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國會啟動戰爭狀態抗疫,能否爆發出二戰那種恐怖的生產力?

jiaoyangdier


二戰後75年,人類科技進步如火如荼,地球已經是地球村,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都是全球化的,有的產業人力資源都是全球化的。建設現代企業,如果沒有全球視野,還按照二戰以前的路子走意味著什麼?淘汰。

電子商務讓中國的商品迅速被世界用戶訂購,全球化物流體系方便得比二戰前國內物流還要輕鬆而然。現在的飛機制造,可能發動機是英國的,機尾翼是中國的,翅膀是德國的,飛控是法國的;物聯網讓生產車間佈局在世界各國。蘋果手機大部分在中國完成最後組裝,但不意味著你的手機制造是一流的;實際上在手機行業利潤中,蘋果佔比66%,三星佔比17%,其他品牌合計17%,同志們不要非理性陶醉。

美國把3M佈局在中國,那是出於多方面考慮包括信任。在中國3M醫用口罩銷量第一。下圖是醫用口罩各品牌中國工廠銷量英雄榜

美國啟動戰時生產法案,生產抗疫物資 ,增加了政府權力,可以命令特斯拉生產呼吸機。美國國會有議員提議把醫療物資生產回遷美國。我們需要考慮疫情之後,全球化理念是否會改變,三零貿易方向是否被拋棄。沒有信任,難以合作,疫情讓人重新思考。美國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抗疫物資,重建制造業一定會發生。

戰爭與疫情不一樣,戰爭會封鎖物資,疫情會趕緊送達,戰爭物資基於敵對,疫情物資基於信賴。


雲端美


我並不認為如果美國啟動爭狀態抗疫,能爆發出二戰那樣的生產力?

首先,二戰時期美國之所以生產力那麼旺盛,與時代有關,美國通過發展工業,成為全球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在戰爭時期大量生產銷售各種戰爭武器,大發橫財,同時美國通過移民潮吸引了當時全世界很多頂尖人才,使得美國在技術保持了絕對的領先。

但是,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全球產業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從一窮二白髮展到國力昌盛,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騰飛,打造了完整的工業體系,雖然還不敢稱制造業強國,但已經是製造業大國。

而美國上世紀末進行了巨大的的產業轉移,將大量的低端製造業轉移出去,保留了高端製造業,主要依靠消費和服務業發展,已經不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只具有部分核心技術的壟斷優勢。

其次,啟動戰爭狀態抗疫,只是一種級別的變化,美國人要戰的是病毒,而不是人類,更不是其他國家。此次病毒傳播力高,要真正抗疫,需要全面停產停工,如果這樣的話,本身已經收縮的製造業更加困難,而人們都無法外出,不再消費,從哪裡爆發出恐怖的生產力?

最後,世界格局並非一成不變,美國也不是生來就是世界頭號大國,美國在那個時代,抓住了工業化的機會,又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黃金,俁獨美國實現了逆襲,之後再通過金融玩轉全世界,打造出美元霸權,確立了美國的領先地位。但現在全球秩序正發生變化,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產業革命,才是決定未來全球格局的關鍵了。


財經宋建文


即使美國國會啟動戰爭狀態抗疫,也沒有辦法再爆發出二戰時那種恐怖的生產力了。二戰時的美國和現在的美國很多方面都完全不同了,國際經濟體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二戰時,到1945年,陸軍方面,美國用四年時間內生產了10.84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238.23萬輛各類車輛、25.7萬門身管火炮。空軍方面,美國生產了足足32.4萬架飛機,包括9.9萬架戰鬥機、19.7萬架各型轟炸機、12.39萬架運輸機和5.7萬架教練機。海軍方面,美國生產了6771艘各型作戰艦艇,包括124艘艦隊和護航航母、8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和349艘驅逐艦。

二戰結束時,美國經濟全球第一,GDP佔到了世界的56%,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40%以上,黃金儲備更是佔到了世界的75%。美國的鋼鐵產量佔到了世界的63.92%,石油產量佔到了世界的70%以上。

但這其實要歸功於美國在1894年就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有這個基礎,美國才可以在二戰時瘋狂輸出。

但美國的工業產值早已被中國超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國。2010 年,中國工業生產能力就已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製造第一大國。2013 年底,在世界 500 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 220 種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2018年中國工業產值佔全世界30%,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和。美國工業產值佔世界的17%,日本7%,德國6%。美國曾經制造業工廠遍佈的地區,已經成了如今的鐵鏽地帶,工人失業,經濟不景氣,美國的汽車之城底特律更是在2013年宣佈破產過。

