版權價值回升、產業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各大平臺都從自身的優勢領域開始了對原創音樂的扶持。

回顧國內音樂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步一步由翻唱音樂向原創音樂演變的過程,而市場和受眾的偏好也在從演唱向唱作轉移。比如開啟中國流行音樂大門的鄧麗君就是以翻唱出名的,當時日本流行樂發達,她的很多作品正是翻唱於日本歌曲。再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期,四大天王也是“演唱流”,詞曲大部分由別人完成,從作詞上來看,林夕和黃偉文兩大才子幾乎壟斷了香港樂壇近一半的歌曲。

大陸流行音樂發展走向成熟之後,唱作人漸漸崛起,如成為一個時代標籤的周杰倫經常一人包攬作詞作曲,同時代的林俊杰、王力宏等也是知名度較高的唱作人。此外,很多網絡歌手也是在唱作人受歡迎的時代大背景下崛起的,如許嵩、徐良等。市場越來越需要唱作人下,很多幕後作詞作曲人也在向臺前轉型,如曹軒賓、李榮浩等。

田明表示:“我們一直有這樣的體會,單靠節目製作,只是成功的一個因素。如果沒有很強的平臺資源的整合,就很難成為一個大的文化現象,你只是一個綜藝節目,音樂節目。”事實確實如此,原創音樂人想要出圈,僅靠一檔綜藝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整個音樂產業鏈的扶持。


夢想青春音樂——迎接原創音樂元年


夢想青春音樂聯合多家音樂娛樂公司打造音樂廠牌,並推出夢想青春計劃,發掘優秀唱作人,培養並輔以星途計劃,強有力的教育體系優勢以及經紀資源,形成戰略聯盟,進行人才推介。由於網絡平臺的興起,市場被不斷分割,留下的路徑越來越狹窄,“酒香也怕巷子深”,夢想青春音樂涵蓋音樂教育、音樂製作、專業培訓、版權服務、人才輸送等領域。從新星挖掘到培養成才最後出道成名,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持續為音樂市場輸送優秀人才。


夢想青春音樂——迎接原創音樂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