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裡養什麼不耽誤玉米生長?

用戶59897959411


導讀:因為玉米具有比較高的特性,所以我們不僅可以在玉米地套種其他經濟農作物,還可以在玉米地養殖一些家禽。不過在養殖家禽的時候,我們需要等玉米生長到一定程度後,才可以將其放進玉米地飼養。

我們家每年都會種植7分地的玉米,因為我們家有一塊地,屬於房屋拆遷地。這塊地的地勢比較高,其土壤也不是很好,能種植的農作物比較少,所以基本每年主要用來種植玉米和菜籽。如果在種植玉米的時候,只是將其用來種植玉米,那麼對於這塊地有一些浪費。因此有時候,我們還是會在種植玉米時,套種一些其他經濟農作物,或者在玉米生長到後期,將家裡的家禽放進玉米地。

其實因為玉米具有比較高的特性,我們完全可以將空出來的空間,用來種植一些其他經濟農作物,或者養殖一些家禽。畢竟如果我們光種植玉米,其收益並不會太好,而且收益比較單一。如果再遇到玉米降價,那麼就當於白種了。

那麼玉米地可以套養哪些家禽,又能與哪些經濟農作物進行套種?

玉米地套養家禽,建議在中後期進行套養

其實種植玉米,最好不要套養家禽,因為玉米對於大部分家禽來說,屬於比較好的草料。不過在玉米地套養家禽,與套種經濟農作物相比較,其套養家禽的經濟收益,會比套種經濟農作物的收益高很多。所以,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我們也可以在特定時期,將家禽套養在玉米地內。

在玉米地內,我們可以套養家禽中的雞和鵝。最好是將這兩種家禽,進行同時套養。不過我們一定不要,在玉米生長的前期進行套養。一定要等玉米杆生長到一米以上的高度,才可以將家禽放進玉米地。

雖然這時的雞和鵝,會將玉米底部的玉米葉吃掉。不過這對生長中的玉米,會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增加玉米底部的空氣流通,有利於玉米的生長。而且雞還會將玉米地內的各種害蟲吃掉,同時雞糞和鵝糞對於玉米來說,也是相當不錯的肥料。不過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讓雞餓得太兇,不然你的玉米地會被雞刨得底朝天!

玉米地套種經濟農作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玉米地內套養家禽,需要進行特別的管理,而如果是套種其他經濟農作物,那麼就比較輕鬆。我們主要是在玉米與玉米之間,套種其他經濟農作物。不過我們在種植的時候,也需要進行提前的規劃。因為玉米雖然生長得比較高,底部會有比較大的空間。但其他經濟農作物的生長,同樣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才可以進行有利的生長。

我們最好選擇一些,對光照需求不是很強的經濟農作物進行套種。而且,當我們決定需要在玉米地內,套種其他經濟農作物時,一定要加寬玉米與玉米之間的間距。這樣才能不至於,所有的陽光都被玉米葉遮擋。一般我們可以在玉米地內套種花生、黃豆、土豆、紅薯,或者是最近才開始流行的菌類等。


今日話題:玉米地內套養家禽,一直都比較有爭議,那麼你在玉米地內套養過家禽嗎?


田園軒月


螞蟻是地道的農村娃,雖然現在不種地了,但是小時候可沒少幫父母幹農活。玉米地裡養啥不耽誤它生長?對新興的農業不清楚,可以說說小時候我家在玉米地種啥。

1.豆角

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讓我和哥哥去玉米地裡摘豆角,幾乎三四天就可以去摘一次,每次都可以摘一筐。母親經常給我們做豆角蒸菜吃,很是美味,吃不完的也可以送給鄰居,還有剩的母親會把豆角煮熟後曬乾,然後儲存起來,到冬天可以包包子。

