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小故事:張伯倫手中拿的到底是什麼?竟敢高呼和平已定!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歡迎關注,激活您的歷史記憶。

二戰時的小故事:張伯倫手中拿的到底是什麼?竟敢高呼和平已定!

序言:照片背後的故事

上圖這張照片可謂是張伯倫的“招牌性動作”,如果再算上他那句“我們這一代的和平已經得到保證”的“名言”的話,簡直可以湊成一幅二戰前英國綏靖政策的“經典場景”了。今天,記譯君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張伯倫這張照片中那份文件背後的故事。

先排除兩個錯誤答案

其實,多年來,很多人都在猜測,張伯倫手中拿的,究竟是什麼文件,甚至有人調侃說這是首相的洗衣單。關於這種說法,記譯君也是無力吐槽了,真不知道這究竟是某些人的調侃,還是某些外國“磚家”煞有其事的研究了。

排除了這個不靠譜的答案後,本應是最有可能的答案——《慕尼黑協定》副本也要排除了。雖然此時距英法簽署這份安撫德國,坐視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的協定剛剛簽署不久,但是這份文件,還真的不是它。

二戰時的小故事:張伯倫手中拿的到底是什麼?竟敢高呼和平已定!

上圖是慕尼黑協定

正確答案的揭曉與理由

接下來就是揭曉答案的時刻了,在英國的BBC歷史雜誌上,記譯君曾看到過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當時張伯倫手中的文件,是他前不久才和希特勒簽署的一項私人備忘錄。這份私人只有簡短的三段,它強調了英德關係的重要性,表達了“(英德)兩國人民渴望實現永久和平,永不交戰”的願望,並承諾在此後的所有分歧中,他們都將使用談判化解問題的共同決心。

當時看到這裡的時候,記譯君就認定,這個答案是比較靠譜的,理由有二。第一,《慕尼黑協定》可是正式的協定,屬於機密性的文件,即便是貴為首相,張伯倫也不能肆無忌憚地拿在手中炫耀吧,這就排除了文件是《慕尼黑協定》這一答案。第二,結合張伯倫那句“我們這一代的和平已經得到保證”的話,我們可以發現,這份私人備忘錄的內容是比較吻合的,尤其是第二段強調英德永久和平以及第三段強調談判解決爭端的地方,都是可以支持張伯倫說出“和平得到保證”的內容。

二戰時的小故事:張伯倫手中拿的到底是什麼?竟敢高呼和平已定!

檔案館中的證據

如果說上述這兩個理由只能讓記譯君認定答案比較靠譜的話,那麼下面這則事實則可以把這個答案“實錘”了。因為張伯倫手中的文件只是個人備忘錄性質的,不算正式的政府文件,所以它最終的存放地也與其他文件不同——這份文件被保存在英國皇家檔案館。1940年1月,它更是被直接送到了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考慮到當時英國和德國已經處於實際上的戰爭狀態了,這個轉存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記譯君卻認為,這裡面蘊含著極大的諷刺意味。要知道,當時,張伯倫擬定這份備忘錄,說出“和平保證”這樣的話,不過是在短短的18個月前。而18個月後,這份寄予了張伯倫厚望的備忘錄,就成了一紙空文,張伯倫本人也黯然下臺。

二戰時的小故事:張伯倫手中拿的到底是什麼?竟敢高呼和平已定!

結語:當時未名垂青史,此後必遺臭萬年

回答到這裡時,記譯君突然想起了我國曆史上的某位名人——桓溫,以及他的名言——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遺臭萬年。如果把這句話照應到張伯倫以及他手中那份備忘錄的話,記譯君覺得,可以這麼簡單改一下:“事實證明,在希特勒的鋼鐵洪流之下,英法的綏靖政策,張伯倫的和平備忘,不過都是心甘情願一場空。張伯倫手拿備忘錄,高呼和平已得到保證的照片,當時未名垂青史,此後必遺臭萬年!”

讀者朋友們,你怎麼看待此事呢?歡迎一起參與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