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該不該讓十歲以下的孩子在現場聽相聲?

我沒有名字這不是名字


  記得一次,郭德綱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記者問過他一個問題:德雲社會不會免費送票?對此,郭德綱給出了明確的答覆:不會!

  

  郭德綱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看看老郭怎麼說。老郭認為,送票是商演的大忌。首先,送票本身就是有失身份的,就彷彿自己的票賣不出去了,求人家來看,而當你真的把票送給人家了,人家白拿的票就不會珍惜,那怎麼能好好的看演出?買票可就不一樣了,買票需要花錢,花了錢的,當然要認真地聽,最大限度地讓自己獲得快樂,這樣才能讓錢花的值。

  

  德雲社演出座無虛席

  其實,德雲社演出不送票還有一個原因,凡是免費贈送的東西都不會成為大品牌,那都是因為賣不出去,老郭常說,說相聲和剪頭修腳無異,都是靠手藝吃飯。商店裡賣的是商品,劇場賣的是“藝”,名牌商品多貴都有人買,賣“藝”也是同樣的道理。越是火爆,知名度越高,人們越是蜂擁而至。因此,票絕對不送。

  

  最後一點,德雲社開闢了相聲商演的先河,事實證明相聲這門傳統藝術是有價值的,郭德綱也希望其徒弟和相聲同仁明白這個道理,他也同樣希望觀眾明白這一點,看相聲要付費,理所應當,為今後相聲的商演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以前德雲社最難的時候,臺下人特別少,于謙為了找人撐場面,請來了眾多朋友前來聽相聲,而為了不破壞規矩,是于謙親自給大家買的票。因此,無論任何人,來德雲社聽相聲都必須買票,就包括德雲社的家屬亦是如此。

隨著德雲社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相聲這門藝術,用網友的一句話來說:一旦你入了這個大坑,這輩子就別想掙脫出來了。

喜歡相聲的網友都知道,德雲社有兩大“梗”,第一就是不退票,這一點郭德綱曾經說過,想退票也可以,我們的退票口還在阿富汗呢。第二個梗則是不能去廁所,一旦相聲演出開始了,觀眾就不能去廁所了,侯震老師也笑著說道:這根本不像話啊!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是背後卻有著非常辛酸的故事。在社團剛剛成立的時候,整個相聲市場非常低迷,人們喜歡的是電視、電影、音樂這樣的藝術,相聲行業根本無人問津。那時候出現的相聲演員,完全是因為對這門藝術的熱愛。

老郭曾經也說過,在德雲社最艱難的時候,甚至都沒臉邀請于謙,只能咬碎牙往肚子裡咽,自己一個人堅持演出,有時候一場能有十幾個人就算好的,甚至還會出現兩三名觀眾的時候。

最差的一次僅有一名觀眾,但是他依然堅持演出,就算只有一個人,他也要把相聲給演好。不過那位觀眾可能是喝水喝多了,在演出的時候經常上廁所,老郭無奈下就對他開起了玩笑:你可別上廁所了,你再去我們就真的不能演了。

時至今日,這一段已經成為了德雲社的經典之一,我們經常會在現場聽到類似的聲音,“別動,你想幹什麼?”表面上歡樂多多,但是背後的辛酸又有誰能懂。

小嶽嶽就是通過“現場砸掛”的方式慢慢走紅的,在某次演出中,他和孫越還沒等開一個頭,觀眾就鬨笑不已。小嶽嶽很納悶,直接跑到觀眾席上問道:這一段這麼好笑嗎?觀眾都在笑著點頭,他又說道:我之前也說過啊,效果根本不是這樣啊?

其實這種“現場砸掛”最能考驗相聲演員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強大的隨機應變能力,很容易造成尷尬的局面。岳雲鵬能夠走紅,並不是運氣和偶然,而是在多年的積累下造就的,他的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此外,孟鶴堂也經常甩出這樣的包袱,在某次演出中,還沒等他介紹完,臺下的一名觀眾就起身往外走。

孟鶴堂問道:大哥,這才剛開始你幹嘛去?

觀眾:我去上個廁所。

孟鶴堂:別啊,我還沒自我介紹呢,您在憋一會兒,我有那麼利尿嗎?

德雲社很多弟子都有這樣的實力,比如當紅的張雲雷和張鶴倫,他們都是甩包袱的好手。


百科雜味



老程走天下


如果想讓孩子接觸相聲這門藝術,或者就想讓他聽聽可以通過下載的方式有選擇的,找適合孩子理解的節目,在家裡給孩子放,現在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做到。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安若晴0


十歲以下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沒多少自制力。

德雲社有些個葷段子的確不適合小孩子。

比如說"內褲追著我師父遊……"

‘把師父的降血壓藥換成巴斗,讓他拉一坑……"等等。

以上只代表個人看法!


巧奪天工993


其實沒有什麼該不該讓十歲以下孩子現場聽相聲的,孩子能不能在現場聽相聲在與父母和孩子本身和選擇相聲的內容,孩子有興趣父母有條件可以帶孩子有選擇的在現場聽相聲,孩子不會搗亂也能學點知識,如果孩子比較淘氣亂動有不喜歡相聲父母非要帶去現場,孩子肯定會亂跑亂叫的,對孩子沒好處還影響了別的觀眾這樣子就得不償失了。


靜74829168



陽光下的紫色小雛菊


個人建議家長不要帶10歲以下孩子去看相聲,首先相聲涉及民生問題,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太深奧了,他們未必聽得懂,聽一樂不如帶孩子去看兒童話劇什麼的。

其次聽過相聲的都知道,相聲難免會有葷段子,這些不利於孩子心智的發育。

相聲的場合人太多,還是不要帶孩子去那麼雜亂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春去秋又來


該不該讓十歲以下的孩子去現場聽相聲不是德雲社的事情,決定權在孩子的父母。假如德雲社號召十歲以下的孩子去聽相聲,家長沒有人響應,十歲以下的孩子不可能自己跑到德雲社去聽相聲。又假如德雲社貼出告示不允許十歲以下的孩子聽相聲,家長硬是帶著孩子走進現場,德雲社的人也不可能把孩子扔出去。再假如德雲社組織適合兒童的相聲專場,那麼,十歲以下的孩子肯定會笑得前仰後合了!


文俠彥


不該。

第一,為了搞笑吸引觀眾,德雲社的相聲社會氣太濃,內容和幼兒期的教材相悖。

第二,這麼大的小孩設有判斷能力,很容易聽什麼學什麼,不利於健康成長。

第三,德雲社的現場和氛圍也不利於孩子的的成長。樂意聽相聲最好是聽中央廣播電臺丶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相聲節目。


北方昌狼


關鍵不是該不該讓進、而是你自己該不該帶孩子去!這問題純屬抬槓、你咋不說電視劇該不該演男女親熱鏡頭呢?說相聲合法麼、即使是有粗俗的言辭、犯法麼?既然你覺得不適合孩子去看、那你別帶不就可以了?怎麼發生什麼問題只知道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