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讀書學習,永遠是成功最快的捷徑。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最可怕的是

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


這一週,疫情逐漸結束,全國多地開學復課。


特別是高三黨還有畢業的同學,原有節奏被疫情徹底打亂,急需找回狀態應對眼前的挑戰。


還有家長抱怨自從疫情開始後,學生們都是在家上網課,孩子不夠自律,趁機偷懶、開小差。


不過就在許多人哀怨自己被疫情耽誤了的時候,衡水中學的學生在家學習的作息表曝光,引發瘋狂關注。


學生們5點30起床,開始晨讀、上課,一直學習到晚上11點;


每天6節網課,2次限時訓練,晚上還要做一套卷子。


這還只是上課,還不包括學生自行復習的時間。


不少高三考生,一天甚至要學習16個小時。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網友看到這個作息表,都說這簡直是地獄:


“這也太不人性化、太辛苦了吧?”、“和衡水中學的孩子比,我寧願不讀書”、“刷題機器”……


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年白巖松說過的一句話:


“無論如何,我也做不出任何諷刺毛坦廠中學的事情。”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一樣,都是知名的“高考工廠”,學生每天要學習16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他時間都是上課、做題和考試。


但白巖松經過調查後發現,來毛坦廠讀書的大多數是底層打工者的孩子,父母砸鍋賣鐵把孩子送到這裡,就是希望孩子能讀好書,改變命運。


如果可以,誰願意這樣吃苦,誰願意承受這樣魔鬼教育方式?


但對於這些底層家庭來說,好好讀書是他們唯一能選擇的路,沒傘的孩子就要拼命奔跑,以後才能過得不那麼費勁。


一天學習16個小時真的很辛苦,但已經是這群孩子這輩子承受的最輕的苦。


很多人覺得讀書很苦,但等他在工廠打工,一天要上班12小時,才會發現在教室坐著讀書真是太舒服了;


有些人覺得文憑沒用,還不如早早出社會闖蕩,但等他因為學歷太低一次次被人拒之門外,才發現學歷真的是職場的硬通貨。


讀書苦,辛苦一陣子;不讀書,辛苦一輩子。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生活不是童話

讀好書才能逆襲


2019年7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宣佈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


這8位博士,年薪最高可達201萬,最低也能達到89.6萬。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但很多人沒留意到,其中有2位博士生出身貧寒,其中有一位還是來自貧窮的農村家庭。


他們通過讀書和科研,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不僅能夠拿到百萬年薪,甚至讓整個家族都擺脫了世世代代貧困的命運。


我有一位師姐,家裡一貧如洗,父親早就因病去世,母親還一直臥病在床,家裡還有兩個弟妹。


為了省錢,她經常趁著別人吃完飯離開後,去飯堂撿別人吃剩的饅頭來吃。


家裡的所有經濟來源,就靠她上學拿到的幾千塊獎學金,為此她很努力讀書,每天都要學10幾個小時,有時候為了省點電費,就跑到昏暗的路燈下學習到深夜。


她說,現在再辛苦,也只是辛苦一陣子,等讀完書出來找一份好工作,一切就熬到頭了。


如果不好好讀書,她就會被親戚逼著輟學,隨便找個人就嫁了,這輩子就完蛋了。


很多人沒有經歷過貧困,根本不能理解貧困地區的孩子對高考的執著。


但對於這群孩子來說,高考就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是他們擺脫泥沼的唯一通道。


之前看一部紀錄片《出路》,裡面講了一個農村孩子馬百娟的故事。


馬百娟出生於甘肅農村,全家一個月生活費不超過50塊。


是的,你沒看錯,全家幾口人,一個月生活費,都不夠你喝3次奶茶。


每天早上,馬百娟吃幾口冷水泡饃就要去上學,放學後還要餵豬、做飯,才能開始做作業。


她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好好讀書,去北京上大學,畢業後賺了錢,要給家裡買白麵,打一口井。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打碎了馬百娟的夢想,15歲的她被迫輟學。


年幼的馬百娟只能外出打工,由於年紀小、沒學歷,她一直找不到工作,連1000塊月薪的工作都找不到。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看不到希望的馬百娟,16歲時嫁給了在陶瓷廠做苦力的表哥。


馬百娟身邊同齡的女孩子,大概也是這樣的生活軌跡,有幾個甚至已經懷孕。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試想一下,她們未來活到底會是怎麼樣——早早結婚生子,沒學歷找不到好工作,收入低,孩子長大後沒錢供孩子讀書,孩子沒文化,早早結婚生子……


不讀書,就沒辦法跳出這個惡性循環,自己乃至子孫後代,一輩子都要在貧困的圈子裡打轉。


所以你能明白,當這些農村的窮孩子有機會讀書的時候,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拼命了吧?


