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些擁有十幾萬,幾十萬粉的作者,也不寫圖文,只寫微頭條?

闊哥不闊


因為微頭條對於作者來說,更靈活。

雖然我的粉絲沒有十幾萬,我只是個新人。我也喜歡用微頭條,而不是寫圖文。因為對於我們這種非專業的寫手,寫一篇圖文,耗費的時間太久了。從前期選材,到構思大綱,再到寫出文章,再到編輯。一篇文章起碼耗費4~5個小時。這個時間成本實在太高,關鍵閱讀量也很沒有保障。所以相對來說,投入產出比低。

而用微頭條就省事兒多了,可以把它理解為,微信的朋友圈。想到什麼點,可以隨時寫下來,一條几分鐘搞定。一天寫個三五條也不覺得累。即使閱讀量不高,但是量大也有機會出爆款,所以我個人更傾向於,用微頭條。

一個小作者的真實感受,希望我的答案,對你具備參考價值。



寶大史聊社群


其實,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難!作為今日頭條旗下的眾多內容輸出載體的一員,微頭條為什麼會這麼受內容創作者的青睞呢?

一、創作門檻

  1. 進入門檻:相較對比日頭條的其它幾大類型的平臺“圖文,問答,視頻,小說”等。對創作者的文字功底,專業程度,創作類型的嚴苛要求,和內容的謹慎審查所不同。微頭條只要在頭條註冊賬號,通過身份驗證,就可以發佈。對大多數初涉自媒體,又想在上面有所發展的朋友,相當友好。
  2. 原創度: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載體,動輒對內容原創的審核嚴苛要求。微頭條更注重內容的時效性,和可閱讀性,話題性以及能夠給讀者帶來的知識增量性。對內容並不要求,一定是原創,轉載也可。
  3. 專業度: 至於圖文或問答方面的對專業領域方面知識的要求和資質的審核,更是不需要。內容 的字數不需要動輒上千上萬。也沒有文章的編排,文字圖片,美觀嚴謹的硬性要求。
綜上,以上的門檻設置。不管對於創作者還是受眾來說都十分的友好,親切。更加提升了微頭條區別於其他幾個平臺的聚合力和親民性。

當然,僅僅依靠上述優勢。並沒有完全體現微頭條的其他優勢!

那麼除了在創作門檻上的優勢,相較其它輸出載體,它還有哪些優勢讓眾多比較成熟的媒體從業者和擁粉無數的大咖們也紛紛側目呢?

二、高回報率

  1. 新載體平臺扶持優勢

還是對比其他“圖文,問答,視頻,小說,圖集“。微頭條較後,但平臺對它的政策扶持也最多。首先就是流量上的傾斜,所帶來的就是閱讀量的上升,以及爆款率的提高,緊跟的就是會帶來更多的互動,評論,轉載,收藏等等。那麼最終的目的達到了什麼呢?“對了,就是漲粉”。

2.增加變現方式

在其他幾個載體在推薦量的低迷,創作靈感的瓶頸,閱讀量觀看量的下降,市場份額的飽和下,微頭條不失為一款增加變現方式,體裁的有效手段。

3.創收比的吸引力

成熟的媒體和行業大V對內容變現市場的把控和敏感度,在其它內容變現方式市場逐漸萎縮的影響下,這些行業的領跑者早就聞風而動。相比其他其他載體對於創作內容的嚴苛性,對於這些對各種行業內輸出體裁方式駕輕就熟的老手們來說,還有哪些初入門戶,不知從何入手的菜鳥來說。創作產出一個內容的容易度和所產生的附加值是吸引,眾多大V加入的重要因素。


三、其它

  • 便利性

便利性也就是,微頭條發佈內容的方便程度大大的優於,其它內容載體。不限場所,不限方式(手機,電腦)都行,不需費時的配圖排版,只需專注內容的提煉和一般的文字功底及配圖。

  • 時效性

微頭條一般內容,比較新穎,時效性強,容易緊跟熱點及突發事件,更加由於其本身的便利性更增加了內容的及時性和滿足大眾對適時新聞的,需求和關注度。從而,更能引發當今的主流受眾年青一代,對新時代新媒體和新的新聞傳播方式的認同和積極體驗。

  • 替代性

我們也看到微頭條作為一款今日頭條APP中,一種基於社交方式作為內容發佈方式的平臺。在和另一款渠道內傳統霸主“微信“的很多功能上是有重疊,但也有所區別的。


1.圈子的區別

和朋友圈不同的,微頭條是基於創作者所註冊的領域,而發佈的帶有嚴重內容屬性的短文。在閱讀時和關注上會帶給粉絲,更直觀更加便利的選擇。而區別於朋友圈,那種過於繁雜的內容。而帶給內容需求者更精準的體驗。

2.內容的專業度

能夠成為微頭條優質領域創作者或大V的用戶,都具備一定領域內的專業度和影響力,同時他們所產生的內容,比起朋友圈內純為了銷售而千篇一律的,帶貨軟文要專業和負責的多。

3.平臺流量的扶持,公平的機會

對於流量的扶持,微頭條也有著其他平臺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果你的內容能夠帶給受眾乾貨,或引起共鳴,平臺的推薦機制不會因你是新手或大V區別對待,意味著任何的的創作者只要你的作品,足夠優秀。一樣的有機會,成為大V。獲得你想擁有的大量粉絲或者是相對應的收益!

