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的盜墓賊,在墓葬裡遭遇了什麼?到底是誰害死的?

歷史公元


南北朝宋劉敬叔寫了一本《異苑》,此書卷七記載盜墓的奇聞異事,有一篇講交州刺史溫放之盜墓,在回家途中墮馬而亡的詭異故事,溫放之在歷史上是真人真事,與劉敬叔生活年代很近,只隔幾十年,事件經得起考究。

溫放之,太原人,他是東晉中書令、驃騎將軍溫嶠的兒子,溫嶠死後爵位由溫放之承襲,公元359年,林邑國屢屢侵擾邊境,林邑國就是今天越南,晉穆帝司馬聃派溫放之前往剿滅,勝利後溫放之任交州刺史,鎮守邊境。

東漢以後的廣東、廣西地區,稱為交州。

這個溫放之士族出身,跟他老爺子一樣,武能上陣殺敵,文能書寫繪畫,邊境安寧時,溫放之的日子過得很悠閒,沒事讀讀書,瞭解當地閒聞趣事,有一次聽下人說,附近的王士燮墓發生了靈異事件,擾的周圍人心惶惶,溫放之一下子來了興趣。

王士燮,廣西梧州人,東漢末年曾做過交址太守,長達40年,他死後墓修的很豪華,就引來了很多盜墓賊,但墓很詭異,去了一波又一波盜墓賊,墓還完好保存,流傳出來說,有一次5人去挖王士燮墓,剛挖下去,4人全被無故掩埋,沒任何聲響,僅留放哨1人倉惶而逃;又有一次一夥盜墓賊準備充分,帶的人多,剛挖沒幾下,一股陰風吹來一具幽魂,喝道:你們想死嗎!把盜墓賊嚇得連滾帶爬的逃走了。

所以當溫放之聽了這些傳聞後,對王士燮墓產生興趣,他征戰沙場,死人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根本不怕什麼幽魂,如果有鬼就捉鬼,還地方百姓安寧,如果沒鬼藉機挖個豪華墓,也能賺錢一筆,於是溫放之先叫士兵白天去墓地打探情況,很快打探回來的士兵說,墓確有古怪,天是豔陽高照,但墓周圍有濃霧包裹,無法驅散。

於是溫放之帶領著部隊前往挖墓驅鬼,但怪事接二連三的發生了。這天也是萬里無雲,天氣很好,當溫放之下令開挖時,怪事發生了,馬上狂風大作,天空佈滿烏雲,下起瓢潑大雨,溫放之下令停止挖掘,找地方躲雨,馬上驟雨停止了,眾人們都嚇了一跳,但眾人不死心繼續挖,很快挖到棺木時,天空忽然一個炸雷帶著一束火球朝士兵襲來,眾人躲開,又有士兵上前,剛碰到棺木時,又一個驚天炸雷霹在這個士兵身上,當場氣絕身亡。

溫放之氣得不行,偏執勁兒上來了,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底下士兵不敢再上,溫放之拔出寶劍,親自上去砍開棺木,這時平靜了,裡面除了豐厚的隨葬品和一具骨架,沒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溫放之很得意,連鬼也怕自己,也不過如此。眾人帶著隨葬品高興的回城,沒走兩步,又是一陣狂風大作,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溫放之連人帶馬被狂風捲的沒影子了。

士兵嚇壞了,趕緊散開去找自己的長官,這時不遠處一聲慘叫,眾人圍過去,看到溫放之和馬匹在亂石中,鮮血染紅了周圍,一人一馬死的不能再死了,而溫放之雙眼還驚恐的睜開著,彷彿是看到了什麼恐怖的事情,這天來挖墓怪事連連,主公也死了,剩下的士兵們帶著溫放之的屍體倉惶逃回城。


圖文繪歷史


早在08年5月,在蘇皖交界的盱眙縣大雲山頂,每至夜晚總有一夥人穿梭於忙碌與大雲山間,他們這裡挖挖,那裡挖挖,折騰了將近兩個多月後,終於被當地某村民察覺,發現自己行跡似乎被敗露的這夥人迅速隱匿消失在了大雲山間。

