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你能做到不逼著孩子學習,讓她(他)像韓寒那樣發展嗎?

asd57362118


作為父母,你能做到不逼著孩子學習,讓她(他)像韓寒一樣發展嗎?

我的回答:除非她(他)有資本說服我。

01 沒有一個父母從開始就放棄孩子的學習

沒有一個父母從開始就放棄孩子的學習,除非萬不得已。韓寒的家庭也是如此。

韓寒的父親是當時高考制度恢復後最早的一批中文系大學生,這樣一個知識分子怎麼會不在意孩子的學習呢?韓寒從小就上了一所不錯的幼兒園,說明父母對他的學業是抱有期望的。只是後來韓寒理科實在不行,又有其他明確目標,父親才簽署了休學書。

02 有天賦,也有決心

縱觀韓寒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的成功一方面來源於天賦,另一方面則來源於決心。每當他決定做一件事,他就會做到極致,寫作是,賽車是,博主亦是。

他的父親正式看到了孩子的這些特質,才願意放手一搏。

在一次採訪活動中,有人問韓寒:你的成功有多少百分比來自於父親?他回答:百分之八十二。

而我覺得,父親只是給了他信任和機會,成功的關鍵還在於他自己。

如果孩子不是天賦異稟,那麼就讓孩子穩妥地走求學之路。如果孩子確實有專長,也要看孩子是否有經營專長的決心和毅力,否則放任他就等於害了他。

03 學歷是否影響未來的事業?

如果不學習,沒有文憑,是否會影響孩子打算從事的事情?如果影響,果斷要堅持學業。畢竟不是小打小鬧,牽涉到個人的未來。

總結

父母要綜合評估孩子的能力,性格,天賦,再決定是否要堅持讓孩子走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之路。

另外,個人認為,我可以接受孩子不是學業最好。但是,對於他喜好的事情。希望可以堅持下去。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


兔丫丫說早教


作為父母,我不贊同逼著孩子學習,但也不會放任不管。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何發現或者創造孩子學習的環境激發他們的內動力是很重要的。韓寒就是發自內心的愛寫作,賽車。

韓寒的成功是個例,但也是必然。他有愛寫作的父親給他的薰陶,和他愛書如痴的狀態,最後在寫作上有了成就,他也是愛學習,但不是教育大綱要求的,而是他喜歡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父母應該發展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功夫用在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而不是逼孩子學習。



風度翩翩大男孩


對於這個問題中所提的不逼著孩子學習,我不能做到,我想作為普通人的大多數都做不到,個人規劃可以自己決定,但是學業一定要完成,因為目前為止通過學業依然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有效途徑。況且韓寒在決定不上學時,他的人生已經有了top1。

最近一期《天天向上》裡分別用黃覺和章齡之兩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向我們展示了大部分父母對於教育這塊的矛盾之處。其實這兩個家庭的教育方式看似不同,實則相同,只是方式不一樣罷了。章齡之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除了生活起居還有網課作業,對於平時忙於拍戲的章齡之來說,一天的任務缺失繁重,面對孩子的靈魂考慮“你還是以前的那個媽媽嗎”?她也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這個假期徹底放鬆一下。但是也會擔心孩子的學業跟不上才下定決心堅持上網課,當然也會出現我們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雞飛狗跳”。黃覺家看似快樂學習的背後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讓孩子學習,並不是完全放鬆的讓孩子玩,媽媽在分析了孩子不適合網課後選擇自己把所學課程歸納總結,然後以孩子易接受的方式去學習,她也會每天安排孩子練鋼琴,也會堅持讓五歲的女兒每天練習芭蕾舞。不過更多的是將知識貫穿到生活裡。

“逼著”孩子學習的原因

  • 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top1:現在最讓父母焦慮的都不是輔導作業,而是各色的輔導班,為什麼媽媽們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都報了幾個輔導班,即便是堅持不報輔導班的家長看到別的小孩學習各種輔導班,心理也會動搖,也會焦慮自己的做法到底對不對?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至少一個top1,他的人生會更有歸屬感,成就感,責任感。

  • 讓人生有更多選擇:其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我們自己的人生就是缺乏選擇性,很多人每天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我們打心眼裡希望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性,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嘗試、學習去實現這一目標。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這也只是為人父母的教養職責。

  • 讓孩子學會堅持: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可能性,之所以沒有實現大部分原因是缺乏堅持。就像黃覺妻子教孩子學芭蕾舞,孩子在練習下腰時就是很抗拒,但是作為媽媽她沒有退讓,依然是堅持讓孩子每天練習。她的一句話我很贊同“我可以接受孩子學會某項技能後覺得自己不喜歡而放棄”,但是我不能接受孩子是因為這個事情太難了不想堅持而放棄”。讓孩子學會堅持,只是想發覺他更多的可能性,這個技能即便是成年後離開了父母也會受用一生的。

  •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其實才是很多父母最終的目的,每天“逼迫”孩子正面學習任務,養成定時定點學習的好習慣。擁有終身學習習慣的人在面對困惑和迷茫是總能適當的找到情緒發洩口,也能擁有更宏觀的認知。