通過上述分析與比較,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一些擁有眾多粉絲的作者或者大V也開始轉戰微頭條了!

山城崽兒


因為微頭條是漲粉利器。


最近疫情很多人都有感覺,就是閱讀量暴漲。有可能一條微頭條的閱讀量,可以達到5000萬甚至6000萬。

我加了兩個頭條的創作者群,兩個群裡都出現了超級爆款。

第一個爆款的作者靠著6000萬+的閱讀量,一天之內漲了1萬多粉絲。

第二個爆款的作者靠著5000萬+的閱讀量,一天之內漲了7000多粉絲。

我曾經出過一個800萬+閱讀量的爆款,12個小時以內就漲了接近1000粉。

所以,想要關注度的創作者,都會把精力放在寫微頭條上。


當然,微頭條也不是說隨便寫寫就可以了。想要出現爆款微頭條,某種程度上還要碰運氣。就算你懂了吸引人開頭+敘述+觀點的套路,你還是沒辦法保證次次都能10萬+。

因此,靠寫微頭條漲粉的創作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找素材和編輯上。我知道得一位大神,一天最多發了30條。而普通人就算髮3條,就算多產。


微頭條很容易漲粉,但創作難度說低不低說高不高,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勤補拙。


蝦米在奮鬥


方便,快捷,一吐為快。

把我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想法,第一時間送給你。

不用想,也不用受任何限制。想說就說,想寫就寫。讓我的心靈找到停靠的港灣。

我的想法,我的秘密不在獨自分享。希望與友人共享。

微頭條最適合有生活感悟的普通百姓,時時刻刻講生活,話人生。

充實了自己,授益了眾人。

微頭條越來越火,隊伍也會越來越大。


一杯仙


只要到1萬粉絲,微頭條的閱讀量也是有收益的呀!而且微頭條和圖文的推薦機制不同,微頭條推薦量更大,相比圖文又更好寫,讀者也更願意看


松鼠娛樂松鼠娛樂


微頭條方便快捷,便於吸粉。而且互動性強,後期一樣也有收益的 。


四級怪獸


為何一些擁有十幾萬、幾十萬粉的作者,不寫圖文、只寫微頭條?

這個問題,對於經常寫頭條的人都知道,“微頭條”流量高,也就是閱讀量高,而且微頭條寫起來簡單省事。而圖文,尤其是“文章”,你費勁腦汁熬夜爬格子辛辛苦苦寫出來,卻沒有多少人閱讀瀏覽。

但也並不是擁有十幾萬、幾十萬粉的作者不寫圖文,只是相比較於“微頭條”而言,發微頭條的次數多一些,發圖文的次數少一些!

下圖是我發表的頭條文章,兩個月才發了五篇。


頭條的文章主要分“圖集”和“文章”。圖集,一些圖片,每張圖片上配上文字,再配個標題就可以發出了,圖集上配文字的數量是有限制的。而文章,不但有文字、圖片、標題,最主要的是文章可以寫長一些,也就是說,文章寫的更細。

2017年剛認識江南哥時,他對我說:“2016年時他在頭條上發表了很多原創文章,然後拿到了原創標籤和黃V,但是從2017年起他圖集寫的比較多,但也發文章。”

2017年下半年我開始玩頭條後,剛開始也是發文章,我是按以前信息港的模式在發文章,可是瀏覽量很低,然後又開始寫圖集,依然是瀏覽量很低。最後發現,原因出現在我不會起標題上。

進入2019年,在頭條上我很少寫文章(要求太高),偶爾發篇圖集。

從2019年5月份起,聽朋友說微頭條流量高、吸粉快,於是又開始寫微頭條。寫微頭條就是省事,只需簡明扼要說清楚事情就可以了,二、三百字,三、五百字都行。然後我就開始經常寫微頭條。

我身邊還有朋友在頭條上寫文章,白天需要上班,晚上到家吃過晚飯後抽空寫文章,熬夜到凌晨2、3點是常有的事。但然經常熬夜寫文章,但是瀏覽量卻很低。但是他也經常發微頭條,單篇微頭條最高紀錄500多萬瀏覽量,很不錯的!