該村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大半夜的這十來個人在這大雲山的荒郊野嶺弄啥嘞?於是第二天他又再次摸著黑來到了這個地方,又發現了這十個忙碌的身影,過了一會似乎想到了什麼的村民大喝一聲,直嚇唬得這十來個人倉皇而逃。於是,第二天該村民叫來了幾個同村人一起來瞅瞅,看到地上那夥人因為驚慌失措作鳥獸散落下的鐵鍬、洛陽鏟、繩子、炸藥等,他們馬上曉得“果然這些人是來盜墓的土夫子”。



原來,盱眙縣當地一直盛傳大雲山附近有漢代大墓,這在諸多縣誌與歷史資料中均有記載,並非什麼秘密。過了幾個月,當地派出所與村民聯合蹲點個把月,這夥人卻是銷聲匿跡。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

時間回到09年1月,又有一夥約摸十人晝伏夜出摸索在大雲山頂。碰巧的是因此前有人盜墓的消息傳出,當地的老摸金校尉趙某聯合團伙共四人也商量著共赴那大雲山定去尋龍點穴,搶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決雌雄。結果在09年元旦剛過,這兩夥人就在大雲山頂碰了個滿懷。既然目標一致,很快他們便協商擰作一股繩一起發財。

於是,在分工明確技術與器械精良的團伙協作下,1月4日的凌晨,他們終於摸到了漢墓的門路。

(盜墓賊工具)

之所以如此快便找到了墓的所在位置,當然得感謝趙某。資深摸金校尉過來的他對於墓的位置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心知肚明。

但是,由於墓室堅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眾人只能在池塘邊以直徑1米,縱深7米,橫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來米,這才挖到墓室門口。


(盜墓賊所挖洞口)

當然,在下面帶頭挖的自然是趙某所在的四人團隊呢,誰叫人家熟門熟路又技高一籌呢?其他人則在洞口鼓風、看風、運泥。突然,在最前面挖的兩個人一鐵鍬鑿穿了池塘底部因淤泥枯枝樹葉多年沉積發酵而成的沼氣洞,頃刻間兩人便倒在了墓口。後面兩人因為在離洞口近的地方負責運送泥土也先後倒地。很快,洞口負責拉泥的兩人見遲遲沒有動靜發現了端倪,馬上把人叫來,因為沼氣濃郁,他們馬上意識到是因毒氣倒在了洞裡,他們先用鼓風機通風一段時間才將四人拉出。其中墓口兩人早已斷氣,洞口兩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

於是他們分兩路,一路人找了車馬上拉去醫院。自然是搶救無效死亡。本來大夥商量另一夥人留下通知死者家屬,但是他們卻擔心事情敗露事大擔責任,在張某運送屍體途中連車帶人丟在了桐城軋花廠裡。

(大雲山西漢江都王劉非墓)

後來事情敗露,十四人團伙,四人慘遭非命,十人鋃鐺入獄。團滅!

後來經過考古隊員搶救性發掘發現,該墓為西漢江都王劉非之墓,但即使他們挖開,見到裡面的情景恐怕得氣死,原來這墓早在東漢末年就被正兒八經的摸金校尉光顧了,墓中除了留下的幾十把木鏟子,文物被破壞得滿地殆盡,空空如也。賠了夫人又折兵,撅人墳墓非死即傷啊!


不書


我說一說關於自己祖墳一些事情吧,在我26歲有興在家過一次清明節,之前都是過完年就出去上班了,清明節那天媽媽備好的蠟燭紙,早早起床跟唐哥去祖墳上香,到老祖墳上發現離正墳旁出現從上往下4米往祖墳方向盜洞,那時候爸爸叔叔都蒙了以前他們都不知道,每年來祭拜( •̥́ ˍ •̀ू )的墓旁有那麼多東西被盜,真是自家人都不知道寶貝,可惜😔,



特工9526


在宋朝的時候,也就是宋朝快完蛋時,有一個叫盜墓賊叫老黑,但他生來皮膚白淨,以前叫老白,最後因為他盜墓時碰到怪事臉上有一大片黑疤,所以現在叫老黑。老黑與第一代永昌陵陵使的後人是鄰居,在一次閒聊中,這個叫老白的盜墓賊得知趙匡胤下葬時陪葬了一條白玉金絲牌。價值連城,世上罕見。上面鑲嵌好多奇珍異寶。這個老黑祖上就是幹這行的,從小耳瀆目染自己也稍微懂點這一行的風水卦象。直到他十八歲時他爹因為盜墓被官府抓了砍了頭,臨死前告訴他他吃不了苦,做不了農民,就繼續幹這行吧。老黑聽了他爹的話一直在找古墓,但一個墓葬都沒盜成。這次聽了鄰居的話,心中大喜,於是算了一個良辰吉日就帶著工具出發了。



