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落地說之終端-不是實體門店不行了,是你的實體門店不行了

終端真偉大的前提

唯有笨功夫、笨人、笨公司

才能實現壓倒性勝利

時代的列車滾滾向前,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正以商品化、信息化、城市化、供應鏈等核心支撐要素髮生演變,對於零售、對於線下門店的生存和發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

疫情的來臨,線下門店終端更是遭受重創,但掌握了新工具的終端在疫情期間的銷量不降反增?這一場疫情的發生,本質上是對傳統線下終端升級的倒逼,更是一種淘汰。我們要深刻領會“人類之所以取得進步,就是我們學會使用工具”這一普世真理。

可以肯定的是,線下門店這一商業載體,永遠不可能消失,變化的僅僅是工具而已。我們一定要善於利用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革命,在這場革命中,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倖存者,一定是勝利者。


— 1 —

重新定義實體門店

不是實體門店不行了

是你的實體門店不行了


(一)深度分銷永不過時,關鍵在於你如何提升效率

很多企業在面對互聯網衝擊時,對深度分銷是否仍有必要、能否長期存在等提出了疑問。我們的看法是,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從發達大城市到欠發達城市到欠發達鄉鎮層級較多而息息相關,在未來可預見的相當長的時間內,深度分銷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某種意義上,也是性價比最高的商業模式。

效率作為宇宙的總法則,核心在於如何提升效率。對於終端門店而言,數字化是關鍵,其關鍵要素:

一是,顧客及其購物軌跡。顧客關鍵信息的獲取和管理,將成為終端門店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撐,一定要擺脫“交易即關係結束”的怪圈,把交易作為建構關係的開始。

二是,貨物及其時空狀態。減少物流的中間環節,減少庫存費用。每減少一次貨運搬運的次數,就會帶來巨大的成本改善。當前最重要的是,改變“廠家——總代——分代——店面”的舊有物流模式,推動“中心倉——分倉——用戶”的物流模式。

三是,員工/協同者的動作/狀態。以一場完成的營銷活動為例,圍繞一線員工構建的數字化鏈路是:在線任務分發、在線學習培訓、用戶在線觸達、活動效果在線、活動收益在線。對於企業而言,實現企業的5個在線: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

(二)時代在變,拿上新武器的實體門店才是好門店

今天,我們再也不能將終端定義為夫妻二人在路邊找個門店,然後客人就自然上門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你加盟什麼樣的品牌,這樣做只有死路一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的特性和業態發生了重大變化,重構“人”、“貨”、“場”。

一是,附近的消失。過去,我們用身體去感知附近,就是俗稱“逛街”,這是我們獲得生活體驗的重要方式。現在,我們用數據去感知附近,我們獲得任何服務信息,都要從網絡上獲得。

二是,線下實體門店的線上化。終端線上化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某種意義上講,線下店已經不是離客戶最近的地方,在打開手機就能買貨的時代,門店數據的線上化,這是傳統線下門店的標配。在零售業的演變過程中,終端的含義也進行了擴容,線下門店是體驗和服務中心,而引流、轉換、維護更多的要放在線上進行。通過線上流量入口的優化、線上社群的維護帶動整體銷量的提升。

三是,空間平權下迎來小店主最好的時代。服務半徑不再是周圍3公里,空間概念被打破,從房租是最大成本的零售模式,到溝通是最大成本的零售模式。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哪裡有私域流量,哪裡就能搭建消費場,從而讓消費者“無限觸及貨”,讓貨多維度“觸達”消費群。


四是,消費者裂變為消費商。線下門店的銷售邏輯進化為:以人為中心,先社交,再交易,依託“社交裂變”進行引流,從消費者轉變為消費商。對於消費者而言,從單一物質性商品消費轉變為全方位的消費過程,除了消費“產品”之外,同時消費“信任”與“情感”。進入到信任經濟與分享經濟時代!


