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丫鬟月錢一兩一吊五百錢,為什麼感覺很多丫鬟都很有錢?錢哪來的?

用戶3222852378262


賈府丫頭有錢不奇怪。

首先,丫鬟們的月錢其實不算低。大丫頭月例一兩或一吊(清朝一吊=一兩),小丫頭也有500錢。據劉姥姥說,20多兩銀子夠莊家人過一年的,這“莊家人”應是指四五口之家吧,可見一兩銀子的購買力還是可觀的。

其次,丫頭們獲得主子的賞賜也是一大注收入。37回,秋紋講述她獲得太太賞賜透露了些重要信息,太太“現成的衣服,就賞了我兩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橫豎也得,卻不像這個彩頭。”“年年橫豎也得”,說明主子賞奴才衣服已是慣例;二是主子一高興隨手就賞也是有的。賈府主子們的衣服價值昂貴,72回旺兒家的就說過,“哪一位太太奶奶們的頭面衣服折變了不夠過一輩子?”王夫人的衣服雖是她不要了才賞人的,但價格絕不可小覷。還有像黛玉那樣的,別人的丫環、老婆子送點東西來也會給幾百錢,比如小丫頭佳蕙、寶釵的老婆子都得過這好處。至於晴雯死後的豐厚遺產,由王夫人賞給秋紋的衣服就可合理推想了。晴雯是賈母最欣賞的丫鬟之一,賈母認為“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晴雯在賈母眼中是模樣、口才、針線百般好,晴雯原本就是賈母的丫頭,自然會獲得賈母諸多賞賜。

第三,賈府的丫鬟們享受的是衣食住行醫療全方位的供給制,沒有自費項目,她們的月例是淨收入。39回襲人催問月錢,平兒回她,“你難道還少錢使?”襲人說,“我雖不少,——只是我也沒地方使去。”是啊,主子供吃供住供穿,連生病也是主子請醫買藥,錢往哪使?除了寶玉生日,眾丫鬟集資為他慶生,還有60回探春的丫頭翠墨買過糕點,別的還真未看到她們的消費。就像60回五兒所說,進府做丫鬟“添上月錢,家裡又從容些,……。便是請大夫吃藥,也省了家裡的錢。”——賈府丫頭們的福利真是很好的,當然終歸還是奴才。

丫頭們月錢不少、有賞賜而又無需消費這便是她們有錢的奧妙。


玄真子桑


《紅樓夢》中寫了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其中賈府更是最突出描寫的一個。在賈府因為人多活少錢還多,所以大家都願意到賈府去當差。因為賈府的下人很多,再加上小丫頭平日用錢都不缺的樣子,所以大家就會覺得她們應該很有錢。

但是丫頭們一個月的月錢也就是一兩銀子一吊五百錢,那麼她們怎麼會那麼有錢呢?甚至晴雯去世的時候都還有幾百兩,其實這其中存在著一定認知偏差,但是在賈府當差還是蠻有錢的,她們的錢大致會來自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主子逢年過節或者高興的時候都會有賞賜

小丫頭們除了平日裡的工資之外,其實她們也沒有其他多餘的錢,因為賈府的規矩就是那種每個人都是按照份例來領錢的,上至賈母和王夫人,下到一個看門的小廝,每個人都是按月領工資的。

丫頭們的工資都是固定的,那麼她們多餘的錢財的來源就是主子賞賜的。主子的賞賜就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固定了就是逢年過節的賞賜,賈府特備註重排場,過年的時候會特意去兌換新出爐的銅錢,然後作為看戲時的打賞。賈府還會特意用金銀去打造各式各樣的錁子,有吉祥如意、也有富貴迎春等等,反正就是給大家的壓歲錢都會很用新意。按照這個道理,賈府的丫頭們每逢年節都可以得到賞賜,不知道具體是多少,但是也一定不會讓人失望。

對比固定的賞賜,另一宗就是無意中的賞賜,這種賞賜不會少但是誰遇到了就是誰的。就像寶玉的一個叫做佳惠的小丫頭,就因為她去給黛玉送茶葉,正好遇到賈母給黛玉她們送額外的零用錢來了,所以黛玉就順手給佳惠抓了兩把賞錢,這就是意外的驚喜。

除此之外,怡紅院的秋紋也得到一次這樣的賞錢。寶玉有一次突發小心,特意給賈母和王夫人各送了一瓶桂花,賈母和王夫人都很高興覺得很長臉,於是王夫人正好在找衣服就順手給了秋紋兩件,賈母還特意給秋紋賞了500錢。