他拿出了羅盤在一片荒山上左挪五步,六走三步,嘴裡唸叨著扔了一個銅錢,銅錢落地是正面朝上。十有八九就是這了。他拿著鐵鏟挖啊挖,晚上挖,白天回家睡覺前找點茅草吧挖的洞蓋住,挖了五天終於挖到了趙匡胤的墓,打開墓葬發現什麼都沒有。裡面被人盜過,正想走時,想起他爹活著的時候告訴過他達官貴人的墓葬中死人身下才是最值錢的東西,他看著趙匡胤的屍體心一狠,用繩子把他們倆綁在一起,腰向上一挺就抬起了趙匡胤,往下一摸,果然有一個白玉牌。心中一喜把繩子解了,哐噹一聲屍體砸在地板上,屍體口中一口黑水噴了出來,正好噴在了老黑臉上,老黑也顧不上那麼多,東西一拿就跑了回去,回家一看,臉上那坨黑水噴過的地方已經洗不下去了,又不疼不癢。也沒管那麼多,心裡想著把這玉牌賣了發大財。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山上的盜洞被老百姓發現了,也有人說是老黑盜的墓,沒過幾天老黑就被抓了,這縣太爺也不是省油燈,老黑一口咬定自己沒幹,被縣太爺下令打的是皮開肉綻,再說沒幹,又被縣太爺拿刀把十個手指甲全拔了,老黑終於受不了了,說出自己盜的墓,想著把玉牌獻給縣太爺讓他放過自己,縣太爺玉牌是收下了,但也給他判決斬立決,就這樣老黑悲催的掛了,而縣太爺把這塊價值連城的玉牌獻給了元世祖忽必烈,自己反倒升官進爵了。這就是我爺爺講給我聽的最慘盜墓賊。


大老二爺


在2008年的五月之時,在我們的蘇皖交界的盱眙縣大雲山頂出現了這樣的一夥人,他們白天不出沒,反而是一到了晚上便開始活動起來,穿梭于山間,東挖一塊,西挖一塊的,鬼鬼祟祟,當時村民還不知道這些人是做什麼的,於是也沒有過於的在意。


第二天的時候,這個村民有趁著晚上的時候又再一次的過來看了一眼,結果這些人還是晚上偷偷摸摸的在山上挖來挖去,好像專門選在晚上,想要瞞天過海的做些什麼事情。於是這個村民便一聲吆喝,在這一聲的吆喝之下,眾人便嚇得倉皇而逃。下一天的早晨,村民叫上看其他的幾個人村民來到山上,發現地上有很多的洛陽鏟、繩子和炸藥,村民們突然就明白了這些人是來盜墓的土夫子。

原來在盱眙縣大雲山一直有著記載有漢朝的大墓,於是這一夥人也是聞風而來,可是事情敗露之後,這些人便就此銷聲匿跡,不再出現。本以為這件事就此結束,可是沒想到,在來年初,這個村子的摸金校尉自己幹上了,他夥同四人分金定穴,找到了墓地,可是碰巧的是遇上了去年來此地盜墓的那個團伙,於是兩隊人馬想著幹一番大的,便合作起來。



本來的摸金校尉手法嫻熟,佔據地理優勢,自然是這個活動的主力,其他的人便負責望風和挖洞,很快他們便挖出了一條進墓地的通道,於是便放梯繩準備進墓,可不幸的是,洞地有著常年的腐爛的樹葉從而形成了沼氣,這就變成了毒氣,讓進洞的倆個人死在了洞地,洞口的二人也是奄奄一息,這些人見大事不妙,便送往醫院搶救,結果搶救無效而死亡,本想著通知家屬,可是擔心事情敗露的其他幾個人將這四個人扔進了廢棄的工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這個十四個人的團伙最終被抓,四人死亡,十人入監獄。事後專家們進入這個墓之後,發現這乃是西漢時期江都王劉非之墓,可是墓中早已被盜,文物皆空,所以儘管這十四個人進入墓中也是空空如也,最終還落下罪名。


