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向抗疫一線的東風員工緻敬,早日實現脫貧抗疫雙勝利”。3月17日,一輛掛著橫幅、滿載900箱鴨梨的運輸車從河北魏縣出發,駛向武漢東風出行志願者日常集結地。這是公司扶貧辦為疫情期間堅守在抗疫一線東風出行志願者司機和東風公司青年志願者送去的慰問和溫暖。


河北魏縣是國資委的定點扶貧地區,受疫情影響有大量鴨梨滯銷。公司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發揮央企責任和擔當,以消費扶貧方式,將這批鴨梨送到抗疫一線的員工手中,促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雙勝利。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確保到 2020 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事關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為助力完成這一偉大而艱鉅的任務,東風公司堅決履行責任,走出了一條具有東風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消費扶貧產業


1月15日,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禮物,來自公司定點幫扶地區——廣西省南寧市馬山縣的精品沃柑。


“好吃!”“能再買一箱嗎?”經歷了近20小時車程的沃柑,仍保留著剛採摘時的甜蜜,深受員工喜愛。“能種出這麼好吃的沃柑,廣西馬山一定是個山青水秀的地方。”在品嚐馬山沃柑後,員工們感慨道。


馬山縣位於廣西中西部地區,是國家級貧困縣、廣西“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5年,馬山縣立星村迎來了東風公司的定點幫扶。東風扶貧工作隊、村支部和村委會經過逐戶分析得知,這裡致貧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經濟產業支撐,導致村民大量外出務工。


解決貧困,就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解決當地村民務工問題。


經詳細走訪考察,東風扶貧工作隊發現,立星村北部紅水河流域沿岸具備優質的土壤、豐富的水資源及充足陽光日照條件,適合引進沃柑這一晚熟柑橘類水果,會對當地的脫貧增收起到明顯的帶動效應。


2015年初,東風工作隊得知返鄉青年潘瑞歡有回家創業的意願後,主動上門聯繫,利用土地平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等條件幫助他到立星村創業。東風扶貧工作隊、村支部和村委會在2個多月的時間裡幫助潘瑞歡流轉土地近500畝,並積極動員貧困戶到潘瑞歡的沃柑園務工。至2015年7月份,潘瑞歡的沃柑園已種植沃柑近400畝,吸引許多村民就近務工。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繼廣西之後,東風將這一經驗推廣到多個扶貧點。


在西藏昌都貢覺縣,東風扶貧工作隊根據當地擁有阿旺綿羊這一特產資源,通過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支持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阿旺綿羊合作社,投資建成8個養殖點和1個飼草基地,帶領農牧民走上了一條“特色優勢產業路”。


在十堰房縣五臺鄉金牛寺村,東風扶貧工作隊引導村民開展“跑跑雞”和黑山羊養殖,培養當地村民自主“造血”能力。同時引入山泉水企業,目前已投入建設一期項目。


廣西、西藏、湖北……在扶貧攻堅的戰線上,東風公司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受援地資源優勢,培育特色消費扶貧產業,助力當地居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築巢引鳳,打造特色消費扶貧生態


羅永翔是馬山縣喬利鄉一名返鄉創業種植沃柑的大學生,他成立的馬山縣華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東風公司馬山沃柑產業扶貧基地之一。他告訴記者,為幫助馬山人民脫貧,東風公司的扶貧幹部帶他考察過其他地方的沃柑項目,並邀請技術專家進行指導,幫助他找到了脫貧“鑰匙”。


羅永翔向記者介紹,在過去,貧困地區以“小農生產”為主,生產經營分散、集中度較低。居住分散的農民把自產的農產品出售給經紀人,然後由經紀人出售給批發商,再由批發商銷售給城市的商販、超市、社區商店等,最終銷售給消費者。這條過長的農產品流通鏈條增加了農產品交易成本,導致農業生產者利潤率低、消費者購買農產品價格高。