當玉米成熟時,豆角也基本不長了。可以說兩不耽誤。

2.南瓜

南瓜種的並不多,在我的記憶裡,只是偶爾目前會在玉米地裡種南瓜。但是收成還不錯,撒幾顆種子,基本就夠一家人吃了。


螞蟻說教


題主問題符合現代農業種植理念,也是玉米與其它植物等進行間作套種的延伸版。科學合理的玉米間作套種,不僅不耽誤玉米生長,而且還能多收穫一季作物,或增加其它附加值,能明顯提高土壤利用資源等,並顯著增加種植效益。就個人目前瞭解的效益較好種植模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玉米養蘑菇。近年玉米地裡養大球蓋菇種植模式風生水起,尤其東北、安徽等地都有不同規模的種植。蘑菇與玉米相間分佈,即可保證蘑菇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兩種作物還能優勢互補,達到蘑菇、糧食雙收的目的。一般畝產可以增加效益2500-3000元以上。

二、玉米與花生套種。山東、河北、安徽等地均有所種植,一般可每4-6行花生種植一行玉米,玉米宜選用柱形緊湊稀植大棒品種,花生宜選用開花期較為集中的直立型品種種植,一般可以畝增效益600-1000元。

三、玉米與大豆間作。一般可以每6-8行大豆間作一行玉米,既不影響玉米生長,同時還能有效滿足大豆生長及機械收割需要,一般可以畝增產效益300-500元不等。

四、其它種植模式。比如玉米田還可以間作豇豆、辣椒及葉菜類速生蔬菜、也可以間作西瓜、香瓜等瓜類,也可以與紅薯等株高較矮的等塊莖作物等進行間作套種。但間作模式、管理水平不同,增產效益不同。

總之,只要勤於管理,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及種植水平等,選擇矮稈等作物於玉米合理進行間作套種等,既不影響玉米生長,同時還可以有效增加效益,但具體模式及種植規模等要因人因地進行。避免管理不善影響效益。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隨著新型立體農業模式的不斷興起,人們在不斷的思考、探索、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既利於生態環境保護,又利於農作物生長、增產高效的種養模式。既合理利用了空間,又極大地豐富了產出種類,非常值得學習和推廣!

那麼,玉米地裡養什麼不耽誤玉米生長呢?

養雞或鵝。當玉米植株1米以上時,放入剛郛出不久的小雞或鵝,使其慢慢互長互融,應該是不錯的種養模式。因為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會伴生昆蟲和雜草,此時放入雞或鵝,會幫助農人消滅害蟲和雜草,雞爪刨食還可以鬆動土壤,糞便又肥土滋養玉米,促使玉米、昆蟲、草類生長,雞或鵝再將其吃掉!——這實際就是個相生相剋的微型生物鏈。對農人來說,省去了除草、施肥、鬆土等環節,只需看護好雞或鵝便好!既省時又省力!也可嘗試雞、鵝混養在玉米地裡!


早在2010年,紅太陽生態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就用此種養模式,使畝效益達到2.5萬元!他們是怎麼算的呢?——租地15畝,放養2000只壽光大抱雞,養成後30元/斤,純利50一60元/雞;節省除草、防蟲開銷1萬多元;節省有機肥10噸,價值3萬多元;收富硒糯玉米3300多穗,按禮品包裝價5.6元/穗,單種植一項就獲利18400元/畝,種、養收益達2.5萬元/畝!

而另外一例是,一男子在玉米植株1.3米左右放入鵝,用自己覓食加飼料餵養的方式套養,自己再開了個以鵝肉為主的農家樂,使每隻鵝獲利150元!還行吧?還沒算玉米收入咯!