人皆可為舜禹


早在08年5月,在蘇皖交界的盱眙縣大雲山頂,每至夜晚總有一夥人穿梭於忙碌與大雲山間,他們這裡挖挖,那裡挖挖,折騰了將近兩個多月後,終於被當地某村民察覺,發現自己行跡似乎被敗露的這夥人迅速隱匿消失在了大雲山間。

  該村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大半夜的這十來個人在這大雲山的荒郊野嶺弄啥嘞?於是第二天他又再次摸著黑來到了這個地方,又發現了這十個忙碌的身影,過了一會似乎想到了什麼的村民大喝一聲,直嚇唬得這十來個人倉皇而逃。於是,第二天該村民叫來了幾個同村人一起來瞅瞅,看到地上那夥人因為驚慌失措作鳥獸散落下的鐵鍬、洛陽鏟、繩子、炸藥等,他們馬上曉得“果然這些人是來盜墓的土夫子”。

  

  原來,盱眙縣當地一直盛傳大雲山附近有漢代大墓,這在諸多縣誌與歷史資料中均有記載,並非什麼秘密。過了幾個月,當地派出所與村民聯合蹲點個把月,這夥人卻是銷聲匿跡。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

  時間回到09年1月,又有一夥約摸十人晝伏夜出摸索在大雲山頂。碰巧的是因此前有人盜墓的消息傳出,當地的老摸金校尉趙某聯合團伙共四人也商量著共赴那大雲山定去尋龍點穴,搶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決雌雄。結果在09年元旦剛過,這兩夥人就在大雲山頂碰了個滿懷。既然目標一致,很快他們便協商擰作一股繩一起發財。

  於是,在分工明確技術與器械精良的團伙協作下,1月4日的凌晨,他們終於摸到了漢墓的門路。

  

  之所以如此快便找到了墓的所在位置,當然得感謝趙某。資深摸金校尉過來的他對於墓的位置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心知肚明。

  但是,由於墓室堅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眾人只能在池塘邊以直徑1米,縱深7米,橫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來米,這才挖到墓室門口。

  

  當然,在下面帶頭挖的自然是趙某所在的四人團隊呢,誰叫人家熟門熟路又技高一籌呢?其他人則在洞口鼓風、看風、運泥。突然,在最前面挖的兩個人一鐵鍬鑿穿了池塘底部因淤泥枯枝樹葉多年沉積發酵而成的沼氣洞,頃刻間兩人便倒在了墓口。後面兩人因為在離洞口近的地方負責運送泥土也先後倒地。很快,洞口負責拉泥的兩人見遲遲沒有動靜發現了端倪,馬上把人叫來,因為沼氣濃郁,他們馬上意識到是因毒氣倒在了洞裡,他們先用鼓風機通風一段時間才將四人拉出。其中墓口兩人早已斷氣,洞口兩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

  於是他們分兩路,一路人找了車馬上拉去醫院。自然是搶救無效死亡。本來大夥商量另一夥人留下通知死者家屬,但是他們卻擔心事情敗露事大擔責任,在張某運送屍體途中連車帶人丟在了桐城軋花廠裡。

  

  後來事情敗露,十四人團伙,四人慘遭非命,十人鋃鐺入獄。團滅!

  後來經過考古隊員搶救性發掘發現,該墓為西漢江都王劉非之墓,但即使他們挖開,見到裡面的情景恐怕得氣死,原來這墓早在東漢末年就被正兒八經的摸金校尉光顧了,墓中除了留下的幾十把木鏟子,文物被破壞得滿地殆盡,空空如也。賠了夫人又折兵,撅人墳墓非死即傷啊!


