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現在六年級,完全不學習,只看手機,怎麼辦?

劉寬新


全家發起總動員:

1 沒收手機,小學生沒有自控能力。需要上網學習,控制時間。

2 要求他不用手機,你自己也要做個表率。不要當著他的面玩手機。

3 督促他要到位,可以聯合父母一起糾正他的壞習慣。

現在就成天玩手機,到了初中高中,肯定會影響成績的。甚至會早戀的。


清風末末


首先,六年級完全沒必要買手機,如果要買給家人聯繫,買一個電話手錶就可以了,大人很多時候都控制不住玩手機,更何況小孩子。現在手機裡各種遊戲都會讓小孩子上癮,所以最好沒收手機。

其次,手機沒收了,家裡人也要在他面前少玩點手機,如果他非要玩手機,必須讓他完成每週的學習任務,週末規定時間玩一會兒。這樣會刺激他好好學習。

還有平時你父母要抽時間多陪伴他,帶他參加戶外運動,或者培養其他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慢慢地不再依賴手機。他學習的時候,父母陪在他旁邊看書,營造學習氛圍。


Cherry的英語小世界


六年級完全不學習,只玩手機?

我家老大現在也是六年級,由於這次疫情的原因,放假時間的延長,開展網課的學習剛開始也不是很理想,畢竟還是個孩子自制力不好很能理解,我們也是從小過來的,也不見得我們小時候就一直學習的下去,適當的玩一會還是可以的,但是光玩那就得好好教育教育了,我家孩子媽媽因為孩子玩手機已經摔壞了他兩個手機,但是孩子真正的有所改變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放下手機,孩子學習時候不防拿本書看看,給孩子營造一種學習環境,學習累了帶孩子戶外活動,還可以增強體質


阿頓


孩子本就自制力差,辨別能力差,疫情期間網上上課又給他們玩手機提供了機會,家長及時引導和管控。

1. 轉移注意力,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比如陪孩子打球,和孩子一塊種花,陪孩子一起讀一本書,或者一起幹家務。讓孩子在做這些事情中體會到充實感和快樂,這樣他願意從手機遊戲中走出來。

2.家長要多陪伴孩子,以身作則。很多家長回家後就抱著手機玩,想放鬆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孩子就在旁邊看著呢,我們就該收起手機,拿起一本書,或者陪孩子做點事。現在很多家長跟孩子除了吃喝和學習,沒有什麼話題可談,自己也不學習新知識,新教育方法,整天老生常談,與孩子之間代溝越來越大。

3.幫著孩子訂立一個合適的學習目標,讓他踮起腳或者跳一跳就能抓住的目標。這樣能激發他的成就感,每天都有進步。每個孩子都想取得好成績,只是在過程中見見失去了信心,破罐子破摔罷了。

4.鼓勵孩子與愛學習的孩子交往,同齡人之間更能相互影響,當同伴們都在學習交流知識的時候,他玩手機也不會那麼心安理得。

5.管控手機使用時間,引導他正確利用手機學習。完全杜絕孩子使用手機是不現實的。那我們家長要管控好時間和功能。比如,每天中午和晚上各玩半個小時。從網上找一些傳統文化、古詩、歷史故事、紀錄片、科技小發明之類的節目給他看,這樣的引導不僅避免他沉浸在遊戲和娛樂之中,還能開闊眼界,補充知識。

6.家長要轉變教育理念,不要以學習課本知識取得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馬雲曾說,他最喜歡的孩子是學習上能輕輕鬆鬆考八十分,但把其他精力拿來做其他的各種嘗試的孩子。你要想好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能讓他未來在社會上立足。有時候,學什麼不重要,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很重要。

作為家長要先反思自己教育的誤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最後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你只能在學習他人的時候去摸索適合教養自己孩子的方法。





插著翅膀的小兔子


很明顯,孩子從骨子裡就透著不想學習的信息,我們可以評估判斷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和態度是否定甚至抗拒的。