玉米地還可以另外養什麼,是一個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的過程,還有待敢吃螃蟹的成功人士的驗證,個人不敢妄言,希望能幫到大家!😄


雲遊Anny


最近幾年玉米的種植收益相對較低,不說老鄉覺得是不是可以在玉米地裡養殖一些東西提高收益呢?其實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嚴格來說,如果大面積種植玉米,玉米地裡不適宜再搞養殖。


前些時間有人說在玉米地裡可以養雞養鵝,我要說的是,如果你只種了半畝地玉米,而且不以玉米的收成為主,這個還是可行的。單反是以玉米收成為主的地塊,建議你還是不要搞這種嘗試,如果搞的話,肯定是得不償失,為什麼呢?首先我們知道玉米作為禾本科的植物,它嫩葉是非常屬於雞鴨鵝的食用,所以在玉米小的時候,甚至於拔節前是不能養的,如果你在這個之前養殖家禽,那麼玉米是肯定會被吃的乾乾淨淨;第二一點,對於家禽來說都喜歡有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它的正常生長和減少疾病的發生,當玉米拔節後植株高大,田間鬱蔽,家禽是是很難在裡面成長的。所以玉米地裡養家禽,咋一聽還是可以,可實際根本是不可行的;第三一點,雞鴨鵝都是有它的活動半徑,而且這些家禽都有刨地的習慣,所以在她活動半徑內,這些玉米的生存可以說是岌岌可危,我們都知道農村的大部分耕地都是長條形,而按照家禽活動半徑來講,只能生活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為了防止家禽的出逃,還要花大力氣建起圍欄,很顯然,這份投入是比較大的,畢竟玉米的生長期也就百十來天,除去前期苗期到拔節期的時間,也就僅剩下了不足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投入產出比嚴重失衡;第四個方面,現在的玉米品種大多都是密植型,所以不管搞任何養殖,都不利於管理,如果當初為了養殖而放棄玉米,顯然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隨著養殖市場的不斷好轉,玉米的價格也會逐漸回暖,所以如果以種植玉米為主要收入,建議還是專心地種植玉米,這樣的收益才能實現最大化。不要想當然,聽人家一說就去盲目試。


燕趙農業


其實一般來說想發展套種或者套養的話,只要雙方不影響生長的話都是可以的。玉米也是高杆作物,一般來說農村的家禽都可以養殖,對於玉米的生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比如可以養雞或者養鵝,養番鴨都可以。因為這些家禽體積都比較小,對於玉米的生長是沒有影響的,但是要記住玉米小的時候是不能放進去的,玉米差不多長到80公分以上才能把雞苗放進去,當然雞苗也不能太小了,不然在野外很容易出問題的,我自己就是在山林裡養土雞的,對於養雞這行還是很瞭解的。還有養鵝養鴨都可以,但是一般鴨子需要水,番鴨需要的水就比較少。可以考慮。如果你捨得花本錢的話,還可以養殖一些野生的,比如養殖石雞,竹雞。但是必須要用天網圍起來,而且這些東西還會吃玉米,不過這樣養出來的東西還是很好的。

在玉米地裡養殖的話,密度是關鍵,不能太大,不然會破壞玉米的生長環境的,而且放養之後玉米就不能打藥了,其實搞養殖最主要的還是銷路,你先把銷路解決了,然後再決定養殖什麼。

玉米地不光是可以套養還可以發展套種,比如現在玉米地裡種植食用菌一類的也比較多,比如竹蓀。前面還看到一個種植靈芝的。但是這些種植需要很好的技術,而且如果真正想發展這些的話,不要搞套種,現在種植靈芝都是大棚室內種植,產量會大很多。

如果你只是想簡單點額套種的話,其實可以種植很多蔬菜瓜果的,以前在農村的都知道,玉米地種植番薯,黃豆,豇豆等等都可以,這個在農村很常見的。


三農帝國


當看到這問題時,我心裡挺高興的,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玉米地裡養什麼不耽誤玉米生長,是不是要放棄玉米,小編生長在農村,暫時在家裡還沒看到有這模式的存在,也許是我村裡是山丘地帶,不宜發展吧,小編就自己鑽研及思考的發表下意見:

