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空仓!

连着两天大涨,今天下午看到很多朋友粉丝留言说,自己的账户已经完全由绿转红了,甚至不少朋友开始盈利了。


它们兴奋的同时,其实我内心是比较悲哀的,说句扎心的话,这些朋友也是下跌中找我吐槽,骂我最多的朋友。


我在社群里给他们讲过一个故事,18年在第一次说东方雨虹的时候,当时股价腰斩,都有人嚷嚷着要砍我。


多年来,我其实已经厌倦了大家上涨时候的喜悦和下跌之后的谩骂。


归根到底,这部分朋友,只是把股票当成股票,它就是一个代码,涨跌全凭运气。


但股票的背后是一家公司,你哪怕买100股,你也是股东,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都会直接影响你的直接收益。


既然你是把自己当成股东,那你就不可能只知道公司的代码,你还要知道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的前景,公司的结构,公司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价值,等等一系列硬核的东西,

那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股东


而不是因为市场的报价忽高忽低的来影响你对这家公司的看法。


股价往往是影响你心理波动的罪魁祸首。当你只盯着报价的时候,就会出现下面视频33秒开始处的这种情况。



事实上,这个视频已经被很多自媒体转载过了,但很少有人有版权意识,我们看到的视频水印比城墙皮还厚,根本看不到出处,这是原版视频,更清晰一些。


*****


我知道,很多人打着金融危机的旗号看空。


但就目前为止还完全没有确诊为金融危机,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金融危机真的来了又怎样?


指数跌到2000点以下?平安股价跌到40?招行股价跌到20?茅台跌到500?可能吗?就算ok,真的跌到了,大家觉得是风险还是机会?茅台的酒会贬值吗?茅台账上的千亿现金会贬值吗?平安的保单会消失吗?.....


更何况,我们现在亲眼目睹周围的情况一点一点的在变好,饭店商场开业,马上三月底就有一部分城市的学校要开学,公共交通也开始渐渐运转。


就算因为国外疫情蔓延,导致某些公司的业绩有所影响,那么一些“内需”的行业和公司,总该有所抵抗吧,就算断了出口这条路,不是还有

投资消费这两条路呢嘛!


但其实国外也在变好,我们总在新闻里看到别的国家怎么怎么样,你能保证你看到的信息就是真实的?但真实的情况,老外也是人,在生命面前它们也怕啊,它们也在效仿我国的经验。


不是我太乐观,是我更客观。


一家估值10块的公司,跌到8元,而且还给你4%~5%的分红,我不知道这对于大家来说到底是风险还是机会,如果跌到5元是风险还是机会,如果跌到1元是风险还是机会?


所以,我认为你要考虑的是这家公司能不能消失的问题,而不是金融危机的问题,历史证明,优质的公司不管遇到什么极端情况,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总会平滑过去。


每每下跌,都会有很多看似合理的理由去证明下跌。但股市就是股市,市场先生的脾气谁都别想摸透。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在这个游戏里,不论在资产规模还是在信息接收程度,永远都是小人物,可能有人不爱听,但小人物就该在小人物的圈里生活。


专注自己能专注的,把握自己该把握的,这才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生存的法则。


之前说过一条逻辑线:


股价<基本面<行业规律<宏观经济<政策周期<国运


你觉得,哪些是咱们能把握的,哪些不能。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只能止步于前三个维度,从宏观经济开始再往后就不是普通人能掌控的了。


18年的股市下滑,一度跌落到近几年历史低点,你现在去翻翻当时宏观经济分析的文章,有多少说准了,又有多少文章逆势而行。


据我所知,目前只有世界级别的金融财团,才可以在第四第五这个维度之间游走,在一些民主国家,他们往往可以主导一个国家的政策。


*****


对于公司来说,低估永远是一个区间;对于市场也同样如此,低位从来都是一个区间。


既然是一个区间,为何非要预测和判断那个所谓的底呢?


我们现在看北上广的房价动辄十几万,少则五六万一平米,但回顾几年前,你1w买和2w买又有什么区别?


最近,我们可以看到悲观的人很多,悲观的人多了那么空仓或者清仓的人就更多。


我认为,现在这个时候,空仓的风险要比满仓的风险还要大。这句话有点绝对,我这么说吧,轻仓的要比大仓位的风险还要大。


你可能会反驳我,我躲过了下跌可能造成的亏损,风险哪大了?


我说的风险,最大的风险,不是赚钱赔钱本身,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在于心理,在于情绪。


很多时候,理论上来说没什么问题,站在局外和局内是两个概念,但是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的情绪和心理会影响你的。


你现在躲过下跌的时候有多爽,那么未来踏空的时候就有多难受。当然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它们的投资模式就是赚趋势上涨确定的钱,但如果你本来就是长期投资者,自己没短线的命,却得了短线的病


空仓之后,大涨两天慌不慌?如果一路冲天慌不慌?如果正好如你所愿,涨了两天又跌下来了,你很开心,但是然后呢?在2600点看空的人,我不相信跌到2500点你敢买,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上面的视频的那样。


既然知道现在是底部区域,把视角从市场移到具体公司,会不会更好?专注公司基本面,设置好规则,便宜了就买,贵了就卖,买定离手,爱谁谁。


活在当下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总感慨过去错过一次次的机会,但站在未来,当下就是未来的过去,影响未来的也只有当下。


总得来说,2800点以下,只买不卖,静待花开,是我认为比较合适的策略。对4000点,5000点没信心,总该对“嫖”了好几十次的3000点有信心吧!


至于,明天或者下周会不会跌?我不知道,很有可能会跌,但我们无需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这就相当于,明天的天气咱们预测不了,但是3个月后呢?一定是夏天吧,一定比现在热吧。我们知道这个就够了。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价值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