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處於一種比較和平穩定的年代了,人們的生活都有了基本的保障。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在遙遠的非洲,有著這樣一個國家,環境惡劣,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位居世界倒數第三,這個國家就是乍得共和國。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十分糟糕了,它位於非洲中部,其周圍的鄰國有利比亞、蘇丹、南非,是一個妥妥的內陸國家,以至於它根本沒有海上貿易,與外界的交流並不流暢。

北部的沙漠地區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幾乎不怎麼降水,且天氣炎熱。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不管是處於乍得共和國的哪裡,都是環境極其惡劣的。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南部雖然有“非洲四大湖”之一的乍得湖,但是由於當地氣溫過高,蒸發量大,湖泊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乾涸。可以說,如果這條湖消失,也就等於乍得共和國的人們失去了生命之源,整個乍得共和國將會陷入滅絕的危機之中。

有些沙漠地區的國家,靠自己的技術也可以在“夾縫”中生存,以色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色列的國土有一半的面積都處於沙漠地帶,但是他們的農業水平較高,採用先進的滴灌技術,讓自己的國家留存了一線生機。但是乍得共和國可沒有以色列那麼幸運。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乍得共和國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被當成了廉價的勞動力,為法國主要生產棉花。由於法國殖民者對乍得共和國人們的壓迫,導致乍得共和國的人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機會受到教育,這嚴重地阻礙了乍得共和國今後的發展。

不僅如此,乍得共和國還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竟然有200多個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各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乍得共和國國內意見往往難以統一,很容易導致內亂。所以在乍得共和國獲得獨立之後,還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內戰,這大大減緩了乍得共和國的經濟發展。一個國家既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也沒有優秀的技術支持,怪不得會成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雖然經歷了這麼多的滄桑,乍得共和國的人們始終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近些年來,乍得共和國積極與其他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且把自己的弱點發展為了自己的長處。由於乍得共和國的沙漠地貌,被人們稱為“非洲死亡之心”。

憑藉著自己國家的這一個“響噹噹”的名氣,乍得共和國的政府幹脆在自己的國家幹起來了旅遊行業,有著30多萬頃的扎科馬國家公園和德基亞野生動物保護區,乍得湖也被利用起來,供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觀賞,這些舉動極大地促進了乍得共和國的經濟發展。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如今,乍得共和國的人們生活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糟糕了,這也在告訴我們,“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我們有心,就總會獲得新生。

這個國家遍地黃沙,資源匱乏,唯一的湖泊還在以肉眼可見速度乾涸

參考資料:《世界概況》、《大英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