給個老婆餅


這個事情是發生在2009年的江蘇盱眙縣的大雲山。據諸多縣誌和歷史資料記載,在這片大雲山中,有一座規模非常巨大的漢代古墓,據說是諸侯王級別的,裡面的寶藏不計其數,可比肩我們最近幾年剛出土的海昏侯墓穴。

不過,由於這片大雲山面積太大,所以雖然不斷有盜墓賊光顧,但這座漢代古墓,卻始終沒有被髮掘,甚至古墓的具體位置,都還沒有被人找到過。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所謂大雲山裡有古墓,只是百姓們口中流傳的民間故事而已。

但在2009年1月份的時候,又有一夥約摸十人得盜墓團隊晝伏夜出摸索在大雲山頂。碰巧的是,當地的老摸金校尉趙建新和他得團伙共四人也商量著共赴那大雲山定去尋龍點穴,搶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決雌雄。

這趙新建長年奔走於深山大川之中,是個盜墓的慣犯,對於尋找墓穴很有一套,據說祖上就是摸金校尉,所以盜墓賊也都喜歡稱呼他為“校尉”。當時,這兩夥盜墓賊在大雲山頂碰了個滿懷。不過他們雙方很快達成一致,既然目標一致,還不如擰作一股繩一起發財。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便臨時組成了一支14人的盜墓團隊,由趙新建暫時出任他們的領頭人。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勘測,趙新建判定這座漢代古墓的位置大致在大雲山中的一座水塘裡。這座水塘很有些年頭,當地人歷來對此敬畏不已,所以稱之為“龍塘”。

正所謂好水有龍,當地人對這個水塘有一種宗教般的信仰,也說明這座水塘不一般。事實上,這水塘雖然你沒有真龍,但下面卻真的有“龍墓”。於是,在經過一番規劃和分工後,他們便開始開挖。

不過,這挖掘的工作可不好乾,由於墓室堅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眾人只能在池塘邊以直徑1米,縱深7米,橫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來米,這才挖到墓室門口。然後,就在他們以為大功告成之時,突然出了意外。



原來這水塘常年生長著水草,周圍的枯枝敗葉也落入這裡面,經過千年時間的發酵,下面竟然形成了一個沼氣池。

下面的四個人有兩個在前面掘進,兩個在後面負責運送淤泥,結果前面兩個人突然挖塌了沼氣池,一股惡臭湧來,前面的兩個人率先窒息倒地。

很快,洞口負責拉泥的兩人見遲遲沒有動靜便覺得不對勁,於是想逃走,可是已經來不及,他們倆也相繼倒下。這時,在上面負責把風的幾個人,等了許久不見了下面的動靜,加上也聞到沼氣,便猜到下面可能出事。

於是他們就先用鼓風機通風了一段時間,這才下去將四人拉出。其中墓口兩人早已斷氣,洞口兩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本來,剩餘的幾個盜墓賊想要把還有氣的兩人送去醫院搶救,但又擔心事情敗露事大擔責任,於是最後將他們四人全部拋屍在桐城軋花廠裡。



與此同時,這些盜墓賊的行為其實早已經引起了當地村民的警覺,所以事發後,很快就有村民前去舉報,最後在警方的追擊和村民的配合下,這夥人很快被抓回,都被判了不同的刑期。

於是,這場轟轟烈烈的盜墓運動,最後的結果就是,14個人前去盜墓,4人被沼氣毒死,剩餘10人全部入獄,其判刑都在十年以上,還一毛錢沒賺到!這樣的團滅遭遇,在業內恐怕是最慘。

最後,至於那座漢代古墓,後來經過考古隊員搶救性發掘發現,該墓為西漢江都王劉非之墓,這劉非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哥哥,是西漢為數不多得以善終的諸侯。從這層意義上說,這座漢代古墓,確實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墓穴。

但可惜的是,這座墓早在東漢末年就被正兒八經的摸金校尉給一掃而空,墓中除了留下的幾十把木鏟子,文物被破壞得滿地殆盡,空空如也。所以這群盜墓賊,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堪稱人生大悲劇!


我是趙帥鍋


雖然,人們對於“挖人祖墳”的盜墓賊非常鄙視,但是他們卻揭開了一個個絕命咒語、傳說寶藏、詭異地宮、不朽古屍……的神秘面紗。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個恐怖怪異的事件發生。

國內:身中屍毒,得寶喪生

據史料記載,宋末元初,有個叫朱黑臉的盜墓賊,竟然盯上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寢陵。當他費盡心機,好不容易打開趙匡胤的棺槨,剛要去拿寶物,誰知屍體突然坐了起來,張開大嘴,一口漆黑的黏液噴了朱黑臉的一頭一臉,當場嚇得他癱倒墓中。

