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何用?

漢代班固在《前漢書·食貨志》中稱“酒為百藥之長”;唐代藥王孫思邈對酒有“少飲,和血益氣壯身禦寒,辟邪延穢”之說,並在《千金方》中寫道:“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對酒的概括論述為:“酒味甘,辛,性熱,主行藥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腸胃,消憂愁”。古代中醫認為,“酒為水谷之精,味甘辛,其性熱,其氣悍,無所不至”;具有“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和“以酒治疾”等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