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帥算軍銜嗎?

馬Dame


哨兵小虎第716條回答。

大元帥當然是軍銜了,它不僅是軍銜的稱呼,更是職務和榮譽的代表,是妥妥的三位一體!

一、軍銜。

大元帥是目前來說最高的軍銜,通常一個國家僅授予一人,比如毛主席就曾被授予“大元帥”軍銜,只是他老人家堅決不願意接受而已。

(毛主席大元帥肩章↑↑↑)

當然除了中國,還有俄羅斯、日本等國都有大元帥軍銜。雖然歐美國家沒有大元帥軍銜,但美國有“美利堅合眾國特級上將”,也稱六星上將,和我們的大元帥軍銜也是平起平坐的!

(蘇聯大元帥肩章↑↑↑)

(美國六星上將肩章↑↑↑)


(日本大元帥肩章↑↑↑)

二、職務。

“大元帥”用作軍銜時,通常不授予一個具體的職務,但當他用於職務時,卻一定是某一方向的最高職務者!

比如“兵馬大元帥,提督兵馬大元帥、陸海軍大元帥”等,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職務!

三、榮譽。

二戰以後,人們追求和平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大元帥”這個軍隊的最高軍銜已經早以不再設計,目前更多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哨兵小虎


大元帥必須算軍銜,連元帥都算軍銜,大元帥就更算了,有人說有的大元帥是“臨時軍銜”,那麼列兵軍銜才2年,不是更臨時,你能說列兵不是軍銜?你能說大元帥戴在肩膀上的標誌是撲克牌?

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享有“大元帥”軍銜的曾經有32人,其中,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就是大元帥軍銜,他的軍銜符號獨一無二,黃色底板,上面有巨大的五角星和國徽圖案。另外,斯大林元帥還有特殊的禮服,也做得非常漂亮得體。我們小時候,都是叫斯大林為元帥的,儘管當時以為這個軍銜和穆桂英是一個級別的呢,長大後才知道,級別至少相差了四級,一個是正國級,一個是集團軍軍長級別。

徐州會戰後,在徐州的時任華中派遣軍司令的畑俊六(左)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右),他們後來都獲封元帥,但不是“大元帥”,那是裕仁天皇的專例。


德軍的元帥也很多,但是他們基本上沒有Great前綴,就是純粹的元帥,統領一個方向的作戰而已。

民國時期張作霖是1927年6月將北京政權改組為“安國軍政府”後,就任“安國軍陸海軍大元帥”的。孫中山1923年在廣州組建陸海軍大本營與北洋政府對抗,任“海陸軍大元帥”。此外,黃興、黎元洪也都有大元帥軍銜。

另外,大家要注意把軍銜和職務區分開,軍銜是軍銜,職務是職務,中校軍官在我軍可以是正營,也可以是正團,區別是一個調得快,一個調得慢,在職務上就差了兩級,是完全的被領導關係了。所以說,軍隊是最講職務的群眾,而不是最講軍銜的群體。


吾評武願


大元帥當然是軍銜,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可能被授銜為大元帥的人,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但他高風亮節的拒絕了!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第二章第九條中規定:“對創建全國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全國人民武裝力量進行革命戰爭,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

毫無疑問,我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既是黨的領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當時我國確立軍銜制,是參照了蘇聯經驗,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勝利之時,威望達到最高的斯大林被授予了大元帥軍銜,這個大元帥同時也是斯大林的紅軍職務。

此時毛主席說,蘇聯經驗也不一定照搬,堅決辭去了大元帥這個軍銜,並且號召已經從事中央地方行政工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放棄軍銜的攀比,讓授銜工作好做了很多。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放棄了原定的元帥軍銜,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放棄了原定的大將軍銜,於是才有了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的現狀。

我們對面的國民黨,他們都軍銜制度參照了美國軍銜制度,有點不同,將軍由下往上有少將,中將,二級上將,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其中二級上將相當於大將,一級上將相當於元帥,特級上將相當於大元帥。國民黨的特級上將授予了一個人,那就是蔣介石自己。

而美國,特級上將授予了三個人分別是美國首任總統、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一戰時期陸軍將領約翰·潘興以及美西戰爭時期海軍將領喬治·杜威。