其實,這個盜墓賊原名叫朱白臉,由於是盜墓世家,經常白天休息,晚上“工作”,而且身體也不是太好,因此臉色比較清瘦白晰,所以人稱朱白臉。而他的朱黑臉之名,則是被趙匡胤那一口漆黑的黏液所噴的結果。

相傳,朱白臉和第一代永昌陵陵使的後人為鄰,一次閒聊中,偶爾聽說趙匡胤下葬時,曾陪葬有一條白玉帶,帶內鑲嵌49顆夜明珠,49顆大鑽石,49顆白翡翠,絕對是一件無價之寶。但是,金國滅亡北宋時,也曾大肆盜掘永昌陵,不知什麼原因,白玉帶卻一直未曾面世,想必這件寶物仍然留在陵墓之中。

一聽此事,朱白臉的雙眼瞬間放光。接著,他順著金人挖掘過的痕跡一步步挖了進去,很快就找到了趙匡胤的棺槨。當他打開棺木,發現趙匡胤的屍體依舊完好如初,心下明白屍體曾做過防腐處理。因此,他不及細想,將早已準備好的麻繩,套在屍體的脖子上,另一頭拴在自己腰上,一個360度的轉身,便將屍體拉了起來,行語叫“貼面盜”。

這下,他一眼便看到屍身下面有一條白玉帶,正要伸手去拿,誰知屍體對著朱白臉矇頭蓋臉,張嘴便噴出一大口漆黑的黏液,當場將朱白臉嚇得暈倒在地。當他醒過來後,第一件事便是抬手在臉上抹了一把,感覺並無異樣,這才解開腰上麻繩,抓起玉帶,溜出地宮,回到家中,洗了把臉,一照銅鏡,又嚇一跳,自己的白臉竟然變成了黑臉,用手指使勁一搓,依舊還是漆黑一片。此後,人們再也不叫他朱白臉,改叫“朱黑臉”了。

不久,這件事情便傳到了洛陽知府的耳中,他派人將朱黑臉抓了起來,一通嚴刑逼供,朱黑臉只好交出了“髒物”白玉帶,知府也依照律法將他判處死刑。接著,知府又將這條白玉帶進獻給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一高興,也對知府給予升職封賞。

可以說,朱黑臉因盜墓沾染屍毒,雖盜得寶物,最終又因寶物喪生。

國外:墓室倒塌,殉葬墓主

1994年,一個盜墓者掘開法老王棺,跳進棺中尋得無數黃金,突然厚重的棺蓋掉下,將其堵在了棺材之中,正當盜墓者掙扎之際,墓室屋頂又瞬間倒塌,當場將盜墓者砸死在了法老的王棺之內。

後來,當考古學家們挖掘該墓葬時,在盜墓者身上找到了一張腐爛的新聞時報,上面的出版日期便是1994年。

此外,據《酉陽雜俎》、《中國盜墓史》等史料記載:“(墓)開時,箭出如雨,射殺數人。”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些貴族墓葬中便布有暗弩、連環翻板、刀林、流沙積石、反扣等機關,觸之或萬劍穿心、或命喪黃泉。

由此可見,無論是中國的盜墓者,或是國外的盜墓者,想要通過盜墓的捷徑一夜暴富,最終又都因盜墓而喪生。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為了家人的幸福,遠離盜墓,拒絕盜墓,杜絕違法。


祥子談歷史


老話說:“入土為安”,土葬起源於原始社會,商代時期為厚葬高峰期,殉葬品十分奢侈,西周時期凡是講“禮”,對墓葬的大小、棺槨的層數和隨葬品的種類等,都按禮制作了規定,《周禮》還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厚葬也是孝順的一種表現。

而盜墓的歷史也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後來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盜墓這種行為就越發猖獗。作為一項特殊的行當,盜墓在歷朝歷代都吸引著眾多江湖異士前赴後繼,樂此不疲,有人從此發家致富,也有人下場悲慘!

有一個古墓,被盜挖了十多次。當專家發現時,只能對他進行搶救式發掘了。在發掘的過程中,這個墓卻讓專家們非常的吃驚!為什麼吃驚呢?