例如,一個成人去做公司的文創推廣,連續做了六年,然後在第六年左右的時候,發現自己對這項工作裡的每一個小內容都不喜歡,工作能拖就拖,能不幹就不幹,如果老闆不監督,同事不催稿,你甚至都不願意去上班、不做這個工作。試著感受一下是什麼感覺呢。

學習對學生來講也是如此,學生從小學一年級正式開始學習,六年的時間後他表現出這樣的現象說明他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的認知、學習的能力、學習的習慣根本一樣都沒有建立,這六年的時間裡,所有的學習都是被監督下完成的,從意願到行為都是被動產生的,所以我們可以預估接下來的第二個六年,學生的狀態會更加糟糕。

關於解決方案

我們回憶剛剛舉的例子,為什麼一份工作你不喜歡,但是你還是堅持了六年,甚至會繼續做下去?

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工資,二是為了社會責任。

轉換到這個學生的世界裡,學生不需要有第一個因素,因為學生不需要賺錢;而責任這個話題對一個小學生又有些過大。那麼學生應該認識到什麼呢!

我們要讓學生清楚,自己學習是自己的義務。

如何做:

1. 改變學生的認知,既然你都需要承擔你的義務,需要學習,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為什麼不學好一點呢。

2. 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一定會累、會難受,因為現在你不擅長,但是我們可以建構學習能力,讓學習變成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

通過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內容就容易掌握,自然學習成績也就提升,自然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表揚,而這種表揚的刺激和強化,自然會促成學生更願意學習的一種態度。

這樣一個週期性的良性循環,需要一個過程,然後讓學生能夠從現在否定學習、不願意學習的狀態進入到有點喜歡學習、再願意學習、最後更願意學習中。

我的孩子也是五年級了,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共勉!

下面全是我女兒的畫。





硒姑娘的土家風情


我弟現在六年級,完全不學習,只看手機,怎麼辦?

孩子只顧玩手機不去學習,請問一下,平時在家庭裡,父母和其他的家庭成員使用手機的時間長嗎?有經常用手機刷視頻、玩遊戲、看節目嗎?

其實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是有其原因的。瞭解以下幾點,希望能給你幫助。

1.父母要以身作則。

要想孩子不玩手機,那麼父母就要以身作則。首先父母自己不要玩手機。因為孩子從小會從父母身上模仿學習父母的各種行為。

一個嘴上告訴孩子不要玩手機,而自己整天卻捧著手機看,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的行為,是不能讓孩子真正信服的。

如果父母沒做好榜樣,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能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2.給孩子立規矩。

有句古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小給孩子立規矩。比如說,今天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看半小時或者40分鐘手機。立下規矩,堅持執行,從而養成習慣。

守規矩的子懂分寸,在家也能聽進去爸媽的話。最關鍵的是,講道理,對自己有自制力。

3.給孩子立一個奮鬥的目標。

沒有目標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人生過的很茫然,只能在手機或者其他在娛樂中找到快感。

所以要跟孩子溝通,給孩子立一個目標。不一定說在一定要在成績上達到什麼高的要求。而是說找到他一個感興趣的興趣或者愛好,或者說他有什麼理想?那麼就按著這個感興趣目標,循序漸進的去付出努力實現願望。

比如我家孩子說要成為畫家,他就努力去學畫畫,參加課外興趣班,並且獲得了不少獎項,從中得到了不少信心和動力。

她一如既往的學習和努力,雖然她也玩手機,但是卻很有節制力。因為手機怎麼也比不過她最感興趣的畫畫,而且她還要為成為畫家的目標付出時間和努力。所以手機她只是少量的去看看而並不沉迷。

4.和孩子耐心溝通。

孩子只顧著玩手機,不學習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大聲的苛責。要有耐心的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玩手機的原因。

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他都是想要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他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認同和誇讚的。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例子,一個初中的14歲男孩整天沉迷網絡遊戲,原來他背後的原因是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媽媽。

媽媽從來不認同他的想法和做法,什麼都要按照媽媽的意願去行事。他只有就在遊戲中才能找到自我,找到被認同的價值感。

後來媽媽改變了自己,她變得跟孩子有商有量,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並認同孩子。後來,孩子慢慢從遊戲中脫離出來。

