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職工醫保、百萬醫療保險,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A逆向思維邏輯A


當然有必要,重疾險是解決收入補償的,職工醫保和百萬醫療險都是報銷型的。就算所有的住院費用報銷,自己也拿不到一分錢。那在住院治療和康復期間沒有收入,家庭的房貸和開支怎麼辦?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康復期間一般是3-5年,這期間的康復費用遠遠超過治療期間產生的費用,這部分又怎麼辦?而這些都可以通過重大疾病保額來補償。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買一份終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額,保額至少是年收入的3-5倍。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就買一份定期型的重大疾病保險。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程世鋒


看你的情況,已經有了百萬醫療,還有社會醫療保險,這樣補充起來幾乎能把在醫院的所有花費都可以解決了。因為重疾險不是憑發票報銷的,是給付型的,也就是得了重疾,保險公司會一次性給一筆錢,給的額度由自己當時買的時候定的。顯然這筆錢不是看病用的,那為什麼還要買呢,因為得了重疾之後,5年之內是處於失能的狀態,就是不能工作,安心休養的過程,就跟打遊戲回血狀態一樣。這個5年雖然不能上班掙錢,但是花錢並沒有停止,房貸車貸生活費,康復期間的營養費都是要花錢。所以重疾險一定要有,因為得了重疾出院意味著治好了一半,另一半需要在家5年“回血”度過[呲牙]如果現在經濟充足考慮長期終身型重疾險,如果經濟一般考慮短期消費型鑰匙過渡一下,再去補充長期終身型



剛子聊生活


重大疾病保險

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風險發生時,當被保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後,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

職工醫保

基本的範圍包括:

1、門診、急診的醫療費用;

2、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

3、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

4、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費用。

百萬醫療

“是一種新的醫療險類型——“大額醫療保險”。因為保額通常在百萬左右,所以叫做百萬醫療險。”

個人建議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重疾險要買超過50萬保額。最好是保終身的。

富德生命人壽保險的康健無憂(尊享版)今年2月剛剛上市,其中在4月30日前新冠肺炎列入保障範圍

一 輕症32種 最多可理賠28次每次基本保額20%

二 中症20種,每種是基本保額的60%,可理賠兩次。

三 重症120種。可理賠五次,每次是保險金額的百分百。

四 無論是輕,中,重症理賠後豁免後期保費,視同已交,寫進合同,合同繼續有效

五 惡性腫瘤 N次

六 壽險復原金

七 身故金


黃梅嬌


重疾險是一個人必備的保險品種。

如果有職工醫保、百萬醫療保險,還是建議要購買重疾險。

重疾險是賠付型保險,可以與職工醫保、百萬醫療保險形成有益的補充。

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時,三種保險的報銷路徑是不一樣的:

  • 在醫院看病期間,職工醫保就會發揮作用,在看病時直接進行醫保賬戶支付;
  • 出院後,憑入院通知、出院報告、發票、費用清單等材料,可以申請百萬醫療保險由於在醫院已直接進行了醫保報銷,所以發票金額是你自己實際支付的金額。一般扣除1-3萬不等的免賠額,就可以直接報銷剩餘金額。
  • 出院後,憑上述資料,可以申請重疾險的賠付。重疾險是確診即賠付。按投保時的保險金額進行賠付。

重疾險的投保要乘早。

重疾險的投保,是越早越好。

為什麼呢?

因為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是健康的,還沒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

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諸如“三高”、脂肪肝、甲狀腺結節等狀況,就會影響投保甚至拒保。

重疾險的投保,要量力而行。

重疾險是賠付型保險,一般保險金額在50萬以內。但具體金額,要先由個人申請。

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合理確定保險金額,不能為了保險,一味地貪大,而給自己增加了太重的經濟壓力,反而影響了生活質量。

結束語

綜上,對於這位32歲的女性,還是建議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購買重疾險。

在購買時,也要注意比較一下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差異,主要有:

  1. 重疾險保障的重大疾病的種類,有的公司是80種,有的卻有120種。
  2. 是否可以分輕症、中症和重症分別進行賠付?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在得了輕症獲得理賠後,保險合同繼續有效。
  3. 是否有比較不錯的附加險?如有的公司可以附加重質子治療保險等。

嘉樂松


有了職工醫保、百萬醫療險,還有必要買商業重疾險嗎?答案是有必要!為什麼呢?