由美國開啟的全球化時代,美國因為有了美元霸權,所以把其跨國企業的工廠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在美國本土則完成了去工業化。雖然美國仍然可以依靠美元霸權和科技優勢薅世界的羊毛,但是美國也失去了大部分工業生產能力。比如這次新冠疫情,美國需要的口罩、呼吸機都還需要從中國進口。美國確實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生產出來。

現在的美國,既得益於全球化,但又因此喪失了工業化的強大生產能力。美國國內既沒有多少製造業的工廠,也沒有了製造業工人的文化了。現在已經沒有二戰時那種在全球範圍內壓倒性的恐怖工業生產能力了。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經濟與財經事件。


上林院


不得不說,當美國啟動戰爭狀態對抗疫情的時候,確實可以爆發出恐怖的生產力。

儘管這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可能大家都希望美國低頭求助,要買我們的口罩、呼吸機。但是從美國這兩天爆發出來的動員能力來看,可能他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

先說口罩。

3m宣佈已增加產量,目前可以年產1億隻口罩。也許我們會嗤之以鼻,說一億隻口罩夠幹嘛用的,確實如此。但是口罩並不是一個特別複雜的產品。我們可以用九天設計出口罩機,用15天實現口罩量產。而美國呢?也許比我們效率低一點,但是也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再說呼吸機。

呼吸機現在是硬通貨,各個國家都希望能購買更多的呼吸機。估計誰也沒有餘量賣給其他國家。特斯拉和福特已經向美國政府表示他們願意協助生產呼吸機,這兩個巨頭的生產能力我們不用太過懷疑。只要技術壁壘不是很高,他們都可以做到。所以從呼吸機方面,未來美國也是不缺的。



醫療是個大產業,複雜程度不輸於航天。我們的生產能力天下第一確實沒錯,但是也不要小看了美國,他們雖然產業空心化,但是擁有的科技巨頭可以隨時,加入到壁壘不是很高的產品生產中。

在高科技領域,我們還需要奮起直追,這還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勝不驕,敗不餒。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國也不是一天倒下的。在這期間兩國在各個領域的競爭都會越來越激烈。這需要我們中華兒女共同努力,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奉獻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


莫水宏觀經濟


即使美國啟動戰時狀態,也不會恢復二戰時期的生產力。

有個詞叫做時移世易,雖然當今美國在全球依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經濟發展結構和產業分佈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二戰時期,美國開始作為中立國,藉助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出售大批軍用物資來積累財富,當時世界諸多國家要麼處於戰爭無暇顧及產能,要麼本身不具備生產核心產品的能力,美國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坐穩了超級大國的地位。

時至今日,美國大量物資依賴進口,並不是美國本身沒有生產普通生活物資的能力,飛機✈️等高科技產品都沒問題,更何況是普通生活所需,而是生產成本高,比如美國生產一個杯子成本10美元,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可能僅僅需要2美金,即使加上運輸費,稅費等,本身價格也沒有優勢,於是乎大量依賴進口,專心發展和生產高科技產品。於是乎美國很多產能都轉型,企業放棄一些毫無競爭力的產品,轉而投向更有競爭力的領域,此時即使美國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徵用企業生產線,企業短時間內也難以進入狀態。

比如現在疫情蔓延,口罩,消毒用品,防護服都是重要的醫療物資,哪個商品美國也能生產,甚至質量優於其他產品,但是產能呢?本身這類企業在美國境內的生產力並不強,需要重新購買設備,增加市場線,而且國外的員工也不一定會冒險去生產,美國即使重啟戰時狀態,產能也不會短時間滿足所需。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對於世界霸主美國來說,無孔不入的新冠病毒比歷史上任何強大的國家對美國的威脅都要大,能讓全美五十個州全部淪陷。美國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的確診33073例,死亡409人,確診人數遠遠超過西班牙,穩居海外新冠疫情第二大爆發地,僅次於意大利。

因此美國實際上已經啟動了戰爭狀態,特朗普總統就宣稱自己是戰時總統,號召全世界的美國企業為美國生產口罩等醫療物資,但美國如今很難爆發出二戰那樣恐怖的生產力的。

首先,美國抗擊新冠病毒的動力遠遠不如二戰時打擊德國日本等法西斯軸心國的動力充足。對於唯利是圖的美國來說,抗擊新冠是被迫的消極的,因為與新冠病毒作戰不僅無利可圖而且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這樣的賠本生意,美國政府缺乏熱血澎湃全力以赴的動力。

而二戰時的敵人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冠病毒,而是實力遠遠不如美國的德國日本意大利法西斯軸心國,美國幹掉法西斯軸心國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名利雙收,可以確立美國的西方霸主甚至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當然有充足的動力全力以赴動員出恐怖的生產力。



