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地辦理退休,工齡怎麼算?是否按檔案算工齡,為何?

wsy20084499


在異地辦理退休,工齡的認定和本地退休是一樣的。鋼性條件一是養老保險統籌繳費滿15年(包括視同繳費年限),二是到法定退休年齡,彈性條件各地區存在差異。

一般情況下,在本地繳納養老保險,到異地辦理退休的比較少,因為異地退休有些規定和本地有差異,戶口遷移,社保轉移比較麻煩,不如在本地退休省事。如果在本地辦理退休到異地生活,只要每年按時完成社保認證就可以了,省事省力省錢,一般本地退休為首選。

如果你在本地工作並繳納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到異地退休注意以下幾點:

一、戶口及養老保險轉移。

二、如果你是1992年前在企業單位職工,1993年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和1993年後實際繳費年限的工齡認定是否銜接,如果銜接有差距,就需補繳費(各地執行有差異)。

三、如果你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繳費還是比較統一的,2014年10月1日開始繳納養老保險,2014年9月30日前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如果你在2014年前有在企業單位工作經歷,後招錄到機關事業單位,在企業單位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各地也存在差異,比如有地方只認定在國企工作時的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在民企、合資企業則不予認定。這就必須補繳費。

總之,在本地繳費到異地辦理退休,辦理手續是個細活,一定到社保部門諮詢清楚。


龍泉居士abc


這個題目表述的不夠清楚:

1、異地退休?是同省還是外省?是省內不同市還是異市?

2、參加的是什麼險種?是城鎮職工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以下按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不同省份辦理退休為例來簡單介紹:

1、退休前,一定要辦理合檔手續。

這裡包括兩大塊,一塊是檔案,一塊是實際繳費年限。這是必須要做的一步。否則直接影響到養老金。

在轉移個人檔案前,一定要提前調檔,審閱一下其中的資料是否齊全,尤其是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同志,要諮詢兩地具體的要求。例如某地只要求檔案中有招工表即可,但有個別省份不僅要有招工表,可能還有要求必須工資單的。

否則,檔案一旦調走後發現缺少資料,補充起來難度就更大了。

2、養老保險改革之後的工齡,如果沒有實際繳費年限,那麼對退休沒有任保意義。改革前的工齡,需通過檔案中的資料加以認定。

3、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兩者會累計為繳費年限。

不知是否說清了,有問題留言交流。


老王觀職場


在異地辦理退休,工齡怎麼算?是否按檔案算工齡?你的理解基本上是正確的,如果在異地辦理退休,首先要符合在異地辦理退休的條件。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在異地辦理退休,最起碼需要具備這幾個條件。一是在異地參保,養老保險關係或是基本賬戶在異地;二是在異地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至少在10年以上,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以上;三是在異地繳費年限不滿10年,但是戶籍關係和養老保險關係在異地並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那麼在異地辦理退休工齡是怎麼計算的呢?這裡所指的工齡主要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兩個部分。在異地辦理退休,如果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都在異地的,其中視同繳費年限需要提交個人檔案才能認定,首先個人要向當地社部門提交自己的主要工作經歷,社保部門根據你提供的工作經歷,對照個人檔案的記載進行工作工齡的認定,如果屬於國家承認的工作年限,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如果其中有的年限不能認定為國家承認的工作工齡的,需要從視同繳費年限當中刪除,如果個人檔案無法支持個人提交的工作經歷的,個人還需要到原單位或是檔案管理機構查找能證明自己工齡的歷史資料。

如果涉及到社保關係的轉接問題的,比如在原籍所在地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後來離職到外地就業,或是在1992年之前在原籍所在地的國有企業工作後來離職到外地的。或者是視同繳費年限是在原籍,但是實際繳費年限在異地,並符合在異地辦理退休條件的人,在異地辦理退休時,都涉及到養老保險關係的轉接問題,在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時,原籍的社保部門在辦理實際繳費年限的轉移時,同時也可以註明視同繳費年限的具體年限,但是這種註明一般在異地辦理退休時,也是需要個人人事檔案來做認定的依據,如果檔案資料不齊或是不完整的,同樣無法認定。

在異地辦理退休,對於退休工齡的計算其實和在本地辦理退休是一樣的,都是按照累計繳費年限來計算。比如在原籍視同繳費年限10年,實際繳費年限5年,在異地實際繳費年限10年,那麼需要將原籍的養老保險關係轉入異地,個人人事檔案關係轉入異地,在辦理退休時,由異地工作單位出具提取檔案介紹信提取個人檔案,交社保部門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你的檔案工齡全部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那麼你退休時的累計繳費年限還是視同繳費年限10年,實際繳費年限15年,累計繳費年限25年。

綜上所述,在異地辦理退休,首先要滿足在異地辦理退休的條件,在工齡計算時,如果涉及到異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的,實際繳費年限需要辦理養老保險關係的轉移,視同繳費年限需要辦理個人人事檔案的轉移並提交給異地的社保局,再加上在異地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退休工齡或是繳費年限。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在異地辦理退休工齡怎麼計算?是否按檔案算工齡?為什麼呢?其實我們的工齡它是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叫做實際繳費年限,另外一部分叫做視同繳費年限,那麼自己的實際繳費年限是跟自己養老保險的繳費有直接關係,當然在異地辦理退休的前提條件是你曾經在這個地區正常參加養老保險,並且累積年限達到10週年以上,才可以在該地區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但是你的這個工齡主要是根據你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還有就是你有沒有視同繳費年限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只有在企業單位參加工作室,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那麼才會認定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方式確實是根據個人檔案中,所記錄的工作年限為依據來認定的。

如果說你有視同繳費年限,那麼提供相應的個人檔案才可以認定你的工齡,並且每一年都需要有相關的工資變動表,還要有相應的招工表,那麼才可以認定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加在一起,就是你的總的累計繳費年限,那麼以此來確定自己退休金的待遇。


懂社保


在沒有交養老保險年代開始工作的應按檔案資料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