對於佳惠和秋紋得到的賞賜就是很意外的,這行好運氣不是每次都有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但是賈府的主子們都很大方,對於這種賞錢的事情還是很多的,所以勤快一點多跑跑腿或許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第二,小丫頭們日常生活所需都由賈府承包,工資可以積攢起來

小丫頭們能夠看著有很多錢,其實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還是她們把這些錢給積攢下來了。賈府給丫頭們的月錢並不是然給她們拿來過生活的,只是相當於零用錢,因為從她們的衣食住行用五樣都是由賈府來承擔,所以她們的工資完全可以積攢下來。

賈府的小丫頭們很多都是賈府的家生子或者基本上全家都在賈府附近的,所以她們掙了工資基本上都是拿回去貼補家用了,她們手裡實際上也省不了什麼錢。她們的工資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隻要積攢下來那筆書目還是很可觀的。

第三,丫頭們平常會玩玩小牌,其次她們不一樣有錢但是首飾可以抵錢

上邊兩點是小丫頭們主要可以掙到錢和保存錢的來源,剩下來的這一條就是她們能到錢的一些小方面了。賈府的丫頭們除了需要負責主子們理妝和服侍他們吃飯之外,其他的時間只要主子們在一處玩耍,她們基本上也沒有什麼事情,所以這個時候她們偶爾就會玩一玩小牌,這個不會有太大的輸贏,不過是聚在一起玩玩罷了。

其次另一外就是丫頭們的首飾其實才是她們最值錢的東西。晴雯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並不是確確實實的錢,因為她作為一個丫頭平日裡也不會有太多的錢,她留下來的是一些衣裳和首飾,不過都被她的哥哥嫂嫂典當了或許才換的那幾百金。所以這樣看下來,丫頭們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錢,她們的收入都是很固定的。



小說紅樓


紅樓夢裡的丫鬟工資是多少?

《紅樓夢》原著中,老太太也就是賈母,屋裡有八個大丫鬟,太太也就是王夫人,房裡有四個大丫鬟,這些大丫鬟每個人一兩銀子的月錢,小丫鬟每人一個月幾百錢。

寶玉與賈環房裡的丫鬟,大丫鬟每月人各月錢一吊,小丫頭每月人各月錢五百文。寶玉房裡一共有八個大丫鬟加八個小丫鬟。

也就是說,老太太與太太房裡的大丫鬟,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一兩白銀;小丫鬟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五百錢。

寶玉與賈環房裡的大丫鬟,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一吊錢,也就是一千文;小丫鬟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五百文。

姑娘與姨娘的零花錢又是多少?

林黛玉與三春的月錢是二兩銀子,賈環與姨娘們的月錢也是二兩銀子。

《紅樓夢》原著中,王夫人問(王熙鳳)道:“正要問你,如今趙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鳳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兩。趙姨娘有環兄弟的二兩,共是四兩,另外四串錢。”

《紅樓夢》原著中,趙姨娘與賈環的月例,每人二兩。趙姨娘房裡一共兩個丫鬟,丫鬟月例原是人各一吊,後來只得人各五百錢。

襲人原是賈母房裡的大丫鬟,一兩月錢,最後被王夫人內定為姨娘,得了二兩銀子一吊錢,這個待遇,是姨娘月錢再加寶玉房裡大丫鬟月錢了。

按照賈母屋裡的丫鬟等級作為標準,襲人是月錢一兩的一等丫頭,紫鵑是二等,剩下的小丫鬟是三等,晴雯就是月錢一吊錢的二等丫頭,與紫鵑相同,文中所有出現的小丫鬟都是三等丫鬟。

《紅樓夢》裡的一兩銀子是幾吊錢?

既然賈府裡的三等丫鬟是五百文,二等丫鬟是一千文,一等丫鬟絕對不可能才一千文,也不大可能是二等丫鬟的十倍,姜子猜測,一等丫鬟月錢是二等丫鬟兩倍,也就是一兩等於兩吊錢。

姜子認為,《紅樓夢》裡的一吊錢與一串錢是一樣的一千文,因為賈環房裡的丫鬟月錢與寶玉房裡的丫鬟一樣,寶玉有大小丫鬟各八個,趙姨娘與賈環的丫鬟共四串錢,除去兩個丫鬟一串錢,還剩下三串,賈環房裡大小丫鬟各兩個是合理的。

《紅樓夢》裡的一吊錢摺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兩以下是十進制,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十分。一吊錢就是一千文錢,一兩等於兩千文錢,姜子猜測,《紅樓夢》裡的一兩銀子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六。

