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催婚的父母,是明智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上海有個著名的人民公園相親角,都是老頭老太舉著牌子來給兒女找對象的。而出現在相親角的這些兒女大多數特點是高齡!高收入!高要求!說不催婚的父母是明智的,這句話我不完全認同。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都很大,沒有家庭、沒有對象的年輕人可以不分上班下班,不分週末地爭取表現,因此耽誤了婚姻大事。對於當下來說或許拼搏事業對年輕人來說是重要的,但隨著年紀收入的上升,生活圈子的固定,越來越難找到另一半。

有些父母很著急,因為在他們眼裡,眼看著自己一天天老去,擔心有一天自己兩腳一伸,孩子沒有依靠。經歷過改革開放、自然災害的他們對金錢的要求或許並不高,在他們眼裡,再多的錢都沒有穩定的小家來的幸福。他們不希望看到孩子這些年的努力最終換來的是一個人的孤獨。很多父母抱著這種心態催著孩子快點結婚。

有些父母無所謂“我管不了他”“讓他去”,在中國不催婚的父母有兩種,一是曾經催過沒有用,怕和小輩引起爭吵,而是真的那種很開明很開明的,但後者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的未婚大齡青年或多或少都被家人“關心”過婚姻大事。

這裡“怎麼催”才是關鍵,有些父母很明智點到為止,當親戚朋友七嘴八舌的時候,會幫著兒女擋回去。而有些父母,催得孩子壓力很大,在家喘不過氣來。

我有一個表弟,體重兩百來斤,幾次相親失敗,三十多歲還沒對象的那段時間,姨夫天天在家挑他毛病,吃塊肉都會被罵“你都那麼胖了,還吃,找不到老婆”,那段時間弟弟過得很壓抑。後來他結婚了,讓我難以忘記的是他在婚禮上哭了,我想這是對他那兩年在家裡所遭受壓力的一種宣洩吧。

還有些子女因為父母的催婚壓力,在沒有感情基礎上,和不是特別心儀的對象將就結婚了。因為沒有感情基礎,所以在婚姻中有矛盾的時候,不會忍讓,這樣就容易造成婚姻的不幸。

中國父母有個特點,讀書時候規定孩子不能戀愛,工作穩定了,希望孩子立馬找對象結婚生孩子。談戀愛找對象這種事,是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適合的另一半,你不談不接觸怎麼才能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合適你的?將來我的孩子長大了,在高中、大學期間有關係比較好的異性,我肯定鼓勵他們正常的交往。校園戀愛有多少能成?最後還是會因為環境和距離分道揚鑣,父母幹嘛那麼急著拆散。

不催婚算不上明智,在孩子對感情朦朧有嚮往的時候,父母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其餘的順其自然,不干涉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才是是明智的。


Alexandria成長記


認同。不催婚的父母,確實是明智的。

其實催婚和催孕的都是這樣。

就以我們來說吧,結婚3年多了,婆家總是話裡話外說讓趕緊要個孩子,今兒送來一張孩子的貼畫,明兒跟你說誰誰誰家又懷了,後天給你看看誰家剛出生的孫子,要不直接就催,什麼時候要一個啊,他們倆人太膩歪了,但是一說到以後看孩子的問題上,她就說我當初也是自己把xx看大的,再說的多了,就說,我可不會看孩子啊,反正就是三不管,就要你生。哈哈,剛開始我們夫妻倆還忍著一直不說,後來實在忍不住了,我老公直接說再催不要了,後來婆婆依然多次催促,以前經常去,後來我老公直接決定不去婆婆家了。其實我們年紀到了,也很著急,不是說父母催就能催的,要孩子不是說今兒要了明兒就有了,得講究機緣,就像結婚找對象一樣,跟一個人湊活過一生和眾裡尋他後得一知心愛人,當然是後者更好。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我一個男性同事,32歲了,還沒對象,父母催婚太厲害,有人給介紹,雙方見面,對方也是被逼婚的人,倆人一拍即合,沒考慮其他因素,房子車子票子,第二天就去領證了,你以為這是一見鍾情,其實並不是,婚後倆人各過各的,根本沒有感情,他們的結合只是礙於父母、世俗,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倆人約定好有一方找到合適的就離婚。這兩天,這家可不太平,婆家舅舅發現女方上班總有一個陌生男子接送,回來就跟婆婆家說了,婆家天天的鬧女方家,搞得烏煙瘴氣的,你說這就是好嗎?

