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呂布排名是第一猛將,當真趙雲的武力不敵呂布嗎?

何昆峰



作為一名雲粉來說,更希望趙雲能贏,不過呂布的武力值確實要高一些。而且他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之中,漢末兩絕”是羅貫中內定的第一名。

趙雲的武藝應該緊隨其後,差距不是很大,相鬥百餘合,基本不存在下風。

接下來!根據二人的戰績,簡單的對比一下


一、趙雲單挑張郃,與呂布單挑夏侯惇

穰山之戰,趙雲單挑曹魏一流武將張郃,十餘合(毛本為三十合)將其擊敗;滎陽之戰,呂布單挑曹魏強一流武將夏侯惇,數合(毛本也為數合)之間將其擊敗。

夏侯惇的武藝,肯定是略強於張郃的,畢竟他能跟關羽單挑三次而不敗。四五十合能擊敗呂布帳下的高順。張郃的最佳戰績,是單挑張遼四五十合不敗。


因此!從趙雲對張郃,以及呂布對夏侯惇這兩場打鬥來看,呂布的戰績更好。


二、一對多廝殺

同樣是穰山之戰,趙子龍獨戰張遼(毛本為許褚)、于禁、李典曹營三將,最終突出重圍而走;虎牢關之戰,呂布獨戰關羽、張飛二將,三十合之後,不分勝負;濮陽城之戰,呂布單挑許褚、典韋二將,之後獨戰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併成功撤出戰場。

張遼、于禁、李典三將,綜合武力肯定是不如關羽、張飛二人的。跟濮陽六將相比,差不多隻有一半的水平。趙雲這一戰雖然精彩,卻仍然沒有呂布完成的好。


因此!從這幾場一對多的混戰來看,呂布的戰績更好。


三、箭術

呂布轅門射戟,一百五十步開外,一箭正中戟上小枝,帳上帳下無不喝彩。趙子龍江東接應諸葛亮,一箭射斷來船蓬索,徐盛等人大驚失色。

兩家的難度都非常大,呂布轅門射戟,一則距離很遠,二則小枝會隨風搖擺,三則命中的目標過小。趙子龍射斷蓬索,一則來船正高速移動,二則來船左搖右擺。


箭術方面,兩人算打成平手。


四、耐力

趙子龍長坂坡大戰一天一夜,斬殺五十幾員將領,救出了後主阿斗。趙子龍的耐力可稱三國第一。反觀呂布,打鬥中最久的一次,應該是與張飛戰百餘合。


所以!耐力方面應該趙子龍佔優


五、騎術

呂布胯下追風赤兔馬,騎術妥妥的位居三國第一,所以趙子龍處於劣勢。

六、箭防

趙子龍截江奪幼主,面對周善部將幾百人的亂箭,趙雲用槍紛紛將箭挑下水中,箭防能力非常了得;呂布被圍下邳請援一節,將女兒(成年人)綁縛在背上,先被關羽、張飛、劉備各自堵殺了幾陣,呂布無心戀戰而走。許褚、徐晃也領軍至,幾路軍馬亂箭齊發,呂布及身後的女兒毫髮未損。


因此!在箭防方面,兩人基本能打成平手。

總的來說,呂布除了耐力稍弱之外,其他方面大多略有優勢,或者平手。所以,呂布的綜合實力稍微要強一些。


愛尚文史


看過《三國》的小夥伴都有耳聞,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的武力排名!但是很多三國迷把呂布和趙雲作比較,因為呂布排第一趙雲排第二,問題在於二個人在《三國》裡沒有真正交過手,所以很多趙雲迷很是不服!

