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和《父母愛情》哪個電視劇好看?

可是就是今生今世


都很好。《父母愛情》更偏向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方向,《金婚》更偏向於現實。

嫁給佟志時,文麗還是標準的文藝青年一枚。

扎兩個俏麗的小辮子,裙襬輕輕拂過小腿,便在佟志心中激盪起圈圈漣漪。那時候,她喜歡看電影、愛喝咖啡,沉迷於蘇聯小說,自有一股子驕傲矜貴的氣質。

這樣的女孩,當然不會湊合著把自己嫁出去。

好在佟志是個知冷知熱的好男人,處處順從不說,還有模有樣地寫下保證書,一條一條地規範婚後種種。目的是安文麗的心,同時也給未來的日子上保險。

文麗欣欣然做了新娘,一眼望過去的餘生花團錦簇,想來也差不到哪裡去。

那時的她,完全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安傑啊。

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漂亮女孩、都愛著小資主義的浪漫調調,都極重精神追求,對男人和婚姻的要求都不低。

唯一不同的是,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彼時正夾著尾巴做人。她對婚事猶猶豫豫,總覺得江德福是個大老粗,嫁過去會委屈了自己。

相對而言,文麗的婚姻開場反而沒那麼糾結。

她和佟志不存在什麼階級差異,充其量不過是生活習慣不同,愛好略有出入。拿今天的話來說,算是不大不小的三觀不合。

所以,這兩部電視劇也常常被拿來比較。

它們有個相似的開頭和結尾,可中間劇情卻大相徑庭,尤其是兩位女主角的中年光景:當文麗被生活折騰為一箇中年大嬸時,安傑依然優雅美麗地坐在自家花園裡喝咖啡。

這樣的對比觸目驚心,直叫人心頭一震,不由要去追問一個為什麼。

文麗的改變,應該是從缺錢開始的。

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同時也是自給自足的職業女性,所以對家務瑣事不太在行,也就是俗稱的“不會過日子”。

困難時期,家中捉襟見肘吃了上頓愁下頓,夫妻倆甚至能為一個饅頭吵起來……

為此,文麗不得不拉下臉皮去借錢,還受了二姐一頓奚落。什麼清高文藝,都得對生活低下頭去。

沒法子,尋常日子裡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錢”來支撐。兩口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自然會被雞毛蒜皮攪得心力交瘁,矛盾偶爾也會被各自的情緒放大。

所謂恩愛,是要落到吃喝拉撒每一個細節的,既考驗夫妻感情,也考驗錢包厚度。

但安傑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劫。

作為軍官太太,她擁有充裕而豐富的物質條件。至少在電視劇中,我們極少看到安傑為柴米油鹽發愁。丈夫的收入足以支撐起家庭,還能請了妹妹來幫忙帶娃,在困難時期一口氣買10包桃酥……

有句話說,錢能解決婚姻中的一大半問題。

此話不假,貧賤夫妻之所以百事哀,是因為物質滲透生活的角角落落,會全方面影響婚姻質量,乃至激發出赤裸裸的人性。

有情飲水飽,其實只是年輕人的美好願景罷了。

我不敢說有錢一定幸福,但沒錢的夫妻,一定沒有太多幸福可言。

從這一點看,安傑確實幸福過一大半女人。

優雅氣質的保持,固然需要多讀書見世面,但也離不開“錢”的養護——這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婚姻往往連接著生兒育女,而生兒育女附帶出的種種瑣事,又常常由女人來負責。

這倒不是說男人不作為,這是客觀生理因素使然。

更何況大部分中國家庭遵循“男主外女主內”,女方在家務和帶娃上付出的時間精力,往往是是男方的數倍還不止。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裡這樣描述一位妻子,“這女人走過我身邊的時候,隱隱可聞到一陣油膩氣,那種長年累月泡在廚房中煮三頓飯的結局,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看得人滿腹心酸,廚房裡的煙熏火燎日復一日,漸漸把少女時代的靈氣都消磨殆盡。

但安傑遇到了一個神助攻。

手腳麻利的小姑子德花,勤勤懇懇幫她帶大5個孩子,還包攬了一應家務。

所以,安傑才騰得出時間精力去搗鼓自己的小日子,種種花看看書,在偏僻海島開墾出一片桃花源。

當然,小姑子的福沒那麼好享。

她與嫂子觀念不和,彼此都有些看不順眼。但和婆婆相比,相處的困難係數已直線下降。

畢竟安傑是嫂子是長輩,丈夫亦無條件和她站在一邊,“妹子哪兒有老婆親?”

