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有錢人都不敢做生意了?

繡痴堂


誰都知道互聯網電商的入侵使實體經濟直線下滑,環保一刀切全國上萬甚至超十萬中大型的企業破產倒閉或者關停,造成了大批員工失業,整體消費能力直線降級。最近幾年大批資金流入到房地產和互聯網大咖腰包造成了一家或幾家行業獨大的新局面,例如富可敵國的馬雲等人腰包鼓鼓的也只是一日三餐,這些錢在他們手頭和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流入還引起了貨幣不流通,科技創新行業都是剛起步,真正科技人才少,半桶水的研究研究生博士生要價高剛項目研發費用都會弄死你還不知道能不能有成果,勞動法是維護勞動者利益的把企業主當成資本家打壓,企業根本只能用薪資與股權來留住員工,員工不開心說走就走企業還得賠錢,更喘氣不過來的是這個員工是個無賴爛渣企業炒掉他也還得賠錢。另外,企業要承擔國家稅收責任、員工就業養老責任等等,一旦該企業經營失敗倒閉不管你曾經作過多少貢獻納過多少稅收都有可能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成為名副其實的老賴,懲治老賴的手段會豪不留情的對付你使你很難有翻身的機會,基於很多類似於以上因素還有誰敢投資誰敢創業,除非是腦子進水了。


用戶101342963387


這個問題很好!確實,很多人有錢也不敢做生意。

1.根本原因是如今經濟不景氣,無論是什麼生意,都不好做!大環境決定了生意不好做,所有靠做生意維生的人都將遇到麻煩,那就是掙錢困難,開支大,感覺生意大不如前!

2.最近40年,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不管好不好做,賺錢不賺錢,前赴後繼,如同飛蛾撲火!

3.無論是哪一行,做的人多了,競爭就很激烈,就不好做,賺錢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同行是冤家啊,冤家路窄,相見分外眼紅!

有的競爭對手會採取報復行動,對同行的自己進行打擊抹黑,甚至挖牆腳。

比如培訓行業,鄧老師給學生補課已經十年了,曾經遭遇過競爭對手的打壓,他把我貼的招生廣告單撕了,或者把電話號碼等聯繫方式抹黑掉,或者把我的單子遮蓋,他們用心險惡,想把我擠出荊州的培訓市場。但他們的期望落空了,鄧老師一直頑強地活著,一直在荊州堅持自己的事業,並且學生比較多,每天都要給學生補課,時間基本都安排滿了。

做什麼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需要積累。有實力才能活下去!

4.如今,隨著互聯網+,信息太發達,(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越來越少),很多東西的套利空間越來越小,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甚至無利可圖。不賺錢的生意,自然就沒有搞的必要了啊!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生意人在為消費者服務的同時,也是在為人民幣服務啊!

5.最近十多年,隨著房價暴漲,房租也在漲,以至於經營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好多人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發現原來是在給房東打工。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房東也要從中分錢!

6.隨著人民幣對內貶值,錢不值錢,如何抵禦通貨膨脹呢?房東發現唯有漲房租水電啊!羊毛出羊身上,他們只能找生意人要了。生意人找誰要?當然是消費者啊!消費者是最終承擔者啊。消費者看漲價了,很可能就不來這家消費,或者減少消費額啊!生意就是這樣不好做的啊。

漲價是房東和商家的無奈之舉,但這一舉動對消費者不利,導致可以做的生意變少,生意就這樣流失了!一般來說,漲價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

7.很多有錢人發現做生意賺錢很難,大概率會虧錢,甚至自己有可能血本無歸啊,還不如把錢存著,於是決定不做生意,不捲進來,不來趟渾水啊!

8.只有不知道市場行情的人,才會進來接別人的店鋪,被人坑。出局的人都知道,現在生意不好做。但為了出局,他就不得不滿世界找接盤俠。

為了把店鋪轉讓出去,他打出了旺鋪轉讓的牌子!只要是有腦筋的人,都不會接別人的店子。要是旺鋪,能賺錢,他為什麼不自己繼續經營,而把店鋪轉讓給你,把你捲進來?他這是請君入甕呢!