《紅樓夢》裡,劉姥姥第一次去賈府,鳳姐賞賜給她二十兩銀子,她說夠窮人家吃一年了。農村有田地,糧食和菜,住房不花錢,一家五口,一年花三萬二差不多。

而《紅樓夢》裡的一等大丫鬟工資一千六元,二等大丫鬟工資八百元,三等丫鬟工資四百元。

看似工資不高,但是,這是衣食住行全包之後的零花錢,賈府的丫鬟們住的是園林別墅,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

至於賈府的姑娘公子與姨娘,二兩銀子的零花錢也就是三千六元,也不算少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生產力很發達,關於古代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多少多少人民幣的說法,並不嚴謹。

古時候錢制和銀製都混亂得很,一兩銀子有時候等於一吊錢,有時候等於五吊錢,一串錢有時候有一千個錢,有時候才一百多個錢,因為時間地點不同而有所差別。

如果按白銀來計算,隨著開採技術提高,現在的白銀顯然貶值很多了。

如果按照大米計算,生產力越發達,大米這類東西就越不值錢,所以大米在那時候比現在可金貴多了。

所以,要衡量當時的人的生活水平,只能把他的收入與當時人的總體收入水平去比。

姜子認為,古人更傾向於自給自足,現代人什麼都是花錢買,古人的一千塊錢,購買力遠遠不止現在的一千塊錢,可以翻幾番。所以,以賈府最漂亮的丫鬟晴雯為例,雖然工資只有八百,但是包吃住,而且這個八百,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的幾千塊。


津豫家庭生活


感覺丫鬟很有錢,是給我們的一種錯覺。

我們看到的丫鬟,那些花錢多的多數來自於寶玉房裡的丫鬟,寶玉一向不愁錢花,他是榮國府裡面眾星捧月的人物,用寶玉跟黛玉說的話,經濟再緊張,也短不了咱們倆的,相信不管是賈母還是王夫人,私下裡都會給他錢花,所以寶玉不缺錢。另外一方面,寶玉這人一向很大方,他的錢就是丫頭們的錢,隨便花,他的東西,別人隨便搶,他也從來不計較。

比如說過年的時候,晴雯賭錢賭輸了,回來取錢,輸了自然情緒不好,可是寶玉說什麼,床底下那麼多錢,還不夠你花的?言下之意咱們這邊不缺錢,我的錢你們可以儘管花,隨便花。當然,寶玉這些是對那些大丫頭們來說的,那些關係遠的小丫頭就未必如此了。

像襲人晴雯這樣的大丫頭,過年過節或者事情辦得好的時候,還會得到賞賜。平時在寶玉屋裡又不需要掏自己的錢來花,如果一個丫頭有理財頭腦,自然是會攢下一大筆錢的。

但是,小丫頭就未必如此了。比如說寶玉屋裡的佳蕙,領了月錢,卻叫小紅幫她存著,一方面表明小紅這個人比較靠譜,或許還會理財,深得佳蕙的信任,所以佳蕙願意把自己領的錢讓她幫著存著,另外一方面,也恰恰說明,丫頭們並沒有多少錢,掙個錢也不容易,存個錢也不容易,所以才要慎重的找一個靠譜的人,讓她把錢好好地幫著存了,放在自己身上說不定就不經意花掉了,或者小丫頭沒地方存,弄丟了也是有可能的。

府裡的丫頭不是個個有錢,卻也是等級差別大著呢。關鍵是看你跟了誰,主子大方不大方,丫頭得不得寵,多種原因吧。


蘇小妮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和現代社會進行一些對比。

比如某一官員,工資收入並不高,但是你發現他生活很好:有房有車,甚至自費送很小的孩子去國外上學。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說說《紅樓夢》的丫鬟月錢不多,可是感覺很多丫鬟都很有錢 ,特別提到晴雯和芳官。

其實是提問者關注的是賈府的大丫鬟,或者是比較討主人喜歡的。其實賈府的丫鬟並不是都這麼有錢,一些小丫鬟的月錢都是大丫鬟給放著,他們並沒多少錢。

咱們先看看賈府丫鬟的工資標準,在《第三十六回 繡鴛鴦夢兆絳芸 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一段王夫人和王熙鳳的對話:

王夫人聽了,又想一想,道:“…,就把這一兩銀子給他妹妹玉釧兒罷。…”…。王夫人問道:“…趙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鳳姐道:“…每人二兩。…”…鳳姐忙笑道:“姨娘們的丫頭,月例原是人各一吊。從舊年他們外頭商議的,姨娘們每位的丫頭分例減半,人各五百錢…王夫人又問:“老太太屋裡幾個一兩的?”鳳姐道:“八個。如今只有七個,那一個是襲人。”…鳳姐笑道:“…晴雯麝月等七個大丫頭,每月人各月錢一吊,佳蕙等八個小丫頭,每月人各月錢五百…”

