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了,一事無成,後半生怎麼活的有意義?

素面菩提


五十歲了,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沒有目標,沒有主見;二是眼高手低。

你以前都是沒有目標地去活著的,一般把希望寄託在配偶身上,或者光聽長輩的話,或者把未來寄託在兒女身上。

這是為別人而活著,當配偶離開,或者小孩長大,有自己生活了,或者長輩去另外一個小孩家裡住,你就沒有主心骨,沒有目標了。這是沒有主見的表現。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有個朋友,畢業的時候,工資都拿回家給父母親養弟弟,28歲結婚後,就辭掉工作,回家帶小孩。後來一直兢兢業業做好家裡的各項工作。她覺得,自己把家庭的事情做好了,丈夫就可以在外就可以用心做好工作。認真教導孩子,小孩教好了,自己就滿意了。

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母親和妻子。但是她在幫助別人進步的過程中,沒有為自己未來考慮過。十五年之後,事業有成的老公越來越看不慣她的保姆形象,經常不回家。處於初中的小孩也很嫌棄她,經常和她頂撞。她算算自己已經差不多五十歲了,覺得很失敗,事業也沒有,老公不接電話,一事無成。而且她每天還要照顧生病的姐姐,說侄子不理。她把身邊所有人都照顧好了,唯獨沒有自己。

這是自己沒有目標進步的事例。還有一種,就是把目標定得過高,十幾年過去了,願望達不到,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有一個親戚,年輕時候,做生意不錯的,當時有一定的積蓄,如果慢慢發展,也會不錯的。但是他看到朋友買了大城市的房子,認為自己比他還要厲害,於是也到大城市發展。原來的積蓄在大城市裡很快就消耗掉了,去打工,又總覺得那些老闆不賞識自己,錢少的工作他不肯做,工資高的別人不招他,高不成低不就的, 自己做生意又做不好,現在快五十歲了,也還是打零工,居無定所。

其實,五十歲,按現在的社會狀況,並不算老。離退休至少有5~10年,而人認真做事情一年,好好利用工資,就會在經濟上有一定的收入,按照自己實際情況踏踏實實過日子,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希望你早日定下心來,開始先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在經濟上,或者學習上,實現了,再慢慢把目標定高一點,半年過後,一定會覺得自己有所成的。


玲瓏平生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回顧一生有很多感慨和無奈,小孩基本成家立業,如果還一事無成,我想就做好一下幾點吧:一是有個好身體,人到中年萬事哀,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最悲慘的。在抵抗力下降的年紀,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和適當的運動是不可少的;二是有個好的心態,古話說得好,“三十不豪,四十不富”,過了創業的黃金期還是一事無成,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報復社會,一顆平常的心面對一切吧,切不可自暴自棄;三是有個好的工作,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回顧和總結自己一生失敗的原因,找準自己的定位,腳踏實地從自己最熟悉的工作開始,一步一步的來,也許10年之後還能創造一番事業。你們覺得呢?



深林觀海格鬥世界


人生就像一臺戲,主角是自己,只要自己精彩演繹,觀眾的喝彩無所謂;人生像一本書,每個人都在書寫著不一樣的經歷,或欣喜,或悲傷;或精彩,或乏味。

五十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性格已成型,情緒已成穩,家庭已穩定,沒有青春的浮躁,沒有孩子的拖累,看淡了世態炎涼,看慣了人間冷暖,平淡、平靜、清素、舒雅,正是享受人生的好時節。

一事無成,只是自己的主觀感覺、個人感受,只要減少慾望,降低標準,不要無緣無故地攀比,豁達樂觀、心平靜氣地享受生活,不失為一種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的生活態度。

五十歲,如果生活還沒有著落,完全可以再奮鬥一把,演繹不一樣的精彩,成就不一樣的歲月。冰心先生說“生命從八十歲開始”。人生五十,身體良好,心態端正,在當前社會中,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憑著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脫離“一事無成”的苦海。這就需要有“生命從五十開始”的勇氣和擔當,需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果敢和力量,需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毅力和堅韌,也需要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歷練和磨礪。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只要努力了,拼搏了,奮鬥了,等待你的,一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美好前景。






MARSMAN


就看你怎樣理解‘一事無成’這個詞了,芸芸眾生——多大的事才叫事?結婚早點的五十歲兒女已經成家立業了。對農村人來說只要自己身體允許要麼繼續種地要麼出外打工掙錢防老。