總結:其實不管是哪個教育模式,最終都是為了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然而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決定了孩子教育就要因材施教,所以方式方法很重要,沒有哪一種教育模式是適合所有孩子的。我們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並持久的堅持下去。


我是心若繁花,一個注重家庭教育的媽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關注。


欣若繁花


根本不可能,也絕對不要。

這世界上有天賦得孩子很多,像韓寒那樣的孩子是有,但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有天賦的那一個。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說韓寒的父親。

韓寒的父親叫韓仁均,他本人非常熱愛創作,曾在故事會等雜誌上發表大量故事和小說並獲獎,舉幾個例子:1980年,韓仁均散文《棉花》,獲《青年報》“祖國頌”徵文一等獎。《筆名之戰》獲全國百字小說大賽三等獎。(1980), 1986年《頭版頭條》(1986年)獲《文科月刊》文科杯二等獎,《現代畫展》被收入江西省出版的《微型小說選刊》1990年,韓仁均 《暗號照舊》獲《故事會》第五屆全國優秀作品大獎賽三等獎;

1991年,韓仁均的作品《難成眷屬》獲中國最佳新故事獎

1992年,韓仁均的作品《難得糊塗》獲第七屆《故事會》全國優秀作品大獎。

1994年,韓仁均的作品《壓在箱底的花棉襖》和《新官上任》獲第九屆《故事會》全國優秀作品大獎賽二等獎;

1994年,韓仁均《養豬難賣》獲中國新故事學會第二屆全國微型故事賽微型故事獎;

《沒有盜賊的失竊案》獲1995年《故事大王》好作品獎,《退一步海闊天空》獲《故事會》全國優秀作品大獎賽超短篇故事三等獎。

等等…

從1980年到1999年,韓寒父親一直堅持寫作並且持續獲獎。永遠不要低估家風和遺傳這兩件事情,甚至當韓寒代表作品三重門問世,業內質疑是其父親代筆。

虎父無犬子,韓寒的天賦其實是可以溯源的。

其次,韓寒本人也不是沒源頭就輟學的,他是在1999年的時候就獲得新概念一等獎,那時候的新概念真的是是非常有含金量的獎項,之後的第二年韓才不去上學專注創作。

以上兩點非常之關鍵。

我本人天資普通,沒有過人的天賦(也許是沒挖掘吧…反正就是一普通人),其次我的孩子在我的培養之下,獲得非常優秀的成果或者是獎項之前,我也當他是一個沒有天賦的普通人,這兩點都缺乏的前提下,我是絕不可能的讓他自由發展的。

這是沒有成功率的冒險。

(配圖為韓寒與其父親)



茜月閣玩具


作為父母,我無法不逼著孩子學習。

雖然有很多退學創業、大字不識的老闆僱傭大學生的故事,但在整個社會來說,畢竟是少數。對於我們這些處在社會中下層的大多數來說,唯有學習,才是成就自己成就家庭的出路。唯有學習,孩子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不逼著學習,成為“洗剪吹”的幾率遠遠大於成為“韓寒”的幾率吧!

對於“逼”,我覺得家長能做的在於方法與度上。

逼,不是處處緊逼與打罵。重在平常的潛移默化與言傳身教,幫助孩子養成“自律”。

我的孩子問過我,要是以後她做環衛工怎麼辦。我告訴她:靠雙手勞動正經工作,沒什麼不可以。只是希望你能好好學習,以後更多的選擇擺在你面前,任你選。



家有二公主


學習,是獲取成功最容易的一條路,但也不是唯一的一條路……我覺得有些問題需要父母自己想清楚吧,你們希望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你們自己覺得什麼樣的人生是好的!

學習,絕對是終身的事,不僅僅是孩子…韓寒雖然在上學這條路上與普通人不一樣,但是他肯定是一直在學習的。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也要找到孩子的興趣,以及自身的特點,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揮他的能量!


我是媽媽也是自己


作為父母,尤其是中國父母,大多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自然而然會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也會對他們要求嚴格。所以,在我看來,大部分父母都很難做到放任自由。我覺得該管教還是得管教,原則性的問題不能不管,但是也要適當給孩子自由和關愛,保護孩子的天性。祝您的寶貝學業有成!健康快樂!



娟子隨心記


我想所有做父母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既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又希望孩子可以不斷學習,慢慢變得優秀


之前看到書上有這麼一段話,我也是非常認同,分享出來,與你們共勉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四又青年


我不行,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韓寒,畢竟沒有一個人是熱愛學習的,這是他在人生路上必須的風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對他日後在社會上發展是有利無害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做他喜歡的事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都是他要接受的現實。如果現在不逼他一把,等到他以後長大成人因為低學歷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他和你都會後悔以前的任其自然生長的態度的。


馨晨的島


我家孩子今年6歲 剛開始我比較著急 經常會逼著他學習,後來發現這種方法作用不大,有時甚至還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厭惡學習。我是通過這4點來引導孩子學習的,效果非常不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91fb611b0fa4913bbec7bffef1184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