那麼下面小編就來分析一下呂布和趙雲武力排名到底誰高誰低!“飛將軍”呂布,成名的方式都是以一敵多,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一人大戰劉關張三位武將,早知道其中二位是可以排進三國武將前十的存在!還有一戰呂布戰曹操六將,我能來看看都有誰,六將分別是典韋和許諸、夏侯淵、李典、樂進。這六位都是三國有名的武將,雖然無論是三英戰呂布還是呂布戰曹操六將,最終結果都是呂布不敵而退,但是能在如此情形下還能全身而退,縱觀《三國》中的猛將,無一有這等實力!可謂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最出彩的一戰是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人後救出阿斗,趙雲勇猛不必多說。在三國中也是世所罕見!趙雲在《三國》沒有敗過,這是非常罕見的,這說明它不僅武力過人,政治謀略也非常出色。趙雲平定益州後用霍去病的故事勸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還有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這些說明他政治眼光還是更長遠的。




在小編看來,無論是“飛將軍”呂布,還是“常勝將軍”趙雲,各有各的長處,個人覺得單打獨鬥呂布更勝一籌,要是兵團作戰趙雲要比呂布強!用現代話說就是,單挑選呂布,團戰選趙雲!


筆畫龍蛇


本文依據三國演義,正史不列入討論。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呂布武力、弓箭都堪稱是天下第一,巔峰期的趙雲肯定是戰不過巔峰期呂布;但是,如果是巔峰期的趙雲對酒色過度的呂布,那肯定能獲勝。

呂布巔峰期當然是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演義中最經典的橋段之一,也是呂布封神之戰。

按照原著說法,在對戰三英前,呂布先後秒殺河內名將方悅、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擊敗河內太守王匡、孔融部將武安國、公孫瓚,嚇得八路諸侯膽都破了,均稱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而八路諸侯中,是包括孫堅這種準絕頂級別的高手的。

三英的實力也都是公認的,其中張飛和關羽都是絕頂高手,劉備也至少是公孫瓚級別的一流高手。關於三英戰呂布,原著是這麼寫的: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從上面這段原著內容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張飛單挑呂布,最多可以堅持50回合,關羽看到張飛落入下風后過來幫忙。

2、體力充沛的關羽聯手體力嚴重下降的張飛在30回合內打平呂布,但呂布處於守勢。

3、劉備上場後,三人聯手,呂布逐漸頂不住,但可以全身而退。

因此,可以認為呂布=關羽+張飛。不過,此時的呂布處在巔峰期,關羽和張飛初出茅廬,還在成長期。

呂布和張飛一共打了三次,兩人第三次戰鬥時爭鬥80回合不分勝負,張飛為報丟徐州之痛,越戰越勇,而呂布不僅成為了公敵,且城池一點點的流失,銳氣已然耗盡,100回合時,呂布漸漸劣勢,不敢再戰,鳴金收兵逃回了徐州。

不過,第三次時,張飛武力已達到頂峰,而此時的呂布因為酒色過度,身體損耗嚴重,最多隻有巔峰期的7成左右。

趙雲巔峰期是長坂坡

長坂坡是趙雲的巔峰時期,七進七出數萬大軍中,陸續殺死了五十多名曹營的將軍,並奪得了曹操的寶劍——青釭劍。堪稱呂布之下第一人。

趙雲雖然沒有直接與呂布交手,但即便交手,當然也不是呂布的對手。不過,趙雲是典型的敏捷型英雄,他使用的槍重量輕、攻速快,對戰呂布時只要充分發揮速度優勢,就可以彌補力量差距,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略佔上風。

但從長時間來看,趙雲仍然不敵呂布。如果兩人都處在巔峰期,那麼趙雲面對呂布可以堅持120回合左右,略勝於張飛。


散仙讀史


不一定。

首先不論真實史,單從《三國演義》論。

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虎牢關三英戰呂布,轅門射戟,等等。呂布確是一員猛將。當年曹操擒獲呂布時,呂布嫌繩子太緊,希望松一點。曹操說:伏虎安能不緊!這也側面說明呂布勇猛。

趙雲

常勝將軍 長板坡七進七出,漢水之戰…,而且在後三國時期,依然掛印出徵。可見趙雲也很勇猛。曹操在長坂坡之戰時也因愛惜其。說到:真是一員虎將。不準放箭,要生擒他。

總體來說他們都是猛將。但是不同的是呂布乃是掛帥之人,四方征戰,為虎將。而趙雲則是劉備的貼身侍衛。負責安保工作。無論長坂坡之戰,還是截江救阿斗,都是為劉備工作,為儒將。