城裡人就不一樣了,男人六十才退休,女人五十退休了(企業50歲退休,事業單位55)。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不同,受的教育不同,愛好和自我修養更是不同,有人退休繼續學習,不需要有多大的成就,主要豐富自己的眼界,讓自己看的更遠。

其實能成最大的事就是有個好身體,老了更要身體好,這樣不給孩子添麻煩。兒女能放心踏實的工作,這就是最幸福的大事。



君敏一心


五十歲風光和不風光一樣,反正你再有才幹也成不了明星了。

六十歲有權和沒權一樣,反正你馬上就要退休了。

七十歲有錢和沒錢一樣,反正大家都步入老年了。

八十歲身體好最重要,自己能夠照顧自己,不拖累別人。

九十歲就已經很滿足了,老天爺叫去也沒啥遺憾了。


東方評史


五十歲,正是黃金之時,無論是學識,還是人際關係皆達頂峰,只要有志有抱負,什麼事都能幹,都能創造奇蹟。

古代,姜子牙,八十才遇文王,幹出一番驚天動地大事業,廉頗年邁,一頓三遺矢,還力爭上陣殺敵,今天,鍾南山八十多,還捨生衝鋒在抗疫前線,為制服冠毒而奮鬥,……大器晚成,比比皆是,你才五十,就老氣橫秋,不覺可笑嗎?振奮起來吧,重新立志,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衝鋒陷陣吧!





頑皮的小老頭


五十歲了一事無成,這是早年沒有規劃,沒有努力造成的結果。

五十歲的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兒女成家立業的時候,生活,工作壓力大。五十以後,等兒女結婚生子也就基本沒事了,這個時候,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五十過後,要規劃好後半生的生活,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心裡要有數,要一清二楚。

五十歲可以涉足養殖業,比如,養雞,養羊,養牛,養豬等,有了收入,生活才會有保障。


正義說事


這個問題我同意電影中一句話:

活著,從來不是為了自己。

而孔子有句話叫著朝聞道,夕死可矣.!

毛主席也教導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

所以,仍然要加強學習,觀察社會,好好生活。不能沉淪。

五十歲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只是步入中年,後頭尚有許多大好年華呢。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黃忠八十三,刀劈夏侯淵,咱們能與名人比但做點事情,只要有益身心家國,正能量的事,什麼都可以,少年人最怕自曝自棄,自甘沉淪,老年人最怕沒事做。中年人更要自強不息。