其次,醫療產業比如口罩等大多是一些低利潤率的輕工業,因此美國忽視輕工業,保留都是高科技的軍工以及金融等暴利行業,導致現在醫療物資的產業鏈已經不在美國了。因此現在美國面臨著口罩以及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不足,特朗普甚至讓民眾和醫生把口罩消毒反覆使用,因為這些都是一些無暴利可圖的產業,所以美國壓根就沒想到遷回國內,現在新冠病毒肺炎已經爆發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面臨的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輕工業的生產力。

因此讓美國爆發出二戰時那樣恐怖的生產力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美國政府與民眾既沒有二戰時同仇敵愾的動力,也缺乏製造這些醫療物資恐怖生產力的客觀條件。如果美國疫情全面失控,造成股市崩盤經濟崩潰死亡人數暴增的嚴重後果時候,特朗普很可能像打貿易戰那樣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挽救美國股市與美國經濟,不得不與中國進行抗疫合作,讓中國恐怖的醫療物資生產力來拯救美國。


厚德載物49847


截止24號,美國確診病例已經達到4.6萬,單日增幅超過1萬,其惡化趨勢甚至超過了高峰期的中國和現在的意大利,未來形勢非常不容樂觀。中國為全球疫情的防控爭取了這麼多時間,而美國疫情卻惡化至此,可見這完全是其領導層不作為造成的。由於各方輿論壓力和各種數據打臉,美國政府不得不有所作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啟動國防生產法案來抗擊疫情。這個法案是根據二戰的戰時生產法案制定的,加上之前美國宣佈的緊急狀態,其實目前美國全國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這就是一場戰爭。


在二戰中,美國全面啟動戰時生產體制,一共生產和改裝了了131艘航母,近30萬架飛機,超過10萬門火炮,9萬輛坦克,利用恐怖的軍事工業產能,美國成功幫助盟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奠定了自己戰後第一超級大國的地位!那麼到了今天,美國的工業產能到底能不能重現當年的輝煌呢?
▲美國二戰轟炸機生產車間

在冷戰期間可以說美國的工業產能依舊恐怖,由於蘇聯這個超級競爭對手的存在,美國必須保證自己足夠的軍工生產能力才能夠在軍備競賽中保持不敗之地。而蘇聯垮臺以後,美國開始了自我膨脹模式,由於美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美國只需要操控金融規則就能夠不斷地割韭菜,並且限制其他國家發展,相比於實體經濟而言,這簡直太輕鬆了。所以美國從冷戰結束後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向外產業轉移,除了六七十年代的電子信息產業轉移之外,這一階段將更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幾乎全盤托出至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美國經濟也徹底空心化。


▲只要印鈔票就能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誰還勞動?

目前來看,美國工業產值雖然仍舊非常很高,但是主要集中在一些附加值高的尖端產業,諸如電子芯片、高端原材料、航空航天、武器裝備等等方面,一些中段和低端的配套產業幾乎流失殆盡。美國在2017年的工業產值約3萬億美元,接近德國全面GDP,但是佔全年總GDP的比例已經只剩15%左右。反觀中國2017年的工業產值已經相當於美國、德國、日本的總和,佔全年GDP的比例則達到了33.9%!到了2019年,中國工業產值已經幾乎是美國的兩倍,差距顯而易見!

▲歷年來美國
製造業增加值佔比

美國現在雖然啟動了戰時生產體制,但其實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因為美國本土並沒有多少真正的中低端醫療用品生產公司,更沒有配套的產業鏈支持!就拿最簡單的口罩來說,美國的無紡布產量還算比較可觀,但是除了3M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口罩生產線,也沒有可以製造口罩機的公司,所以必須要對外採購口罩生產機器才能最快速度建立起這樣的產能,而訂購、安裝、調試、培訓工人這幾個環節加在一起都得最少一兩個月時間,等真正生產出口罩,疫情早就失控了。



那麼美國自研口罩機可以嗎?國內比亞迪、格力、五菱、中國航天工業等企業不是兩三個星期就成功研製並且開始出貨了嗎?但是基本上做不到,口罩機生產需要各種不同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需要各種不同的工藝和機床打造,而美國本土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產業工程師、工人和機床,也沒有配套的下游產業,甚至連最基本的無菌車間和流水線都可能找不到,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向外採購,這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比直接買口罩機花的時間可能還要長三倍以上時間!
▲中國航空工業16天就研製生產出了全自動口罩機

也正是因為美國實體經濟空心化,所以導致醫療物資缺乏,即使動用戰時體制也無法保證充足供應,因此才“發善心”豁免從中國進口醫療物資的關稅,美國政府現在甚至動員醫院和居民自己手工裁剪製造口罩,這還是那個技術領先高大上的燈塔國嗎?其實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此次疫情過後,美國肯定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產業定位,並且大力支持製造業迴流本土,而這又將伴隨強烈的抵制全球化情緒,在目前全球分工已經十分明確的情況下,美國要支持自己的製造業,必然會與現有國家產生更大規模矛盾,而這最後很可能只能通過更大規模的貿易戰甚至軍事衝突解決,這就是未來的世界!