9.現在年輕人逐漸成為主要的勞動力和消費主體。我們知道,年輕人喜歡網購,點外賣,這就決定了線下的生意將異常難做!誰進來,誰虧錢。

10.電商的衝擊很大,不容忽視!電商成本相對而言,低一些,並且還打價格戰,搞團購活動,價格競爭力更強,生意就這樣被拉倒了網絡上,實體店就逐漸邊緣化,涼了,沒活路了啊!如今的街道上,好多店鋪關門大吉,有的在轉讓,轉賣,但無人問津!

我們遇到了十年來最大的麻煩,那就是沒那麼多生意可以做了。











高中數學鄧老師


說說自己的實際經歷吧。

一、開地板店虧18萬。09年大學畢業,找不到像樣工作,因為08年金融危機,就業形勢慘淡。政府導向鼓勵大學生創業,1978年改革開放我國一直重商主義,我的親戚們確實也混得風生水起,其實不光我親戚,我們村裡做生意的人很多。於是2010年我就和同學合夥在自己所在城區開了地板店,投資30+萬。經營兩年我虧光了我投入的所有錢,還不算我這兩年的勞動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看別人生意挺好,好像也很賺錢,等自己做的時候就成了啞巴吃黃連。本來地板行業利潤是比較高的,淨利潤30%都有的,等我們進入做的時候,因為競爭太激烈整個行業利潤下滑到10%,因為我們是一個新的建材市場開業,一下子增加很多同行,對原來的產業形成很大沖擊。然後是兩年的慘淡經營。我退出之後,投靠了自己親戚,在省內各地出差倒閉的市場非常多。記得我第一次去金華,那個雙子大廈附近一片繁華,現在那個商圈,全部倒閉,還開著的店面估計四分之一都不到。浙江省內各商圈都有這種情況。我個人感覺是過度開發,沒有理性分析市場需求的結果。當然這個也很難分析,比如我們當時開店就是拍腦瓜的決定,我們又沒有政府層面的數據,只能是憑著感覺走。

二、老牌企業也舉步維艱。

我現在所在的企業,2008-2012年期間我老闆做8000萬淨利潤800萬,這幾年我們能做3.6億,淨利潤500萬。今年是第16年了,老闆前天盤賬之後很惆悵,利潤越來越差,做生意真沒勁兒。倒是老闆的地皮12年1200萬買的一半,16年2500萬買的另外一半。現在這塊地皮值9000萬-一個億吧。拼死拼活,不如倒騰個地皮。

三、淘寶採購習慣。現在的生意應該全是天貓商城了吧,我買東西都是直接買銷售量最高的。贏者通吃,其他商家都是炮灰。網購導致信息透明化,生意利潤空間嚴重壓縮。那些銷量很高的商品,我感覺利潤也非常差。就跟我老闆一樣,做3.6個億不如7-8年前做8000萬。


風火毒龍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是雷軍的經典的創業名言!

去年年底到一個比較有錢的的朋友家吃飯,吃好飯後大家坐下來喝茶,

閒聊中他說:明年打算不搞建築工程了,準備做下互聯網的創新投資公司,看看好的項目才投資,其他時間就泡泡茶聊聊天,順便出去旅遊.

我朋友,做了20年建築工程總承包,上億的建築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基本都是和大房企合作,

我們很多同學都羨慕這位白手起家的朋友,做的都是大工程大項目,都覺得這就是人生贏家.

可是,誰知道他背後艱辛和創業的辛苦,資金週轉的窮迫呢或者說行業形勢的下行促成他轉行!

所以現在一些有錢人並不都不敢做生意,一方面是市場環境的因素,另外一方面是手頭上沒有好的項目,不去投資而已。

還有呢就是很多有錢人發現一般的生意賺錢很難,還有可能會虧錢,甚至自己有可能血本無歸,還不如把錢存著,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打算冒根本沒把握的風險,因此不做生意,不捲進來,不來趟渾水啊!