西方許多大企業領袖都是六七十歲才起步的。

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才五十歲,可以的。


默玄吟雷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大眾化的問題,就是說基本上除了那幾個精英從小就知道自己人生該如何規劃然後最終通過自己實現夢想以外的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樣,八歲大腦就長全了,以後也就不發展了。能力和本事知識和技能,後邊也沒有多大的變化。正如你現在去做小學生的題會發現你做不了。因為你之後的人生也沒有多大提高,只是年青的時候會以為未來會更好。事實上到了五十歲你會發出你智力和八歲一樣,能力和二十多歲一樣,本事也差不多。只是年紀大了體能下降了。二十多歲時你吃喝有父母所以你輕鬆,五十了你只能靠自己還要給孩子支持,所以你用二十歲的能力,二十歲的本事,二十歲的積累,二十歲的擁有去支撐另一個二十的小孩。和五十歲的你和愛人,有老有。你就會很累,一事無成是必然的。因為所有人和你一樣都是一事無成的。所以後半身一般就是活成幾樣個,一個就是看著你二十歲的小孩和你當年一樣以為自己以後會更好,其實他可能還不如你。因為社會發展比過去快。競爭更大。然後就是五十歲的你如二十歲一樣去活。重新去面對。其實有一點不變的有的人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有的上大學出來打工了,有的失業了出來打工了,有的四十出來打工了,有的五十出來打工了。你會發現其實幾年都沒變化,還是要打工。只是你出來時就是和十八歲的人,初中的個,高中的人搶同樣的工作。你的同事會比你孩子還小,但也沒什麼因為他們十八歲出來打工,到五十歲時還是會出來打工,全都一樣的不會有人有什麼前途。這就是真實的人生。所以不要去追求什麼人生的意義,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就是當在當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和家人良好的溝通。和外界以觀眾的心態看戲就可以了。雖然你還在社會的舞臺上,但你和社會是脫了在大節的。社會發展到當下還會到未來,而你永遠只在過去。就在十八歲面臨工作生活面對社會的那個狀態不管你多大年紀都是這樣。七十了還是這樣。所以你再過二十年還是會和別的人一樣。還要面臨養老就業。有的就去拾垃圾了,他們年青一些時,都以為自己是人物的,只是社會現實就是,最成功的就是五十多還能當下保安。幹到六十多,然後就去拾垃圾。然後子女給點,就這樣生活著。領點社保,就這樣度日還想幹點啥時有的就離開人世了,想一想他的一生最好的時候都很普通。所以你的困惑不是你的而是眾生的。你身邊的那些現在一天看起來相模想樣的以後全是這樣。最好的就是有固定工作退休的,他們可以不是太為了生活而緊張,但是別的事上是一樣的。這一層人並不多。也就幾千萬。別的非制度內的全都一樣的。但曾經都是這個老闆那個老總的。也都幹過很多事經歷過很多。最終就是這樣度過一生。所以上年紀了就好好的努力成為下一代的基礎是最好的,讓他們少奮鬥幾年,擁有實在一些,如果你沒有做到第一代要作的積累你的子女還得重新來做這第一代的積累如果他們也做不到,那你的子孫也會一代接一代的在這一層面轉下去,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年青時努力讓自己擁有多一些,上年紀後要做墊腳石把一切給子女。如果自己一無所有的,那就接著像年青人一樣去活一樣去奮鬥就可以了,這樣可以讓你的子女,多一個無用的人幫助也會比完全無人幫助要好,但有的就不會這樣就是,還我行我素的,不懂得去扶持子女,以為子女會有出息,自己還幹混,最終這樣的人家幾代都如此平常不會有發展的。所以那些一心為子女的,自己再無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都可以幫上綿薄之力。而我行我素老來還講面子裝B的人家就是家裡有苦經的人家。


饕餮生煎


很多人覺得:“激情,活力,奮鬥”這些充滿熱血意味的字眼或許只屬於年輕人,年輕人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擁有無數試錯的機會,他們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即便被人輕視,也會在未來獲得“莫欺少年窮”的高光時刻。而對比之下,年近50還一事無成的人就該認命,既然奮鬥了大半輩子還碌碌無為,那就該收收心思,接受得過且過的人生。但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娛樂圈常有“大器晚成”的知名演員,他們十年磨一劍,通過自身實力征服觀眾。而在其他不同的行業和領域,50歲時重新出發的人也不在少數。

雖然古人曾言“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但這並不代表50歲的人生就一定要認命。我舅舅今年55歲,前兩年他的工作才走上正軌,他是一家小型外貿公司的小老闆。我舅舅是外公外婆唯一的兒子,外公外婆孕育了六個孩子,其中五個是女兒,只有最小的舅舅是兒子。所以,從小舅舅便是家裡的天之驕子,小時候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混世魔王。在父母和姐姐的寵愛照顧下,他一直要什麼有什麼。

上學期間他不務正業,把壞學生該乾的事兒做了個遍,畢業後他在家裡人的幫助下隨便找了一份尚算穩定可餬口的工作,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了十幾年。雖然早早娶妻生子,但他完全是孩子心性,別說對自己的小家庭沒什麼責任感了,對外公外婆和媽媽小姨們都不假辭色。

雖然家裡人一直幫襯著他,但小舅媽後來還是沒跟他過下去,帶著孩子和他離婚了。被離婚後,小舅舅才幡然醒悟。當時,他直接辭去了之前的工作,準備隻身到北京打拼。當時小舅舅的年紀還不大,家裡人覺得他開始有責任感了也沒阻止。

但在外漂泊了近十年後,他還是一事無成。到了快50歲那年,他突然跟家裡人說要創業。最開始,大家都不相信他,只覺得他又在整么蛾子,但不久後他就拿出了詳細的創業計劃書,還拉著幾個小姨入股。當時,大家權當支持他,從沒想過能把入股的資金收回來。但現在,小舅舅的公司逐漸走上正軌,大家也由衷欣慰。50歲的確不再年輕,但你依然擁有奮鬥的機會,只要你夠堅定,不害怕失敗,年齡也只是數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