每個人都喜歡一夜暴富的故事和無須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話。


在殘酷的世界裡,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捷徑,只要你考上好的大學,一輩子哪怕不能算逆襲,但起碼讓自己孩子的起點又高了一點。


學歷,就像一座燈塔,能夠照亮寒門學子前進的路。

你連書都讀不好

拿什麼和殘酷世界拼?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世界那麼大,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肯吃苦,也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但問題是,這個社會越來越不缺廉價勞動力,沒有知識、沒有學歷,想著靠吃苦就能成功,幾乎痴人說夢。


也有人說,一紙文憑就等於一切嗎?


我想說,一紙文憑不等於一切,但你為這紙文憑付出的努力,證明了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白巖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學習好壞,更多的體現了他的綜合能力,比如他的耐力、他的意志、他的學習習慣、他的反思能力、他的抗挫折能力。”


讀書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等你出到社會,你就會發現各種人情世故、利益糾葛,比讀書複雜千百倍。


你連書都讀不好,怎麼讓人相信你很優秀?


我有個遠房表妹,從小到大就不喜歡讀書,每天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聊天,初中一畢業就跑出去打工了。


沒有老師、家長管著,她更放飛自我,交了好幾位男朋友,最後還未婚先孕,18歲就做了媽媽。


由於沒學歷,她只能去工廠打工,在流水線站一天,一天12小時,一個月才拿3000元。


生活艱難,讀的書又不多,她也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動不動就和老公吵架。


自己的孩子,她也不知道要怎麼教育,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現在孩子5歲,看到她就怯生生的不敢說話。


後來她也承認,自己讀書時怕吃苦,沒想到沒讀好書,要吃的苦反而更多。


她不是沒試過努力,也曾去應聘一些銷售的崗位,但人家一看她初中畢業的學歷,就把她拒之門外。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幾年前,考研名師張雪峰曾說過一句話: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從來不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很多人說,學歷並不等於能力,殊不知要想獲得這薄薄的一紙文憑,要需要你有足夠的自律、吃苦耐勞的意志、過人的才華。


學歷不代表能力,但它可以反映能力,你有一紙文憑,總比你空口無憑說自己很了不起要實在得多。


說白了,文憑就是入場券,有了它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沒有它,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失去過上體面生活的可能性。


跨過這條千軍萬馬的獨木橋,你的未來才有可能變成一片坦途。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讀書學習

永遠是成功最快的捷徑


曾在抖音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個記者在一個建築工地上採訪那裡的工人,她問其中一個皮膚黝黑、汗流浹背的小夥子:


“如果可以回到以前的話,您最想回到幾歲呢?”


炎炎烈日之下,這個小夥子放下手裡的磚塊,說:“想回到讀書那會兒。”


開學復課,衡水中學作息表曝光:讀書很苦?那就去吃吃生活的苦


記者問:“為什麼?”


小夥子說:“因為這個工地太累了,如果能回去能好好學知識,就能不再受苦了。”


文友霍輝曾說:


煎餅大媽站著掙錢,掙的是辛苦錢,一天不幹活,就損失一天的收入;外賣小哥風餐露宿,在烈日與暴雨下和時間賽跑。


而高學歷的人,在寫字樓裡,吹著空調,坐著把錢掙了,還有更厲害的人掙的是睡後收入,躺著掙錢。


讀書確實很累,它需要你埋頭苦讀、努力背誦,要一次又一次地做題、考試;


但多年以後你就會發現,那些苦讀的歲月,是你這輩子受過的最輕的苦。


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歲月裡放棄讀書。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止一條,可是讀書學習,永遠是其中最快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