總結一下賈府丫鬟工資如下:

特級大丫鬟:趙姨娘、周姨娘月工資二兩銀子,另經領導研究,襲人破格享受姨娘級待遇(由王夫人直接代發);

一級大丫鬟:彩雲、鴛鴦、琥珀等服務賈母、夫人的大丫鬟工資一兩銀子;

二級大丫鬟:晴雯、麝月等服務公子小姐的大丫頭,工資一吊錢;

小丫鬟:服務趙姨娘等小丫鬟月工資每人原發一吊,後因鳳姐剋扣,成為半吊子錢,服務公子、小姐的小丫頭工資也是半吊,即五百錢。

從工資表中可以看出,大丫鬟一兩的月工資真的不低了,在明末清初,一個丫鬟只值四兩銀子,襲人、鴛鴦兩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個回來。一兩銀子基本可以保一家四口一個月的生活費,而且不會太拮据。

為啥有些丫鬟能攢下銀子呢?主要有這麼兩點:

首先,賈府給丫鬟的屬於零花錢,平時生活並不要丫鬟自己花錢。在賈府吃的穿的,甚至胭脂頭油都是有定例的,是由官家統一買辦發放。

其次是伶俐的丫鬟平時做點事情,主人會有些獎賞的,這算下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在《紅樓夢》中有一個丫鬟叫做佳蕙。有一次賈寶玉就讓這個丫鬟給林黛玉送東西去了,正好賈母給林黛玉送來零花錢了。他就把賞錢分給了這些丫頭們,還抓了一把錢給了這個佳蕙,她會開心的不得了,還說她好造化。


崑崙山Y東北曲藝


《紅樓夢》中丫鬟月錢根據地位不同,是不一樣的。

賈母、王夫人的一等大丫鬟,如鴛鴦、琥珀、金釧等,月例是一兩銀子,相當一吊二百錢。小爺、小姐身邊的大丫鬟是一吊錢;小丫頭是500錢,實事求是的說,已經不少了。和當時的購買力比較,小康的五口之家一年花20兩銀子,一個大丫鬟可以養活一家人。

她們的吃穿住行是由賈府全包的,都不用例錢。還可以另外點菜,如芳官點飯,司棋點雞蛋羹等。

全體丫鬟都有另一項福利收入,就是逢大事,年節,上頭另有賞賜,當然賞賜也是按等級劃分的,怡紅院的小丫頭墜兒就和小紅說,寶玉病好了,這賞賜襲人就是再多拿,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晴雯、麝月幾個憑什麼拿這麼多,姐姐你也少。說明數量不少。

去其它主子那裡給的賞錢,如小丫頭佳蕙去瀟湘館,林姑娘正給她的丫頭們發錢,就抓了一把,也不知多少,佳蕙這麼高興,可見不少。

主子的實物賞賜,得的最多的是襲人,王夫人和王熙鳳的衣服,還有秋雯。

最有權勢的大丫鬟們,還有外快,比如賈璉,託鴛鴦偷賈母的東西噹噹,絕不可能空口白話,肯定是要送禮的,司棋為她的表嬸子謀劃大觀園小廚房一職,也是要收禮的。

當然收入的多少要看丫鬟的地位,受寵愛程度,而你說的兩個人,都是受寵的丫鬟。


旁觀者嵐


賈府實行供給制,月錢只是零花錢,衣食住行都有賈府另行開銷。丫鬟們平時很少有機會出府,出府也是跟隨主人出去,沒法自由活動,因此就沒有花錢的空間。再加上主子也可能賞錢,比如寶玉、黛玉就有隨手賞下人錢的描寫。所以有收入又開銷很少的情況下丫頭能攢下錢也是很自然的。


血色長纓


錢是積攢下來的。一般來說,丫鬟有月銀,可吃飯往往是跟眾奴僕吃共餐,是不用掏錢的。因此,掙得月銀都可以攢下。


鳳岐論壇


主要是丫鬟不怎麼消費,她們吃主人家的,住在主人家,衣服也是府裡統一安排,有時候,主人還將舊衣服拿出來賞給丫鬟。生病了也是府裡請醫生,她們的錢根本不用花。有些丫頭有父母,就交給父母收著,沒父母的就自己攢著。


月籠南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