所以從個人看法,我們常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如果從活躍度,參戰名氣。趙雲可能打不過呂布。但是從演義裡分析,趙雲也可能打的過,至少是五五開。畢竟他們也沒打過。而且三英戰呂布,才打敗呂布,可是張飛和呂布單打時也是平手。這就說明武將之戰,決定因素很多。

最後,這只是從演義中我個人的看法,有不同請分享,交流一下。


楚酒三醉亭角尋風


我個人認為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應該是首當其衝、排名第一的猛將。而且是再無人能敵、無人能齊的。而趙雲儘管也當時是蜀國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之一,並且,在震驚歷史的“長坂坡”一戰中,在曹軍的千軍萬馬中,懷抱“阿斗”,左衝又擋,如無人之境。從此趙雲在歷史上偉名遠揚,威振四海!說來,趙雲在三國時代,也確實是手屈可數的一員虎將。可是,據史書記載:當年趙雲之所以在長坂坡一戰,顯得異常兇猛。其中是有原因的。據傳,當時曹操正在山坡上觀戰,親眼目睹趙雲的英勇風彩,心中甚是喜愛。決定要生擒他,其目的是收服他,讓他為自己效力。於是讓傳令官傳達下去:不能放冷箭,不能傷害他!由此可知,當年趙雲之所以能夠在曹操的千軍萬馬中居然還能生還,其實是曹操愛惜將才的迫切心救了他;其次,我們再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歷史長河中的呂布。由於呂布此人,不但武功高強,又變化無常,不講誠信,在江湖上有奶便是娘,於是他漸漸成了當時的眾矢之敵,早年以孫堅等頂級高手聯合八方諸候,企圖滅他,結果倒被呂布殺得抱頭逃竄。後來曹操又聯合劉備去剿殺他,那知,劉、關、張三人聯合起來才只能與呂布戰個平手。最後,曹操也只能是無奈的暫時罷手。由此可見,當時的呂布是何等的偉猛!難怪世人流傳下來這樣一句話:人中的呂布,馬中的赤兔!再說說,當時在三英戰呂布中的關羽其人:殺文丑、宰顏良不費吹灰之力。在萬馬軍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特別是他千里走單騎,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如走熟路。可想而知,他的武功又是何等的了得!縱觀如此,當時劉、關、張他們兄弟三人聯在一起,還是奈何不得呂布。由此可見,在當時,要是單從武功來論的話,趙雲是根本不能與呂布爭鋒的。呂布堪稱第一號猛將是無可非議的!


瓜鄉人家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猛將。在三國前期,他所向無敵。但他無敵的前提是,他達到了巔峰期,而其他有的人則還遠沒有達到巔峰。因此縱觀整個三國時期,如果所有人都處於巔峰期,很難說誰能奪得第一猛將的稱號。

呂布在三國出場之時,他的武藝基本已經定型,接近自己的巔峰武力了

他出道很早,跟從幷州刺史丁原南征北戰,與各種強悍的少數民族部隊廝殺。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武藝不斷得到鍛鍊,經驗也越發純熟,他的天賦得到了充分發揮,因此他一出場就無人能擋。

呂布最為人所稱道,也最讓他奠定第一武將地位的一戰,莫過於獨戰劉關張三英。隨著後來關羽,張飛的成名,別人對呂布的實力更加推崇。畢竟除了輸給過呂布,關羽和張飛在三國演義中一對一正面交鋒從來沒有輸過。他們也成了頂級武將證明實力的最好標杆,馬超如是,黃忠也是如此。