因為在墓裡發現了各個朝代盜墓賊的屍體。這應該算是史上各朝代最慘盜墓賊集合了吧。

我們先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20世紀90年代末,位於湖北襄陽地區,工人們在進行建築施工時,無意挖出了一塊青石板,青石板上刻了許多古文字,於是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考古人員並很快趕到了現場,開始搶救性發掘。

初步發掘和勘探後,考古人員瞭解到這是屬於五代時期的古墓,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在這座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200多個盜洞,屬於各個朝代的盜洞都有,考古人員非常不樂意在古墓中看到如此情況,猜想這座古墓是不是已經被“掏空”了。

但考古工作者還沒挖到主墓墓室時,竟還挖出了數十具屍體,考古人員瞭解到這些人並非是“陪葬”,他們應該是盜墓賊,而且是各個朝代盜墓賊的屍體。

為什麼他們都死在這呢?

原來這是一個流沙墓,墓道和墓室的周圍都填塞了大量的細沙,通過精妙的設計,盜墓賊進入了墓中後極大可能會觸動細沙的“機關”,最終被細沙掩埋,在絕望中死亡。

即使盜墓賊沒有不幸觸碰到細沙。但是這裡的機關很多,所以就算你找到了那個最大的墓室,也會被裡面的飛劍給射死。所以有很多的盜墓賊進來之後就出不去,不但拿不走東西,並且也成為了陪葬者。

對於這些也是這位墓主人的特長才可以使他的墓穴保留到今天而考古學家們對他的模式進行了計算,差不多,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這位墓主人是誰?

據考古人員發現:這位墓主人,是一位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墓內有文獻記載。將軍對機關有一定研究,自然懂得許多機關,肯定生前就把墓地建好。這麼多機關的保護,任憑再多的盜墓賊都叫你進得來,出不去!

總結:在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世界萬物早已是滄海桑田。可這樣的古墓雖然慘遭盜墓賊的十多次輪番挖掘,但許多陪葬品依然保存完好,這哪裡是上天保佑,這分明是墓室主人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才保住了自己深愛的這許多文物,直等到充滿正義的文物工作者的到來。這樣的古墓深的吃瓜群眾的讚揚。


香姐逛歷史


史上最慘的盜墓賊莫過於宋人吳樹厚的《清香雜記》中記載的一次盜墓事件的故事中親兄弟的兩個人名分別叫金三和金四的人盜墓賊。一聽名字便可以知道他們是親兄弟,他們是盜墓賊,但又為什麼說他們是最慘的盜墓賊呢?



吳樹厚是這樣記載的。有三個盜墓賊,一個叫楊春,還有兩個是親兄弟,一個叫金三,一個叫金四。他們一起打盜洞進入了永泰公主的墓穴。墓室裡有一副玉棺,棺材裡面的公主栩栩如生,女士頭戴鳳冠,身穿淡綠色抹裙,皮膚人是吹彈可破,就像一個睡著的美人。更重要的是公主棺材前,有兩個銀酒杯,裡面盛有美酒。金三和金四膽子大,他們上前拿起酒杯痛飲,感覺酒味甘醇,從來沒有喝過這麼好的酒。喝完美酒當然是得開始正事了啊。就在他們盜取東西的過程中,金四突然發現公主的左手戴著一枚玉戒,便想要上去取下來。他們提醒他說財物已經夠多了,不能太貪心。


但是金四根本不聽。依舊想要將公主手上的戒指取下來,但是金四取了半天還是不能取下來,一氣之下,他和金三一起用刀砍斷了公主的手指。楊春怒罵金三和金四太過於殘忍。由於金三和金四非常的貪婪,他們想著待會把楊春給殺死,然後分得他的財寶。就在金三和金四使過眼神之後,金四偷偷的走到了楊春的背後,想要將他砍死,但是這時候他們的身體突然不受控制。發了瘋似的拿著刀,在自己的身上一頓亂砍。不一會兒,兩個人就把自己砍死了。

那麼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楊春認定是那墓中的公主的鬼魂,他趕緊把財物又放回原處,揹著金三的屍體爬了出去。等他準備再進去背金四的屍體時,發現盜洞已經合上。他朝著公主的墳墓連忙磕了幾個響頭,把金三就地埋了便趕快離開了。

所以說,金三和金四是被自己害死的,都是因為他們的貪慾太強。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不能有貪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