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文|烏鴉牌胡椒粉


這兩個月活得太不容易了。


沒復工的愁著工作收入,眼看著房貸車貸又到期了,不知道經濟來源在哪兒。


復工了的朋友,整天整天地帶著口罩,耳朵後面都勒麻了也不敢摘。擤鼻涕的時候簡直滑稽,小心翼翼找個四下無人的地方,紙巾得先備好,摘掉口罩速戰速決然後趕緊再帶上。


回家消毒就更有意思了。門口擺好酒精洗手液,進門先搓一遍,接著再擦擦手機、鑰匙,仔細點的還得給衣服噴兩下消毒液。全都折騰完了,去洗手間用香皂再洗一次手,專家說了塗完香皂得揉遍指縫,唱兩次生日歌的時長才夠。一溜十三招弄完,不只麻煩,關鍵是累心。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事實上麻煩的不只是戴口罩、洗手、室內消毒這些,車內消毒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還更麻煩一些。


而且,每個車不一樣,消毒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說,座椅是織物的還是真皮的,這兩種材質就不能用同樣一種消毒方式。


這裡就用日產逍客為例,說說車內衛生防護的注意事項吧。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用這款車做例子主要是從參考性上考慮。一方面它是15萬元SUV裡銷量最好的一款,價位主流用戶,更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它的配置更考究、更豐富,在當下特殊時期會發現很多平時沒注意到的好處。


車內衛生防護事項1

究竟戴不戴口罩?


有必要先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不光防護會更到位,而且能延長口罩的使用壽命。弄明白了,心裡也就踏實了。


如果車窗關著開空調,內循環不用戴口罩,外循環需要戴口罩。此外,就像室內需要通風一樣,車內也要注意通風,所以開車時不妨打開窗戶享受些新鮮空氣吧。


如果車流密集,比如早上八點半的北京東三環那種,那最好戴著口罩。如果車流少、路面空曠,那就不用戴了,可以放心摘掉。


限定條件其實也挺複雜的,所以很多人在車裡也乾脆就一直戴著口罩了,省得摘下來帶上去的麻煩。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其實這樣也有瑕疵。畢竟現在市面上不管N95還是普通醫用,幾乎所有的防護口罩都是一次性的,有使用壽命,從這個角度考慮,條件允許的話把口罩摘掉,不僅更科學,而且也更舒服。


腦子裡總想著「是不是可以把口罩摘掉了」、「這會應該把口罩戴上」,注意力必然無法集中,一走神可能就會忽略路上的情況。


比如正想著過了紅綠燈趕緊靠邊停車戴口罩,左邊佔錯車道的突然變道加塞到自己前面,稍微一不注意怕就會撞上。這時候逍客的IEB預碰撞智能剎車會探測到碰撞危險發出報警,甚至直接自動剎車。再比如紅燈轉綠起步過馬路,人行道上有路人冒冒失失衝出來。這種情況,MOD移動物體/行人探測預警同樣會通過發出警報或必要時剎停來保障安全。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類似這樣的狀況還有很多,特殊時期容易產生焦慮,心一焦,注意力渙散是常事,新手肌肉緊繃誤踩油門也並不罕見。逍客的NISSAN i-SAFETY系統包含的變道盲區預警和油門誤踩糾正等功能,就能在此種情況避免些安全隱患。


此外逍客配備的一些舒適性智能配置會讓車子開起來更輕鬆一些,比如ITC智能循跡控制會提高過彎流暢性、iEB智能發動機制動可以通過預判提供發動機制動。在這些功能的輔助下,駕駛者本身的操作壓力會被紓解不少,對駕駛安全也有一定的幫助。