其實,誰不想找個彼此合適,彼此喜歡的人在一起,都是成年人了,要不是真的不合適,真的沒有喜歡的,誰又願意自己過呢,催婚只會導致孩子更加反感,甚至對自己結婚這件事情產生逆反情緒,認為是為了父母而結婚,換一種方式,替自己的孩子多物色點好的備選對象,找機會讓兩個人接觸,別總催婚,跟孩子隔了心還得不償失。


沐雲閣主


每一個父母都有身為父母的心啊!怎麼說了,這句話一半對,一半不對。

先說說正確的一方面吧,你的父母催婚是擔心你,不希望你單身下去。那我做個比方,我今年18歲,大一,我父母老說你看隊裡的那個人差不多19歲都要當媽媽了,我不求結婚,你找個女朋友不行嗎?我心想我才大一呢!沒錢啥也沒有,再說談戀愛講求的是你情我願嗎。

再者,父母催婚是希望他們可以看到你結婚,同時抱孫子的場景。我可以嚴肅地問你,你有多久沒和你父母在一起了。你父母之所以抱孫子,要你結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抱孫子,照顧孫子就好像看到了曾經的你,不是嗎?所以說,多陪陪父母吧!不過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結婚的場景。

第二點當然是不明智了。對於長期習慣一個人的人來說,突然找另一半,那不就意味著一份錢要分為兩份嗎?嘻嘻,開個玩笑。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念想,對那份當初沒來得及的愛情的一份渴望,他們在等待,其實等待著,當初自己想要的那份愛情,所以父母的催婚無異於打破了這種念想,所以是不明智的。

好了,我能說的只有這些,關鍵怎麼做,還在於你自己怎麼想,有些東西,放不下的就去抓住吧!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鄙人在此謝過!


北詩mio


我認同,因為我也是曾經被催婚過,我的很多朋友也一樣補催婚,有一些的婚姻不幸福與離婚,也有催婚的原因,隨便挑一個,結果選錯挑錯了,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怨氣存在的。我聽過我朋友說她的媽媽:當初不是你迫我,我就不選他,他的行為影響著我的孩子,現在的不幸福間接是你造成的,寧願一輩子重未嫁過,從未生過,就不會有今日的痛苦了。

而她的媽媽就非常的內疚地看著女兒的痛苦過日子,自己也很辛苦。我一早就跟我媽說了不嫁,我自己過,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就不後悔,會管好我自己經濟以方便養老,家人接受了,現在生活也很開心。



v繁星滿天v


我老母親以前也催,後來我告訴她,我見過太多人結婚了又離婚,生下孩子要麼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麼跟著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人生影響非常大,很多人生下孩子離異,更多的原因就是覺得年紀大了或家裡催了,遇到一個人就迫不及待的結婚了,對婚姻生活、責任、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無所知,一場錯誤的婚姻會毀了整個家庭和孩子的一生,所以不必著急,多給我一些時間,去遇到那個對的人,時間也會我看待問題越來越成熟,會做出對的選擇


fay


不絕對認同吧

對於催婚的父母,雖然聽著厭煩,但同時也是起到了一個催促的作用,而且這種父母也會為自己兒女去尋找一些合適的相親對象。

但對於一味的嘴巴催婚卻沒有實際的行動,那也大部分會讓人心煩。

不催婚也只是減少了兒女的外在壓力吧,這種壓力我想到了年紀的人都會有。

我還記得自己一個朋友,每天媽媽都不讓九點前回家,每天讓她去約會找對象,也是隔三差五的找朋友介紹相親,我還記得大半年時間她都是這麼過來的,甚至好幾次打電話給我表示特別有壓力,可半年後她媽媽還真給她找到了個家裡經濟條件以及人品還有相互喜歡的男生,現在都已經奮鬥兩套房還生了個兒子,生活別提多幸福。

所以沒有的對與錯吧,看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喜歡經典


不催婚,不等於默認你的現狀……也許是一觸及這個話題就會不歡而散……有個女同事,三十好幾了,她媽媽在老家最怕鄰居關心她大女兒的個人問題……小女兒的孩子都幾歲了,大女兒卻一直都沒有著落,大女兒也不敢回去,寒暑假都留在學校或者去旅遊……


灼灼___陌上花


“不再催婚的父母,是明智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我不認同這個說法,父母催婚是對兒女愛的表現,是明智之舉。

高中時一女老師,長的漂亮,在當時工作也是非常好的,她眼光高,一來二去到了30歲還沒找到對象。這下父母坐不住了,一直催她趕緊找一個人結婚,但她不聽,想要找到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現在已經50多歲了,連騎驢的也沒找到,仍是單身。