一、百萬醫療可以報的費用

買了醫療險,如果不幸得了大病,住院了,不管是手術費,治療費,床位費等等,只要符合理賠條件的,扣除免賠額,都可以得到理賠,治療疾病的錢是可以通過百萬醫療來報銷的,這些也都是我們可以預見的直接經濟損失,這個錢肯定要花的。



二、百萬醫療不能報的費用

1、得了大病住院治療期間,沒辦法工作,也就沒有了收入,還有可能被辭退,丟了工作,這些損失怎麼辦?

2、住院的醫療費用,百萬醫療可以報銷,那出院以後的康復費用怎麼辦?需要長期服用昂貴藥品怎麼辦?需要買點營養品怎麼辦?……

3、如果病情嚴重,家裡的儲蓄都不夠用,還要變賣家裡得房產等,這些損失怎麼辦?

4、再就是,只要家裡有人生病住院,就需要有人照顧,不管是家人照顧還是請護工照顧,都涉及到錢的事,這個費用,百萬醫療險可報銷不了,怎麼辦?
所以說,買了百萬醫療,可以解決住院治療
的費用,但是百萬醫療解決不了潛在的經濟損失,有效解決這些損失,就是重疾險的作用。

如果沒有買重疾險,只有醫療險,這些潛在的經濟損失就要自己承擔。

這樣有可能對家庭的影響就是毀滅性的,後果不堪設想。



中午正好看到公司的一位夥伴寫的公眾號,我們的一位同事,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得了癌症,家裡經濟條件本來就一般,也沒有任何保險,東借西湊著給他父親治病,母親瞬間就老了很多,可想當時是多麼艱難。

到最後,錢也花了,但是人也沒留住,這位同事就和母親相依為命。

在此,也建議大家,如果您認可保險,也有一定預算,哪怕是買一份意外險和醫療險也是有一定保障的,預算充足,最好配置上基礎性保障,也就是意外、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用,如有其他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


光輝說險


非常有必要!!!

社保和百萬醫療都屬於報銷型的險種,而重大疾病險屬於給付型的。

舉個例子會比較容易明白。比如一場大病在醫院花了30萬,社保可能報銷10萬,那麼剩下的錢百萬醫療可以報銷。

都患重大疾病了,肯定要住院治療吧!這期間需要有人照護,如果是三口之家,那麼老公可能就要專門請假或者辭職來照顧病人和孩子,家庭收入也許就中斷了,現在很多年輕家庭都有房貸、車貸、信用卡、花唄、白條等各種貸要還,誰敢休息個兩三月甚至半年?這樣心理壓力重重的對病情康復肯定不利。

而如果辦理的有重大疾病險,只要符合條款就可以得到一筆賠償金,比如買了20萬的重疾險,搭配社保和百萬醫療,看病不花自己的錢了,也不用賣房賣車,還能得到一筆康復費用作為經濟補償,甚至連孩子的教育費用都有了,你能說重疾險不好麼?[驚喜]



妙吉


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感覺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先弄清楚重疾險,它的意義是什麼?

重大疾病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風險發生時,當被保險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後,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一次性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

我們看了它的定義以後,那我們再看一下職工醫保和百萬醫療,它們各自的用途體現在哪裡。

1.職工醫保:不同地市與員工報銷的比例不一樣,有社保用藥和非社保用藥之分。現在很多大病都要需要使用靶向藥,很多好藥醫保是不報銷,或按比例報銷,或不在報銷目錄裡面。

2.百萬醫療:這類多數指的是一年購買一次的消費型的保險,價格在幾百塊錢不等。他一般是要等到你住院過後,開出住院的發票才能夠報銷,而且報銷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而且你要保證你的治療花費是在他的承保期內,而且一旦發生確診,他是無法繼續續保的。

3.重疾險:一旦確診後就會一次性理賠,把保險款打到你的賬戶。

綜上所述,他們是不是有各自的用處呢?一般來說,重疾險是用來支付一些社保外的用藥,手術後的康復費用,你無法上班的時候的生活費。萬一我們發生不幸的時候有一筆錢在手,是不是感覺心裡有底氣,不是會為了錢而唉聲嘆氣呢?所以說在資金寬裕的情況下,建議重疾險一定不能錯過。