下圖是我這幾天發的微頭條,每天二篇。


現在,在我身邊所有寫頭條的朋友中(有幾個朋友有原創標籤),他們寫頭條文章的次數少,因為寫文章難、要求高、瀏覽量低。反而發“微頭條”的次數挺多,因為微頭條要求低、寫著簡單、瀏覽量還高。包括我自己,也是頭條文章發的少、微頭條發的多!

下圖依然是我發的微頭條,每天至少兩篇。


人在風上走


微頭條創作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內容簡短,一天發個十多條沒有任何壓力。微頭條比較符合現代人刷手機的習慣,人們更喜歡簡短的內容,刷手機時人們對於一條信息往往只有幾秒鐘的時間觀看。而且現在微頭條也開通收益了,只要粉絲突破一萬,就能開通。


微頭條本身就定位為社交產品,是粉絲經濟的主要體現。微頭條的帳號與頭條號相互打通,為創作者提供與粉絲高頻互動交流的平臺,讓頭條號文章觸達粉絲的機率更高。在人工智能推薦的基礎上,增加了社交分發的機制。


黑蝴蝶168059524


很多人都在說微頭條是頭條平臺的一個新風口,微頭條和圖文,視頻,問答,圖集比起來有很多優勢。

一、微頭條的流量最大,吸粉效果好

整個頭條平臺,流量最大的體裁就是微頭條,閱讀量,爆款率都遙遙領先,漲粉也是最快的。相對應的圖文,悟空問答,視頻推薦量和閱讀量都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只有微頭條逆勢而上,大V創作者更加懂得見機行事,所以選擇以微頭條創作為主。

二、創作微頭條的投入產出比更高

正常來說,微頭條都在100~300字之間,有的甚至更短,創作一條微頭條只需要幾分鐘時間,但是卻可以帶來更大的曝光量。

你精心製作一個視頻,寫一篇原創文章,花的時間,幾乎是創作一條微頭條的幾十倍,但是閱讀量卻有可能還比不上微頭條一個零頭。

三、微頭條更符合碎片化閱讀的趨勢

大家都知道微頭條對標的是微博,微頭條用最短的內容,來搶佔用戶更加碎片化的時間,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短內容更符合人們的閱讀需求。

用戶的時間越來越寶貴,也越來越沒有耐心去閱讀那些較長的圖文和視頻,碎片化的閱讀佔據了用戶閱讀的絕大部分時間,微頭條也會成為主流內容。

四、微頭條的玩法越來越豐富

平臺已經向10000粉絲的創作者開通了微頭條收益,而且有商品卡的話,還可以帶貨、帶專欄,還有話題和抽獎功能,玩法十分豐富。

很多大V選擇以為頭條創作為主,正是因為了以上4點原因,把微頭條比作2020年頭條平臺的新風口實不為過,在當下,相信所有聰明的創作者都在創作微頭條,這叫順勢而為。


葉老師自媒體


擁有幾十萬的作者,並不是不寫圖文,而是寫得少了而已,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寫得少了呢?

1、頭條單價低。自媒體紅利期已過,各個平臺單價都有所降低,之前1萬的閱讀量,在頭條上能有10多塊的樣子,但隨著平臺成熟,現在1萬的閱讀量,只有1-3元之間,差距非常大,單價降低,創作熱情相應降低,尤其是那些靠廣告收入的作者。

2、微頭條取代短文章。在單價降低的情況下,創作熱情受到影響,寫文章的朋友變少了,即便寫也是深度的文章,短文章的字數一般都是500字左右,而微頭條剛好能夠彌補這點,微頭條的創作字數不需要多,幾百字就行,真正意義上的取代了短文章,而且創作非常方便,拿起手機就能創作,也有利於讀者閱讀,參考微博。

3、微頭條扶持力度大。微頭條的推薦力度要比文章大的多,經常刷頭條的朋友應該有所瞭解,有的微頭條閱讀量高達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數不勝數,但是放在文章上,你就很難看到有這麼大的流量了,可見微頭條的扶持力度要比文章大得多。

4、微頭條有收益。結合上一條,微頭條的流量大,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發微頭條還有收益,這點更人激發人們的創作,即便單價非常低,但是流量大啊,可以以量取勝,有套路的朋友,隨便追幾個熱點,獲得幾十萬,百多萬,甚至千萬的流量也不是沒有可能,據我的觀察,我看到有的朋友一天的微頭條收益就有上百的。所以微頭條開通收益,增加人們的創作,從文章轉向了微頭條。

當然還有容易漲粉了,分銷商品了,打廣告了等等……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關注賬號:《侃哥頻道》 獲取更多幹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