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鮮達菜籃子”杭州200社區上線本地特色菜8小時從田間直達小區

每天晚上通過“淘鮮達菜籃子”下單買菜、次日清晨到小區自提點拿菜,成了這段時間杭州百餘個社區的買菜新潮流。

記者日前從淘鮮達瞭解到,疫情期間在杭州低調上線的“淘鮮達菜籃子”服務,一個月以來已覆蓋西湖區、上城區、拱墅區、濱江區、餘杭區的近200個社區,為近60餘萬杭州消費者帶來了本地特色菜連夜直供的線上買菜新體驗。

今年春節前後,人力及配送資源緊張成為線上生鮮供應瓶頸,而對淘鮮達原商超服務無法輻射到的消費者,線上買菜更是難題。為了滿足這部分市民的買菜需求,“淘鮮達菜籃子”在2月應急上線,通過生鮮同城供給服務,給既有生鮮業態帶來新補充。

“淘鮮達菜籃子”杭州200社區上線本地特色菜8小時從田間直達小區

(西湖區居民從“菜籃子”社區自提點取走訂購蔬菜)

“淘鮮達菜籃子”依託平臺化運營,整合了上游農業基地的產品供應,經由集約式物流送至社區統一提貨點。通過對供需的精準匹配,“淘鮮達菜籃子”實現了特殊時期的多方共贏:農戶不再顧慮採了菜賣不出去,消費者也無需擔憂買到的菜不新鮮。

對富陽、臨安等地的基地農戶而言,這是一種高效率、少浪費的“先銷後採”模式。每晚22點淘鮮達下單截止後,基地農戶會收到相應訂單信息,根據訂單量在凌晨1點完成基地採摘。經過連夜的打包和簡易包裝,這些從土裡剛剛拔出的新鮮菜,早上9點就可以直達消費者所在社區。

對消費者來說,“淘鮮達菜籃子”不僅滿足了疫情期間的買菜急需,因菜品優質新鮮、性價比高,這項服務具有持續吸引力。記者發現,“淘鮮達菜籃子”提供商品除了蔬菜瓜果外,還包括肉禽、海鮮、糧油等多個類目,其中還不乏小龍蝦、小黃魚、生蠔等熱門品種——以單隻重約二兩的生蠔為例,一箱16只銷售價格不到40元。

據淘鮮達透露,杭州全面復工復產後,“淘鮮達菜籃子”熱度不減反增。近半個月以來,“淘鮮達菜籃子”覆蓋社區增加了近百個,部分火爆的社區,每天訂單量超百單。預計至年中,“淘鮮達菜籃子”將在杭州覆蓋超過2000個社區。

“通過引入生鮮同城供給,我們希望‘淘鮮達菜籃子’能讓每個家庭每天都能享用到高性價比的本地特色食材”,天貓超市生態事業部總經理、淘鮮達平臺負責人周天牧表示,針對目前旺盛的線上買菜需求,淘鮮達今年將聯合商家以及上游生態供應方,通過多樣的業務形態,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優質的新鮮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