換句話說,車子更好開、更安全的話,行駛的時候心態也會輕鬆一些。即便還是需要注意防護事項,卻從容多了。


車內衛生防護事項2

車內消毒注意什麼


車內消毒當然也是必要的,特別是頻繁接觸的內飾表面。看起來好像挺麻煩,其實只是噴上酒精、消毒液一擦,加一起用不了幾分鐘。弄完之後就可以儘管安心開車,沒什麼顧忌了。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和消毒液都對皮質有一定損害,如褪色之類。特別是酒精還可能導致皮面變硬。像逍客這樣車內軟質材料覆蓋比例高達55%的尤其要注意。全新的D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盤採用了smooth leather 高檔皮料進行包裹,Multi-Layer 人體工學3D體感真皮座椅還做了體感設計,為的就是柔軟且有支撐性的觸感,糊里糊塗地拿著噴壺一通噴就全浪費了。


咱們日常消毒時用酒精擦拭一遍讓皮質表面儘快幹,它們也會保持最好的狀態,坐上去、握上去會保持原本的優越體驗。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能用酒精儘量還是用酒精,酒精揮發性強,好好擦一遍對皮質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比不揮發的84好多了。而且現在酒精供應基本上恢復了,有些藥房甚至一整個小架子上擺滿了各種稀釋比率、容量、用途的酒精消毒製品。


車輛配備天窗的,比如像逍客0.83m²的通覽式全景天窗,千萬別擋著它,讓陽光照進車裡。曬太陽的確可以殺菌消毒,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1910年哈爾濱爆發鼠疫,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伍連德抵達疫區主持防疫工作,當時就提到了勤洗曬被褥。之後1918年山西鼠疫,伍連德則將曬被褥作為預防方法公示給當地民眾:「所有之衣服、被褥、鋪墊等須曝曬於日光之下,且須連曬至三日以上,每日須經三小時。」


長輩們常常提醒我們曬被子,這個認識其實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曬太陽主要是依靠紫外線殺菌消毒。雖然如今汽車天窗過慮紫外線的能力越來越強了,那也聊勝於無。曬一曬就比不曬好,就像口罩是一個道理。大多數人戴的口罩都是重複使用的,很多也不是N95或醫用外科,可戴著就比不戴好。更何況享受著透過全景天窗的視野和光線,那心情肯定要暢快得多。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車內衛生防護事項3

車輛保養、保險等等


車輛需要定期保養,偶爾可能會有些小故障。誰都希望自己車子的可靠性有所保障,如果還能提供更方便的保養服務和安心的服務環境,那就再好不過了。


4S店的衛生防護對於用戶來說要更復雜,全靠4S店自覺。考驗的是信任關係。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線上就能解決就最好,最好的服務就是儘量在線上方案。即便是必須線下進行的項目,其實也有方法可以優化。比如日產有在線續保、金融申請審批、看車選車一類的服務。部分店面則分別提供30公里內保養及10公里內試駕的上門服務。儘量避開可能的接觸,雙方都更安心一點。


其實4S這種客流量較少的公共場所,防護壓力比起超市、菜市場已經小很多了。而且類似日產這樣的一線品牌,都已經對店內設置了消毒流程,工作人員也會被要求進行健康檢疫。就像所有那些如戴口罩、勤消毒、多通風的衛生防護措施一樣。做到了這些,大體上其實已經可以放心了。


結語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說怎樣出行更踏實。有人說公車好,空間大,空氣流通好。有人說打車好,開窗通風不用看別人臉色,而且現在空車特別多。


直到最後有人說,還是私家車最踏實,一錘定音。果然還是有車好啊。


其實車內消毒,無非也還是酒精、84和通風這些常規手段。如果一個人平時就很注重個人衛生防護,那車內肯定就沒問題。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需要注意的其實是在消毒時保護好車輛,並且利用好車子本身的特性。一個車好,它能提供一些額外的福利,自然就需要細心的照顧,比如有全景天窗、可以曬太陽的車子,往往也有真皮座椅、方向盤,消毒時注意點。你對車子更細心,它自然也會給你最體貼的照顧。


車內消毒:比室內消毒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