BUBU步步為贏


首先恭喜您做好了基礎的保障。醫保和百萬醫療,是解決我們的醫療費用,採取的是報銷形式,實報實銷。所以這個是基礎。

而是否要購買重疾險,我們要先來了解重疾險是做什麼用的,重疾險屬於給付型的保險,當被保人達到符合重大疾病理賠條件時,保險公司一次性賠出來的一筆資金(基本保額),這筆資金是用於被保人後期的康復生活費及收入損失補充的。

所以,重疾險更多的是幫助我們承擔家庭的財務責任,因為一旦生病,家庭的各項開支還要支出,房貸要還,小孩要上學等等,我們的費用不會減少反而增加了,而這些費用是醫保和百萬醫療險解決不了的。所以我們需要利用重疾險來補償這塊的費用。

具體買多少保額,我建議以5年家庭每個月硬性支出的費用總和為你的保額目標。一次性或者逐步的配置。

當然最核心的要知道,您究竟是不是家庭的財務主要承擔者?然後再決定保費的分配比例。我們一般建議家庭的主力佔家庭總支出保費的50%左右。您的總保費不超出家庭總收入的10%。希望能幫到您。


福星彭哥


第一:32歲,全是比較年輕,年輕買重疾保額高,保費低 第二:工薪族,因為有醫保有百萬醫療治療費基本不用擔心,但是因為重疾三五年不能工作,後期康復和營養費用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大筆費用,你想想,三五年不能工作,每天還要吃好休息好,嚴重點,還需要一個人來照料你,怕不怕?第三:很多人說我身體好,頭痛腦熱誰都會有,但是重疾概率很低!萬一呢?咋辦?一個家庭的經濟會不會倒退?保險買的就是保險,有些風險我們不能預知不能規避,那我們就做好風險來了的準備,就像我不知道今天會不會下雨,但是隨身攜帶雨傘總不會錯 第四:重疾險到了一定年齡可以把所交的保費拿回來,年輕的時候強制存錢,順便有大額保障,年老了把錢拿回來養老不香嗎?個人見解,個人看法!專業人士肯定有專業解答


匯融聚鑫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人生病,對家庭會有以下經濟影響:

1、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

3、如果患病者是勞動者,病假期間收入損失;

4、如果患病者需要家人投入一定時間精力照顧,家人降低工作投入程度而造成的收入損失。

「1和2」是多花的錢,「3和4」是少賺的錢。

收入來源少,額外支出多」除非家裡有礦,否則想繼續維持原有的生活質量,壓力較大。

特別是現在不少80後身背房貸車貸,無數人想辭職追求一下詩和遠方都不敢,萬一「1234」的情況都來一下,讓這個家怎麼辦?

這就是疾病,或者說重疾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影響。

醫療費用,可以通過醫療險來解決;

影響「234」中的顯性成本隱性成本,則可以通過重疾險來解決

重疾險主要功能不在治病,醫療費用由醫療險解決;同時我們也要清楚,疾病對家庭經濟的影響,不僅僅是醫療費的問題。

所以,「醫療險+重疾險」這個說法是科學合理的。

購買誤區:

重疾險是用來治病的

重疾中相當一部分的理賠條件是「達到某種狀態持續多長時間」、「採用了某種治療方法」,約等於看完病甚至是看完病很久再考慮賠不賠

因為看病需要用很多錢就要買重疾,可能買1個億都沒用,住院前先交費,這個時候可能還輪不到重疾理賠呢。

網絡保險靠譜嗎

不管是網絡,經紀人,代理人,這些只是購買渠道不同,並不會影響理賠。

沒問題的。放心行了。

寫在最後

買保險其實是無非兩件事:「需求分析」和 「產品選擇」

對「產品選擇」不懂很正常,但是對於「需求」,我相信沒人比你更瞭解自己買保險的原因。

所以想買保險的時候,請不要一上來就讓別人給設計個「性價比高」的產品。

起碼跟人家說說你為什麼想買保險,想用保險解決什麼問題,你基本的家庭情況。

這樣別人才能有的放矢,否則真的是一頭霧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