軍武吐槽君


這是肯定的,中國和日本幾乎在一個月內就將口罩等醫療物資生產恢復到了疫情爆發前,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其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工業生產實力如果發揮出來,那麼美國的疫情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即使如此,美國已經錯過了抗疫的最佳時機。


從口罩到呼吸機,美國完全可以在大批量恢復生產。口罩、防護服、呼吸機,這些美國急需的醫療物資,其生產技術要求和生產條件實際上並不高。比如說口罩,中國的五菱公司口罩日產能接近100萬隻,比亞迪的消毒凝膠日產量達到30萬瓶;日本的夏普將生產液晶屏的潔淨室轉為口罩生產線,日產50萬隻。3M公司和漢威聯合公司這些美國企業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而美國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已經表示:只要工藝圖與原材料到位後,特斯拉馬上就可以將車載空調的技術運用到生產呼吸機上。路透社報道,在2月28日的一次會議中,特朗普政府已經考慮通過國防生產法迅速增加國內口罩和防護衣的產量(2017年曾用過一次)。只要美國的企業像戰時那樣開動馬力,短期內恢復醫療物資的大規模生產不是問題,這就是工業大國的潛力。


即使美國轉入戰時狀態抗疫,也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從中國的戰疫實踐來看,中國在1月23日開始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疫情,以中國強大的國家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也都花了兩個多月才控制住了國內的疫情。而美國的特朗普政府已經錯過了中國和歐洲國家給美國爭取的抗疫窗口期,現在美國的疫情出現爆發式增長,日均增加一萬名確診病例的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本週超越中國累計確診病例是必然的,而由於檢測試劑不足和檢測費用太高,實際的確診病例遠遠大於公佈的數據。而美國的抗疫措施又無法達到中國的嚴密程度,一些必要的封閉和隔離措施又沒有能夠及時採取或者嚴格執行。再多的口罩生產出來人們不戴又有什麼用呢?對付新型的新冠病毒,需要體系作戰,而美國的體系作戰能力又不及中國,即使轉入戰時的生產狀態和採取和中國同樣的嚴厲防疫措施,美國的新冠疫情在上半年也是難以控制住的。


雲霄飛翼


美國去工業化很徹底,美國保留最掙錢的軍工,高科技產業,民用工業不是說恢復就恢復了的!



富強駕校666


美國肯定可以爆發二戰時期的恐怖生產力,但是這些只是說在醫療產品方面,而且產品相對不具有競爭力!

1、先說能不能產的問題

美國科技高度發達,就單從口罩生產企業來說,就有3M等很多廠商,所以不存在技術壁壘的問題!3M公司完全可以在美國本土重新建立新的口罩廠,然後開足馬力生產就行!

2、劃不划算的問題

美國的廠商在中國生產,其實這已經說明了中國生產的口罩更有競爭力,這是得益於中國完備的產業鏈的!一旦美國在國內設立工廠,那麼產品的競爭力肯定不如中國產的!一旦疫情過去,貿易繼續按照全球化的模式來走,那麼美國的工廠還是遲早得關!

3、有沒有辦法解決

正常來說,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關稅的增加來解決的,或者通過對口罩廠商的大規模補貼!但是,這和世界貿易規定的原則是相悖的!而且,美國的補貼除了得到和國外同樣的商品,其它的成本都被生產過程消耗掉了!所以,只要貿易還要是全球化,那麼美國產的口罩就不會有競爭力!

4、最後說說恐怖生產力的事情

總的來說,美國如果想要獲得大量的產品,技術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現在和二戰不一樣的是產品生產出來以後的消耗問題!二戰期間,美國的工業產品因為戰爭的緣故,並沒有可替代性,而且生產的大部分產品是軍事消耗品,所以企業只管產就行了,反正銷路不愁!現在就不一樣了,如果美國自己產的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是不會有人願意購買的!那麼企業就沒有辦法回本,最後就只能慢慢破產了!如果美國打破經濟的全球化,那麼美元霸權又會不攻自破,美國在世界的地位同樣會下降!

所以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所以,總的來說,美國確實擁有爆發恐怖生產力的潛力,但是現在卻沒有爆發這些恐怖生產力的實力和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