“在東風的幫助下,我們打造了從種植、採收、清洗、包裝、到銷售的‘一條龍模式’,沒有中間環節。”羅永翔說。隨著農產品交易成本的降低,羅永翔的沃柑產品漸漸具有了市場競爭力。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在馬山縣立星村潘瑞歡的沃柑園裡,一個新的沃柑品牌也在東風的幫助下誕生。


2016年,潘瑞歡首次進行沃柑種植試果。期間,為解決種植沃柑技術難關,東風公司扶貧工作隊幫助他引進科技特派員,對他進行多次關鍵性技術指導,並對務工人員進行全面技術培訓。2017年,為增強沃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東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潘瑞歡註冊了“沃康紅”商標,並開始嘗試網絡銷售。


“沃康紅”品質優、價格好,銷售業績得到快速增長。據統計, 2018年,潘瑞歡的沃柑園產量達到120萬斤,銷售額超過400萬元,參與種植沃柑的貧困戶當年務工收入最高者超過3萬元。


在潘瑞歡的帶動下,2017年,立星村馬鹿屯村民黃世達回到家鄉,斥資數千萬元,流轉1000多畝耕地、山坡地,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目前,黃世達的沃柑園地達到500多畝,種植三華李100畝,規劃種植陽光玫瑰葡萄100畝。該企業以“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未來,黃世達還計劃打造集種植、生產、加工、旅遊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構建花海、房車露營地、農家樂、健身騎行和體驗採挖等鄉村旅遊新業態。

在沃柑產業的發展與帶動下,2017年立星村終於“脫貧摘帽”。據統計,自2019年12月以來,東風公司馬山沃柑產業扶貧基地300多萬斤沃柑已經售罄,部分沃柑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


種下一片果,致富一個村。東風扶貧工作隊幫助馬山縣引進的沃柑產業,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幸福果”。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多管齊下,拓展消費扶貧銷售渠道


培育的扶貧產品能否進入市場、銷售出去,直接關係到消費扶貧能否可持續發展。東風公司在構建消費扶貧產業鏈的基礎上,多管齊下,大力拓展消費扶貧銷售渠道,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的農產品銷路窄、增產不增收等突出問題。

近兩年,東風公司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消費扶貧的相關文件,深入推廣以購代捐。2018年8月,東風公司印發《關於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將消費扶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推進。2019年7月,公司扶貧辦下發《關於在全公司廣泛開展“聚焦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活動的通知》,在全公司範圍內進一步推動消費扶貧工作。


同時,東風公司積極利用展銷渠道,大力推廣各扶貧點產品,成為首批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央企扶貧館的責任央企之一。2019年11月,東風公司舉辦精準扶貧農副產品展銷會,原生態、原風味展銷公司援桂、援疆、援藏、潤楚等各扶貧點的優質農特產品和手工藝品,做好產品宣傳服務工作,擴大市場銷售。


東風公司持續推動消費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目前,公司工會通過發動各單位員工購買東風扶貧地區的產品和服務,形成全員廣泛參與脫貧攻堅的格局。


在公司工會幫助下,消費扶貧搭乘上了“互聯網+”快車。東風公司工會打造了“東風惠購”電商平臺,作為農特產品的網銷渠道。在這裡,彙集了東風各扶貧點優質農產品,東風幫助農特產品實現標準化、商品化。工會還為扶貧產品採購提供“高速通道”,組織公司各單位以“東風惠購”平臺為依託,積極開展扶貧團購活動,將扶貧點的羊肉、紅棗、土雞等特產,送上員工餐桌。各單位還定購江達縣“雪巖泉”礦泉水作公司專用水,採購新疆柯坪、廣西馬山縣生產的勞保用品。


東風的消費扶貧舉措,為貧困地區注入了發展的希望與力量。2020年,東風公司將繼續探索消費扶貧新路徑、新方式,實施精準扶貧“賦能工程”,為國家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