一.整體市場環境

在80、90年代的時候,國內物質匱乏,只要是有產品、有貨源根本不愁買家,都是買家想盡辦法、走後門關係等等購買。

但是現在是僧多粥少,商品琳琅滿目。生意越來越難做,是市場大環境所導致的,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各行業的秘密越來越少,商家呢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故意市場惡意競爭,導致市場而已競爭加劇,利潤更加稀薄,這樣造成的就是商家們兩敗俱傷,集體不賺錢。

1.如果是做實體店生意的,成本主要有房租、人工、物料等,都是一年比一年高,其中房租成本更是水漲船高,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2.做實體店生意話,這無疑是最沉重的負擔。各項成本更高了,無疑利潤更加稀薄,可能辛辛苦苦賺的還是血汗錢,最終計算下來還是和上班的工資差不多,但是少了很多風險和壓力。

如果做工廠類型的生意,很容易被墊貨款,現在很多拿貨的經銷商都是要墊款的,基本都是三個月一結賬。不僅很容易出現資金週轉不靈的情況,要貨款賬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有些惡意不付貨款的,說不定還要走法律途徑,更加的麻煩。

3.如果做互聯網生意,沒有互聯網經營的能力,畢竟做互聯網還要各種人才的團隊,組建團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貨源等問題。在互聯網上需要資金更大,說不定損失更大,互聯網不比實體生意,可能一點小失誤就損失巨大。

二.需要具備的能力更多更強

現在做生意並不是90年代的時候,只要敢拼,肯幹,不怕辛苦都能賺到錢。現在光靠艱苦樸素是沒有用了。時代的潮流已經變了。

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市場分析能力,要對市場情況進行分析、競爭對手進行分析、消費者進行分析等等,只有對這些情況都瞭然於胸,才能夠讓自己的決策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

其次還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畢竟沒有生意不是靠談成的,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可以快速的讓對方獲得信任感,達成生意成功的目的。接著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畢竟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不管做什麼生意,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肯定是要進行團隊協作,才能做的更好,因此要帶領團隊完成更好的業績,就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和領導力。我們有了這些基礎的能力,還要具備創新精神,只有創新精神才能夠不被淘汰。

社會時代變化的需求,需要我們具備的能力更多更強.

三.消費者因素

現在很多人都面臨房貸和車貸,生活壓力比較大。

對於消費都是看了又看選了又選,能夠節省就節省。

如果說對於產品或者生意沒有很大的優勢價格,消費者是很難看到。

畢竟現在不是原來物質匱乏的時代,消費者沒有選擇性,現在是產能過剩,消費者選擇空間非常大。還有呢現在主要消費群體偏向年輕化,消費方式更加趨向互聯網,消費者習慣於網上購買,領取包裹。

網上有價格透明,競爭壓力大,對於商家來說利潤空間越壓越小。要想在互聯網上,有一定的成果,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因此並不是說有錢了都不做生意了,是時代的變遷,他們還沒跟上時代的步伐。

畢竟現在有的有錢人做生意還是越賺越多越做越好做。

只是一些有錢人沒看到好的投資項目,不想冒險罷了。

歡迎【關注】老夏,每天分享職場規劃、運營技巧、思維邏輯、市場營銷,團隊管理的實戰類經驗知識.

每天進步一點點,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夏分析師


其實也並不全然是,現在的實體經濟是不好做,一方面受到電商的衝擊比較大,另一方面現在的店面租金、員工工資、原材料價格等因素影響投資成本和經營風險性都比較高,做生意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其中的水很深很有學問門道也多,如果單憑自己的一身熱血滿懷憧憬的做著百萬夢不做詳細的市場調研受傷的只會是自己,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錢人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早已摸透其中得條條框框,在者說現在的有錢人都比較低調,都是悶聲發大財,有好的項目人家早就下手了又何必告訴我們尼!


天地間的囚鳥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對這個問題有比較深的認識。我覺得現在有錢人都不敢做生意,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中美貿易戰、國內實體企業經濟不好,內外環境的綜合作用,使得做生意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很多不景氣,生產經營蕭條,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入就會虧掉,與其這樣,不如守住現在的財富,不去做虧本生意。

二是現在企業稅費負擔還是較重,很多地方的營商環境依然不盡人意,還有一些有錢人還擔心政策不穩定,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前後政策不一致,怕投資進去就出不來,或者會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因此基於這兩個原因,可能很多有錢人就不願意做生意了。


開偉觀察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做生意未必是賺錢的唯一途徑,而且有些生意也不是傳統眼光判斷是還是不是。