少將,中將,二級上將,一級上將,特級上將的簡章上分別有1,2,3,4,5顆星星,所以一級上將也叫四星上將,特級上將也叫五星上將。

但是美國一戰的潘興最終佩戴了四顆星,而他的粉絲馬歇爾等人佩戴了五顆星,對此,馬歇爾既不願意做與潘興同等的特級上將,也不接受元帥稱號,於是大家更習慣叫五星上將。

事實上,不管是大元帥還是五星上將,都是對某國軍隊中做出遠超前人貢獻的巨大功績的肯定,更多的是因人設銜,而不是常設軍銜。既然不是常設軍銜,也就更多是一種榮譽稱號。

到現在,我國的軍銜最高為一級上將,之下還有上將中將和少將。不過一級上將未授予任何人,將來如果有人有完成統一大業或者相似的軍功,也許就能拿到了。


歷史知事


劉建兵145263287


嚴格來說,大元帥應不算軍銜,是榮譽和地位的象徵,一般授予一國元首或一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多國聯合武裝最高統帥或皇室成員以及做出一定貢獻死後贈予的諡號。

大元帥等級、地位高於元帥,其授予的屬於極少數的特定人群。如我國清末光緒皇帝和攝政王載灃均為陸海軍大元帥,民國孫中山、張作霖為陸海軍大元帥、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55年共和國評定軍銜,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劉伯承、林彪、賀龍、陳毅、羅榮桓、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其實際軍銜為元帥,級別低於大元帥,高於將軍級別,也屬於榮譽象徵。如設大元帥,55年符合條件者只有毛澤東了。

說完我國,再說說他國。蘇聯大元帥授予者為斯大林,小日本大元帥皆為天皇,朝鮮大元帥金日成、其兒子金正日死後追授為大元帥。美國情況有點特別,其戰時最高軍銜為五星上將,如二戰末期,喬治.馬歇爾、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級別相當於我國的十位元帥,現今美國軍界已無五星上將,軍階最高為四星上將。美國曆史上出現過特級上將稱號,等同於大元帥,獲得者為開國總統華盛頓(死後追授)和一戰元勳潘興將軍!



用戶5742750415


大家好!我是東方貝雷。歡迎關注,每日帶來軍事知識分享。

大元帥曾經作為軍銜的最高等級使用,但是更多的代表權力和榮譽,指的是國家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世界各國使用比較混亂,我就僅僅把我國的做個簡要介紹。

  1. 在我國古代,元帥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其名源於《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所載晉文公的“謀元帥”,也就是考慮中軍主帥人選的意思,晉國名將先軫在城濮之戰與崤之戰中屢立戰功,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元帥頭銜並有著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

  2. 到了五代十國和北宋時期,開始有天下兵馬大元帥,遼代北面軍官中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以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北宋靖康時以康王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以拒金兵。其實,所謂的大元帥跟古代的大將軍、大司馬一個意思,都是國家軍事力量最高掌權者的意思,是職務而不是軍銜。

  3. 近代以來,清朝末年光緒皇帝、監國攝政王載灃都曾當過“陸海軍大元帥”。

  4. 中華民國成立後,黎元洪當過“假定大元帥”、孫中山當過“陸海軍大元帥” 、張作霖當過“陸海軍大元帥”,蔣介石當過“陸海空軍大元帥”,主要是職務而不是軍銜。

  5. 新中國成立之後,1955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為最高軍銜,符合條件的只有毛澤東,但是他一直沒有接受,於是這個軍銜又在1965年廢止了。

  6. 需要強調的是,1955年我們國家實行軍銜制時,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等10位功勳卓著的軍事家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也就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十大元帥。