作為手下敗將的關羽和張飛都沒人能正面徹底擊敗,獨鬥劉關張三人並全身而退的呂布成了最大贏家,世人自然把他推上第一猛將的寶座

但其實三英戰呂布之時,呂布的年紀比他們三人都大不少,正是武將最巔峰的年紀,而且早就身經百戰,武藝接近天賦所能達到的極限。而關羽,張飛年歲尚且不大,所經歷的亦不過是一場虎頭蛇尾的黃巾之戰,對付的不過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自身天賦還遠未得到全面開發。這一點,從張飛之後在 徐州與呂布單挑能大戰上百回合也可以看出,張飛在不斷地進步,而呂布的天賦已經開發到盡頭,進步幅度極為有限了。這種情況下,他們兩個無論是誰一對一面對呂布自然都不敵。

可惜的是,當關羽,張飛經歷一次次戰鬥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最終達到巔峰。昔日的勝者卻已經命喪白門樓,他們內心或許很想能在自己巔峰與巔峰呂布再戰一場,洗刷昔日的恥辱,只是再沒了機會。

同樣,馬超少年時,武藝沒有達到巔峰,差點被韓遂的手下閻行殺了,但這能說明閻行能打敗巔峰馬超嗎?

因此,我認為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典韋,許褚這些人的巔峰期並不會比呂布遜色,只是可惜沒有機會能讓他們所有人都可以在巔峰之時交手,證明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婁南散客


先分享舊作一首:

《打油三國》

漢末黃巾亂,四野如鷹揚。

諸侯勤聖駕,遺禍起蕭牆。

何進遭內宦,董卓擅朝綱。

王允施美計,呂布斷黃梁。

群雄逐天下,中土動刀槍。

何惜荼百姓,我自爭廟堂。

孟德奮譙郡,朝野養韜光。

南征並袁術。東討拓海疆。

奇策戰官渡,剩勇定北方。

兩戰敗韓馬,一舉蕩西涼。

千古傳歌賦,百世誦華章。

魏武揚鞭憶,老驥伏櫪殤。

孫權小兒輩,江左魚米鄉。

長江恃天險,良將有周郎。

赤壁鏖兵盛,草船烈火狂。

襲後渡白衣,殺關取荊襄。

火燒連營寨,紅染千里妝。

自此三分定,由來五代昌。

劉備無家業,將領唯關張。

浮萍少堅定,前景最悽惶。

徐庶燒博望,水鏡薦南陽。

抵足隆中對,立雪臥龍崗。

借兵取川蜀,伐謀定漢江。

六出岐山岙,七擒孟獲王。

姜維守劍閣,鄧艾渡陳倉。

後主方縛手,吳國又歸降。

曹氏打河山,司馬篡晉皇。

雞鳴犬吠少,十門九戶亡。

掩卷嘆霞晚,扼腕倚欄窗。

喜看晴明日,風流舞蒼茫。

三國演義中,已經定位呂布為三國前部中第一勇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並以劉關張,曹操六部將來襯托呂布之勇。此一時期的趙雲還是黃口孺子,當然遠不敵呂布。關羽可以斬顏良誅文丑都撼動不了呂布的地位。

中部三國以長坂坡為界限,奠定了趙雲勇冠三國的第一武將的形象,大有得趙雲得天下的架勢。

後部三國以馬超為父報仇為界限,殺曹操丟盔棄甲,並大戰許諸數百合。

此三人基本上是三國演義書中三個階段的頂尖高手的代表。當然關羽張飛典韋許諸龐德等人也是頂尖武將。但是除了關二爺以外,其他人大多成了陪襯。

所以,呂布和趙雲基本上是相同的地位,巔峰的時候如果他們相遇,應該是難解難分。




絳珠999


在《三國演義》裡,雖然在呂布和趙雲之間更喜歡趙雲,不過單就武力來說,趙雲真的不敵呂布,不過呂布想擊敗趙雲也沒這麼容易。

呂布和趙雲兩個人沒有直接交過手,所以只能從他們和其他人的交手情況來推測兩人的差距。

呂布的表現在《三國演義》無疑是非常精彩的,虎牢關他先和張飛打了五十幾個回合不分勝敗,然後關羽上去助戰,關張聯手還是三十合戰不倒呂布,這個表現可以說很驚人了。畢竟關張兩個人都是超一流的高手,別說擋住他們聯手三十合,其他武將能和他們中一人戰平都算非常了得的表現了。