— 2 —

實體門店的未來:

要麼直播檔口、要麼檔口直播


直播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在改變中國

2020年,疫情之下,可以足不出戶的直播業更是火上加火,實體企業線下轉型線上。人人賣貨,老總也要賣貨,如紅蜻蜓董事長帶隊發起直播帶貨自救。疫情之下,直播對實體經濟的反哺前所未見,事實證明,具備數字化積澱的線下產業,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免疫力和復甦力。

直播從超市邏輯到賣場邏輯,重塑線上購物生態

從消費端來看,直播是從“超市邏輯”轉為“賣場邏輯”,重塑線上購物生態。對於消費者而言,從臨時需求到常態需求,可以預見,直播將成為店鋪增長核心動力,必將成為品牌經營的標配,而非選配。未來,主播從網紅化到崗位化,也是直播趨勢之一。人人直播的時代正式到來!

一是直播檔口。每一天公司都有專門的直播間,配備專門團隊。將直播變為終端的一次全新形態。

二是檔口直播。每個線下門店的導購、老闆都要成為主播。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企業開始把高頻次直播作為員工的必備技能。

萬物皆可直播,人人可以帶貨。包括入口、流量、新用戶、新內容、新載體。直播作為與用戶實時互動、最大化連接最多人群的載體,成為打破隔離次元壁的利器。

歷史事實證明,人類社會發展是由技術而驅動。

數字化是用科技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越來越重要的途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探索、實踐,因疫情的到來,得以擁有最好的檢驗場,也成為了應對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數字經濟快速補位,直播、小程序分銷、線上分銷、企業微信等諸多形式,加速推動著各大企業和品牌數字化改革的進程。


— 3 —

終端真偉大的前提:

唯有笨功夫、笨人、笨公司


正如任正非所言,終端真偉大。在線下門店流量日益衰減的前提下,我們認為,終端真偉大的前提,唯有笨功夫、笨人、笨公司,才能實現壓倒性的勝利。再仔細研究一下,你會發現今天的中國很多的大公司,都是從最傻的地方做成的。如阿里的中供鐵軍;美團的百團大戰、地推;攜程堅持十年的機場推廣;京東的物流體系;滴滴從司機地推開始……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凡事徹底,要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做到極致。最終來看,任何偉大,都從一個笨動作開始,無不是如此。本質上,營銷,沒有捷徑。當前,我們認為企業要更加關注線下終端的質量和發展。高質量的線下門店是品牌價值的重要支撐,更是消費者體驗和加速購買決策的重要載體。為此,我們將壹串通多年來,形成的關於線下終端打造的方法,也一併奉上。

營銷三折騰原則:折騰人、折騰事、折騰產品

第一,折騰產品。通過持續不斷的新品上市,打好新品上市的宣傳戰、培訓戰、上樣戰、終端戰、促銷戰、爭霸戰的六大戰役;

第二,折騰事。週週有小活動,月月有大活動,一年有全國活動。品牌造節、促銷季等等。

第三,折騰人。如終端大比拼,調動人員積極性。

終端四要素原則:

1、每個門頭就是一塊戶外廣告牌,不重視門頭,無異於慢性自殺。如果將街道理解為貨架,那門店就是產品,你的門頭就是產品的包裝,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包裝(門頭)會說話,與消費者溝通(傳遞購買理由),由此把自己銷售出去。

2、研究顧客的購買旅程:日益精進 持續改善。研究消費者的動線,就是回答顧客從哪裡來,到哪裡出去的問題。

3、每一個門店都是一個超級信息包。我們門店的每一寸空間都要跟消費者產生溝通,都要傳遞購買理由,都要刺激消費者做出購買選擇。

4、峰終定律:給顧客創造出最美好、最獨特的品牌終端體驗。

人們對一件事的印象,往往只能記住兩個部分: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峰;一個是最後的體驗,終。在消費者的選購過程中,要思考如何給予最強的體驗,並在最後的體驗節點上強化記憶。

最後,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快,周圍的一切會讓我們越來越猝不及防。在各種各樣紛繁複雜的概念之下,我們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更先進的商業,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