時代變化太快了,有些生意,你認為是,很少有人去做了,那些你以為不做生意的人,也一直不缺金錢,他可能做著你認為不是生意或是壓根看不見的生意。

以前覺得,弄個鋪面或是辦個工廠,僱上人,開門納客營業收錢那叫生意。現在這樣的生意要麼是關門溜之大吉,要麼是苟延殘喘,實體生意確實難做。都說實業救國,可是有興國夢想的人多數創業失敗,激情也都消磨沒了,所以大家看到的現象就是愛做生意的人少了。

但是生意作為生財渠道,一定是帶著商道的精神來做。深諳經商規則,不投機,不專營,踏實不迂,逐利不奸,識人擇用,用人不疑,不畏權貴,不媚世俗,悲憫貧窮,圓滑不卑,富貴不亢。和氣生財,賞罰分明。

生意不是簡單的低買高賣,壟斷上游,絕對控制,是在這些最基礎的條件具備之上的一切品質和魅力!



茶入真知


大概看了一些回答,大部分人都在說房租高、人工貴、利潤低,有的感嘆大環境不好,有的人說做生意的人很多競爭激烈,有的怪互聯網……等等。

這些都沒錯,也是這些原因造成很多人不敢隨便投資,因為一旦虧損,再想翻身把錢賺回來,那就難了,所以很多有錢人寧肯什麼都不做,起碼不會虧損。

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我在這裡說一說我的看法: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隨著科技發展,很多產業由人力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大量的農民工進城、農村城鎮化,使得勞動力越來越多地被“富裕”,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前些年很多國企不賺錢甚至虧損,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待它們的態度是寬容的,因為它們“起碼養活了那麼多人”,後來這種“殭屍企業”越來越多,國家也負擔不起了,需要忍痛砍掉過剩產能,由低端製造向高端製造轉型,才能使有的企業有前途,才能使整個國家有前途,那麼砍掉的企業和勞動力就是國家說的“陣痛”了。

2014年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國家解決被“剩餘”出來勞動力的辦法,當時社會上褒貶不一,因為畢竟幾十年來大部分人都是國家“安排工作”的,“鐵飯碗”的思想在很多人的內心紮根,說創業,需要拿出來一代或者兩代人的積蓄,萬一創業失敗是一家人的災難;創新就更難了,因為多少年來這片土地的人從小就被教育“聽大人的話、聽領導的話、聽國家的話”,他們都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

但是,觀念還是一點點地在轉變,更重要的是被形式所逼----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創業沒飯吃啊,所以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生意,一個行業只要有利潤,就會有大量的人擠進來,造成競爭激烈、利潤下降,原本一個賺錢的行業成了一群人的苦撐。

這種情況就象一個池塘,原來的自然生態有一百條魚,池塘的植物、蚊蟲、微生物和魚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圈,但是隨著魚的增加,池塘的生態平衡被破壞,當魚達到一萬條的時候,這個池塘就象一口被煮沸的鍋了……

怎麼辦?

這就提到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實就是把這個池塘挖得更大,水更多,才有可能讓魚活下來。

當我們生產過剩的鋼鐵水泥賣到其他不發達國家修路蓋房了,我們的鋼廠水泥廠的工人就有工資了,就可以帶著老婆娃買新衣服、下飯店了,賣衣服的和開飯店的也能賺到錢了……那些不發達國家窮得沒錢,買不起我們的鋼鐵水泥怎麼辦?我們成立亞投行給他們貸款。他們不會修路蓋房怎麼辦?我們輸出我們的技術和勞動力幫他們修。他們窮得還不起我們貸款怎麼辦?我們收購他們當地的土特產,讓他們賺到錢還貸款,然後把他們的土特產運回國賣或者運到其他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賣。

這是我們國家下的一盤大棋,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那麼現在大家該怎麼辦?

