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微信之父張小龍出生地

【點睛】得雪峰山之堅韌,得蓼水河之靈秀。前人遵照堪輿之學,參合星象之術,擇取南起龍頭石,北訖馬安石,在號稱“九曲回灣水、七星傍明月”的風水寶地上,依水建街,依山設景。

高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微信之父张小龙出生地

高沙鎮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邵陽市西部,洞口縣南部,為湖南省總人口最多的建制鎮。距洞口縣城16公里,距邵陽市區90公里,距省會長沙320公里。

高沙地處雪峰山麓蓼水沖積平原之上,古時蓼水溢洪改道,去雪峰山北向8公里處地勢趨於平緩,四野開闊,泥砂堆積,地勢增高,山環水抱,天然形勝之區,物產豐富,遂成膏腴之地,“高沙”因此得名。當地盛產大米、生豬、鮮魚、柑桔、茶葉、木材、楠竹和特種藥材等。蓼水河貫穿全境,屬資江水系。

高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微信之父张小龙出生地

高沙是湘西南重鎮。在西漢時期,劉遂為都梁候,高沙屬都梁國,後改名為都梁縣。到三國時候,都梁縣改名武岡縣,高沙屬武岡縣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武岡州衙署“置分州署(全名為武岡高沙分州署)於高沙市”。清道光25年(1845年),又設千總駐軍於此,高沙更成為軍事要塞。

高沙是湘西南重鎮。在西漢時期,劉遂為都梁候,高沙屬都梁國,後改名為都梁縣。到三國時候,都梁縣改名武岡縣,高沙屬武岡縣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武岡州衙署“置分州署(全名為武岡高沙分州署)於高沙市”。清道光25年(1845年),又設千總駐軍於此,高沙更成為軍事要塞。

高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微信之父张小龙出生地

得雪峰山之堅韌,得蓼水河之靈秀。前人遵照堪輿之學,參合星象之術,擇取南起龍頭石,北訖馬安石,在號稱“九曲回灣水、七星傍明月”的風水寶地上,依水建街,依山設景。

秦漢時建街,唐宋時稱市,明清時臻於鼎盛,訖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五里長街、煙景繁華;以“小南京”的美稱馳譽大江南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遍佈全境,境內有高沙古商城、蓼湄中學、曾氏宗祠、雲峰塔、觀瀾書院、青雲書院、樾蔭亭、水南橋、黃埔軍校培訓基地舊址、牛江明代古村落等多處名勝古蹟。尤以老街至今仍保存著的以十八茅灣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片的較為完整的歷史街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高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微信之父张小龙出生地

1969年12月3日,張小龍就出生在高沙古鎮十字街,並在此度過青少年成長及求學時光,後於洞口縣第一中學高中畢業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並先後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張小龍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加盟騰訊公司後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並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中國創新人物”。

悠久的歷史、豐厚的人文,2004年2月8日,高沙鎮被當時的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重點中心鎮;2014年2月19日,由當時的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高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微信之父张小龙出生地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如今的高沙更是成為湘西南一顆閃亮的明珠:其北距懷邵衡鐵路洞口北站僅18分鐘車程;南距邵陽武岡荷塘機場僅18分鐘車程 ;滬昆高速 (G60)與洞新高速 (湘高速S91)成“丁”字狀穿境而過,並在大水互通及高沙互通設有切口。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及縣鎮公路所織就的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系統,不僅給八方遊客來此旅遊觀光帶來極大便利,也給高沙未來的振興騰飛堅實了“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金色羽翼。(劉佑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