所以,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都一定有其原因。瞭解這些原因,就能對症下藥了。





言心專欄


你弟弟正處於學習時期,迷戀手機也是一種通病,多數家長也為此感到頭痛。

1,多做正面工作,告訴他,這樣會影響學習,一下子拒絕,也很難,怕引起逆反心理,告訴他,完成學習任務後,放鬆一下。

2,有一種方法叫,厭足法。就是讓使勁玩,放量去玩,讓他晚上不睡覺,讓玩夠了,還讓他玩,達到讓他一想到遊戲,就夠了,也就不想玩了。

3,找一個學習,不玩手機,愛學習的學生,掛著,或者讓他做另一件,他樂意做的事,而取代玩手機,漸漸的也就把玩手機戒掉了。

這些方法,你都試試,總有一個適合你弟。



河南小志vlog


1哦噢,不用著急,才6年級,童年的最後時光呢,耍手機是小錯啦,誰的童年不淘氣一下呢。

2不過,還是要你們家人好好溝通與他。弄清楚是他耍手機的側重點是什麼?是遊戲類是直播類是戀愛類等等。接下來就要弄清是什麼原因而讓著迷呢,順著這個原因就好對症下藥了。

3當然啦,要讓他自己認識到這樣長期玩手機,不顧學業那就真的不帥了。雖然沒有幾個人會真正愛學習,主動學習,可是要知道,全國那麼多兒童也不是他一個被逼著學習的啊。國家要培養人才,咋小家也要有帥氣上進的才俊呵。



小淵溪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在孩子面前也不可經常玩手機,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和家庭氛圍。

2.耐心跟孩子溝通,巧妙引導

如果你直接阻止你孩子的不良習慣,效果往往不會很好。有一個例子,也許會給大家一點點啟發。有一個外國人,他家的小孩,曾經經常亂丟東西,但是他沒有直接教育他的孩子,而是告訴他,你丟東西可以哈,但是你等一下要把東西都收拾好。後來,他的孩子漸漸的不怎麼亂丟東西了!

從上面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學到一點的是,有時候你把事情的後果巧妙的告訴你的孩子,並且讓他深信這個後果,那麼對於糾正他的不良習慣也許更有幫助。

3.幫助孩子製作一個科學的作息表,並督促其執行

一個科學的作息表,有助於孩子安排好自己的課餘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知道,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玩。玩手機和學習生活,本來就不衝突。

4.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

我們大人要靜下心來思考,小孩子愛玩手機,無非就是裡面有一些東西吸引了他,並且小孩子有精力耗在這上面。如果家長想方法分散她在這上面的注意力,以及引導他將精力花在別的上面,我想問題應該是可以好轉的!

5.與孩子拉近距離

有些孩子比較叛逆,故意和家長作對,說東往西的。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拉近距離。如何拉近距離呢,舉個例子,你孩子不是很喜歡玩手機嗎,你可以暫時順著他,並且和他一起玩手機,討論手機,等你們打成一片的時候,你就可以漸漸的引導他,讓他明白玩手機,影響了生活,影響了工作。這個時候,你說的話,你的孩子應該是可以聽進去了的。


肖十八vlog


大家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堅信好的教育,還是應該給人帶來成功體驗。以下是我的分享和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

首要,六年級徹底沒必要買手機,假如要買給家人聯絡,買一個電話手錶就可以了,大人許多時分都操控不住玩手機,更何況小孩子。現在手機裡各種遊戲都會讓小孩子上癮,所以最好沒收手機。\r

其次,手機沒收了,家裡人也要在他面前少玩點手機,假如他非要玩手機,有必要讓他完結每週的學習使命,週末規則時刻玩一瞬間。這樣會影響他好好學習。\r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我雖是教書育人,但同時我也是一個愛學習的學生,\r

最後在這裡我祝福大家的子女能夠健健康康成長,能成為優秀的人,變成棟樑之才。謝謝大家!\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