此外呂布還十合左右擊敗夏侯惇,于禁、樂進兩人聯手被他殺敗。夏侯惇也是一流武將,而樂進武藝和張遼接近,呂布對於一流武將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呂布唯二的兩次失敗,一次是敗給劉關張聯手,一次是被許褚、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六人聯手擊敗,不過這麼多人圍攻才敗,反而證明他比其他武將高的多。

趙雲的單挑記錄也很出色,剛出場就和袁紹手下的大將文丑打了五六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和許褚大戰一番以後還能擊敗張郃這樣的一流武將,長坂坡時身上帶著阿斗連殺了五十多員曹將,漢水之戰讓徐晃和張郃不敢迎戰,公平條件下單挑無一敗績,而且從沒受傷,這個表現非常穩定,足以算超一流的武將了。

不過從趙雲與文丑兩個人對戰的結果看,趙雲比呂布要差一些。文丑、呂布都和公孫瓚打過,呂布在虎牢關擊敗公孫瓚只用了數合。而文丑則是花了十幾個回合才殺敗公孫瓚,可見呂布的武藝要強於文丑。

另外在對付一流武將時,呂布殺敗夏侯惇只需十個回合左右,而趙雲面對張郃時十幾個回合沒能拿下,所以綜合看趙雲和呂布相比要略遜一籌。

但是呂布要擊敗趙雲也沒那麼容易。文丑雖然不如呂布,但是他曾經擊敗徐晃,而許褚在面對徐晃時兩個人大戰五十多個回合打平,顯然文丑要比許褚強,趙雲自然也要強著一些。許褚單挑呂布都可以二十合不分勝敗,趙雲上去至少打五十多合沒問題。


不沉的經遠


趙雲的武力抵不抵呂布,不能靠臆斷,因為臆斷沒有考量根據,也不能靠間接考量,比喻趙雲曾戰勝過某某,而呂布戰勝不了某某,所以趙雲就必定能戰勝呂布。這種幾何學上的同理可證根本不能用於複雜的活生生的人類身上。因為甲勝過乙或乙勝過甲,除了自身條件的主觀因素外,還有外部客觀條件對人的影響。即使甲或乙自身,也會受彼時彼地的自身身體或心理變化的影響。不過時也命也運也,趕上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譬如擂臺賽,只能一戰定輸贏。除非趙雲的長槍和呂布的畫戟真正決鬥過,或多次決戰過,才能真正認定趙雲和呂布誰的武藝更強。否則就如同評論三國關羽和大唐秦瓊誰武藝更高一樣不靠譜兒。


作家王天祥


小時候聽《三國演義》故事,講故事的人給三國英雄的武力有個排名,叫“金呂布,銀馬超,銅趙雲,鐵典韋”,認為呂布、馬超、趙雲和典韋是三國中頭四號猛將。不知道這種排名合不合理,但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應該是毫無疑義的,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

《演義》中,趙雲和呂布沒有過交集,當趙雲還只是一員不知名的小將時,呂布已經名滿天下,其中虎牢關前一戰,獨擋各路諸侯,連殺多員大將,最後和關羽、張飛、劉備三人決戰,也堪堪戰成平手,可見武力之強。即便是董卓死後,呂布自領一路人馬征戰,在戰場上單挑也從未輸過。濮陽一役,于禁、樂進二人聯手也擋不住呂布,而曹操也差點命喪於此。

而《演義》中的趙雲,也是神勇非常,長坂坡一役,七進七出;甚至到了年老之時,依然能力斬韓家五將。不過,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五虎將時,趙雲位居關羽、張飛之後,論武力,應該也和這兩位不相上下。如果參照關張雙戰呂布不下的案例,趙雲單人,應該也是打不過呂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