一、玉米+土蜂養殖。在家從事玉米種植的同時,養點土蜂也是不錯的,不會對玉米造成任何的損害,且可以採花粉進行綜合利用,還能增加玉米產量。

二、玉米+雞、鵝等套養。玉米一年可以種植二載,可以根據玉米的生長週期,以時間差進行套養,利用得當,效果非常不錯。

三、玉米+魚。在玉米地邊緣挖個幾十平方的池塘進行養殖,以草魚、鯽魚為主,玉米葉還可以餵魚,爛了的也可以發酵後扔入塘裡為微生物供養食物。

以上就是小編考慮的幾個模式之一,希望給你提供一定的參考。


尋婺農業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沒去過多瞭解,就知道小時候玉米地裡栽紅薯還可以。還有就是花生。至於說養雞什麼的我也沒見過,也沒養過。




果果在農村


玉米地的選擇一般是地面平坦、通風向陽,土地肥沃的土地。由於玉米一般需要寬行距才能夠提高產量,導致土地空間利用率極低,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隨著近些年來生產成本的增加,很多農民轉型通過套種、科學農業致富,給大家推薦幾種作物。

  • 一、菌類

蘑菇的喜陰喜溼可以與玉米的遮陰保溼結合來間作,以達到糧菌雙收的目的。目前最主要套種的是香菇和大球蓋菇。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

  • 二、魔芋

魔芋喜陰,不耐高溫強光,所以種植時要做好遮蔭,否則會導致魔芋病害流行。而在玉米地進行間套種植,可充分利用玉米半廕庇的條件,促進魔芋生長。不過要控制好種植密度,防止因作物倒樁給魔域的莖葉帶來損傷,若是田間通風不良,也會造成魔芋生病。種植時要做好遮蔭,否則長勢會受影響,容易生病。

  • 三、大豆

甜玉米與大豆套種,符合共生互利原則,首先二者植株高度差異大,兩種作物葉片對光的採集各不受影響,在生長旺盛的時期,甜玉米葉的採光集中在植株60釐米以上的高度,而大豆的採光又是集中在植株50釐米以下的高度,二者佔據不同的空間,配置形成兩個不同的採光層次,甜玉米採青收穫後,可讓大豆繼續利用光能,兩種作物均能獲得各自的養分需求。

  • 四、紅薯

玉米與紅薯間套作是以紅薯為主玉米為輔的間套種模式,是建立在利用不同作物在共生期處於不同生育時段,互不影響生長且實現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發生的理論基礎上,充分利用高杆作物與矮杆作物的空間優勢設置的間套種新模式。

科學管理。扦插後3-5天,查苗補缺,防止缺株斷壟;扦插後15天左右結合追肥進行第一次中耕。在肥水條件較好、生長勢好的田塊,可將薯苗摘頂,以促進基部分枝,多結薯、結大薯;中期管理以抗旱為主,後期管理,看苗補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

紅薯生長中後期如遇連續陰雨,地上部莖葉旺長,應採用提蔓方法,拉斷莖節上發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長以利塊根肥大。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玉米地裡養什麼不耽誤玉米生長?

作為一個農村人,我是很少看到有人在玉米地裡養東西的,在我們農村大部分人都是連帶種一些農作物,因為玉米的根莖比較高,種植一些矮植株的作物比不會影響玉米的生長。那麼重哪些作物比較合適呢?

一:黃豆

黃豆作為一種用途極廣營養特別豐富的豆類,在農村特別受到歡迎,有的地方由於耕地的限制,很多村民就在玉米地上順便種了一些黃豆,但是這裡值得注意一點就是,種植黃豆的間隔不要太密集,一個太密集會影響黃豆生長,一個就是會和玉米爭搶營養,這樣會影響玉米的生長。

二:花生

在我們老家我們炒菜用的都是花生油,自家榨出來的油是特別香的,所以一般人都會種植一些花生,然而花生也是可以在玉米地一起種植的,其中的一些種植注意事項小編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確實是有人種植。

三:豆角

豆角也是可以在玉米地種植的,雖然豆角屬於爬藤類作物,但是可以把豆角種植在玉米地的邊緣部分,這樣既可以收穫豆角,也不會影響玉米的生長。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