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後臺開發,前端說改個東西要兩天,但我感覺撐死2小時,怎麼辦?

韓本熙


只有菜b才會把自己劃分區域,什麼前端工作人員,後端工作人員,什麼運維,什麼開發,什麼硬件管理,什麼軟件開發,越菜越分


柳正我


本人有五年前臺開發經驗,2年後臺開發經驗,實際上我覺得後臺可能比前臺還要容易,在不考慮比較深的技術壁壘的情況下,前臺有原型圖,我需要百分百還原,再加上畫面特效,用戶操作特效等挺麻煩的,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點卡半天很正常,只要不是特別簡單的需求,說隨便兩個小時搞好的我是不怎麼相信的。轉後臺之前,本來以為很難,結果後臺寫起來真的就是好快,我經常做到無聊到沒事做把人家的活攬過來一起做,後來還是前後臺一起搞了,後臺框架搭好以後,剩下的只是業務接口實現而已。總的來說,前臺入手容易精通難,後臺更多偏向框架的靈活使用。不要瞧不起前臺,特別是某些後來開發人員覺得不就是寫個界面麼?但我想說界面的邏輯不比後臺簡單,前幾年曾經去參加一個公司的面試,以後後開發人員跟我在那裝,一個勁的說就是前臺而已,很簡單的事情,說了好多次,把我說煩了,我就跟他探討前後臺,屁都不懂的面試官,就一新生蛋子,最後我說你公司連面試官都這水平,與我期望不符合,要過來簡歷就撤了,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技術的人一般都是那種一知半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悠的人


我的寶貝叫小豬


我就是做前端開發十年了,其實你這個問題在職場中普遍存在。就像以前我認為,後端不就寫寫接口,一個接口10幾分鐘的事情,墨跡個半天沒出來一樣,總是很埋怨,其實你真正去實操的時候,發現並沒有這麼簡單,細節的東西特別多。

前端說需要兩天時間,可能考慮某些改動涉及會影響到其它功能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測試評估,並且前端的開發,比後端還多了界面這一塊開發的時間,這界面調試往往最費時間,這是很多後端開發人員沒有考慮到的。

總之,前端評估可能是一個相對寬泛並且預留了一定空間的時間,也許他能答應2小時做完,但能保證真的做好了嗎,沒有隱患問題存在,這些都是要考慮的,畢竟前端一發布出去就不好在升級版本改動了,這也就是他和你評估時間存在較大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十年程序猿


作為一個15年以上前端開發人員,而且是包括前臺UI設計外加表現層頁面代碼實現(就是把效果圖做成靜態html頁面外加jQ效果)。

說到前臺頁面增加、修改功能,有些時候得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有些頁面結構規整,改變幾塊區域的內容,把另外的補充進去就行了。

但是有些頁面結構複雜,並且整體視覺要求比較高,例如網站首頁,改變其中幾個模塊,就得考慮整體對稱問題,左邊少了一個,右邊的內容就多了,結果網頁底下就不一邊齊了,這是無法接受的現象,所以需要再調整相關的其他好幾個模塊的樣式,也就費時一點。

不過,話說回來了。即便這種比較麻煩的調整,如果僅僅是處於“調整”範疇,80%以上的活,個把小時是完全可以搞定的。但是,之所以告訴後臺要兩天也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你以為一個公司,會給每一個項目組配一個UI及前端設計人員嗎? 你想老闆也不想。所以,一個UI加前端,基本手裡經常是排著三五個項目,告訴後臺兩天,實際上表示的是等把排隊在前面的弄完了,再忙你這個,基本兩天就過去了。

想提前,那就只能去找領導,讓領導批准加塞就行了。不過就不知道別的項目的後臺或者項目經理樂不樂意了……


IT-ACE


圖一,安裝完oracle,sql,db,mysql後,負責數據庫開庫的叫做底層,

圖二,負責瀏覽器視窗頁面上能看見的什麼東西的一律叫前端。

圖三,負責整個視窗界面看起來很舒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們一般叫他們ui.

項目經理拿到項目,會給底層大致講解一下,然後底層會根據講解開庫做系統,然後給前端代碼。前端拿到代碼寫入頁面然後整個系統大致完成,接著ui介入,ui根據客戶需求制定界面,再轉回前端,雙方共同負責界面達成。接著就輪到測試上場了。一般測試的外號文雅點叫清道夫,難聽點叫擦屁股的。然後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就是全棧工程師了。在測試過程中負責整個系統測試,運行,並找出各個部位的bug,並修復它,然後寫出報告,報告將直接提交人事或者財務,根據描述部位對相應人員做出處罰。

這就是軟件設計部門的整個工作流程。所以,你說後臺開發對前端有疑問,就有點納悶。前端有問題,和你後臺開發什麼關係?

至於什麼後臺開發。。。。。好像外包公司起這名的比較多。





無線改變世界


剛做後臺開發吧,沒碰到過你覺得要做一星期的活產品經理告訴你他認為這麼點活兒最多一個小時就能搞定吧。我以前碰到這種情況都是請對方自己做,兩個小時能搞定的事你自己做做就是了,什麼?談職責?啥時候一個後臺開發人員有評估前端開發工作量的職責了?


太陽E10000


根據你說的,這個改動涉及到的邏輯肯定比較簡單,那麼排除前端偷懶等負能量因素,我們分析一下時間可能用到什麼地方:

既然是前端,那麼不可避免要重新設計界面,如果界面上增加幾個輔助性的顯示項,只要根據經驗加幾個

之類的就行,怕的是增加的幾個元素比較重要,那麼界面元素如何排列,背景圖片要不要更換或製作圖片等等都要反覆討論測試;

前後端的數據傳輸與轉換處理肯定需要時間,這裡也涉及到前端的處理邏輯。

當然,按照經驗,誰都不願意把預計時間算得可丁可卯,因為這樣就是給自己上緊箍咒了,萬一真遇到什麼問題耽誤了被領導罵怎麼辦?

所以,時間有水分是肯定的,是不是像你想的那麼大還真不一定。


tiger545


你兩小時能完成人家兩天的工作量,產出是人家八倍!!!那你是不是可以跟你的領導建議下,把前端的任務交給你,讓老闆給你開這個前端雙倍的工資,你承諾產出比現在的前端多4倍,然後你每天只要幹4小時活就能完成任務。

多贏局面啊:

1、服務端工資再高也不可能比前端兩倍還多,現在前端都不便宜!你大幅漲薪了,而且每天工作時間少一半,你賺大了;

2、老闆少花了一半的錢、產出卻擴大了一倍,老闆賺大了;

3、那個可憐的前端可以讓他滾蛋了…

希望這個辦法能讓你們公司長命百歲😂😄😂(我是不是太壞了)


橙小站


前臺可能是對技術要求不高,但是需要調試優化的東西多,因為涉及到用戶體驗,具體到一個樣式、一個動畫及界面配色都要精心設計,反覆修改!所以花的時間比較長!


小草隨風1668


經驗不多,做過工業控制單片機的程序,人機交互佔用代碼量70%,30%是真正的實際運算。為什麼?即使在工業環境,職工也不是按照你想好的順序去操作。他們會誤觸、胡亂按(工人麼,你懂得)。即使只有一個小塊屏幕,幾個按鈕,他們也會來回按。所以需要相當的代買來鎖住一些控制。也需要一些代碼來“顯得”系統有反應,不然他們會連續按造成錯誤。然後還有一部分代碼作為看門狗。

跟人打交道比跟機器打交道要難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