最後我想說的是,從小我就聽父親講述十大元帥的故事,如今看來,沒有他們這些老前輩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現在偉大繁榮昌盛的祖國,他們永垂不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東方貝雷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弄清什麼是軍銜。所謂軍銜,是指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份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可見,從軍銜的具體含義來講,其必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被授予軍銜的對象必須是一名軍人。戰爭時期,一些從事與作戰行動息息相關的群眾工作的領導者,儘管戰功卓著,卻不能被授予軍銜;和平時期,一些退出軍隊現役轉入地方工作的退伍軍人,雖然也可以佩戴自己服役時的軍銜參加各種公開場合活動,但在稱呼其軍銜時必須在前面冠以“預備役”。二是軍銜的授予方必須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國家。軍閥混戰時期,各地的“將軍”“司令”統計起來多如牛毛,“少將旅長”一抓一大把,這樣的軍銜當然是不做數的;一些土匪、流寇動輒自封為“元帥”“將軍”等頭銜,完全是“拉大旗扯虎皮”,這樣的軍銜也同樣是毫無實際意義的。

圖示:1917年8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海陸軍大元帥”,這並不是軍銜,而是職務

  元帥一銜,是所有軍銜中的最高一級。世界各國通常把軍官的軍銜等級區分為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尉官、校官、將官。少數國家還在將官之上設元帥軍銜,比如二戰時期的德國、蘇聯,通常給集團軍群總司令或方面軍最高指揮官授予元帥軍銜;我國於1955年首次設立軍銜制度以來,至今只有朱德等十人曾被授予元帥軍銜。從大多數國家的慣例來看,元帥軍銜只能授予那些在戰爭時期取得卓越戰功的軍官,對於身處和平時期的軍官,即使功勞再大,也不會受此殊榮,因為國家一旦進入和平時期,就不再設置元帥軍銜。但也有例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從1953年至2016年,共晉升授予9名元帥、28名次帥。

圖示: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10位開國將領被授予元帥軍銜

  至於大元帥一銜,則超越了軍銜的本來含義,更多的體現被授予者對國家及軍隊的領導權威,歷來只能由國家元首所獨享。迄今為止,只有斯大林、金日成、金正日三人曾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被授予大元帥軍銜。

圖示:斯大林著大元帥軍服畫像


慕什塔戈


大元帥算軍銜,是軍銜中最高級別。但是,中國沒有;不過,有過虛擬大元帥軍銜,當時有意識授予毛澤東主席大元帥軍銜,但,被毛澤東主席婉絕,沒有實際授銜。只有前蘇聯國家領導人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帥軍銜,全世界僅此一例,別無他人。1955年解放軍所授軍銜是模仿當時蘇聯的軍銜沿襲過來的,設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大元帥。各軍銜對應相應職務,如准尉對應副排長,大尉對應連級、副營級,准將對應正師級。因多次改革變動除銷了准尉丶大尉、准將軍銜,也因毛澤東主席不願授銜,大元帥軍銜也沒有實行。1965年至1983年期間停止授銜,1983年後,軍隊又重新實行軍銜制,最高軍銜為上將。大將和元帥軍銜成為珍貴的軍史和國史。軍銜是榮譽職稱,但有與之相等或相對應的實職級別,享受對等級別的各種待遇。


濤聲依舊253741021


大元帥算是一種軍銜,是軍銜體系中的最高等級,地位高於元帥。一般授予國家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大元帥在歷史上作為軍銜存在的時間很短。


大元帥起初不是軍銜稱號,而是一種職務。我們看古裝劇,經常會見到皇帝封誰誰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提督兵馬大元帥等,嚴格意義上來講它只是軍中職務,並非軍階。

大元帥在中國近代也曾作為軍中最高職務出現過。孫中山、蔣介石、張作霖、清末攝政王載灃等都做過陸海軍大元帥,但也是最高統帥的職務,而非軍銜。

近代軍銜中,最高等級是特級上將,而非大元帥,比如1945年日本投降時,蔣介石在給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命令中,簽署的就是中國最高統帥特級上將。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通過了關於設立大元帥為最高軍銜的決議,授予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當時只有毛主席符合條件,但毛主席拒絕接受,直到1965年條例廢止,此軍銜仍然空缺。


小賈講歷史


元帥當然算是是軍銜。元帥是表示最高軍銜的。




歷史上的元帥一詞,曾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代表官職名稱,一種是代表軍銜。而現代,元帥一詞代表的是最高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法律規定,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兩種元帥級別的軍銜。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未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授予了朱德,劉伯承,賀龍,葉劍英,陳毅,羅榮桓,聶榮臻,徐向前,彭德懷。史稱新中國十大元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