文麗也有婆婆幫襯,可老少兩個女人摩擦不斷。

每每起爭執有矛盾,“母親”的身份就會壓過來,夫妻倆因此爆發過幾次大爭吵,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部分感情裂痕。

但即便婆婆幫了一把,文麗也未見得輕鬆多少。不知何時起,鍋碗瓢盆成了她的生活主旋律,小說不讀了、布拉吉不穿了、電影不看了。

誰讓她有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人呢,抽不出時間、擠不出餘錢,更找不到那樣的閒情逸致。

因為丈夫也變了啊。

他被生活打磨為了疲憊的中年男人,在事業與家庭兩頭夾擊之下,早就把妻子的小愛好小心思拋到了九霄雲外。

有“不用心”的主觀因素,也有“生活所迫”的客觀影響。

文麗身上,集中體現著已婚女性的“難”。

這種難是遞進式的,從最初的經濟困難,到後來的婆媳糾紛、親子矛盾,乃至丈夫心繫他人,幾乎把婚姻中所有的苦都吃了一遍。

所以漸漸的,她就變得不可愛了,甚至有些疑神疑鬼尖酸刻薄。

尤其是在李天驕那一段上。

為了阻止佟志和李天驕在工作上的接觸,文麗幾次三番地使絆子拖後腿,硬生生耽誤了丈夫的升遷之路。而這,恰恰是佟志最在乎的東西。

他對婚姻的失望與憤恨,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此時的文麗,早已不復往昔的可人模樣,轉而成為面目可憎的中年婦女。

倒應了賈寶玉的至理名言: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一個人的三種模樣裡,藏著生活的百般刁難、男人的缺位失責、女人的自我放逐。

據說有許多女人,都從文麗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幾乎無時不在為柴米油鹽操勞、為工作焦慮、為瑣事擔憂,即使沒有出軌劈腿和家庭暴力,身心也難免受到摧殘。漸漸的,嗓音粗了、性情粗了、腰也粗了……

重壓之下,必有潑婦。

倘若易地而處,安傑並不見得能好到哪裡去。

很多人說,《父母愛情》是理想化了的烏托邦,《金婚》才是高度還原的婚姻真相。

因為編劇自動屏蔽了 普遍存在於婚姻中的大問題,比如經濟壓力、婆媳矛盾。而主人公也被設定為絕無僅有的好男人,女主得到了最溫柔的善待。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人們才對它更情有獨鍾。

生活已經一團亂麻,自然會把希望投射到電視劇中,看看別人演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何嘗不是一種放鬆和享受?

畢竟我們中的大部分女人,都只能活成文麗的模樣。

本以為結婚是幸福的開端,後來才明白,其實它是一個接一個的考驗,需要源源不斷的智慧與耐力加持,才有可能修來此生的圓滿美好。

但那又怎樣呢?

人生本就是苦中有甜、笑裡帶淚的過程。

婚姻作為人生的一部分,其實也逃不出苦樂交加喜憂參半的定律。

而愛情的美好之處,正在於看透人間煙火,依舊願與你塵世蹉跎。

不是誰都能擁有安傑的得天獨厚,但至少,淪為“文麗”的我們,可以無限度向“安傑”靠攏。

先認真把從前的自己找回來吧,不為討好男人,只為取悅自身。

比如重拾愛好,偶爾也從家庭中抽離出來吧:讀讀書、聽聽音樂,也敷敷面膜化化妝,別把所有的快樂都寄託給男人與家庭。

世人總喜歡看一些美好,輕鬆的東西,這也是《父母愛情》無限重播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