現在有些年輕人對待感情是非常挑剔的,找對象有很多條件的,長相要好,工作要好,父母要好,還要有房子、車子、票子等等,一條不符合,就寧可等下去,也不將就。有的工作太忙顧不上找對象,有的抱著單身瀟灑不想找對象,有的恐婚不敢找對象,原因不一,所以造成了大量的“剩女”“剩男”一群的“單身狗”。

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兒女找不到對象,最急的當然是父母,所以就有了父母催婚、逼婚現象。

父母之所以催婚,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兒女成家是父母功勞成就的體現

父母生下兒女,費盡千辛萬苦才養育成人,最想看到的就是他們能儘早成家立業,這也是對父母多年辛勞想要收穫的成果。就如同種莊稼一樣,辛苦勞作一季,到最後卻遲遲不能收穫,讓人如何安心?兒女成家就如同紅軍萬里長征走到延安一樣,是父母人生征途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和關鍵轉折點,是對他們半生的肯定和總結。你不結婚,父母總感覺沒有完成使命任務,他們能不著急?一旦兒女成家,父母就會從心裡滿足地鬆口氣,因為他們完成了一個人生的重大任務。

二是兒女不結婚父母感覺心中有愧

人,在生活中都是會經常對比的。看到與你同年的甚至比你小的孩子都已成家,而自己的兒女還是孑然一身,讓做父母面子往哪裡放?特別是他們遇到親戚朋友時,大家都會關心地說起你,甚至要張羅著給你找對象,這時父母會怎麼想?面子是小事,他們肯定會感到無比慚愧。我一表弟30歲了還沒成家,而和他一般大的有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三姨整天羞愧的都不敢出門見人。你說,他們不逼你逼誰?這不單純是面子或是愧對問題,而是父母恨鐵不成鋼愛的體現。

三是父母催婚是希望看到下一代的延續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父母之所以催婚,想要看到下一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成家立業有後就是成功,父母急著催婚,就是希望你趕快成家生下第三代,看到你事業家庭圓滿了,他們也就徹底放心了。中國都是講隔代親,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那也是貼心貼肉地親,甚至超出了對子女。他們是多麼渴望抱上自己的孫子呀!再一個,可能兒女有些方面讓父母不太滿意,但已經沒有辦法改變,只想在孫輩身上看到希望,來彌補心中的缺憾,所以,就催婚逼婚。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催婚不是他們不明智,而是兒女不明智、太拖拉,現實逼著他們這樣做的。

請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吧!


散淡人生15


首先有利有弊,應該一分為二不能混為一談。

不催:1.要麼是沒到年齡或到了年齡還在奮鬥事業,所以家長不著急。

2.一面是父母比較開放,認為生活是自己的,孩子怎樣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有自己的考慮和規劃,他(她)高興快樂就好。

3.現在社會競爭壓力之大,很多年輕人不是不結婚,而是怕結婚,什麼彩禮,🏠,車子等,都會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有自己娛樂休息時間,一心撲在工作上,兩鬢多了白髮,20幾歲的人過得像三四十歲的,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也沒辦法,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不會太催的,本來就不容易了!

催:1.到了法定年齡,或年齡很大了,父母身邊朋友鄰居家孩子都結婚了,就自己家的沒有,父母難免著急,也會催的。

2.家境較好的,父母已經把房子啥的準備好,就想讓孩子趕緊結婚,所以也會催!

3.還有父母想讓孩子結婚,早點抱孫子,尤其退休在家的人更是!

所以,不存在聰不聰明這樣的說法,其實出發點都是好的,但要適可而止,每個人都不容易,不是催就能催來的,有時候緣分未到可能都不會有!





LJH韋


對於“不催婚的父母是明智的”這句話,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是60年代~70年代之間出生的,那個年代人們大都是含蓄內斂。當80後~90代前幾年出生的的我們,從小被要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早戀都是洪水猛獸什麼的,從父母到老師耳提面授、諄諄教導。忽然之間,學校畢業走向社會發現身邊沒有合適的對象,父母就慌了,你怎麼不談朋友,怎麼沒有合適的對象!!!

就像小鳥小時候,老鳥綁住它的翅膀害怕它摔倒、磕到,要為它掃清一切危險一樣,等到它成年了,解開綁縛:你怎麼不飛走丫!豈不知它早已經忘記了怎麼飛翔!

隨著年紀逐漸增大,被催婚、被不解…無論父母催與不催,我們都要記著:父母永遠是為我們好,她們也嘗試著走進我們的內心;她們唯一的願望就是我們過的好。

催不催婚,明不明智,這個問題的最根本還在於自己:你想過什麼日子,就得有什麼樣的行動;婚姻是自己的經營,是對自己負責任,而不是給父母的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