不要著急,一方面,國家在逐漸打通“一帶一路”的各個環節,當這條道路順暢了以後,國內經濟環境會好起來的。另一方面,有能力的、有渠道的人可以著手準備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把生意做到這些國家去。

家裡有積蓄的,先不要著急投資,等等看,艱難的時刻會過去的,保留好手裡的現金,等到經濟轉好再投資。

家裡等米下鍋的,不必在意回報少,找一個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生意做,哪怕是賣烤串,只要踏實肯幹還是不會餓著的。

有錢的不要肆意炒綠豆、大蒜坑害本來就不富裕的百姓;沒錢的不要怨氣沖天、製造不安定因素。

如果稍微關心國際形式的人都會發現,我們國家現在正處於復興之路的關鍵階段,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上都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正是需要大家擰成一股繩頂住壓力支持國家打通任督二脈的時候,衝過這一關就是天藍地闊,而因內部混亂致使分心走火入魔……畢竟覆巢之下無有完卵。

我們都生活在這片土地、這個國家,國興我興,國衰我衰,望我輩識大體、重大義,相信我們的未來必是光明坦途。



太原逸水居


大家好,我是淘寶美工老申。

“有錢人不敢做生意”這種認識是錯的,至少是非常膚淺的觀點,人人有本生意經。我們往往看不到別人辛苦付出的一面,很多人是悶聲發財的。

第一:這個老闆拖欠貨款,卻開著X5

有一個客戶,開X5,但是他做的地攤貨,讓我給他設計一些廣告牌呀,新品宣傳海報呀,經常是幾十塊錢活,但總是不給我當場結算。就算是半年以後,有個幾千上萬,也要崔個半死才很不情願的給。後來,我們就直接不跟他合作了,沒過一個月,他又開著X5回來找我們,說我們的設計有創意,還願意跟我們合作。這一次,我們就提出:現款當場結清。他居然立即答應了。

有錢人做生意,人家不會都講出來的。

第二:生意競爭大,風險大,悶聲發財的很多

在這邊認識了一個很低調的朋友,平常很少見他出來聚會,穿著呀出行都很普通。但前不久,他資金出了點問題,我們一起聊的時候,才知道,他在義烏世貿中心搞了一套房。要知道,義烏世貿中心搞一套房,那不是件小事,可是這麼多年來,要不是他這次資金出了問題,我們想都不敢想。這也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生意,人家不會講出來的。

第三:並不是一定要開個店、租個門面才叫生意

往往我們認識,去街上租個門面、開個店、擺個攤,這是非常傳統的生意。而有錢人做的生意,那叫投資,叫項目,叫未來,人家也看不上普通的小生意,有錢人往往是用錢生錢的營生之道。

每個人做生意的手法不同一樣,有錢人肯定是在做生意的。他們更懂得“賺錢不易”的道理,更懂得“有錢”這個結果是需要努力奮鬥才能實現的。只有懶人,膽小的人有“不敢”這個說法。


淘寶美工老申


如果明白做生意是為了什麼,就可以明白為什麼這麼多有錢人不做生意了,不是因為經濟差生意難做,不是因為租金高,員工高,利潤太低。

01,

前幾年認識一個朋友,他是廣州番禺的當地人,他的故事非常勵志。

他在村子裡面,其他年輕人都在玩的時候,就決定要自己創業做生意。他把一塊地賣了,籌集了資金,建了一個廠。

他的故事被其他老人家用來鼓勵子女。他也的確是勤勤懇懇幹了十幾年,生意不差,賺了些錢,更成為村裡面的創業標兵。

前幾年認識的時候,是在一個飯局裡面,喝了幾杯酒,他就開始抱怨,做了十幾年生意賺的錢全部加起來,已經不能把當初賣出去那塊地買回來了。

如果辛辛苦苦打拼十幾年賺的錢,還不如別人守著幾套房子,一塊地賺的錢,還有誰會去做生意?

02,

我還認識一位老闆,是我早年做業務時的客戶。他當時在電腦城裡面開了個小公司。按理說在20年前在電腦城裡面做生意的都賺了不少錢。但是他告訴我,他的錢主要是這幾年賺的。

前些年電腦城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他也熬了幾年虧了一些錢,等他不做的時候才發現除了供了兩套房子,手上的錢並不多,才那麼200來萬,在一群朋友裡面可以說是比較寒酸的。

後來他的錢也沒什麼地方去,他就做起了私人借貸,有足額抵押的情況下,年利率還可以放到30%以上。

所以這幾年賺錢更快,還做什麼生意啊。

一個做生意不如買房,不如放貸的時代,肯定不是最好的時代。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